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场地
icon
搜索文档
稳定增长 行业升级提质需求持续释放
消费日报网· 2025-05-29 10:48
行业整体表现 - 一季度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90% [1] - 2024年全国体育用品电商销售额达3337.45亿元,同比增长22.59% [1][2] - 体育用品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82%,2023年占制造业比重1.16% [2] 需求端驱动因素 - 攀岩、桨板、匹克球等小众运动热度飙升,带动体育用品消费需求扩张 [2] - 体育消费呈现"广化"和"深化"趋势,需通过运动参与广度带动时间投入深度 [2] - 户外运动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等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5] 供给端升级转型 - 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增速放缓至3.91% [3] - 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注重存量场地更新和设施升级 [3][4] - 新技术应用提升场地改造效率,如数字化社区健身驿站覆盖全年龄段需求 [3] 区域创新案例 - 上海建设超百家"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探索健身设施适老化 [4] - 深圳改造200余个老旧小区架空层为智能健身驿站,月均使用15万人次 [4] - 洛阳在体育公园融入年轻人喜爱的运动项目,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 [4] 未来发展路径 - 需优化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空间布局,扩大规模并提升服务质量 [5] - 公共体育设施将进入精细化、品质化发展阶段,存量更新成为关键 [4] - 通过体育公园建设等措施壮大消费空间,为行业注入新动能 [5]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15:40
服务消费修复症结 - 服务消费恢复显著慢于商品消费,2024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13.9pct,而商品和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仅2.9pct和6.2pct [2][8] - 消费倾向数据显示商品消费(尤其可选商品)恢复优于服务消费,表明收入并非服务消费修复的主要约束 [2][8] - 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2023年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达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抑制依赖闲暇的服务消费 [2][19] - 国内城镇居民周均工作时间48.7小时,远超日本(32.6小时)和韩国(36.6小时),导致消费向假期集中 [3][24] - 法定休假天数仅18天(2025年),低于日本(29天)和韩国(30天),加剧假期消费集中现象 [3][30] 供给对服务消费的短期制约 - 服务业供给不足直接约束需求,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较历史趋势回落3.8pct,供需缺口扩大 [49][56]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缺口更显著:2023年文体娱、教育业就业占比分别较历史趋势下行6pct和2.8pct,增加值偏差达26.1%和11.6% [60][67] - 中观数据显示供给不足:2024年人均体育场面积仅3㎡(日本19㎡),2025年电影供应数为历史趋势的6.3%(韩国114.4%) [70][77] - 核心服务价格同比持续高于核心商品价格,反映供给紧张 [49] 供给约束的深层原因 - 企业家信心不足导致投资滞后,2021年后服务业投资转为盈利驱动,销售净利率变化领先投资1-2个季度 [81][90] - 生活性服务业成本高企:2023-2024年居民服务、教育业成本率达109.4%和104.8%,较2019年上升15pct和13pct [96] - 文体娱行业现金流恶化,2023-2024年现金流量比率均值19.8%,较2020-2022年下降3.2pct [96] - 监管政策规范行业发展,如教育领域限制学科培训时间,影视行业加强内容审核 [101][102]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22 09:27
服务消费修复症结 -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2024年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达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缺口仅2.9pct、6.2pct [2][8] - 收入并非服务消费修复主因,商品消费倾向恢复显著优于服务消费,可选商品消费倾向恢复也更好 [2][8] - 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2023年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商品消费可通过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 [2][19] - 国内城镇居民周均工作时间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消费向假期集中,长假对社零单月影响可达0.5pct [3][24][30] - 国内法定最低休假天数18天(2025年),明显低于日本(29天)、韩国(30天) [3][30] 服务消费供给约束 - 服务业为非贸易部门,供给不足直接约束需求,2023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较历史趋势回落至-3.8%,供给缺口体现在核心服务价格同比高于核心商品 [4][49] - 生活性服务业供给修复更慢,2023年文体娱、教育业就业占比分别较历史趋势下行6pct、2.8pct,文体娱、教育业增加值较历史趋势偏差达-26.1%、-11.6% [4][60] - 中观数据显示供给不足:2024年人均体育场面积3㎡,低于日本(19㎡)、新加坡(9.3㎡);2025年电影供应数仅为历史趋势6.3%,而韩国、日本已回升至114.4%、79.1% [5][70][77] 供给约束成因 - 企业家信心不足导致投资滞后,2021年后服务业投资转为盈利驱动,销售净利率变化领先投资1-2个季度,2023-2024年卫生业购置固定资产增速较2019年回落23.6pct [6][81][90] - 生活性服务业成本率高企,2023-2024年居民服务、教育业成本率分别达109.4%、104.8%,较2019年上行15pct、13pct;文体娱现金流量比率19.8%,较2020-2022年均值下行3.2pct [6][96] - 监管政策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如教育领域禁止节假日学科培训,影视行业加强内容审核,游戏行业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和充值行为 [101][102]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超484万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3-24 15:10
体育基础设施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84.17万个 体育场地总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平方米 [1] - 2024年支持地方建设小型健身中心 小型体育公园 群众滑冰场 县级多功能运动场及行政村健身器材维修更新等项目共计6719个 [1] - 实施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补短板乡镇/街道项目 支持全国1000个未配建器材的乡镇/街道补齐短板 [1] - "十四五"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体育公园超过1300个 [1] 公共场馆服务提升 - 2024年安排财政资金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补助3050个场馆 覆盖全国约1600个县级行政区域 [1] 全民健身赛事体系 - 2024年举行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 共开展赛事活动6000余个 包括省级/跨省级赛事263个 地市级赛事414个 县级及以下赛事5000余个 [2] - 直接参赛人数超过200万 其中1600多名运动员通过层层选拔参加5个规定项目的全国总决赛 [2] - 通过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上传社区运动会等群众身边赛事活动31.7万个 活动参与人数超5327万 [2] 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371万人 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63人 [2] - 2024年持续开展"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 为2.6万多个行政村培养超6.5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2]
全国体育场地进入“3.0”时代!校园、家门口处处都是“健身乐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3-24 14:58
全国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规模 - 全国体育场地总数达484.17万个,体育场地总面积42.3亿平方米 [1][3] - 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0平方米,标志着设施普及和均等化取得重要进展 [1][3] 各类体育场地细分数据 - 基础大项场地中,田径场地20.93万个,游泳场地3.97万个 [3] - 球类运动场地总数303.62万个,其中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场地150.42万个,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139.54万个,其他球类场地13.66万个 [5] - 足球场地全国共有16.1万个 [5] - 冰雪运动场地达到2678个 [7] - 体育健身场地包括全民健身路径110.0万个、健身房15.2万个、健身步道17.18万个(长度40.76万公里) [7] “十五分钟健身圈”建设与案例 - 多地通过嵌入式体育设施、全民健身路径、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等方法落实“十五分钟健身圈” [11] - 杭州市临平区望梅立交桥下空间改造为多功能运动场,辐射4万多居民 [13] - 截至今年初,杭州市临平区新建提升嵌入式体育场地群1600余处,新增面积14万平方米,镇街覆盖率达100% [17] 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利用 - 杭州市临安区石镜小学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工作日每天开放4小时,周末开放时间延长一倍 [18][20] - 学校开放场地旨在服务社会以缓解公共体育设施短缺,并作为教育延伸开展体育科普活动 [22] 智慧体育场地发展 - 上海徐汇区康健体育公园配备智慧健身器械,居民可通过扫码获取运动教程和数据指导 [25] - 智慧体育场提供体质测试、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和拉伸四大区域,可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 [29] - 上海市长宁区小区内建有超200平方米的智慧健身体育场,包含抗阻训练器材和亲子趣味区 [33] - 社区健身器材附有二维码便于市民报修,智能化管理维护设施 [35]
截至2024年底 全国共有体育场地超484万个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3-24 14:20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84.17万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42.3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3平方米 [1] - 2024年支持地方建设小型健身中心、体育公园、群众滑冰场等项目共计6719个,并为全国1000个乡镇/街道补齐全民健身场地器材短板 [1] - "十四五"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体育公园数量超过1300个,截至2024年底已覆盖约1600个县级行政区域的3050个公共体育场馆获得财政资金支持以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服务 [1] 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 2024年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共开展赛事活动6000余个,包括263个省级及跨省级赛事、414个地市级赛事以及5000余个县级及以下赛事 [2] - 该赛事直接参赛人数超过200万,其中1600多名运动员通过选拔参加了5个规定项目的全国总决赛 [2] - 通过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上传的社区运动会等群众身边赛事活动达31.7万个,活动参与总人数超过5327万 [2]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371万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约2.63人 [2] - 2024年通过"万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计划"为2.6万多个行政村培养了超过6.5万名农村女性社会体育指导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