Workflow
集成电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五个关键词解码七月经济
人民日报· 2025-08-16 12:53
新质生产力发展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6个百分点 [4]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长80.8%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长21% [4]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4%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18.9% [4]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7.1% 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9.4%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19.3% [4] 外贸表现 -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 较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 [5] - 出口额同比增长8% 连续两个月加快 进口额同比增长4.8% 连续两个月回升 [5] - 对东盟出口增长14.8% 对欧盟出口增长8.2%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1.7% [5] -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3%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7.2% 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 [5]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 服务零售额1-7月累计增长5.2% [6]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8.7% 家具类增长20.6% 通讯器材类增长14.9% [7]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 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7] 投资结构 -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4%-5%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2% [8][9]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9%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8% 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6% [9] - 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6%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 拉动整体投资增长2.2个百分点 [9] 价格走势 - CPI环比上涨0.4% 核心CPI同比上涨0.8% 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10] - 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2% 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10] - PPI环比下降0.2% 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 [10] - 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6.6% 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10]
杭州工业6.9%增速背后,新看点在哪?
杭州日报· 2025-08-07 10:46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杭州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252亿元 同比增长6.9% 高于GDP增速1.4个百分点 [2] - 高新技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 9.2%和10.5% 均高于工业整体增速 [2][8] 支柱行业表现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7%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6% [3] - 全市整车制造产量同比增长24.6% 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增长117.8% [3][4][5] 创新驱动发展 - 兆丰机电研发效率大幅提升 新品研发周期从一周缩短至2天 年均推出新品超200款 [3] - 杭氧集团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26亿元 同比增长10.78% 设备订单保持高位 [5]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25.4% 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9.4% [5] 企业培育与产业集群 - 新增重点"小巨人"企业53家 累计达84家 保持全省第一 [6] - "415X"产业集群1-5月实现营收8633.1亿元 同比增长5.8% [8] - 新增省级新兴产业集群强链补链项目18个 招引落地1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26个 [8] 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 - 1-5月软信业实现营收5386.91亿元 增速达13.09% [9] - 钱江制冷压缩机公司人均产值从2022年126万元提升至2024年190万元 核心部件100%自产 [9] - 布局通用人工智能 低空经济等五大风口产业及商业航空等X个前沿领域 形成首批16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9]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 - 创新推出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机制 破解新材料市场化初期风险 [4] - 出台《服务"新势力"企业若干举措》 精准支持高成长性企业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4] - 持续深化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建设 聚焦智能装备 新能源汽车等重点赛道 [5]
如何看待我国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0 18:31
出口表现超预期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 1%,高于一季度的5 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0 6% [1][2][6] - 尽管4月2日美国关税落地,但出口韧性凸显,尤其对美出口同比-21 0%仍好于预期 [1][2][8] - 对新兴市场出口强劲对冲:东盟(20 8%)、印度(21 7%)、非洲(25 3%)、拉美(17 3%)[2][8][10] 分区域出口结构 - 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分化:欧盟(8 3%)、日本(7 8%)保持正增长,韩国(-0 3%)小幅下滑 [9] - 俄罗斯(-2 7%)、英国(2 5%)出口增速相对平淡 [11] 商品类别表现差异 - 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疲软:纺织纱线(3 2%)、箱包(-9 1%)、服装(-1 2%)、玩具(-6 5%)合并同比-0 8% [11][13] - 电子产品受关税冲击明显:手机(-21 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 7%),但集成电路逆势增长20 2% [11][12][14] - 高增长品类:通用机械设备(17 0%)、船舶(36 1%)、汽车(4 4%)[12][16] - 家电(-2 9%)、家具(-7 8%)等地产链产品持续承压 [11][15] 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31%(2021年),远超美国(16%)、日本(6%)[16] - 联合国工业效率指数(CIP)排名从1990年35位跃升至2021年第2位,仅次于德国 [16][17] - 规模与效率优势形成护城河,新兴市场难以替代中国制造产能 [16][17] 政策与内需驱动 - 一季度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达19 0%,家电零售增长19 3%,反映"以旧换新"政策红利 [19] -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政策,财政、消费、地产等领域仍有发力空间 [20]
化相邻之利为聚合之力(评论员观察)——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②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47
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 杭州涌现深度求索、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六小龙"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标杆 [1] - 长三角通过错位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合理分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经济增长极 [1][2] - 苏州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集聚近4200家相关企业打造全产业链集群 [2] - 南京依托钢铁产业基础,开发100多个国际先进水平特种钢板产品 [2] 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 - 集成电路领域形成区域分工:上海主攻芯片设计/制造、江苏专精封测、浙江发展装备材料、安徽聚焦存储芯片/智能硬件 [2]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4小时车程内全配套供应,体现跨区域协作效能 [2] - 长江流域通过上中下游分工形成互补格局,沿海地区差异化发展港口物流与跨境贸易 [3] 区域协同发展方法论 - 避免同质化竞争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在细分领域锻造长板 [1][2] - 通过"串珠成链"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2] - 科技创新需凝聚区域合力,差异化做强单个环节后实现"1+1>2"整体效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