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权益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中加基金:深耕权益产品体系,助力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新浪基金· 2025-10-10 10:2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将主动权益类基金视为产业转型的资本引擎、居民财富增值的长期载体和金融体系服务国家战略的枢纽工具 [1] - 公司致力于构建系统化的产品体系,在不同市场风格中为客户提供多样化解决方案 [1] - 公司战略定位明确为争做“专精特新第一基金”,通过多元产品矩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长期资本支持 [3] 主动权益产品线布局 - 公司权益产品线总体划分为全基型、主题型以及工具指数型三类产品 [1] - 全市场风格基金布局涵盖成长风格(追求高弹性,主攻新质生产力)、均衡风格(攻守兼备,适合长期配置)和价值风格(聚焦高分红低估值,抵抗波动) [2] - 主题型基金覆盖消费、医药、科技、制造等多个核心赛道,并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布局了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低碳经济等主题产品 [3] - 工具指数型产品布局覆盖中证A500、中证500、北证50等宽基指数增强多类品线 [7] 科技产品线具体架构 - 科技产品线以“专精特新+前沿科技+智能制造”为三大支柱,形成风格多元、风险梯度清晰的矩阵 [6] - “小巨人”主题方向借助“AI+大数据量化模型”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系统性扫描,从成长性、盈利能力、研发投入等多维度构建因子体系 [4] - “前沿科技”方向聚焦AI、半导体、云计算龙头,深度研究核心技术环节,重点配置技术壁垒高、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5] - “智能制造”方向紧扣中国制造升级,布局工业自动化、机器人、高端装备等领域,寻找具备进口替代能力和全球扩张潜力的公司 [6] 指数增强产品布局 - 公司在指数增强领域基本完成全覆盖布局,以中证A500为龙头舱,中证500为中坚舱,北证50为成长先锋舱 [8] - 指数增强产品线构建出风险梯度清晰、风格互补、容量充裕的系统化工具 [8] 投研方法与目标 - 公司强调研究驱动,注重估值与成长匹配,通过主动选股、量化增强、产业链深度研究等方式努力创造可持续的超额回报 [6] - 公司持续锻造主动权益硬核竞争力,以深度研究驱动赛道前瞻,以多元产品覆盖成长全谱,以长期考核锚定投资者真实回报 [8]
汇丰晋信等公募联手险企 权益类产品代销密集落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21:08
公募基金与保险公司代销合作动态 - 汇丰晋信、融通、诺安基金等公募机构宣布新增阳光人寿、中国人寿为旗下产品代销机构 [1][2] - 保险公司代销基金数量较少,中国人寿代销6250只基金,远低于天天基金的11114只 [2] - 合作产品类型从固收类转向权益类,如汇丰晋信新增3只主动权益产品,融通基金7只合作产品均为权益类 [2] 权益市场吸引力变化 - A股市场热度提升带动基金代销业务增长,权益类产品对资金吸引力增强 [3] - 保险公司传统保守风格与公募基金差异明显,但近期合作显示权益市场吸引力上升 [2][3] 保险公司销售策略调整 -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至1.99%-2.0%,分红险保证利率上限降至1.75%,万能险降至1.0% [4] - 保险公司主动调整策略,将基金销售作为"钩子"以反哺保险业务,增强客户黏性 [5][6] - 部分公司动员内勤转外勤并配套激励考核机制,探索多元化销售模式 [5] 行业销售模式转变 - 基金因"短平快"特性更易销售,保险公司将其纳入资产配置选项以应对保险销售困境 [5][6] - 基金销售带动整体增收,但保险产品仍是主营业务和佣金主要来源 [5][6]
65家公募去年盈利超340亿,费率改革下“贫富分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06 19:47
行业整体表现 - 65家基金公司2024年合计净利润超过340亿元,超过八成公司保持盈利,近六成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2] - 行业分化明显,头部公司凭借规模优势、品牌影响力和多元化业务布局缓解费率改革冲击,中小公司在双重压力下经营困难 [1][2] 头部公司业绩 - 易方达基金营收121.09亿元(同比降3.13%),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15.33%) [2] - 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等头部公司营收超70亿元,净利润超20亿元且同比均有增长 [2] - 工银瑞信基金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8.65%),富国基金、天弘基金、招商基金净利润超16亿元 [2] - 11家净利润超10亿元的公司中,天弘基金净利润增长19%至16.79亿元,富国基金(-3.46%)和招商基金(-5.9%)下滑 [3] 费率改革影响 - 主动权益类产品率先降费,权益产品占比高的公司受影响更明显 [3] - 近56%的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下滑,管理费超10亿元的30家公司中超四分之三出现下滑 [3] - 景顺长城基金非货规模增836亿元至4226.45亿元,但管理费减少5.16亿元(缩水14%),净利润降19.09%至9.51亿元 [4] - 交银施罗德基金非货规模减少450亿元,管理费下滑19.73%,净利润降26.81%至8.79亿元 [4] 规模驱动的业绩增长 - 永赢基金公募总规模增47%至5296亿元,管理费增32%,净利润增46.55% [6] - 中金基金规模增超六成,净利润增170%,公募REITs管理规模行业领先 [6] - 华泰柏瑞基金非货规模翻倍至5795.98亿元,ETF规模增133%,管理费增33%,净利润增45.53%至7.3亿元 [6] 中小公司困境 - 9家基金公司亏损,苏新基金亏损5109万元,富安达基金连续三年亏损,管理规模仅99.31亿元 [7] - 南华基金和中邮基金由盈转亏,亏损超千万元,亏损公司普遍产品少、业绩平平、品牌效应差 [7] - 华西基金管理规模仅2.8亿元,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 [7] 行业趋势 - 头部公司强者恒强,中小公司需通过提升投研能力、打造特色产品、优化业务结构等方式突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