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时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多平台良性竞争做大市场蛋糕 中小商家订单用户双增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5:06
外卖市场多平台竞争格局 - 外卖市场呈现多平台良性竞争格局,即时配送从外卖延展到更大的服务业市场,服务消费有效提振扩容,线下零售业态获得新增长 [1] - 淘宝闪购非餐饮订单对比上线之初整体增长143%,新注册商家数超过24万,其中大部分为中小商家 [1] - 暑期消费带动下,近16万非餐小店创下历史订单峰值 [1] 线下零售业态线上化转型 - 社区超市、便利店、水果店、仓店在外卖订单带动下迎来收入和用户双增长,部分商家扩大品类、新招店员或给员工涨工资 [1] - 常州明都超市上线淘宝闪购后,7月订单数环比增长超3倍,新用户增长超4倍,收入比6月增长20倍,夜间订单占比约40% [1] - 北京顺天府接入淘宝闪购后,线上涌现大量90后、00后客群,日均单量连续翻番,成交增长超过100% [4] 中小商家经营效益提升 - 上海爱森优选便利店因线上生意火红新招店员,5-6平小店周末单日卖出170-200单 [4] - 苏州鲜果壹号上线淘宝闪购后日均单量涨400%-500%,日均毛利涨5%-10%,员工月薪预计涨500-1000元 [8] - 切果NOW!推出"9.9元西瓜桶"爆款后,单量从日均4万迅速翻番至峰值15.7万单 [7] 消费客群与场景变化 - 传统零售超市线上客群与线下形成互补,淘宝闪购年轻消费者更多且夜间订单占比大 [2] - 顺天府线上订单带来线下客流,年轻人通过闪购下单后也会到店逛逛 [4] - 爱森优选店员通过"地推"教老年顾客使用App,同时吸引年轻上班族成为新客群 [4][5] 品类拓展与市场扩容 - 淘宝闪购上荔枝、葡萄等水果品类订单飙升几十倍,果切外卖成为新兴增长点 [7] - 美妆品牌己悦在淘宝闪购订单量飙升,且未影响其他平台订单,平台竞争带来增量市场 [10] - 行业专家指出多平台良性竞争为市场提供活力,带动中小商家增收和就业 [10]
500亿补贴后,淘宝闪购何以拿下市场新增量的六成?
新浪科技· 2025-07-07 20:50
淘宝闪购业务表现 - 7月2日推出500亿元补贴计划后,淘宝闪购日订单数超8000万,日活跃用户超2亿 [2] - 过去2个月中淘宝闪购订单增长6000万单,占全市场日新增订单总量1亿单的60% [2][5] - 5月26日日订单数突破4000万,6月23日达6000万,7月进一步增至8000万 [3][5] 补贴与运营策略 - 500亿元补贴全部由平台出资,不要求商家投入,覆盖消费者端(红包/免单卡/一口价商品)和商家端(店铺/商品/配送补贴及免佣减佣) [2][4][5] - 联合饿了么开放全品类供给,提供全国30分钟送达运力支持,并叠加免单红包、奶茶、外卖券等权益 [3] - 夏季高温、暴雨天气及暑假旅游旺季推动即时消费需求,选择此时加码补贴可快速培养用户心智 [7][8] 行业竞争格局 - 即时零售赛道日订单总量突破2亿单(淘宝闪购8000万+美团1.2亿) [5] - 淘宝闪购依托阿里线上运营能力、最大用户/商家规模及饿了么配送优势,京东依赖自营供应链但本地生活供给不足,美团需补齐实物电商短板 [8] 商业模式创新 - "大消费"模式通过创造新体验和服务场景驱动增长,500亿补贴相当于平台发放"消费券",预计撬动千亿级增量 [2][6] - 服务消费(如餐饮/住宿)频次提升潜力显著,2003年数据显示相关从业人员已达7000万,超过终端消费品制造业 [6] - 补贴避免商家内卷式压价竞争,反哺线下中小商家增量 [6] 组织架构调整 - 饿了么、飞猪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业务决策与中国电商事业群统一目标以强化协同 [3]
美团、阿里同步放大招!“补贴对决”暑期档开启,有人抢到2元一杯咖啡……
证券时报· 2025-07-06 11:13
美团即时零售订单数据 - 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突破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超1亿单,占比超80% [1] - 2小时内新增订单超2000万笔,从1亿单增至1.2亿单 [1] 暑期补贴大战驱动因素 - 美团与阿里同步推出"满25减21""满16减16"等无门槛大额券,近乎免单的优惠直接刺激消费 [4] - 用户晒单显示瑞幸咖啡低至2元/杯,麦当劳早餐仅7元 [5] - 订单激增导致美团App出现短暂卡顿和优惠券异常,公司承诺补偿受影响用户及商家 [5] 行业竞争格局与战略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首日餐饮连锁品牌和中小商家订单量环比增长170%和140% [5] - 京东外卖日订单量突破2500万单,覆盖350城及150万家餐饮门店 [5] - 高盛预测2030年外卖配送市场规模达2.4万亿元,即时零售市场达1.5万亿元 [8] 平台商业模式分析 - 美团已验证通过外卖导流向高利润业务(到店、酒店、旅行)交叉销售的模式,EBIT利润率达30%-40% [7] - 电商巨头整合业务架构,将高频外卖与低频电商/旅行服务捆绑,争夺"日常应用"地位 [7] - 高盛预计价格战将持续至2025年9月达投资峰值,三家公司6月单季投资额已达250亿元 [6] 专家观点与市场前景 - 即时消费需求增长推动行业供给升级,美团、阿里、京东需错位竞争促进行业发展 [6] - 高盛构建三种竞争情景:美团保持领导地位/双寡头格局/三足鼎立碎片化市场 [6] - 价格战核心目标为通过外卖流量转化至高利润业务,中期或提升GMV利润率 [6]
深度报告:京东入局开启即时消费市场“三国杀”,看好即时配送第三方龙头顺丰同城
民生证券· 2025-05-18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94][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即配龙头,收入加速增长,盈利拐点已现,业务高增且分业务表现良好,"全场景覆盖 + 智慧物流系统"构筑护城河,京东入局开启"三国杀"为中游即配市场创造发展机遇,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第三方即配龙头,聚焦四大主要场景 - 顺丰同城是国内最大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覆盖四大场景,截至2024年末有活跃商家65万、活跃消费者2341万,业务覆盖2300多个市县 [1][10] - 公司实控人王卫持有58.5%股权,股权集中稳定,2025年修订激励计划助力发展 [12][14] - 营收快速增长,2024年增速27%,2021 - 2024年CAGR为24%;盈利拐点确立,2024年毛利10.7亿元,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大增159%;费用率有效管控,现金储备充裕,债务结构健康 [1][16][18] - 同城配送服务是营收支柱,2024年占比58%,收入91.21亿元,同比增长23.5%;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是另一大营收来源,2024年占比42%,收入66.25亿元,同比增长32.5% [27][35] 2 "全场景覆盖 + 智慧物流系统"构筑护城河,实现持续领跑行业 - 依托全场景能力优化产品服务,2024年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73%,多品类高双位数增长;成为即时配送首选服务商,活跃商家和消费者增多,覆盖市县增加,县域收入提升;拥有弹性骑手运力网络,保障骑手权益,提升人效 [40][43][46] - 与顺丰控股业务协同,打造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2024年月结客户创造3.67亿元外部增量收入,同比增长45.5%;物流网络完善,时效达成率约95%,协同提升最后一公里配送时效、服务和效益 [48][50][52] - 推出城市物流系统降本增效,推进AI大模型多场景应用;探索"智慧物流 + 无人配送技术"商业化,2024年无人车营运投产,接入DeepSeek大模型 [53][54] 3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京东入局开启"三国杀",上游即时零售市场竞争加剧 - 政策推动即配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在就业和促消费方面重要性凸显,一系列政策为行业提供保障 [55][56] - 我国即时零售快速发展,2018 - 2026E规模CAGR为42.6%,2030年有望超2万亿元;即时专送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超500亿元,2023 - 2028E的CAGR超47.5%;县域即配业务潜力大,规模增长、消费意愿强、消费潜力大 [58][61][64] - 京东入局外卖行业,采取激进竞争策略,与美团、饿了么开启"三国杀";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顺丰同城各有覆盖优势,顺丰同城为第三方即配服务商,与美团和京东是"竞争 + 合作"关系 [72][83][84] - 即配行业呈现市场规模扩大与需求多元化、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政策引导与规范化发展趋势 [85][86]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同城即时配送服务业务增速分别为26%、25%、24%,毛利率分别为7.0%、7.2%、7.3%;同城配送服务预计增速分别为26%、26%、28%;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预计增速分别为25%、22%、19%;预计费用率有不同变化趋势 [89][90][92] - 选择中通快递 - W、京东物流、极兔速递 - W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可比公司平均PE分别为11/8/7倍,公司PE分别为35/22/15倍,公司有第三方即配龙头、成长性更强、业绩弹性更大优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3][94][9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197.8/246.6/3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1/5.9亿元,EPS分别为0.28/0.45/0.6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2/15倍,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3][96]
5月消费旺热点接续,即时配送带动本地消费加码
扬子晚报网· 2025-05-14 21:18
即时配送行业趋势 - 即时配送推动消费习惯重塑和消费链条缩短 母亲节早上八点准时送达的康乃馨花束 午餐时分如约而至的定制蛋糕等场景凸显即配服务重要性[1] - "万物皆可送"趋势明显 母亲节礼赠场景持续拓宽 淘宝 京东等平台加入"外卖大战" 淘宝"小时达"升级为"闪购"并联合饿了么推出"超百亿补贴"[1] - 顺丰同城数据显示母亲节期间商超百货单量同比增长161% 饮品单量同比增长143% 鲜花配送单量环比前日增超6倍 "独享专送"服务单量同比增长4倍[1] 平台与品牌合作动态 - 瑞幸咖啡 霸王茶姬 山姆会员商店 海底捞外送等品牌与即时配送建立深度合作 平台根据消费特点量身打造精细化配送方案[2] - 即时零售平台上线鲜花专区活动 抖音平台推出"鲜花小时达"60元券包刺激消费 商家加速布局全渠道销售 覆盖多元消费群体[2] - 专业骑士对鲜花 蛋糕等易损品采取轻拿稳放 匀速行驶 喷壶补水及蛋糕保温等特殊处理方式[2] 消费节点与市场机遇 - 520 618等消费节点陆续到来 即时配送将持续发挥连接商家与消费者的纽带作用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2] - 上海 深圳 北京 成都等地"独享专送"服务单量增长显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