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大吉巷

搜索文档
北京“四合院商场”爆火 胡同成年轻人“溜达圣地” 老居民与新业态如何共生
华夏时报· 2025-07-08 17:56
商业地产的发展似乎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从潮玩店铺到逛胡同,情感消费和体验式消费已经成为许多年 轻人的消费选择。《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北京有两大城市更新商业项目入市。其中, 中海大吉巷因四合院式的建筑、丰富的店铺选择成为近期北京商业的顶流。业内认为,商业消费的逻辑 正在发生变化,从"功能消费"逐渐转为"场景消费"。 四合院变成商业"顶流" 伴随着房地产进入新一轮周期,城市更新成为行业的主要工具,并且逐步从住宅蔓延至商业。世邦魏理 仕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北京非核商圈有两个城市更新项目入市,面积为24万平米。 其中,中海大吉巷位于长期新增商业欠缺的西城老城区,其以四合院式的古典商业设计为亮点,获得了 较高的开业上铺率。同期开业的昌平超级合生汇西区与2024年开业的东区则实现了"双翼开展"的完整布 局,整体开业面积达到43万平米,为京北区域带来了新的商业活力。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中海大吉巷的建筑风格极具北京特色,其坐落于一片住宅与写字楼之中,深 棕色的中式屋檐与深灰色的高楼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代与现代风格的碰撞格外明显。时值盛夏,中海大 吉巷人流不减,一些热门餐厅需要排队,部分抢手的户外服饰品 ...
中海大吉巷,初见很惊喜,然后呢?
36氪· 2025-06-26 10:41
端午节前一周的周日,位于西城区菜市口的中海大吉巷开业了。 人气很高,开放当日,客流突破20万。端午节假期三天,客流超50万,依官方数据看,它与朝阳合生汇端午的客流相差无几。 大吉巷花墙 社交媒体上,大吉巷也成为热门话题,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不少人来闲逛体验,来打卡拍照。开业没几天,大吉巷就有了"南城太古里"、"菜古 里"等多个称号。 01 新鲜感褪去后 带着一颗好奇心,作者打算去体验下这个传说中不一样的商场。按照习惯,在某书上查找攻略,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网友们对大吉巷的评价两极 分化很是严重。 逛了还想来,不傻大空,不土不破不乱套; 北京难得位置在市中心又很city的地方; 中庭建筑很美,值得来看看,虽然有点不完善,但真的是新的南城之光,像样! 没有胡同有意思,走完了什么也没记住; 杂货类还行其他没兴趣,缺个快消类服装品牌; 很莫名其妙的招商,楼下净是按摩美甲,楼上没什么一线知名品牌,感觉像跳蚤市场; 评价反差如此之大,大吉巷究竟如何?带着问题,我们去商场里找答案。 工作日下午,作者来到大吉巷。首先,交通先给个赞。西侧是菜市口大街,北侧是骡马市大街,开车可直达西单、牛街、南二环等。地铁的话,4号线 ...
清华同衡彭剑波:城市更新需政府与市场协作跳好“双人舞”
中国经营报· 2025-06-21 01:32
城市更新政策与趋势 - 2024年5月《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落地,标志城市更新进入全域推进新阶段 [1] - 北京探索"文保优先、民生为本、科技赋能、共生更新"路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参考 [1] - 全国城市更新年投资项目稳定在6万个左右,年投资额超2.5万亿元 [8] - 中国城镇住房存量从1978年不足14亿平方米增至2024年近350亿平方米 [7] 高质量城市更新方法论 - 高质量项目需实现"五新融合":文化复兴、空间更新、产业焕新、运营创新、治理革新 [3] - 文化复兴强调文物保护和文脉传承,塑造文化新地标 [3] - 空间更新需立体利用,地上守形制、地下挖价值,提升利用效率 [2][3] - 产业焕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质生产力集聚 [3] - 运营创新需前置招商,以平米论英雄,精细化运营 [3] - 治理革新需多方共治,实现共商共治共赢 [3] 典型案例分析 - 中海大吉巷项目开业首日客流量约20万人次,商业招租率超96% [2] - 项目四大创新点:文保与商业平衡、立体空间利用、业态焕新、运营前置 [2] - 采用"主客共享"模式,提升城南生活配套质量 [2] - 为文物集中区域更新提供样板,证明保护与开发可协同成功 [4] 片区更新模式 - 片区更新需达到街区尺度,解决系统性功能提升问题 [10] - 打包邻近地块可优化财务平衡,吸引社会资本 [10] - "六位一体"思维包括区域统筹、市场主导、策划先行等六大要素 [10][11] - 共生型更新模式解决商居矛盾,典型案例包括北京大栅栏、成都宽窄巷子等 [11][12] 政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 建议政府给予业态准入灵活性,支持创新地下空间利用 [5][6] - 鼓励文物院落与周边片区统筹运营,增强市民参与性 [6] - 政府与市场需形成合力,探索"肥瘦搭配出让"等模式 [7][8] - 实施四项基本原则:城市站位、市场力量、更新行动、新获得感 [9]
近50个商场5月开业,文旅+、体育+、POD、二次元全都有!
36氪· 2025-06-20 10:39
行业趋势 - 5月全国集中式商业项目开业49个,商业建筑面积超368万㎡,数量、体量环比4月分别增长4.5倍及3.8倍,同比2024年5月分别增长13.95%、16.76%,创近三年同期新高 [1][2] - "五一"黄金周带动开业潮,5月1日当天开业25个项目占全月总量一半以上,存量改造项目10个占比20% [2] - 连锁商管企业主导近30个项目开业,包括华润万象生活、万达商管、龙湖等10余家头部企业,京东MALL加速布局二季度连开6店 [9][10] - 连锁产品线项目占比近半,中海商业推出"巷"系产品线首秀北京中海大吉巷,定位融合在地文化的策展型商业 [11] 区域分布 - 华东区、华南区、华北区开业量居前三,北京以4个项目居城市榜首,广州3个次之 [5] - 高线级城市开业活跃度达64%,其中二线城市占比25%,厦门、青岛等5城各有2个项目开业 [7] - 低线级城市占比36%,四线城市占16%分布在泰州、拉萨等8城 [7] 业态创新 - 城市更新项目聚焦文化DNA植入,北京中海大吉巷保留胡同肌理及文物建筑,首创合院式街区 [15][16][17] - "文旅+"商业分休闲度假型与历史文化型,宁波前湾盛世里文旅·奥特莱斯以唐式建筑融合现代商业 [24][26] - "体育+"商业崛起,沈阳环球港动感城打造7大体育主题生态,含东北最高室内攀岩墙等设施 [30][31] - POD商业融合公园生态,南京玄武招商花园城整合3.6万㎡生态公园打造天文主题MALL [34][36] - "24小时社交场"拓展夜经济,厦门和美天地构建"白+黑"消费生态圈 [38][39] - 二次元主题成存量改造突破口,大连奥电未来城转型东北首个全业态二次元综合体 [42]
财经聚焦 | 从商业新地标看城市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6-12 23:53
商业新地标发展现状 - 北京中海大吉巷开业首日吸引20万客流,端午假期销售额达1200万元,客流量超50万人次 [1][10][15] - 上海张园改造后吸引30多个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平均每周1.5场"全球上新",日均客流3万人次 [2][7] - 成都京东MALL四川首店"五一"假期单日客流超2万人次 [8] - 贵阳新印1950日均人流量5000人次 [9] -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五一"假期接待游客64万人次,同比增长150% [14] 首发经济驱动商业升级 - 上海前5个月新增首店365家,北京中海大吉巷首批入驻品牌中超半数为首店或定制店,海淀大悦城首店占比近30% [7] - 成都一季度落户首店148家,贵阳2024年新商业项目引进首店248个 [7] - 首店经济显著提升客流量和销售额,形成"首见、首购、首体验"的破圈效应 [8] 创新消费场景与业态融合 - 贵阳新印1950保留工业遗迹,改造为艺术展厅和文创市集,引入潮牌、咖啡、异国料理等多元业态 [9][10] - 杭州湖滨商圈结合虚拟换装、AR互动等科技手段,打造"滨次元"线上体验和"西子廊桥"实景剧场 [10] - 商业地标通过文化、商业、休闲融合满足多元化需求,成为消费升级重要抓手 [11] 城市更新与历史文脉结合 - 北京大吉巷采用"传统工艺+现代技术"复原四合院,地下开发商业体并新增1.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 [12][14] - 上海蟠龙天地商业区植入古镇文脉,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通过新业态吸引年轻消费者 [14] - 商业地标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推动"人、城、产"融合发展 [15]
当城市更新“牵手”文物保护 跨界融合打造消费“新磁场”
央视网· 2025-06-03 14:30
央视网消息: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近日,随着《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 新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将"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那么,如何在更新过程中加强保护呢?今天,我们先来看一 个老街区变身的故事。 近日,坐落在北京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的中海大吉巷正式亮相。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标志性城市更新工程,这个项目凭借独具一格 的合院式街区形态,开业第一天就吸引了近20万客流,四合院与现代商业结合让不少曾经居住在这里的老住户耳目一新。 中海大吉巷项目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保存着大量明清至近代的历史建筑群,包括康有为故居以及米市胡同29号院等文保建筑。因此,最 初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把这些历史建筑恢复原貌。中海大吉巷城市更新项目设计总负责人王璞介绍,针对不可移动 文物、历史建筑等保护对象,他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屋一策"的改造方案。同时,为了更好地修复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建筑,项目团队采用 了数字化手段,对历史文物建筑的构件进行精细化评估并做了编码分类,还参考历史资料进行还原修复。此外,在修复的过程中,还全部采用 了传统工艺进行施 ...
二环新地标中海大吉巷开业 “城市会客厅”项目进入大比拼
北京商报· 2025-05-25 19:58
5月25日,位于北京二环内的中海大吉巷项目正式开业。作为北京近年来在城市核心区域的新建项目,中海大吉巷项目定位为"城市文化会客厅"。北京商报 记者走访看到,因新开业,项目吸引不少消费者进场。据介绍,中海大吉巷为文保区+商业+商办+公园的复合型商业形态。不过,越来越多的商业项目注重 在地文化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将"城市会客厅"作为自身定位,未来大吉巷想要脱颖而出,仍需思考如何与周边金融街、西单等成熟商圈差异化发展,以及与 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实现共融共生。 二环内迎新建项目 新入市的中海大吉巷,从筹备到开业一直备受关注。该项目位于西城区骡马市大街,是北京地铁4号线、7号线上盖项目。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看到,开业当天 正逢周末,新开业的大吉巷迎来了首批消费者。 据介绍,中海大吉巷项目采用合院式街区形态,其中,商业区域主要集中于负二层至地面一层,餐饮品牌占比较高。目前,项目内入驻超150家品牌、超 50%首店及定制店,引入了东方境、诸如是国际中式美学品牌;Double boo、white noise、EXIT等先锋买手店;MUJI、RE而意、丽卡宠物、Garmin等多维 度的生活方式品牌等。 在餐饮方面,中海大吉巷引入了俏 ...
今日亮相,北京西城南部地区新增一商业综合体
新京报· 2025-05-25 13:56
5月25日,位于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骡马市大街264号的商业综合体——北京中海大吉巷正式亮相。该项目 总体量36万平方米,融合城市文化会客厅、市民休闲广场、商业综合体、生态楼宇集群,填补城南商业 综合体空白,打造西城区最大经济增量体。 此外,陶然亭街道以康有为故居、《每周评论》旧址历史讲述博物馆开放为契机,推出文化探访线路, 全景展示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追求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相关信息 地址:西城区陶然亭街道骡马市大街264号 采用合院式街区形态,超150家品牌入驻 据悉,该项目采用合院式街区形态,入驻超150家品牌、超50%首店及定制店,包括全国首店东方美学 零售集合店东方境、先锋买手店Double boo、MUJI、止痒商店、gaga等。 该项目餐饮版图集结了北京首店赏味贵州酸汤牛肉火锅山夏间、黑珍珠川味文化会客厅有雲,全国首店 非遗艺术品零售空间结合中式米其林茶点诸如是、胶东风物食鲜之道瑅瑚小馆,米其林二星俏东北,商 务精致餐饮杏花堂,环球美食俄士厨房、佩斯汀、克芮旺斯,还有彰显京味儿文化的羲和·京致、阳坊 涮肉、方砖厂69号等。 此外,该项目通过廊架、庭院与口袋公园的穿插设计重构邻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