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卡
icon
搜索文档
珠海经济特区45周年启示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13:17
南方财经记者冯玉怡 、吴蓉 珠海报道 周末的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港澳单牌车缓缓驶入,车的后备箱里,经常会装着刚从珠海山姆会员 店采购的生鲜与日用品。 这样的跨境消费场景,已成为常态。2024年,经此处出入境的客流与车流分别超过2700万人次和555万 辆次,同比分别增长72%和71%,双双创历史新高。珠海山姆会员店8万张港澳游客办理的会员卡,也 意味着珠海正在成为港澳客人周末及假日热门打卡地。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突破的背景下,这座以"宜居"闻名的特 区,正在按照广东省委明确的"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 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的定位和使命,探寻从"小而美"到"强而优"的破局密码。 破冰:争当"第一"改写开放叙事 珠海的特区故事,开篇就带着"敢闯敢试"的基因。 这座城市创下的多个"第一",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鲜活注脚。1992年首开国内先河设"科技重奖",是 珠海向全国抛出的一颗"精神原子弹"。当年3月9日,珠海首届"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励大会"落地,迟斌 元等科技人员获得的奖励包括汽车、住房、巨额奖金。这个在当时足以震动全国的奖励 ...
特稿|消失的信用卡:从“跑马圈地”到“潜行”创新
华夏时报· 2025-08-19 13:21
信用卡行业现状 - 银行通过"办信用卡送自行车"等促销活动刺激发卡 现场可办理多家银行信用卡 标价近3000元的自行车需办理13张卡方可领取[2] - 信用卡发卡量连续十个季度环比下滑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降至7.21亿张 较2022年高峰期的8.07亿张减少8600万张[4] - 信用卡不良率攀升至2.33% 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达1239.64亿元 同比增长26.31% 占应偿信贷余额1.43%[5] - 2025年以来超40家信用卡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 部分银行一天内关闭6家分中心[6] 行业竞争与成本 - 信用卡推广成本从零上升至单卡200元 员工需自掏腰包购买礼品进行联合展业[4] - 睡眠卡占比高达30%以上 2022年监管要求睡眠卡比例不得超过20%[14] - 银行批量停发近百款联名信用卡 多为发行量少、活跃度低的低效卡种[7] 历史发展轨迹 - 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首张信用卡"中银卡" 需预存金额使用[8] - 1995年广发银行推出首张符合国际标准的VISA信用卡 实现"先消费后还款"[12] - 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 次年发卡量猛涨3倍至400万张[12] - 2009年信用卡发卡量达1.85亿张 较2003年增长46倍[13] - 2022年信用卡数量达峰值8.07亿张 人均持卡0.57张[13] 数字化转型与挑战 - 移动支付兴起导致信用卡使用率下降 支付宝花呗用户达6500万90后[16] - 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8.71万亿元 仍为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的5倍[18] - 银行探索数字化运营 通过大数据实现"千人千面"精准营销[18] - 透支利率市场化政策落实不力 仅少数银行推出优惠利率产品[21] 未来发展方向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注重支付体验和服务质量[20] - 技术驱动创新 探索大模型、AR等新技术应用场景[20] - 通过产品细分和差异化权益满足不同客群需求[20] - 信用卡仍保持"支付工具+信贷载体+消费渠道"三位一体核心价值[19]
银行支付业务行业研究报告
嘉世咨询· 2025-06-04 16: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我国银行支付业务经历电子支付探索、第三方支付联动、移动支付转型、数字化与生态化4大阶段,未来将与各支付场景深度融合,建立“无界支付”场景 [4][5] - 银行支付业务广泛应用于零售、电商、餐饮、游戏等主流场景,为消费者和商户构建全场景金融服务生态 [7] - 不同场景下银行支付费率存在差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14][19][26][34] - 未来银行支付业务有望在支付流程简化、提供针对性服务、拓展新兴场景、增强支付安全建设等方向实现突破与拓展 [4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国银行支付业务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之前,现金和票据是主要支付工具;1985年发行国内首张银行卡;1996年和1999年分别推出国内首家网上银行和“一网通” [6] - 2002年中国银联成立,统一银行卡跨行清算,银行接入第三方支付渠道;2010 - 2020年进入移动支付转型阶段,推出手机银行APP和“云闪付” [5][6] - 2021年至今进入数字化与生态化阶段,金融科技深度融合,银行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与多领域深度融合,共建“无界支付”场景 [5] 我国银行支付重要场景 零售场景 - 银行依托移动支付工具实现便捷消费体验,通过信用卡服务刺激消费;为商户提供聚合支付等解决方案,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8] 电商场景 - 银行构建安全稳定的线上支付体系,保障交易即时到账;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助力中小电商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9] 餐饮场景 - 银行推出智能收银系统,简化结算流程,提供资金实时清算服务;为连锁餐饮定制财务管理方案;联合商家开展优惠活动拉动消费 [10] 游戏场景 - 银行以安全交易为核心,为游戏充值等提供专业支付通道,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为游戏企业提供账户托管等服务,确保资金透明可溯 [12] 各场景银行支付费率情况 零售场景 - 国有四大行支付费率区间为0.4% - 0.6%,商业银行0.4% - 0.8%,地方性银行0.5% - 1% [14] - 银行合作考量因素包括商户规模与交易量、客户引流、规模效应等 [14] 电商场景 - 国有四大行支付费率区间为0.3% - 0.6%,商业银行0.3% - 0.8%,地方性银行0.4% - 1% [19] - 银行合作考量因素包括目标一致性、场景互补性、成本收益、品牌协同效应等 [19] 餐饮场景 - 国有四大行、商业银行、地方性银行支付费率区间均为0.2% - 0.6% [26] - 银行合作考量因素包括餐厅生命周期、经营情况、支付系统兼容性等 [26] 游戏场景 - 国有四大行支付费率区间为1% - 1.3%,商业银行1.3% - 1.6%,地方性银行1.5% - 2% [34] - 银行合作考量因素包括风险控制、品牌提升、增值服务等,且费率会根据游戏公司流水规模浮动 [34][38] 我国银行支付业务发展展望 支付流程简化 - 借助生物识别技术升级,刷脸、指纹支付将更精准安全并广泛普及;区块链技术可优化跨境支付清算流程 [42] 提供针对性服务 - 为老年群体打造简易支付产品,为青少年设计专属支付账户,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支付方案 [43] 新兴场景拓展 - 涉足智慧医疗、智能出行、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提供便捷支付渠道 [44] 增强支付安全建设 - 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与信息隐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