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热
icon
搜索文档
中化装备(600579.SH):目前北化机主要针对“太阳盐”开发的相关吸热、储热、换热装备
格隆汇· 2025-11-04 15:48
公司技术定位 - 公司开发应用于显热储能的硝酸熔盐技术 [1] - 该技术与钍基发电的高温熔盐在应用温度及使用性质上存在区别 [1] - 公司目前主要针对"太阳盐"开发相关吸热、储热、换热装备 [1] 业务范围澄清 - 公司在钍基熔盐领域无相关研究及应用 [1]
中化装备:目前北化机主要针对“太阳盐”开发的相关吸热、储热、换热装备
格隆汇· 2025-11-04 15:45
公司技术定位 - 公司旗下北化机开发的是应用于显热储能的硝酸熔盐技术 [1] - 该技术与钍基发电的高温熔盐在应用温度及使用性质上存在区别 [1] - 北化机主要针对"太阳盐"开发相关吸热、储热、换热装备 [1] 业务发展现状 - 公司在钍基熔盐领域无相关研究及应用 [1] - 当前技术开发重点明确集中于显热储能路线 [1]
149家储能企业联合倡议反内卷,行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
贝壳财经· 2025-08-14 15:55
行业倡议背景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 已有149家企业参与 [1] - 参与企业覆盖锂离子电池 液流电池 钠离子电池 压缩空气储能 飞轮储能 超级电容器等全产业链 包括前十名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中的九家及前十名储能系统集成企业中的八家 [1] 倡议核心内容 - 倡议分为六章 重点包括成本价格行为规范 产品与服务履约 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以及行业协调机制四部分 [2] - 成本价格行为规范章节明确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 成本评估和项目风险进行报价 避免不理性低价行为 防范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 实施与推进机制 - 协会将定期公布参与企业名单及倡议落实进展 通过行业交流大会 标准宣贯 座谈会等平台推动执行 [2] - 协会将根据产业发展形势和企业反馈适时更新完善倡议内容 确保长期有效性与现实指导意义 [2]
149家储能企业发声反内卷行业协会:有望逐步形成行业共识与自律
新浪财经· 2025-08-14 15:03
行业倡议背景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于8月13日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 [1] - 倡议已获得149家产业链企业参与 涵盖锂离子电池 液流电池 钠离子电池 压缩空气储能 飞轮储能 超级电容器 储热 PCS BMS 储能系统集成商 智能装备 温控系统 消防系统 设计规划 施工安装等全链条单位 [1] 行业参与度 - 前十名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中有九家参与倡议 [1] - 前十名储能系统集成企业中有八家参与倡议 [1] - 倡议获得储能产业链企业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有望逐步形成行业共识与自律 [1]
新型储能在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4-23 14:07
核心观点 - 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在"十四五"期间累计增长157.4% 年均增长26.7% 截至2024年末达14.5亿千瓦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 [1][2][3] - 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稳定性构成挑战 新型储能技术成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解决方案 [1][2][3]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 2024年末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 首次超过抽水蓄能 较2023年末增长130% [7][9] 行业政策 - 2021年以来新型储能领域政策密集出台 2024年累计发布政策700余项 涵盖发展规划、电价改革和示范应用等多个方向 [4][5] - 政策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 优化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布局 取消"强制配储"政策 转向市场化交易机制 [4][5] - 金融支持力度加大 储能被纳入绿色金融范畴 独立新型储能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 多地提供利率优惠和灵活还款安排 [5] 发展现状 - 装机区域分布高度集中 华北、西北、华东地区合计占比72.4% 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等风光资源大省和用电大省领先 [7][10][12] - 单站装机规模大型化趋势明显 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占比62.3% 较2023年提高10个百分点 [14] - 储能时长结构持续优化 4小时及以上长时储能占比15.4% 较2023年底提高3个百分点 2-4小时项目占比71.2% [15] 技术特点 - 新型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物理储能(压缩空气、飞轮储能)、热力学储能(储热、储冷)和氢储能 [3] - 相比抽水蓄能 新型储能具有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响应速度快等优势 [3] 机遇与挑战 - 发展机遇来自政策红利、新能源消纳需求、电网调峰需求、技术降本以及虚拟电厂等新模式 [17][18] - 面临锂资源对外依赖、安全风险、非锂技术产业化滞后、收益机制不完善及全球贸易环境复杂等挑战 [17][19] - 电源侧储能利用率偏低 电网侧储能面临市场规则不统一、跨省交易受限等问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