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建成
科技日报· 2025-11-17 16:49
据悉,该量子计算系统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能力,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 4.5亿倍,未来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标志着我国在推动量子计 算实用化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中电信量子集团量子计算高级研究员、测控团队负责人张鑫方介绍,此次搭建过程体现出"全国产""AI 赋能""超量融合"三个方面技术突破。首先,搭建过程使用了全国产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元器 件,大容量稀释制冷机、测控电子学、低温元器件等关键部件全部由国内厂商研发生产,中国电信牵头 国内生态厂商构建了全国产化的超导量子计算供应链体系;其次,团队自主研发了AI赋能的超导芯片 参数自动校准系统,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成功实现量子计算系统的高效、高精度自动校准与维护; 最后,通过将这台超导量子计算机与"天翼云"超算集中部署,基于硬件直连达成高带宽的量超融合,实 现量子计算和超算的低延时交互,助力算力资源的协同调度,构建"硬件—软件—云平台—生态"的全国 产化量子计算全栈式工具体系。 11月14日,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发布消息,搭载"祖冲之三号"同款芯片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完 成搭建。据介绍,其 ...
我国首个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搭建完成,信创ETF(562570)上涨1.6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4:57
信创ETF(562570)跟踪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该指数聚焦自主可控头部公司,覆盖人工智 能、数据算力、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等前沿科创产业。信创ETF(562570)为跟踪该指数规模最大的 ETF, 海光信息是其跟踪指数的十大权重股之一。 截至2025年11月17日 14点31分,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强势上涨1.96%,成分股品高股份上涨 14.76%,东方国信上涨12.79%,星环科技上涨11.18%,三六零,格尔软件等个股跟涨。信创ETF (562570)上涨1.65%,最新报价1.42元。 消息面上,搭载"祖冲之三号"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287"已完成搭建。该量子计算系统具备"量子计 算优越性"能力,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4.5亿倍,未来将接入"天衍"量子计算 云平台并首次面向全球开放应用服务,这也将是我国首个具备"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量子计算云平台。 中信证券表示,我国在"十五五"规划未来产业布局中,将量子科技排在首位,高度重视其产业化发展。 目前量子通信率先产业化落地,其中龙头企业领跑行业。量子计算市场有望于2028~2030年迎来高速发 展,建议持续关注量子科 ...
安徽第二城,又一个“起飞”机会已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2:49
文章核心观点 - 算力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全球需求持续升温 [1] - 芜湖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正通过建设“中华数岛”等举措,加码算力产业发展,目标是打造“算力中心城市”和“智算之城” [1][4][8] - 芜湖凭借其“国家队”身份、能源优势及与长三角城市的低时延协同,在算力产业中形成独特竞争力,并以此作为城市产业转型的新机遇 [4][5][10][12][15] 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 - 国家数据局局长透露,2025年底要实现60%以上新增算力在国家枢纽节点集聚 [1] - 芜湖是“东数西算”工程中长三角枢纽两大集群之一,属于“八大枢纽、十大集群”超级数据中心网络的一部分 [5] - 安徽省在算力产业吸引力评价中排名第6,政策支持和载体情况为强项,并出台法规加快推进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7] 芜湖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 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已累计接入34家数据中心,汇聚通算近640P、智算近2.6万P、超算33.3P、量子算力2070比特,形成“四算合一”体系 [4] - 该平台的算力比特数和算力制式数占据全国“双第一” [4] - 芜湖建成智能算力规模占安徽省比重达70%,主要服务于基础大模型训练和智能驾驶等场景的大模型推理 [12] 芜湖的竞争优势 - 芜湖能源充足,毗邻华东电网负荷中心,能为数据中心提供持续能源供给 [10] - 芜湖光纤网络时延极低,至上海、杭州时延在5毫秒左右,至南京低至2毫秒,能满足AI推理、电商等高要求业务 [12] - 作为东部枢纽,芜湖可承担对网络要求高的业务,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人工智能推理等,并能就近服务长三角的庞大算力需求 [12] 产业协同与城市转型 - 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有望为华为智能汽车研发注入算力,形成紧密的供应链配套关系 [14] - 芜湖将算力产业作为数字经济核心,是其谋划的四条产业“新赛道”之一,旨在减少对汽车产业的单一依赖 [17] - 2023年芜湖GDP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速6.4%,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0%,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157.1% [17] 面临的挑战 - 芜湖面临长三角内部激烈竞争,如一体化示范区数字中心集群目标智算规模6万P,与芜湖目标相当 [18] - 与西部枢纽相比,芜湖存在电价较高的问题,在人才资源、产业基础、技术创新方面也存在差距 [19] - 跨区域算力协调机制存在障碍,算力供需错配问题突出,例如合肥算力利用率仅为6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