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处理器

搜索文档
光子芯片,20年!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07 09:48
光子集成电路(PIC)发展现状 - 光子集成电路利用光处理信息,具有超高带宽、低延迟特性,正成为电子技术的互补方案[2][4] - PIC执行器数量呈现每两年翻一番的指数增长趋势,预计6年内从数百个增至10^5个[6][13] - 当前大规模集成(LSI)工艺芯片已实现500-20,000个执行器,2028年将进入超大规模集成(VLSI)阶段[13][16] 技术架构与突破 - 光子处理器分为专用集成电路(ASPIC)、交换机、前馈网格和通用处理器四大类,最高集成密度达12,480个执行器[10][12][19] -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执行器密度约20个/mm²,而相控阵和相变材料可达200个/mm²[22] - 绝缘体上硅(SOI)和氮化硅(SiN)成为主流材料平台,混合集成薄膜铌酸锂等新材料可突破现有局限[22] 关键性能指标进展 - 可编程单元(PUC)损耗随执行器数量增加而降低,超过10^3执行器的处理器PUC损耗为0.3-0.5dB[20] - 热光执行器能效显著提升,功耗降至亚毫瓦级,但热稳定系统仍是主要能耗来源[21] - 光子处理器单位面积功耗远低于电子芯片,后者可达数百瓦/mm²[21] 主要应用领域 - 5G/6G通信领域:微波光子学技术可提供可调谐、宽带操作优势,波束成形网络需10^3-10^4执行器[26][28] - 数据中心光互连:需解决1dB损耗阈值,未来128-256端口交换机需集成10^4-10^5执行器[30][31] - 光计算应用:矩阵乘法器需处理256×256以上矩阵,当前光子方案集成度仍比电子低4-5个数量级[33][34] 行业挑战与趋势 - 制造工艺需优化光波导损耗和芯片耦合效率,实现10^4执行器集成需PUC损耗<0.15dB[20][25] - 电子-光子协同设计成为关键,3D集成和新型封装技术可提升系统级性能[23][25] - 软件定义光子学兴起,需开发适配光路交换的生态系统以发挥高速重构优势[32][37]
全球首颗光子处理器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3 08:53
光子处理器技术突破 - 德国QANT向莱布尼茨超级计算中心交付原生处理服务器NPS 标志着模拟光子协处理器首次集成到可操作的高性能计算环境中 [2] - 该技术可使单位工作负载功耗降低高达90倍 数据中心容量提升100倍 因光子芯片不产生热量且无需冷却 [3] - 处理器采用薄膜铌酸锂材料 功率效率提高30倍 性能提升50倍 基于LENA架构实现复杂计算的模拟协处理 [4] 行业应用与战略意义 - LRZ将光子处理器用于气候建模 实时医学成像 聚变研究材料模拟等场景 巩固其在节能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先锋地位 [2] - 光子计算被视为突破传统CMOS物理极限的新范式 拥有巨大扩展潜力 美国AI数据中心可能消耗全国近20%电力 [5] - 欧洲需加快芯片主权建设 通过自主研发 控制供应链和加速应用来引领技术潮流 避免被中美超越 [7] 融资与商业化进展 - QANT完成6200万欧元A轮融资 为欧洲光子处理器领域最大规模 资金用于扩大AI/HPC处理器生产及开发32位光学处理器 [4] - 公司通过改造90年代CMOS生产线实现低成本工业化 而非建造数十亿欧元晶圆厂 [4] - 融资由Cherry Ventures等机构领投 并引入ARM创始人等资深顾问 预计未来5-7年实现可持续AI计算 [6][7] 技术竞争优势 - 光子处理器精度从行业5位提升至16位 计划推出32位 采用专有TFLN混合物实现高精度高效率 [6] - 相比国际竞争对手使用不同材料导致质量不达标 QANT技术已通过实际工作负载验证 从研究阶段进入应用阶段 [3][6] - 光学处理架构可无缝集成现有基础设施 显著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 同时提供突破性性能 [7]
光芯片最大瓶颈,已被消除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12 09:03
光子芯片技术发展 - 电子微芯片面临性能提升瓶颈 制造成本和复杂性增加 物理定律限制性能 同时AI发展对计算能力需求激增 [1] - 光子芯片利用光传输处理信息 相比电子芯片具有速度更快 带宽更大 效率更高的优势 无电阻损耗和热量产生问题 [1] - 光子计算特别适合执行矩阵乘法运算 这是人工智能的基础数学运算 [1] 光子芯片当前挑战 - 光子芯片需与电子系统集成 但光速更快 光子电信号转换会减慢处理时间 [2] - 光子计算基于模拟运算 精度较低 限制可执行计算任务类型 [2] - 大规模光子电路制造精度不足 从小型原型规模化困难 需开发专用软件算法 集成兼容性挑战大 [2] 最新研究突破 - Lightelligence公司研发Pace光子处理器 具有超低延迟 集成16000+光子元件 证明可解决复杂计算任务 实现光电子硬件集成和规模化 [2] - Lightmatter公司光子处理器达到电子处理器精度 成功运行AI系统 生成莎士比亚文本 分类电影评论 运行经典游戏 [3] - 两项研究均展示光子系统的可扩展潜力 为下一代AI硬件奠定基础 但需进一步改进材料和设计以提升性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