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loyment Services

搜索文档
2025 HALF-YEAR REVENUES
Globenewswire· 2025-07-24 00:10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在不确定经济环境下,2025年上半年营收15.828亿欧元,同比增长1.8%,体现出在复杂环境中的韧性,未来有信心持续增长并灵活调整 [1][4] 营收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5.828亿欧元,同比增长1.8%,按可比基础计算下降0.1%,国际业务占比从2024年的59.2%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0.4% [1] - 国际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9.567亿欧元,同比增长4.0%,受范围效应和0.9%的有机增长驱动 [1][2] - 法国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6.261亿欧元,同比下降1.4%,二季度增长0.2%,利于行业活动逐步稳定 [1][3] 区域业务表现 - 北欧和东欧受临时就业市场下滑影响,营收下降1.9%;南欧因西班牙和意大利子公司表现良好,营收增长2.9% [2] 公司展望 - 公司对继续增长有信心,会保持警惕并灵活调整结构和服务 [4] 后续安排 - 2025年9月24日收盘后公布上半年业绩 [5]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23日 周五)
快讯· 2025-05-23 09:16
个股新闻 - 小米集团发布玄戒O1旗舰处理器,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将搭载于15S Pro、平板7 Ultra、手表S4,并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的小米YU 7 [1] - 恒瑞医药暗盘交易高开涨超27%,收盘涨32.24%至58.25港元,成交额7.51亿港元 [1] - 新华保险出资100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1] - BOSS直聘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收入19.23亿元(同比+12.88%),股东净利润5.18亿元(同比+111.53%) [1] - 友邦保险耗资2120万港元回购32.5万股股份 [1] - Mirxes-B暗盘交易一度涨超40%,今日正式挂牌 [1] - 汇丰控股耗资1.522亿港元回购160万股,另耗资3280万英镑在其他交易所回购370万股 [2] - 中国卫生集团股份于今日上午九时恢复买卖 [2] - 碧桂园债务重组计划获近75%债券持有人支持 [2]
氪星晚报|小米汽车:小米汽车首款SUV小米YU 7发布;萝卜快跑张亮:决心在全球实现“规模化落地”;华为于2018年申请MATE FOLD商标
36氪· 2025-05-22 22:55
大公司动态 - 小米汽车首款SUV小米YU 7正式发布,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1] - 长安汽车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包括长安启源10款、深蓝汽车10款、阿维塔7款 [2] - 长安汽车计划2025-2026年完成时代长安50GWh电芯产能建设,总产能达75GWh,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量产(能量密度400Wh/kg) [2] - BOSS直聘2025年Q1营收19.23亿元(同比+12.9%),净利润5.12亿元,付费企业客户数640万(同比+12.3%) [4] - 华为MateBook Fold预约量达10.1万,MateBook Pro预约量约3.98万 [6] - 华为2018年已成功注册"MATE FOLD"商标,涵盖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产品 [6]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天铁科技与欣界能源签署战略协议,合作固态电池锂金属负极材料研发生产 [3] - 天铁科技将供应欣界能源首条≥450Wh/kg固态2GWh量产线锂金属材料,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期限≥5年) [3] - 双方拟共研锂金属负极材料,探讨成立合资公司或共建固态电池生产线 [3] - 印度信实工业将于今年启动太阳能组件工厂,计划建设三座大型工厂以满足清洁能源需求 [7][8] 人工智能与科技 - 荣耀宣布投入100亿美元(约720亿元)实施阿尔法战略,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9] - 京东工业发布行业首个供应链核心工业大模型Joy industrial,推出需求代理、运营代理等AI智能体 [9] - 美年健康与阿里达摩院合作,推动"一扫多查"医疗AI技术应用于多癌筛查 [10] - 萝卜快跑计划在迪拜和阿布扎比开展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打造阿布扎比最大无人车队 [11] 消费与创新 - 四叶咖推出"咖啡因红绿灯计划",按0mg/杯(白灯)、100mg/杯(绿灯)、100-250mg/杯(黄灯)、≥250mg/杯(红灯)分级产品 [5] 国际贸易与投资 - 中东欧国家农食产品输华准入增至126种,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贸易总值1422.7亿美元(同比+6.3%) [7] - 摩根大通CEO表示将坚持在中国长期投资,认可中国科技领域进展 [11] 资本市场政策 - 证监会表示将优化科技企业境内上市环境,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 [12] - 央行披露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