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碟中谍8》
icon
搜索文档
毁掉一部电影,只需一句话?
虎嗅· 2025-07-02 13:56
电影评论趋势 - 电影评论正从传统的故事、摄影、表演分析转向抽象标签化词汇如"嗲子文学"、"虐女"、"老登"等[2][3][4] - 互联网传播规则促使简短、情绪化、立场鲜明的标签式话语泛滥[7][8] - 这些标签逐渐脱离原义成为语言"肌肉记忆"[9][10] 标签化评论的案例 - 《长安的荔枝》因男性角色多被贴"老登"标签但实际强化了女性角色塑造[12][14][16] - 《教父》被归为"老登"《封神第一部》被称为"男人和马"《好东西》被指"女拳"[26] - 《碟中谍8》女性领导情节引发"爽感"与"假惺惺"两极评论[28] 标签化评论的影响机制 - 评论演变为身份鉴定而非作品质量评估形成党同伐异现象[20][21] - 采用"一票否决制"如《满江红》因假强奸戏被全盘否定[34][35] - 大词压缩电影解读空间如"恋爱脑"标签忽视角色复杂性[38][47][48] 行业反思 - 影评人指出标签化评论将电影窄化为价值评判背离艺术本质[71][72] - 《繁花》作者批评"渣男"等词汇简化人性复杂性呼吁保留解读余地[76][78] - 当前评论环境强调对立立场削弱私人化感受与创作自由[83][85]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27
第一创业· 2025-06-27 11:38
核心观点 - 小米 YU7 预售数据良好,受此推动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及相关配套企业受益较大;中美关系短期缓和趋势明显,利于资本市场回暖;新能源自卸车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有较大提升潜力;2025 年暑期档电影市场热度高涨,有望迎来强势复苏 [1][2][5][7] 产业综合组 - 小米 YU7 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其中锁单超 10 万台,一小时大定达 28.9 万台,预售数据虽未超小米 SU7,但远好于其他公司新车 [1] - 小米 YU7 售价相比特斯拉 Model Y 更便宜,考虑特斯拉五年免息优惠后仍有价格优势 [1] - 受小米 YU7 良好销售数据推动,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及国内配套企业华阳集团、德赛西威、富特科技、思泉新材等受益较大 [1] 先进制造组 - 工信部第 396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发布,新能源自卸车申报车型 33 款(含底盘),环比增长 65%,反映行业加速电动化转型 [5] - 2024 年新能源自卸车渗透率 26.36%,显著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渗透率 40.9%,有较大提升潜力 [5] - 技术路线上纯电主导,换电为辅,混动边缘化,充电车型 23 款环比增长 130%,换电车型 9 款环比增长 12.5%,插电混动 1 款仍处探索期 [5] - 性能升级方向为大电池普及和高功率电机应用加速,600kWh + 电池包解决里程焦虑,重汽、福田推出 700 - 800 马力电机提升复杂工况适应性 [5] - 企业竞争格局上,中国重汽申报 16 款领跑,主打重载场景;福田戴姆勒申报 5 款,聚焦高端;三一集团申报 3 款,押注充电车型性价比路线 [5] - 电池领域,宁德时代配套 18 款车型维持一线供应商地位,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合计配套 15 款,格局趋向多元化 [5] 消费组 - 2024 年电影行业暑期档因优质内容匮乏遭遇“滑铁卢”,票房仅 116.4 亿元,同比下滑 43%,票房超 10 亿影片仅 2 部,观影人次锐减 44%至 2.84 亿 [7] - 2025 年暑期档开局票房突破 10 亿创近年同期新高,《碟中谍 8》以 3.33 亿票房领跑,动画电影表现亮眼 [7] - 2025 年暑期档已定档影片 94 部,市场热度高涨,猫眼数据显示想看指数超十万影片 6 部,超一万达 34 部,有望推动电影市场强势复苏 [7]
Labubu补货后二手报价腰斩!特朗普再延长TikTok禁令宽限期!金价连续下跌!SpaceX回应星舰爆炸!暑期档票房破10亿!
新浪财经· 2025-06-20 09:01
泡泡玛特LABUBU补货影响 - LABUBU 3.0系列盲盒在官方渠道大量补货 预售期最长至9月22日 抢购导致系统卡顿 [2] - 补货后二手市场价格腰斩 整盒价格从1100-1500元跌至600-900元 提货时间越晚价格越低 [2] - 潮玩交易平台数据显示LABUBU价格6月16日达峰值后回落 黄牛称稀缺性下降 [2] - 泡泡玛特股价当日跌超5% 此前3月至6月中旬涨幅达100% 2024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超11倍 [4] 黄金价格走势 - 国际现货黄金连续3日下跌 6月19日盘中最低3347.2美元/盎司 跌幅0.48% [9] - 国内市场黄金相关资产普跌 沪金主连跌0.49% A股贵金属板块跌1.9% 黄金概念板块跌2.41% [10] - 花旗预测金价将在Q3见顶 2025年下半年回落至2500-2700美元区间 43%央行计划增持黄金储备 [12] SpaceX星舰爆炸事件 - 星舰S36飞船静态点火测试时爆炸 无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COPV加压罐或存在故障 [14][15] - 事故不影响6月30日第十次试飞计划 5月27日第九次试飞曾出现飞船失控解体 [15] 暑期档电影市场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0亿元 《碟中谍8》《时间之子》等影片暂列前五 [18]
3家银行、4家券商APP被曝违法违规◆Labubu大量补货,二手价腰斩◆暑期档票房破10亿元◆ SpaceX“星舰”爆炸
金融时报· 2025-06-20 07:00
2025年6月20日 ■ 6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重点就中东局势交换意见。【详情】 ■ 6月19日,《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源头活水与价值启示——溯源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 践》报告面向全球发布,对习近平同志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实践经验及其世界意义进行全面回 顾、总结。 ■ 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6月19日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 式并致辞。 ■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截至目前,在外交部和中国驻伊朗、以色列及周 边有关国家使领馆组织协调下,已有1600余名中国公民从伊朗安全撤离,数百名中国公民从以色列撤 离。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6月1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全面对接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试点。一年多来,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6月19日发布了最新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报告显示,2019— 2024年期间,全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含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从1.6万亿元人民币提升至1.8万 亿元人民币。 ■ 为期6天的第9届中国—南 ...
电影如果继续这么干,很可能真的没戏了
虎嗅· 2025-06-19 16:06
敲响"暑期档战鼓"。 6月6日,举办了2025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会。在发布会最后,多位领导上台敲响了"暑期档战鼓",一起为中国电影加油。 但是看过整个发布会之后,在加油之外皆是担忧。如果今年暑期档没有大片"空降",按照目前片单来说非常危险。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整个月票房仅17 亿出头,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40%,疫情之前5月份的月票房一度可以达到40亿以上。 但今年多个中小档期失利,工作日大盘一度达到"冰点",市场多项数据不及2015年。此时,无论是看衰也好鼓励也好,实际上意义都不是特别大。按照目 前行业的运作方式,整个产业很难恢复。 其实在2020之后全球电影产业都面临困境,但流媒体平台几乎重塑了整个国际电影市场。院线电影吃IP,艺术电影依靠流媒体平台依然有相对稳定的受 众。但在互联网化程度如此之高的中国电影市场,我们依然在死磕影院。我们所有的产业发展都建立在院线票房的基础之上,这种与全球电影相悖的趋势 无疑放大了当下的产业困境。 "行活儿"营销,花小钱办不了大事 花小钱真的办不了什么大事。 这两年电影行业生存艰难,压缩电影宣发预算成为了一致选择,各个公司都在指望着"以小搏大"。当前的电影宣发,主要问题是内容 ...
高盛北美电影行业追踪:《碟中谍8》等影片热映助票房回暖 但结构性挑战犹存
智通财经网· 2025-06-06 17:49
北美电影行业票房表现 - 2025年前5个月北美票房同比增长26% 但仍比2019年同期低28% [1][3] - 2025年第二季度票房预计达30亿美元 同比大增55% 接近2019年同期的92% [1][3] - 第二季度票房预计贡献全年票房的32% 高于疫情后历史平均的28% [3] - Cinemark院线美国影院观众到访量年初至今同比增长18% 5月单月观影人次同比激增54% [4] 影片表现分化 - 中小规模影片如《罪人》《死神来了:血脉》《星际宝贝》表现超预期 [1][4][5] - 超级英雄及动作大片《雷霆特攻队》《空手道少年传奇》《碟中谍8》票房不及预期 [1][4][5] - 中等体量影片的成功弥补了大片不及预期的表现 为票房回暖提供动力 [5] 行业预测与调整 - 高盛小幅上调2025年和2026年全年票房预测至约95亿美元和96亿美元 [1] - Cinemark北美票房市场份额较疫情前提升约1.5个百分点 恢复快于行业平均 [5] - 电影行业供给端保持理性 主流片商重视院线窗口期的发行价值 [5] 影院股评级 - 高盛维持Cinemark和IMAX的"卖出"评级 目标价分别为22美元和16美元 [2] - 评级基于持续较低的估值倍数和负面的贴现现金流模型 [2] 行业结构性挑战 - 缺乏持续性重磅影片导致票房恢复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1] - 人均观影频次持续下滑 [1] - 成本压力上升 包括人力和制片成本 [6] - 影片制作发行节奏的不确定性制约中长期表现 [6]
金价油价疯涨!端午档电影票房4.59亿!张雪峰自曝可能告别直播!深蓝汽车辟谣行驶中推送广告!李亚鹏否认丽江项目失败!
新浪财经· 2025-06-03 08:57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08%,纳指涨0.67%,标普500指数涨0.41% [2] - 科技股多数上涨,AMD、Meta涨超3%,超微电脑涨近3%,博通涨超2%,英伟达涨超1%,特斯拉、谷歌跌超1% [2] - 贵金属、金属原材料涨幅居前,世纪铝业涨超21%,黄金资源涨超16%,美国黄金公司涨超10%,泛美白银涨超7% [2] - 中概股多数收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53%,霸王茶姬涨近10%,老虎证券涨超3%,百度、京东、爱奇艺涨超1%,理想汽车、知乎跌超1% [2] 大宗商品市场 - 国际金价大幅走高,现货黄金涨2.8%,报3380.81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2.74% [2] - 现货白银涨5.32%;COMEX白银期货涨5.76% [2] - 国际油价全线上涨,美油主力合约涨3.7%;布油主力合约涨3.63% [2] 电影行业 - 2025年端午档票房4.59亿,较2024年端午档票房增长达两成 [5] - 《碟中谍8》档期内票房1.90亿(累计2.28亿),夺得2025端午档票房冠军 [5] 汽车行业 - 深蓝汽车回应"行驶中推送广告"传闻,称车机系统开屏权益提醒仅在车辆处于P档时弹出,用户可自主关闭,不会在行驶中推送 [11][12] - 深蓝汽车否认强制用户接受车机推送广告,称APP端隐私政策调整是为强化用户隐私保护,不涉及其他内容更改 [11][12] 房地产行业 - 李亚鹏否认丽江项目失败,称2015年开盘时是丽江销售第一名,2020、2021年逆势卖了70亿 [16] - 李亚鹏提到烂尾房是假新闻,法院已判决造谣者道歉 [16] - 丽江雪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增3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约244万元 [16] - 李亚鹏目前担任两家企业法定代表人,和6家公司股东(一家已注销),有多条股权冻结等周边风险信息,2023年10月被限制高消费 [16]
国产片放弃端午档
36氪· 2025-05-30 20:31
端午档市场表现 - 2025年端午档市场持续收紧,累计票房271亿+已被2018年同期超越,《哪吒2》创造的优势消失殆尽 [1] - 2025年春节档创造惊人优势但后续被快速赶超,清明档和五一档连续下跌超50%,端午档因2024年已跌58%下跌空间有限 [2] - 历年端午档票房:2022年1.78亿(日均5933万),2023年9.11亿(日均3.04亿),2024年3.83亿(日均1.28亿),2018年巅峰达9.12亿 [3] 档期竞争格局 - 2024年端午档片单质量低下,《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等国产片无法救市,2025年国产片几乎放弃端午档,由引进片主导 [6][7] - 2025年端午档与六一儿童节重叠,动画电影如《哆啦A梦》《时间之子》《星际宝贝史迪奇》成为主力,但竞争力有限 [14][16][18] - 好莱坞电影《碟中谍8》首日预售910万(排片27%),预计最终票房3.5亿,成为端午档压舱石 [10][12] 影片表现分析 - 《碟中谍8》较前作下行压力大,系列高光时刻为《碟中谍4》内地6.72亿,目前好莱坞爆款标准降至3-5亿 [12] - 《哆啦A梦》因档期空缺成为二号种子,首日预售236万(排片17.9%) [10][14] - 国产片《私家侦探》首日预售仅139万(排片15.5%),类型局限使其无法成为市场主菜 [10][20] 行业趋势 - 小型档期和普通周末难以吸引观众,年轻观众娱乐方式多元化导致档期热度下降 [6] - 行业策略转向暑期档内卷,放弃端午档以避免炮灰效应,态度决绝 [7] - 好莱坞电影影响力下滑,但《碟中谍8》《星际宝贝史迪奇》仍能压制中小国产片 [4][18]
特朗普,还是没有放过好莱坞
虎嗅· 2025-05-08 14:08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好莱坞的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所有非美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 此举主要针对好莱坞电影产业[1][2] - 政策精准打击好莱坞 因其在意识形态和经济层面与特朗普存在长期对立[3][5] - 关税政策以"国家安全"为名 但外国电影在美国市场份额仅占3% 实际影响有限[46][47] 好莱坞全球化运营模式 - 电影工业全球化导致美国本土工作机会 地方税收和旅游产业外流[4] - 海外拍摄可降低30%-50%成本 加拿大提供30%退税政策 温哥华被称为"北好莱坞"[11][12][13] - 规避好莱坞工会限制 如在匈牙利拍摄可延长每日工时 成本降低15%[15][16] 海外拍摄的多元优势 - 利用各国自然景观节省特效成本 如冰岛冰川(《星际穿越》)和摩洛哥沙漠(《角斗士》)[21][22] - 通过"特供式"取景讨好当地市场 如《变形金刚4》加入香港场景[24] - 合拍片模式可绕过进口配额限制 如《环太平洋》在中国以国产片身份上映[25] 历史对照:好莱坞的两次迁徙 - 1920年代为躲避爱迪生专利垄断 电影人从纽约迁至加州建立好莱坞[38][42] - 当代为降低成本 好莱坞将60%以上大片拍摄转移至英国 新西兰等国[7][43] - 两次迁徙本质相同 均为规避非市场力量干预[53] 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 美国群众演员日薪达2000元人民币 是中国的8-10倍[9] - 海外实景拍摄审批更灵活 如《007》在威尼斯爆破大楼无需复杂流程[17][18] - 中国搭建仿制场景成本低于美国实拍 《唐探1900》"旧金山"场景节省40%预算[10] 政治与行业的博弈 - 好莱坞被视为民主党大本营 关税政策可能带有政治打压性质[49] - 历史上好莱坞曾为迎合里根政府转向拍摄爱国主义影片[52] - 流媒体平台可能成为政策受益者 因其制作基地多在美国本土[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