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韧劲十足!前四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新华社· 2025-05-29 15:19
工业经济整体表现 - 1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 4%,较1至3月份加快0 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1] - 4月份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较3月份加快0 4个百分点 [1]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彰显工业经济发展韧性 [1] 装备制造业表现 - 1至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 2%,较1至3月份加快4 8个百分点 [4] - 装备制造业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3 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1至3月份增强1 6个百分点 [4] - 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装备制造、精品钢及深加工、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产业体系,重点培育林州重机等规上民营企业 [6]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1至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较1至3月份加快5 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7 6个百分点 [7] - 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5 1%、43 1%、42 2% [7] -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7 4%、167 9%、80 9% [7] - 广州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从"缺芯"到"造芯"跨越式发展,形成以黄埔区为核心的"一核两极多点"产业布局 [9]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 2%、11 7%,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0 9个百分点 [9]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用电力器具专用配件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 2%、17 1%、15 1% [9] - 珠海出台金融贷款、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支持民营企业,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3] - 嘉兴南湖区以"政策+项目"双轮驱动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1] 区域产业发展 - 广东珠海格力电子元器件有限公司生产6英寸碳化硅晶圆,显示当地电子元器件产业升级 [3] - 浙江亚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出口园林工具,反映嘉兴南湖区民营经济活力 [11]
如何看待我国4月出口韧性超预期?|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5-10 18:31
出口表现超预期 - 2025年4月出口同比增长8 1%,高于一季度的5 8%,显著超出市场预期的0 6% [1][2][6] - 尽管4月2日美国关税落地,但出口韧性凸显,尤其对美出口同比-21 0%仍好于预期 [1][2][8] - 对新兴市场出口强劲对冲:东盟(20 8%)、印度(21 7%)、非洲(25 3%)、拉美(17 3%)[2][8][10] 分区域出口结构 - 主要发达经济体表现分化:欧盟(8 3%)、日本(7 8%)保持正增长,韩国(-0 3%)小幅下滑 [9] - 俄罗斯(-2 7%)、英国(2 5%)出口增速相对平淡 [11] 商品类别表现差异 - 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疲软:纺织纱线(3 2%)、箱包(-9 1%)、服装(-1 2%)、玩具(-6 5%)合并同比-0 8% [11][13] - 电子产品受关税冲击明显:手机(-21 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1 7%),但集成电路逆势增长20 2% [11][12][14] - 高增长品类:通用机械设备(17 0%)、船舶(36 1%)、汽车(4 4%)[12][16] - 家电(-2 9%)、家具(-7 8%)等地产链产品持续承压 [11][15] 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31%(2021年),远超美国(16%)、日本(6%)[16] - 联合国工业效率指数(CIP)排名从1990年35位跃升至2021年第2位,仅次于德国 [16][17] - 规模与效率优势形成护城河,新兴市场难以替代中国制造产能 [16][17] 政策与内需驱动 - 一季度设备工器具投资增速达19 0%,家电零售增长19 3%,反映"以旧换新"政策红利 [19] - 政治局会议强调"加紧实施"政策,财政、消费、地产等领域仍有发力空间 [20]
化相邻之利为聚合之力(评论员观察)——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②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47
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模式 - 杭州涌现深度求索、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六小龙"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标杆 [1] - 长三角通过错位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合理分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经济增长极 [1][2] - 苏州聚焦生物医药产业,集聚近4200家相关企业打造全产业链集群 [2] - 南京依托钢铁产业基础,开发100多个国际先进水平特种钢板产品 [2] 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 - 集成电路领域形成区域分工:上海主攻芯片设计/制造、江苏专精封测、浙江发展装备材料、安徽聚焦存储芯片/智能硬件 [2]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4小时车程内全配套供应,体现跨区域协作效能 [2] - 长江流域通过上中下游分工形成互补格局,沿海地区差异化发展港口物流与跨境贸易 [3] 区域协同发展方法论 - 避免同质化竞争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在细分领域锻造长板 [1][2] - 通过"串珠成链"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延链补链强链 [2] - 科技创新需凝聚区域合力,差异化做强单个环节后实现"1+1>2"整体效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