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工开物》
icon
搜索文档
这本三百多年前的“奇书”,解码中国生态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10:12
1637年,宋应星在江西分宜写下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书中用三卷十八篇,道尽"天人合一"的古老生态哲学。当百年光阴流 转,中国人始终以"取予有度,万物共生",诠释着"天工"与"开物"的深刻内涵。这份对自然的敬畏,至今依然生生不息。 ...
2025年上半年剧场类演出16.05万场 票房收入54.02亿元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5 11:29
演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专业剧场、小剧场新空间等剧场类演出16.05万场,票房收入54.02亿元,观众人数2055.01万人次 [1] - 票房收入前200的剧场类演出IP场次、票房、观众人数较2024年同比均有显著提升 [1] 话剧品类表现 - 话剧保持所有演出品类中的优势地位,场次同比增长16%,票房同比增长3% [1] 脱口秀品类表现 - 脱口秀在专业剧场演出场次激增,带动整体票房显著增长,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成为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 [1] 舞蹈演出市场表现 - 舞蹈演出市场整体趋稳,票房小幅增长 [1] - 精品舞剧《只此青绿》《红楼梦》《天工开物》《孔雀》等保持较高热度,带动传统文化破圈传播效果显著 [1] 音乐剧市场表现 - 音乐剧市场增长持续,票房同比增长15.1% [1]
今年上半年,济南演出场所共推出各类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2:12
演出经济 - 济南市上半年演出场所推出营业性演出600余场 包括刀郎 单依纯 李健 李宗盛 许嵩等大型演唱会 [1][4] - 刀郎演唱会期间全市酒店订单环比增长67% 景区门票增长75% 接送机订单增长31% [1][4] - 文旅局联合携程上线"门票+住宿+景区"组合产品 重点景区推出免票 打折优惠 [4] - 联合公交公司推出演唱会公交直达服务 解决外地歌迷交通问题 [4] - 策划"泉城好戏 济南首届戏剧季"活动 上演20多部剧目 开辟"艺术+商圈"融合路径 [4] - 引进《天工开物》等爆款剧目 打造《秀宴》餐饮消费新场景 [4] - 融创文旅城推出《梦回西楼》国风实景秀 天下第一泉景区升级《明湖夜梦 画中游》画船演艺 [4] 文旅项目建设 - 九曲黄河万里情 泉城名士坊等在建项目预计年内建成运营 [3] - 崔寨片区酒店中心项目一期 鹊华公园齐风坊等项目开工建设 [3] - 济南开埠博物馆 鲜花港萌宠乐园 不觉晓露营综合体等项目竣工运营 [3] - 上新时代文化街区等项目投入试运营 [3] 交旅融合 - 文旅局与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签订"航空+文旅"协议 推出航旅优惠产品 240小时过境免签服务 [5] - 推动济南国际机场与天下第一泉 明水古城等景区联动 推出航旅产品优惠 [5] - 策划"齐鲁1号"旅游专列济南主题线路 配套景区 住宿优惠 [5] - 艺术演出 非遗手作登上火车展示展销 [5] - 开通旅游直通车直达野生动物世界 灵岩寺等近郊景点 服务老年人 学生等群体 [5]
向世界开源中国技术
虎嗅· 2025-04-20 11:31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天工开物》展开,介绍其内容、作者思想,探讨“斯密型成长”及其局限,对比《天工开物》与《物理小识》,阐述两书在中日欧的传播及影响,揭示中国近代科学转型困境及原因 [1][4][20] 《天工开物》内容与作者思想 - 作者宋应星以“田野调查”记录18个行业、130余项技术,呈现人文温度 [1] - 宋应星将技术升华为艺术,以诗性表达科学叙事,书中插图再现劳动场景 [2] - 宋应星思想与泰州学派共鸣,为工商正名,体现平民立场 [2] - 《舟车》篇显示“江南道路”资本循环 [3] “斯密型成长”相关 - “斯密动力”推动分工与市场互动促进经济增长,即“斯密型成长” [4] - 两宋贸易是“斯密型成长”,明清江南“过密化增长”是其极限,存在局限 [6] - 《天工开物》体现“斯密型成长”,记录“自由工匠”群体及雇佣关系 [8][10] - “自由工匠”特征为流动性强、技能专业化、按劳取酬、经济自主 [12][14] - “自由工匠”是“斯密型成长”东方类型,是资本主义“萌芽”,但缺技术突破 [11][18][19] “开物”与物理分野 - 工业革命有“斯密动力”和“瓦特动力”,中国缺“瓦特动力” [20] - 《天工开物》是技术传承总结,未达科学原理,与《物理小识》有分野 [20][21] - 两书互补,共同反映中国近代科学转型困境,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学术分野 [24][26][27] “开物”通往知识共享 - 《天工开物》传入日本推动技术革新,出现“开物之学” [28] - 《物理小识》传入日本引领兰学,“物理”术语回流中国 [29][34] - 两书在日本结合,使日本科技近代化先行一步,在中国命运不佳 [34] - 《天工开物》在欧洲传播,推动农业、造纸、农具、冶铸等领域发展 [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