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产业
搜索文档
【西安】全力推进“科创+产创”融合发展
陕西日报· 2025-10-03 07:56
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 西安市以数字政府建设牵引数字经济发展为总抓手 通过场景开放和应用牵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1] - 行业采取标准引领、平台创新、政策配套、生态筑基、产业聚集的五位一体模式推进丝路数港建设 [1] - 行业以建设国家数据流通利用西部枢纽城市为目标 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四个环节推进工作 [1] 丝路数港建设成果 - 丝路数港已上架1364个数据资源和产品 入驻262家数据企业 初步构建数据产业发展新业态 [1] 产业融合关键环节建设 - 行业推动建设5类适配中心以构建全流程融合路径 [1] - 鸿蒙星闪适配中心已投入运营并完成首批成果适配 RDI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于8月21日授牌 [1] - 信创适配联合实验室和AI算法模型适配中心已建成 [1] 重点领域发展成就 - 智慧交通领域梳理出3600个路口约2.5万个终端设备的技术参数和生产要求 推动技术研发与设备制造同步落地 [2] - XR产业领域支持西影集团建设虚拟现实电影技术创新中心 设立1亿元XR产业基金 [2] - 数字内容领域成立西安数字内容产业研究院 吸引32家全链条企业集聚 原创多部XR项目并参与制作500余部微短剧 总体营收超亿元 [2] - 数据产业领域推动数据标注产业规模突破2亿元 增速超30% [2] 未来发展规划 - 行业将继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针对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出台专项行动方案 [2] - 行业将优化创新产品闭环机制和奖补政策 加速科创与产创成果规模化应用 [2]
【链博会智造观察】聚焦XR产业链:芯片与场景突破带来无限想象
环球网· 2025-07-22 16:38
行业趋势与市场预测 - 行业热点从元宇宙叙事转向智能眼镜等终端载体 业界普遍聚焦智能眼镜在软硬件升级与生态瓶颈突破后的产量拐点 [1] -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1451.8万台 同比增长42.5% [1] - 芯片等核心技术突破与场景生态成熟成为国内XR产业抓住机遇的关键 [1] 芯片技术突破 - 芯片作为XR设备核心组件 性能直接决定设备显示效果 交互体验及续航能力 [1] - 万有引力公司研发新型芯片聚焦低延迟和低功耗两大核心方向 目标将延迟压到10毫秒以下(苹果Vision Pro延迟为12毫秒) [3] - 新一代MR芯片支持8K高清显示 裸眼3D及数字人表情驱动等高算力需求 同时实现低功耗设计 [3] - AI/AR芯片使AI/AR眼镜续航从8小时提升至16小时 [3] - 芯片结合AI大模型已在机器人交互中实现真人表情精准匹配 拓展智慧养老 展览展示机器人等应用边界 [7] 内容生态与场景落地 - XR企业发展核心痛点包括内容生产效率低 商业化场景落地碎片化 产业链协同弱及行业标准不统一 [4] - 飞天云动聚焦文旅 教育 营销 娱乐等垂直领域 提供从内容制作到运营的全链路服务 [4][6] - 参与制定《数字人指标要求及评估方法》《元宇宙参考架构》等国家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 [6] - 未来3-5年爆发场景包括数字化文旅(高精度三维重建技术) 沉浸式演艺(虚实融合剧场演出) 虚拟店铺与体验营销(虚拟代言人交互) 线下场景数字化(AR购物体验升级) [6] 产业链协同与市场拓展 - 中国XR产业链从芯片底层到内容生态协同进化为智能眼镜产量拐点积蓄动能 [6] - 产业多元化进程加速 手机巨头入局XR设备制造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 [6] - 下一代头显将替代手机成为日常伙伴 满足拍照 观影 办公和娱乐全场景需求 设备重量有望进一步降低 [3]
一家宇树科技老股东的投资密码
投中网· 2025-03-25 10:35
容亿投资的核心竞争力 - 专业度是公司成功的关键因素,体现在对科技产业的深度研判和精准布局 [3][4] - 公司战略规划部专注于未来科技大产业的研究,提前布局机器人、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赛道 [6] - 投资团队拥有15年科技产业经验,如黄金平(中兴通讯无线研发部长、总工程师)和刘宏春(中兴4G产品总工) [7] 投资方法论与执行策略 - 四句投资方法论:总工思维选行业,经营思维投企业,产业思维建生态,金融思维保收益 [6] - 采用"苦功夫"策略,全面筛选企业并进行技术、产品、团队的深度比较 [7] - 在资本寒冬期仍保持投资节奏,两年内投资近40个项目 [10] 行业布局与典型案例 - 提前布局机器人(宇树科技)、低空经济(御风未来)、XR产业,被投企业均成为行业头部 [6][10] - 御风未来从天使轮连续加注,六轮融资中参与三次,现为低空经济独角兽 [10] - 自主孵化吉太航空,现为eVTOL航电龙头企业 [10][11] 未来战略与生态建设 - 定位"投早、投科技、投未来科技",已投资130+科技企业(含60+专精特新) [13][14] - 2025年计划招募95后/00后科技人才,强化团队传承 [14] - 发展母基金以构建产业生态圈,支持科技投资机构合作 [14] 行业信心与底层逻辑 - 坚信中国科技产业优势:人才充沛、创业创新活跃、技术发展速度快 [10] - 历史验证中国在电动车、电池、光伏、5G等赛道的全球领先地位 [10] - 拒绝悲观情绪,持续坚定布局未来科技赛道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