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热熔断体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两保荐代表人再遭深交所追责,贝特电子创业板IPO失败之谜渐浮水面?
搜狐财经· 2025-11-06 00:18
贝特电子IPO终止事件分析 - 贝特电子创业板IPO申请于2023年6月27日获受理,但在2024年8月终止审核 [5] - 公司IPO报告期(2021-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8.19%,扣非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64.80% [5] - 外界普遍将IPO终止归因于公司对“拼凑上市”质疑的解释未能获得监管层认可 [2][7] “拼凑上市”争议与财务数据 - 争议核心源于2021年9月公司收购东莞博钺电子有限公司51.12%股权并将其控股并表 [6] - 2022年,东莞博钺贡献营业收入1.70亿元、净利润4318.15万元,分别占贝特电子同期营收和净利润的30%和47.85% [6] - 公司辩称剔除东莞博钺后,其2020年至2022年净利润仍满足当时创业板上市标准(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 [9][10] - 但2024年4月创业板上市标准修订后(要求最近两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最近一年不低于6000万元),剔除东莞博钺2023年约2294.29万元的净利润贡献,贝特电子自身“最近一年净利润”很可能低于6000万元,不再符合新规 [11] 后续并购尝试与终止 - 2025年3月,创业板上市公司扬杰科技筹划收购贝特电子控制权 [11] - 2025年9月,扬杰科技宣布拟以22.18亿元现金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该估值远超其IPO时16.5亿元的总估值 [12] - 2025年10月23日,贝特电子主要股东决定终止与扬杰科技的股份转让协议,原因是双方在业务类型、管理方式及企业文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3] 保荐机构及从业人员监管处罚 - 贝特电子IPO的签字保荐代表人张腾夫、王建玮于2025年10月下旬被深交所处以自律监管措施 [3][4][7] - 有投行人士认为,保代被追责表明贝特电子IPO过程很可能涉及信息披露违规 [7] - 近半个月内,国联民生(由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投行业务整合而成)已有4名保荐代表人遭监管处罚 [15][17] - 2025年10月21日,民生证券及保代任绍忠、钟德颂因维康药业IPO持续督导未勤勉尽责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17][18] 券商从业人员违规案例 - 2025年9月26日,证监会处罚四名违规买卖股票的证券从业人员,其中包括民生证券资深保代金亚平 [19][20] - 金亚平被没收违法所得500.50万元并处以等额罚款,合计罚没超1000万元 [20] - 其违规行为持续时间长,从2008年3月至2024年10月,几乎贯穿整个券商从业生涯 [22] - 处罚后,金亚平的保荐代表人资格已被取消,执业登记类别变更为“一般证券业务” [23]
扬杰科技22亿现金“死磕”贝特电子 这家IPO失败公司有什么魅力?
国际金融报· 2025-09-12 21:30
收购交易概述 - 扬杰科技拟以现金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 [2] - 收购方式由原计划的发行股份加现金改为纯现金收购 交易对方由67名减少至6名 [6] - 交易估值与贝特电子2023年IPO计划估值22亿元基本一致 [4]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贝特电子2021-2023年营业收入从4.49亿元增长至6.27亿元 净利润从3392.49万元增长至1.10亿元 [3]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8.37亿元 净利润1.48亿元 2025年前三个月营业收入2.18亿元 净利润4113.37万元 [3] - 业绩承诺约定2025-2027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5亿元 [4] 估值与溢价分析 - 收购评估增值率270.46%(母公司口径)至282.89%(合并口径) [4] - 评估基准日股东权益账面价值5.99亿元 评估价值22.2亿元 增值16.21亿元 [4]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有助于完善功率半导体产品矩阵 强化在电力电子领域行业地位 [5] - 双方下游客户具有高度市场协同性 可提供全面电子电路保护解决方案 [5] - 交易完成后预计将提升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盈利指标 [5] 标的公司背景 - 贝特电子曾在新三板挂牌(2016-2018年) 2023年创业板IPO获受理但2024年撤回 [3] - 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保护元件研发生产 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熔断器、电子熔断器等 [3] - 2022年净利润实现爆发式增长 从2021年3392万元增至9025万元 [3]
扬杰科技22亿现金“死磕”贝特电子,这家IPO失败公司有什么魅力?
IPO日报· 2025-09-12 21:12
收购交易概况 - 扬杰科技拟以现金22.18亿元收购贝特电子100%股权[1] - 收购溢价率超270%[3]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 - 贝特电子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9亿元、5.61亿元和6.27亿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392.49万元、9025.17万元和1.10亿元,2022年呈现爆发式增长[4][5] - 2024年及2025年前三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8.37亿元和2.18亿元[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和4113.37万元[5] - 业绩承诺约定2025-2027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5.55亿元[5] 估值分析 - 评估基准日股东权益账面价值5.99亿元,评估价值22.2亿元,增值率270.46%[6] - 合并报表口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账面价值5.80亿元,评估增值16.40亿元,增值率282.89%[6] - 收购估值22亿元与2023年IPO计划估值22亿元基本一致[7] 交易方案变更 - 原定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改为纯现金收购[11] - 交易对方从67名减少至6名[11] - 变更原因为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及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11]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有助于完善功率半导体产品矩阵,强化电力电子领域行业地位[9] - 标的公司与上市公司下游客户具有高度市场协同性[9] - 交易完成后预计将提升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及盈利指标[10]
300373,终止原收购方案!股价跳水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10:20
收购方案变更 - 公司终止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贝特电子计划,转为推进纯现金收购 [2] - 新方案交易对方从67名减少至6名主要股东,收购方式改为纯现金 [7] - 终止原方案因交易对方数量多、条件未达成一致,且预计年内无法完成交割 [8] 现金收购细节 - 拟以现金收购贝特电子全部或部分股份,具体数量取决于尽职调查及评估结果 [11] - 协议设定2025年10月31日为最后期限,逾期未签正式合同则自动终止 [11] - 收购对价将以专业机构评估为依据,支付细节待尽职调查后确定 [11] 标的公司背景 - 贝特电子主营电力电子保护元件,产品包括熔断器、保险丝等 [11] - 曾于2023年6月申请创业板IPO(拟募资5.5亿元),2024年8月撤回材料 [11] - 公司与标的业务协同性强,属电力电子保护元器件大类,可提升终端客户价值 [1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60.33亿元(同比+11.53%),归母净利润10.02亿元(同比+8.50%) [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5.79亿元(同比+18.90%),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51.22%) [12] - 公司为IDM模式半导体厂商,产品覆盖汽车电子、清洁能源、5G等领域 [12] 市场反应 - 7月3日收盘价51.60元/股,总市值280.4亿元 [13] - 7月4日开盘股价下跌3.66%,或因原收购方案终止影响 [14]
扬杰科技看上了这家IPO失败企业
IPO日报· 2025-03-14 17:44
并购交易概况 - 扬杰科技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贝特电子控制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证券自3月13日起停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复牌 [2] 标的公司贝特电子背景 - 曾在新三板挂牌(2016年4月-2018年7月),2023年6月创业板IPO获受理但2024年8月撤单,原计划募资5.5亿元 [5][6] - 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保护元件研发生产,产品包括电力熔断器、电子熔断器等,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4.49亿元、5.61亿元、6.27亿元,净利润3392.49万元、9025.17万元、1.10亿元 [6] - 2022年净利润爆发式增长,主因2021年9月并购东莞博钺(持股51.12%),后者2022年贡献营收1.70亿元(占30%)、净利润4318.15万元(占47.85%) [7] - 并购东莞博钺形成1719.24万元商誉,存在业绩下滑导致商誉减值风险 [7] 并购协同效应与战略布局 - 双方同属电子元器件行业,细分领域互补,均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 [9][10] - 扬杰科技主营功率半导体,产品覆盖分立器件、MOSFET等,应用领域包括汽车电子、新能源等 [8] - 贝特电子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领域的投入,看好车用电力电子保护元件需求增长 [9] 扬杰科技财务与收购历史 - 2020-2023年营收分别为26.17亿元、43.97亿元、54.04亿元、54.10亿元,净利润3.82亿元、8.26亿元、10.94亿元、9.22亿元 [11]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4.23亿元(同比+9.48%),归母净利润6.69亿元(同比+8.28%) [12] - 2022年以2.95亿元收购湖南杰楚微40%股权,2023年再以2.94亿元收购30%股权,累计持股达7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