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大融城
搜索文档
北京“四合院商场”爆火 胡同成年轻人“溜达圣地” 老居民与新业态如何共生
华夏时报· 2025-07-08 17:56
商业地产发展趋势 - 商业消费逻辑从"功能消费"转向"场景消费",情感消费和体验式消费成为年轻消费者的主要选择[1] - 北京上半年两大城市更新商业项目入市,包括24万平米的非核商圈项目和43万平米的昌平超级合生汇项目[2] - 中海大吉巷以四合院式古典商业设计为亮点,获得较高开业上铺率,成为北京商业顶流[2] 城市更新与商业改造 - "改旧为旧"成为城市更新主要逻辑,强调保护文化遗址,避免大拆大建[2] - 中海大吉巷采用"文保区+商业+商办+公园"复合形态,保留明清四合院砖瓦肌理[3] - 北京胡同采用微更新理念,保留胡同肌理和居住功能,同时引入新潮商业业态[4] 商业与社区共生发展 - 法源寺街区围绕"法源寺"IP引入书店、咖啡厅等业态,实现文化价值的商业传译[5] - 通过申请式退租平衡居住与商业发展,形成居民参与、业态共生的长效运维模式[5] - 新老店铺共生,保留老店铺如裁缝店、早点摊,同时引入精品咖啡厅等新商业[4] IP与情感消费崛起 - IP消费成为商业主力,泡泡玛特等IP店铺入驻商场,动漫、文创类商铺遍地开花[6] - "Z世代"消费中"情感满足"占比增高,次文化、收藏品及周边产品受欢迎[6] - 商业趋势从"标准化"转向"游戏化",体验式经济刺激艺术、文化活动参与[6] 北京商业未来展望 - 下半年北京预计将有超过39万平米零售物业在次级商圈开业,包括中关村大融城等项目[8] - 政府推动时尚产业发展,以场景为载体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回暖[8] - 部分老牌项目因经营理念落后或品牌定位老旧考虑闭店调改[8]
北京海淀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聚力攻坚 协同发力·政策落地进行时)
人民日报· 2025-05-11 05:30
项目表现与消费活力 - 中关村大融城试营业首日吸引4.5万客流,5万平方米空间内83家餐饮店铺总消费额达500万元 [1] - 中关村大融城由中关村食宝街和中关村广场改造升级而成,成为集购物、休闲与社交于一体的多元体验空间 [1] 城市更新投资与项目规模 - 2024年北京城市更新完成投资734亿元,同比增长67% [2] - 2025年北京明确了8类53项更新任务,已发布实施两批2511个更新项目,预计总投资约4900亿元 [3] - 海淀区已下达两批251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涉及改造面积约1435.8万平方米 [1] 产业升级与生态重塑 - 鼎好大厦A座改造后入驻科技企业30余家,总估值超过500亿元 [2] - 鼎好大厦引入智源研究院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北京深势科技有限公司等研发平台和科创企业,以及创新工场等投资机构 [2] - 大红门服装商贸城转变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吸引高精尖产业聚集 [2] 城市更新模式与区域案例 - 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源社区采用“原拆原建、多方出资、家园共建”模式更新,已有7栋楼474户完成腾退 [2] - 北京其他区域案例包括东部朝阳亮马河带动沿岸经济、西部海淀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缝合城市断点、北部昌平“回天地区”改善区域服务功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