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系统集成
icon
搜索文档
储能窗口期!宁德、天合等多企参加中欧企业家座谈会
行家说储能· 2025-07-25 19:25
中欧合作与储能发展 - 中欧双方强调在服务贸易、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第三方合作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 [1] - 储能成为中欧能源合作的关键领域,中方企业代表中储能及新能源企业占多数 [3] - 欧盟计划2025年推出《欧洲电网一揽子计划》及《储能行动计划》,目标建立统一储能收益机制 [8] 欧洲储能市场前景 - 2024年欧洲新增电池储能装机21.9GWh,同比增长15%,预计2025年达29.7GWh(+36%) [9] - 欧盟计划2030年将电池储能容量增加10倍,当前容量仅50GWh [10] - 欧盟委员会主席明确反对与中国"脱钩",支持中国企业赴欧投资绿色转型与技术创新 [6] 中国企业欧洲布局 三峡集团 - 2024年储能营收129亿元(+26.6%),系统出货量5.3GWh,覆盖欧洲及中东 [15] - 欧洲子公司通过并购与绿地开发双战略拓展氢能、储能业务 [16] 宁德时代 - 欧洲三工厂总投资132亿欧元(匈牙利74亿、德国18亿、西班牙40亿),重点布局储能产线 [17] - 预测2030年欧洲储能电池出货量160GWh,动力电池918GWh [18] 天合光能 - 获东欧30MW/60MWh储能订单,计划未来2-3年部署超GWh容量 [19] - 2025年目标出货量8-10GWh(+100%),海外签单量已超5GWh [20] 金风科技 - 德国市场通过VDE4110-4130三类并网认证,推出GoldStack 2.0 Pro液冷系统 [22][23] - 全球服务网络覆盖6大洲,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 [23] 正泰集团 - 波兰展推出1.6MW/3.3MWh工商业储能系统,与德、西客户签战略协议 [25] - 土耳其项目供给125kW/261kWh工商业储能系统 [26] 明阳集团 - 全球新能源交付量超131GW,自主研发PCS、EMS、BMS设备 [27] - 首套35kV 50MW/100MWh高压级联储能系统在内蒙古下线 [28] - 与英国章鱼能源探讨欧洲风光储智慧能源系统合作 [29] 行业动态 - 中国储能企业集体加码欧洲市场,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华为等12家头部企业 [12] - 储能技术成为新能源企业"走出去"战略重点,聚焦光储融合与构网技术应用 [11][19]
煜邦电力:结构构筑确定性,韧性锚定长期价值
和讯财经· 2025-07-24 17:51
行业背景 - 电力行业正处于智能化、绿色化与系统化跃迁的历史交汇点,"双碳"目标深化与新一轮能源体系建设提速 [1] - "十四五"进入收官之年,"十五五"布局开启,能源底层逻辑正在重塑 [1] - 新型电力系统是技术体系、运行机制与发展逻辑的系统重构,涉及绿色转型、数字升级、智能调度的深层联动 [4] 公司战略 - 公司发展模式从"速度驱动"逐步转向"结构驱动",显示出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与风险缓冲机制 [2] - 坚持"技术牵引+市场响应"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核心产品到全产业链服务的布局进化 [3] - 多元业务布局对标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源"侧布局储能与功率管理系统,"网"侧深耕电网智能化设备与巡检服务,"荷"侧通过用电采集与智能交互实现终端感知能力,"储"成为连接全局的关键引擎 [4] 业务进展 - 在电力设备与系统集成业务中推进产品标准化、平台化建设,打破传统项目制瓶颈,提升交付效率与客户黏性 [3] - 在储能领域快速迭代集成方案,已实现多个超100MWh级项目落地,拓宽规模化应用边界 [3] - 在智能巡检领域借助边缘AI识别技术,率先在输变电场景实现产品化转化 [3] 技术能力 - 构建了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组织体系、客户体系协同联动的能力网络 [7] - 技术市场协同打造抗压护城河,形成能穿越周期的底层逻辑 [7] 市场布局 - 国内市场深度服务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核心客户 [4] - 海外市场通过标准输出、本地化交付等方式推动国际化稳步落地 [4] 长期价值 - 公司构建的"结构性增长模型"源于对核心能力的长期打磨 [7] - 未来电网智能化、电力物联网、分布式储能等领域将持续释放结构性机会 [7] - 以结构稳健构筑护城河,以长期主义对冲波动性 [7]
募资预计破1000亿,2025储能赴港IPO爆发
行家说储能· 2025-07-15 19:32
港股储能企业上市热潮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储能企业IPO数量显著增加,18家储能相关企业申请上市,其中宁德时代和正力新能源已成功上市[1] - 港交所上半年完成44宗上市,总集资额1070亿港元,同比增长22%,暂列全球第一[1] - 储能企业上市进程加速,纳泉能源科技2020年率先登陆,中创新航2022年上市,瑞浦兰钧2023年上市,2025年宁德时代和正力新能完成IPO[3] 宁德时代港股上市表现 - 宁德时代港股二次上市募资353亿港元,创2025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占港股总融资额33%[4] - 从递交申请到完成上市仅用3个月,创中资企业境外上市最快纪录[5] - 募资主要用于匈牙利电池工厂建设,总投资额49亿欧元[22] 正力新能上市特点 - 正力新能4月14日港股上市,募资净额10亿港元,市盈率约260,为2025年上半年港股上市企业最高[6][7] - 公司创始人曹芳为"玻璃大王"曹德旺胞妹,曹德旺通过三益发展间接持股2.52%[8] 储能企业IPO申请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收到约200份IPO申请,同比增长7倍[10] - 11家储能企业透露募资金额,总额约1000亿元人民币,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预计300亿港元)领先,7家企业募资在50亿港元内[12][15] - 储能电池相关企业占比超4成,系统集成环节企业占近6成[13] 募资用途分析 - 主要用途包括产能扩张和全球化布局,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明确用于海外生产基地建设[16] - 欣旺达、南都电源等强调海外市场拓展,海辰储能、双登集团等兼顾产能扩张和海外网络建设[16] 储能企业赴港上市动因 - A股盈利门槛高、审核周期长,港股政策更灵活,对高增长行业容忍度高[19][20] - 港股募资为离岸资金(港元/美元),可直接用于海外投资,避免外汇管制限制[21] - 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市场卡位,国际储能市场预计2030年达8000亿美元投资规模[24][25] 行业竞争格局 - 资本向头部企业集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通过港股融资扩大领先优势,加速行业分化[26] - 港股上市可能带动A股核心资产定价权向香港市场转移[23]
突发!又一家上市材企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搜狐财经· 2025-07-06 09:40
公司核心事件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1] - 郑铁江于6月23日仍主持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1] - 公司表示日常经营管理正常 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但未透露留置具体原因 [10] 实际控制人情况 - 郑铁江为公司创始人 现任董事长 兼任多家子公司董事 本科学历 高级经济师 [3] - 截至2025年一季度 郑铁江与配偶合计持有公司15.54%股份(9233万股) 为第一大股东 [4] - 2024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02.09万元 [5] 公司经营概况 - 成立于2002年 2010年深交所上市 主营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板块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50亿元(同比+23.07%) 净利润4221.60万元(同比+17.88%) [8] - 2017年被研报称为精细化工细分领域龙头 [8] 新能源业务布局 - 2016年通过增资海基新能源切入锂电板块 后逐步将其变为子公司 [9] - 2024年报显示公司实际持有海基新能源37.95%股权 控制50.08%表决权 [9] - 海基新能源产品涵盖锂离子电芯、储能系统集成 已实现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项目全覆盖 [9]
董事长突遭立案留置,百川股份财务、经营面临重重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7-03 17:03
公司高层变动 - 百川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1] - 公司未披露具体调查原因,强调日常经营由管理团队负责且生产经营正常 [3] - 郑铁江在6月23日主持股东大会,一周后被立案调查 [3] 公司财务与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55.56亿元(同比+35.1%),净利润1.09亿元(同比+123.31%) [8]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4.50亿元(同比+23.07%),净利润4221.60万元(同比+17.88%) [8] - 2023年营收41.12亿元(同比-0.45%),净利润-4.67亿元(同比-443.2%) [10] - 2024年业绩高增因低基数及偏苯三酸酐(TMA)价格上涨,但可持续性存疑 [10] - 2024年资产负债率80.22%,2025年3月底升至81.32% [11] - 2025年5月底借款余额76.7亿元,新增借款占净资产20.19% [11] - 担保余额53.07亿元,占净资产267.86% [12] - 控股股东质押股份占其持股39.42%,占总股本6.12% [12] 业务结构与转型 - 主营业务分为精细化工(80.91%)、新材料(10.49%)、新能源(8.6%) [7] - 2016年转型新能源,通过海基新能源布局锂电及储能 [13] - 持有海基新能源37.95%股权及50.08%表决权 [14] - 曾投资澳大利亚锂矿项目MTC,后因无实质进展亏损2.88万澳元退出 [16][17] - 年产3万吨石墨负极材料项目竣工,但市场前景不确定 [15][17] - 海基新能源2023年亏损1.71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3.24亿元 [17] - 2024年新能源业务毛利率-38.69% [18] 行业与市场风险 - 新能源转型受挫,储能业务持续亏损拖累整体业绩 [17][18] - 化工产品价格波动(如TMA)对短期业绩影响显著 [10] - 高负债、高担保及股东质押反映资金链压力 [11][12]
突发!又有A股董事长被留置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1:06
公司高层变动 - 百川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2] - 郑铁江与妻子王亚娟合计持有上市公司9233万股,占总股本的15.54% [2] - 郑铁江个人持股14.19%(8433万股),其中质押3649.75万股 [3] 公司治理与运营状况 - 公司公告称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4] - 郑铁江于6月23日主持了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 [3] 业务转型与新能源布局 - 公司从传统精细化工大举拓展至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5] - 2016年通过增资海基新能源切入锂电板块,现持有其37.95%股权及50.08%表决权 [5] - 新能源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芯和储能系统集成,已完成国内储能应用领域项目全覆盖 [6] 财务表现 - 海基新能源2024年亏损3.24亿元(2023年亏损1.7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7]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38.69%,同比下滑39.20个百分点 [8] - 化工业务表现亮眼:营收449.54亿元(+53.07%),毛利率16.90%(+13.56个百分点) [8] - 新材料业务营收5.83亿元(-0.98%),毛利率-1.95% [8] 产能建设 - 年产3万吨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于2025年4月竣工验收投产 [8]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日收盘价7.49元/股,总市值44.51亿元 [9]
突发!又有A股董事长被留置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10:57
公司核心事件 - 百川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具体原因尚未披露 [2] - 郑铁江与其妻子王亚娟合计持有公司9233万股,占总股本的15.54% [5] - 郑铁江直接持股14.19%(8433万股),其中6324.75万股为限售股,3639.75万股处于质押状态 [6] 公司治理与运营 - 郑铁江于6月23日主持了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司强调其他高管正常履职,生产经营未受影响 [7] - 郑铁江为公司创始人,现任百川股份董事长及多家子公司董事职务 [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2016年通过增资海基新能源切入锂电领域,后逐步将其纳入合并报表,目前实际持股37.95%,表决权50.08% [9][10] - 海基新能源主营锂离子电芯及储能系统集成,已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等全领域储能项目 [11] - 2024年海基新能源营收4.81亿元,净亏损3.2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023年亏损1.71亿元) [12]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为-38.69%,营收同比下降18.61%,成本同比上升13.46% [13] 业务结构与项目进展 - 化工业务为公司核心,2024年营收449.54亿元,毛利率16.9%,同比增长13.56个百分点 [13] - 新材料业务营收5.83亿元,毛利率-1.95%,同比略有改善 [13] - 年产3万吨石墨负极材料项目于2024年4月投产,旨在强化产业链和成本优势 [14] 市场表现 - 截至7月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7.49元/股,总市值44.51亿元 [15]
突发!40亿市值光刻胶概念股董事长、江苏富豪郑铁江被留置,上周还在主持股东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2 01:12
公司核心事件 - 百川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1][2] - 郑铁江于6月23日仍主持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 [3] - 公司称目前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管正常履职,控制权未变化,日常经营由管理团队负责 [3] 公司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郑铁江、王亚娟夫妇,合计持股15 54% [3] - 郑铁江为创始人,1964年出生,2002年创立公司前身,2010年带领公司登陆深交所 [3] 公司业务与转型 - 主营业务为化工产品,生产光刻胶溶剂PMA(年产5万吨),曾被中泰证券称为精细化工细分领域龙头 [4] - 2016年与海基新能源战略合作进军锂电领域,后通过增资持股50 08% [6][7] - 新能源生产基地位于江阴市,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芯和储能系统集成 [4][5] - 海基新能源2021年启动"年产2GWh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组项目",2024年6月完成设备升级并产出合格产品 [7] 子公司经营情况 - 海基新能源深度绑定储能领域头部客户,与系统集成商保持长期合作,但2024年亏损约3 2亿元 [7]
精细化工龙头百川股份突发:董事长郑铁江被留置,上周还在主持股东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22:31
公司核心事件 - 百川股份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 [1][2] - 郑铁江于6月23日仍主持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 [2] - 公司称目前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管正常履职,控制权未变化,生产经营正常 [2] 公司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为郑铁江、王亚娟夫妇,合计持股15.54% [2] - 郑铁江为创始人,1964年出生,2002年创立公司前身,2010年带领公司登陆深交所 [2] 公司业务与转型 - 主营业务为化工产品,曾是精细化工细分领域龙头 [3] - 2016年通过战略合作进入锂电领域,逐步控股海基新能源(持股50.08%) [5] - 海基新能源2021年在江阴启动年产2GWh锂离子电池项目,2024年6月完成设备调试并产出合格产品 [6] - 海基新能源2024年亏损约3.2亿元 [7] 新能源业务布局 - 新能源生产基地位于江阴市,产品包括锂离子电芯和储能系统集成 [4] - 海基新能源绑定头部客户,与系统集成商保持长期合作,计划强化储能领域地位 [6] 地域关联性 - 公司总部及新能源基地均位于江阴市 [1][3][4] - 实施留置的江阴市监察委员会与公司所在地一致 [1][3]
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TOP30榜单发布!
起点锂电· 2025-06-02 19:09
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 - 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为418.3 GWh,同比增长92.7% [1] - 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将达到550 GWh [1] 2024年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TOP30企业 - 特斯拉、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宁德时代、Fluence、比亚迪、远景能源、Powin、Nextera、海博思创等30家企业位列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TOP30 [3]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集成出货量CR10为64%,行业集中度不高 [7] - 储能系统集成环节处于高速成长期,产值规模大,是新能源关键赛道和节点环节 [7] - 光伏、风电、电池、充电桩、储能零部件、传统能源企业等不断有新进入者 [7] - 行业竞争格局不稳固,预计未来竞争将继续加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