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气蛋系列按摩椅
icon
搜索文档
乐摩吧,共享按摩椅领域的机遇与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9-14 09:3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共享按摩椅品牌,成立于2016年,正寻求港股IPO [1][3] - 截至2025年7月,服务网点超过4.8万个,投放按摩设备突破53.5万张,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339个城市 [3] - 累计服务可识别用户超1.65亿,注册会员达3200万名 [3] - 按交易额计算,2021-2023年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大陆智能按摩服务提供商榜首,市场份额从29.4%攀升至37.3% [3] 商业模式与加盟优势 - 采用直营与合伙人双轨并行的经营模式,合伙人模式毛利率高达74.44% [5] - 加盟商初期投资门槛相对较低,单台按摩椅采购成本在3000-6000元之间,投放10台设备前期投入约6-8万元 [8] - 在人流量大的优质点位,单机回本周期平均在6-10个月,热门商场单台按摩椅月收入可达4500-6750元 [8] - 公司为合伙人提供设备供应、技术支持、品牌推广等一系列服务支持 [6] - 品牌辨识度在高频消费场景中高达70%以上,有助于加盟商快速打开市场 [4] 产品与服务特点 - 产品功能不断创新,增加热敷、气压调节、个性化按摩程序定制等特色功能 [8] - 通过优化线上支付流程、完善会员体系提升使用便捷性和用户粘性,会员复购率比普通消费者高出40%以上 [9] - 服务模式精准嵌入候机、候车、影院等待等碎片化时间场景,在影院场景中约有30%的消费者会在等待时选择使用 [4] 运营挑战与风险因素 - 不同场景盈利能力差异显著,影院场景按摩椅数量占比76%但收入占比仅26%,机场单台设备年收入可达3.15万元而影院单台仅为543.63元 [11] - 设备维护挑战大,每月每台按摩椅平均出现1-2次小故障,每季度可能出现一次严重故障 [11] - 卫生管理难度高,共享按摩椅无法做到“一客一清洁”,实际执行中部分网点卫生状况不理想 [12] - 行业竞争激烈,面临河马共享、摩摩哒、云享云等品牌的竞争压力 [13] 财务与品牌表现 - 公司营销费用持续攀升,从2022年的4274.9万元增长至2024年前九个月的8467万元 [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的4321.1万元减少到2024年9月的2780.4万元,银行贷款从1827.1万元增加到4861.2万元 [15] - 2024年净利润较2023年下滑1.8%,2025年一季度继续同比下降11.5% [16] - 存在消费者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付款后设备故障、退费困难、客服态度差等方面 [15]
贾跃亭的FF融资1.05亿美金|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18 12:47
理想汽车与特斯拉竞争动态 - 理想汽车宣布"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核心路段贯通 历时2年3个月建设周期 [2] - 特斯拉推出大六座Model Y L车型 理想CEO李想回应称其为"值得尊重的六座纯电SUV" 同时预告9月将发布五座车型理想i6 [3] 新能源汽车行业融资与技术进展 - Faraday Future获得1.05亿美元新融资 资金将用于FX Super One车型发布及AI技术开发 中东机构投资者Master Investment Group为主要参与方 [11] 消费行业争议事件 - 乐摩吧按摩椅设备总量涉嫌造假 理论应有32,519台"元气蛋"系列 实际仅531台 占比1.63% 订单均价亦存在虚高 [5] - 奈雪的茶"瘦瘦小绿瓶"被指营销误导 产品描述中注明"瘦瘦"仅指瓶身设计而非功能效果 [7] 互联网平台服务调整 - 京东外卖取消"超时20分钟免单"政策 改为赔付4元优惠券 平台称订单准时率已提升 新"准时保"服务将赔付门槛降至10分钟 [9] 资本市场动态 - 聚智科技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此前于2025年1月17日递表 新华汇富担任独家保荐人 [4] - 摩根士丹利CEO表示将聚焦财富管理领域并购 倾向能与现有业务协同的小型同业 [6] 文娱市场观察 - 暑期档电影票房达34.12亿元 下半场有7部新片淘票票"想看"人数超10万 涵盖战争/喜剧/动画等类型 [12]
共享按摩椅乐摩吧逆势增长之谜:设备数量存疑 订单均价虚高 利益深度绑定
中国证券报· 2025-07-17 07:42
行业现状 - 共享按摩行业自2020年以来需求萎缩,荣泰健康共享按摩业务收入从2018年3.66亿元降至2023年466万元,行业项目批量倒闭[4] - 传统按摩椅厂商如奥佳华、荣泰健康的共享按摩业务大幅萎缩,PE/VC纷纷离场[4] - 行业面临设备成本、场地租金和运营维护费用高昂的挑战,导致快速出清[4] 公司业务表现 - 乐摩吧逆势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按摩服务交易额超9亿元,服务网点数量两年内翻倍至4.5万个,设备数量增长近3倍至50万台[1][6] - 公司智能按摩服务收入占比超95%,直营模式收入占比从2022年74.26%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84.01%[15][19] - 影院场景设备占比近80%但交易额贡献仅19.28%,商业综合体设备占比不足20%却贡献67.26%交易额[23][24] 资本运作疑点 - 创始人吴景华通过股权代持安排退居幕后,递表前仅持股15.16%,谢忠惠作为实际控制人亮相[5] - 设备编号存在异常跳跃现象,理论应有32519台"元气蛋"按摩椅但实际仅发现531台,占比1.63%[8][9] - 采购数据与设备数量不匹配: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仅能覆盖6.11万台设备,与宣称的40.21万台存量差距显著[11] 关联交易与利益绑定 - 通过三家持股平台将供应商、主要客户与核心员工利益深度绑定,城市合伙人中11名控股股东或其配偶持有激励平台19.9%份额[15][16] - 前五大客户控股股东与公司高管存在历史关联,如黄旭忠、王丽娇等曾与谢忠惠在同一公司任职[17][18] - 直营网点负责人被纳入股权激励范围,涉及乐摩共创平台16个普通合伙人和乐摩共赢平台12个普通合伙人[19][20] 财务与商业逻辑问题 - 订单均价存疑:现场测试15分钟套餐实际支付价低于13.90元,但招股书显示商业综合体订单均价达13.78元[12][13] - 设备折旧年限仅3年(行业通常5年),单台年均折旧费约1000元,城市合伙人分成比例高达75%以上[26] - 2024年影院设备月租金约300元/台,商业综合体达800-1000元/台,但影院单台设备年均交易额仅543.59元[24][25] 资本压力与扩张矛盾 - 基石资本因对赌失败被回购,公司注册资本从1184.4375万元减至1070.1518万元[22] - 2023-2024年新增设备23.51万台中影院占比90%,但效益仅为商业综合体的1/16[23] - 按最低成本价测算,50万台设备采购需12.5亿元,但公司成立以来除基石资本外无其他外部融资[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