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icon
搜索文档
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郑州篇丨 文旅深融合,催生几多新景
河南日报· 2025-10-10 10:10
郑州建业电影小镇一路有戏。 郑州银基冰雪世界欢乐不断。 亳都·新象街区游客如织。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曹操的麦田》剧目场景。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欢乐秀。 历史厚重、青春时尚,场景焕新、潮趣无限……漫步商都郑州,文旅自有N种打开方式,带来多重精神体 验。 赓续文脉,古都新生。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世界遗产2处1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9 项、近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如何打破"文物馆藏、遗址静立"的桎梏,有力推动文化入景润景成景? 近年来,郑州聚焦"夏商首都、黄帝故里"的鲜明主题,科学阐释、创意表达,在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 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构建起"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中华文明集中展 示体系,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116家,晋升"百馆之城"。 以创意为历史赋能,用科技让文物"动"起来、文化"活"起来。通过数字化、智慧化运营,以大河村遗址博物 馆新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为代表的众多文博场馆,可看可玩可学可品,成为解读城市历史记忆的鲜活窗 口;每逢节假日,郑州在各大考古遗址创新举办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被游客称为"探方上的艺术节", 有力推动了文化遗产的活态化展示 ...
奋进的河南 决胜“十四五”·郑州篇丨文旅深融合,催生几多新景
河南日报· 2025-10-10 07:40
文旅产业发展总体表现 - 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7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 [9] - 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入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成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9]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获评国家首批"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9] 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 - 郑州拥有世界遗产2处1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9项,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116家,晋升"百馆之城" [10] -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展陈面积7292平方米,系统陈列30余处遗址共1600余件(套)精品文物,运用三维交互、裸眼3D等前沿数字技术 [10] - 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中华文明集中展示体系,在各大考古遗址创新举办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 [10][11] 文旅场景焕新与集群发展 - 通过城市有机更新,积极推进老旧厂房、老街区改造,亳都·新象、阜民里、磨街、米房等20多条特色商业街区融景融城 [13] - 在东部形成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海昌海洋公园等为支撑的主题乐园集群 [14] - 在西部形成以银基、伏羲山为主的度假区集群,在南部形成以环嵩山为主的文化康养集群,在北部形成以黄河文化公园、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集群 [14] 微短剧产业与文旅融合 - 郑州集聚短剧相关企业近千家,日均开机短剧100多部,涌现出天桥、日新阅益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15] - 今年前8个月,郑州短剧市场规模达38.5亿元,315部作品登上全国短剧热力榜,从多维度进入全国前三 [15] - 出台《郑州市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登封市对符合条件项目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奖补 [16] 演艺经济发展 - 2024年郑州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47场,观众达96万人次,直接拉动综合消费60多亿元 [18] - 今年以来审批营业性演出约5万场,剧目700多个,个别剧场一票难求 [18]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有21个剧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年演出超300场,建业电影小镇年观演量超120万人次 [19] 城市品牌与国际影响力 - 着力叫响"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今年上半年郑州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8% [12][14] - 持续放大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效应,培育出蜜雪冰城、泡泡玛特等风靡全球的国民品牌 [14]
释永信被查,“佛门CEO”的商业版图有多大?
华尔街见闻· 2025-07-28 13:43
少林寺商业版图 - 少林寺在释永信主导下形成横跨文化、餐饮、药品、服饰、演出等领域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注册多个公司和商标[11] - 核心商业载体包括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少林文化研究所、少林书局、少林药局等实体机构[11][12] - 通过"少林学"概念系统化运营IP,开发少林素饼、少林点心等食品系列,并设立海外文化中心[11] 收入结构与规模 - 景区门票年收入超3亿元(按400万人次游客、80元票价估算),占登封市财政收入三分之一[14][15] - 少林药局2019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电商渠道2020年销售额2300万元[15] - 武术教育形成产业梯队,嫡系武校5年学制年学费超1万元,周边衍生大量贴牌武术学校[15] 营销与品牌运作 - 采用事件营销(数字化寺院、全球招徒)、演出营销(全球武术巡演)、公益营销(红十字会)三重模式[10] - 1982年电影《少林寺》带动游客量从年均20万跃升至1984年260万人次,当前年游客量稳定在400万人次[14] - 通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套票299元)及国际活动联动提升客单价[14][15] 近期动态 - 释永信关联10家企业,现存5家宗教机构,已注销5家商业公司包括少林高速、网络工程等板块[15] - 少林景区2025年7月将全面实行线上预约购票,应对暑期游客量攀升[16] - 新媒体布局成效显著,释永信抖音账号半年粉丝破千万,直播带货首秀超500万元[15]
让“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越叫越响
郑州日报· 2025-05-20 08:38
文旅融合创新 - 郑州通过"城市考古体验课堂"、文创咖啡、甲骨文街舞秀等创新形式实现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吸引大量观众参与 [1] -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连续6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嵩山景区成为展示中原文明发展全过程的窗口 [3] -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实景演出累计超4000场,观众突破600万人次,被列为文旅部"一带一路"文化贸易重点项目 [6] 文化IP打造 - 郑州构建"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三大城市IP,其中黄帝文化成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核心标识之一 [3][4] - 少林武术通过"当少林遇见吴哥"等国际交流活动实现全球化传播,登封武校常年驻训数万名学员 [5][6] - 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举办540余场活动,线上线下受众超2200万人次,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8] 文化消费升级 - 2024年郑州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47场,观众约96万人次,票房收入达10亿元 [9] - 建成180个上等级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1365个乡村文化合作社,累计开展活动超万场,惠及群众200万人次 [8] - 河南艺术中心、郑州大剧院等文化地标年均举办大量高端演艺活动,显著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9] 历史资源活化 - 新密李家沟遗址(距今1万年)、裴李岗遗址(距今8000年)、"河洛古国"(距今5000年)等考古发现实证郑州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地位 [2] - 具茨山岩画、荥阳青台遗址丝织品等文物印证黄帝文化在郑州的深厚根基 [3]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过专家讲座等形式,系统展示郑州"千年商都"的历史脉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