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显微镜
icon
搜索文档
永新光学前三季度营收6.74亿元同比增3.59%,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7.69%,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2%
新浪财经· 2025-10-29 21:08
财务业绩摘要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74亿元,同比增长3.5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同比增长7.69% [1]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增长7.13% [1]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36元 [1] 盈利能力指标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0.32%,同比上升1.24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率为22.39%,较上年同期上升0.91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40.30%,同比上升0.9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为18.30%,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51个百分点 [1] - 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9% [1] 费用控制情况 - 2025年三季度期间费用为1.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7.89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为17.30%,较上年同期下降0.58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2%,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3.17% [2]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5.29%,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5.95% [2] 估值与市场数据 - 以10月29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市盈率(TTM)约为53.40倍 [1] - 公司市净率(LF)约为5.94倍,市销率(TTM)约为12.83倍 [1]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98万户,较上半年末增加4611户,增幅30.43% [2]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64.06万元下降至63.17万元,降幅为1.40%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宁波永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高新区木槿路169号 [2] - 公司成立日期为1997年2月21日,上市日期为2018年9月10日 [2]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光学显微镜、光学元件组件和其他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 [2] - 公司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光刻机、光学、机器视觉、增强现实、车联网(车路云)等 [2]
共商长期突破机制,科学仪器国产化沙龙在京举行
仪器信息网· 2025-10-21 17:09
沙龙背景与核心议题 - 沙龙主题为“自主创新·协同共进”,聚焦高端科学仪器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协作与政策建议,旨在为加速国产化与产业链融合提供助力[2] - 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汇聚政府、科研、产业及投资界专家,旨在凝聚共识、搭建平台、研提方案[2]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中国高端科学仪器主要依赖进口,50万元以上的高端科学仪器中进口设备占比高达70.9%,已成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9][23] - 国内仪器企业呈现“小、散、弱”特点,研发投入不足,高端市场被外资主导[9] - 核心关键部件研发支持不足,国家专项中对关键部件研发的支持比例可能不足15%,近30%的受调研企业存在关键技术空白[13] - 产业链协同创新面临核心部件与软件技术依赖国外、产业生态分散、人才与学科建设滞后三大难点[17] 国际经验与发展模式借鉴 - 国际典型发展模式包括以关键技术为核心的“蔡司模式”、通过成果转化与投资并购实现平台化的“赛默飞模式”、以及聚焦整合形成龙头企业的“丹纳赫模式”[9] - 国内实践探索了以“基地+基金+基业”为核心的“三D模式”,通过在怀柔布局创新孵化平台、在亦庄建设产业化基地,并借助资本力量推动并购整合[10] 核心部件瓶颈与战略重要性 - 核心关键部件是决定整机性能和高端的基础,包括探测器、电子光学系统、高端光源、激光器、真空系统等[13] - 核心部件研发具有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周期长、迭代难的特点,其市场价值有限但战略意义重大[14] - 当前困境在于“有的有技术没产品,有的甚至连技术都没有”,部分项目因技术挑战过高而无人承接[13] 破局路径与创新策略 - 政策层面需强化“耐心资本”支持,通过政府产业基金、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并将核心耗材、高端部件纳入重点监管与奖励范畴[18] - 构建“政府-科研-企业”协同的创新联盟与平台,建立“科研院所-企业-用户”联动机制,加速产品迭代[14][18] - 利用AI技术实现“换道超车”,解决数据处理、仪器调试效率问题,如通过AI替代专家经验完成电镜图像分析[18] 未来发展方向与行业期望 - 行业需摆脱“低价竞争”思维,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与国际品牌“同标准、同议价”[19] - 加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结合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推动产业链整合,形成“核心部件-整机-应用服务”的完整生态[19][20] - 科学仪器的突破根植于深厚的基础研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补齐底层技术与共性技术短板[23] - 未来将着力推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开放合作与生态建设,促进研发端与应用端的深度互动与反馈迭代[24]
永新光学股价涨5.11%,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1.65万股浮盈赚取124.9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0:07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10月13日公司股价上涨5.11%,报收118.63元/股,成交金额为2.71亿元,换手率为2.12%,总市值达到131.60亿元 [1] - 公司成立于1997年2月21日,于2018年9月1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光学元件组件及其他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基金持仓与影响 - 华夏基金旗下华夏策略混合基金(002031)二季度减持公司股份2.35万股,当前持有21.65万股,占其基金净值比例为3.81%,为公司第七大重仓股 [2] - 基于该基金持仓测算,10月13日公司股价上涨为其带来约124.93万元的单日浮盈 [2] - 华夏策略混合基金最新规模为4.97亿元,今年以来收益率为7.49%,近一年收益率为11.89%,自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602.14% [2]
永新光学(603297):条码模组、半导体光学业务进展顺利,显微镜业务下半年有望恢复增长
中泰证券· 2025-09-29 16:0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5%以上 [4][12] 核心观点 - 条码模组业务实现从Tier2到Tier1供应商身份转变 复杂模组逐步批产 [8] - 半导体光学业务获多家头部企业核心制造装备订单 光学量检测设备已获头部客户订单 [8] - 显微镜业务国产替代率超5% 高端产品占比超40% 下半年设备更新资金落地有望推动意向订单转化 [9] - 激光雷达业务为禾赛、图达通、法雷奥等头部企业核心供应商 25H1出货近百万套 预计下半年出货加速且盈利能力提升 [8] - 医疗光学业务复杂模组批量出货 手术显微镜核心元件与多家头部企业合作 血常规、尿常规检测光学元件批量出货 [8] 财务表现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收4.41亿元 yoy+3.0%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yoy+8.8% 扣非归母净利润0.88亿元 yoy+3.1% [6] - 毛利率40.3% yoy+1.4pct 净利率24.6% yoy+1.4pct [6] - Q2营收2.21亿元 yoy+4.2% qoq+0.7% 归母净利润0.53亿元 yoy-2.6% qoq-5.4% [6] 业务收入构成 - 光学元组件业务营收2.65亿元 yoy+4.4% 占总营收60.1% [7] - 光学显微镜业务营收1.65亿元 yoy+0.9% 占总营收37.4% [9]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45亿元/13.96亿元/17.63亿元 对应增长率28%/22%/26%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3.49亿元/4.57亿元 对应增长率30%/29%/31% [4] - 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2.44元/3.14元/4.12元 [4] - 预计毛利率持续提升 从2024年39.0%升至2027年41.2% [11] 业务进展 条码扫描及机器视觉 - 核心光学元组件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一 毛利维持在40%左右 [8] - 机器视觉业务维持双位数以上增长 虹膜识别光学元组件开始放量 [8] 车载激光雷达 - 25H1激光雷达出货近百万套 预计下半年出货增长加速 [8] 医疗光学 - 医疗光学元部件渗透率持续提升 复杂模组产品批量出货 [8] 半导体光学 - 获得多个头部企业半导体核心制造装备的光学元组件及模组项目 [8] - 光学量检测设备已获多家头部客户订单 [8] 光学显微镜 - 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国产替代率已超5% [9] - 25H1高端显微镜出货占比超40% [9] - 上半年获数千万元潜在项目 [9]
永新光学涨2.00%,成交额1.9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62.2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13:1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112.03元/股 成交额1.94亿元 换手率1.6% 总市值124.2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62.2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71%和3.33%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3%和29.0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0.5% 近5日下跌7.41% 近20日下跌3.74% 近60日大幅上涨35.6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52万户 较上期减少8.33% 人均流通股7306股 较上期增加9.0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71.52万股 较上期增持6.38万股 [3] - 上市以来累计派现5.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07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41亿元 同比增长2.95% [2] - 归母净利润1.08亿元 同比增长8.75% [2]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39.97%)和光学元件组件(57.56%) 其他业务占比2.47% [1] - 属于光学光电子-光学元件行业 涉及光刻机、无人驾驶、半导体等概念板块 [1] - 成立于1997年2月21日 2018年9月10日上市 总部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1]
永新光学股价跌5.05%,鑫元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62万股浮亏损失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4:17
股价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5.05%至109.08元/股 成交额3.89亿元 换手率3.16% 总市值121.01亿元 [1] - 连续4天累计下跌12.25%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收入占比39.97%)和光学元件组件(收入占比57.56%) [1] - 成立于1997年2月21日 2018年9月10日上市 [1] 机构持仓影响 - 鑫元长三角混合A基金持有3.62万股 占基金净值3.93%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当日基金浮亏约21万元 四日累计浮亏58.06万元 [2] - 该基金规模7296.6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2.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李彪任职6年110天 管理总规模21.37亿元 [3]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81% 最差回报-1.51% [3]
光刻机概念再度活跃,永新光学3连板
证券时报· 2025-09-19 11:03
光刻机概念股市场表现 - 波长光电20%涨停并续创历史新高 [1] - 腾景科技上涨约14%同时创出历史新高 [1] - 凯美特气、永新光学、海立股份均涨停 [1] - 茂莱光学上涨约8%盘中一度涨超10%逼近500元历史高点 [1] 永新光学业务澄清 - 公司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后发布风险提示 [1] - 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元组件产品 [1] - 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 [1] - 业务模式保持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特点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明确表示该业务非核心业务且不会对当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光刻机概念再度活跃,永新光学3连板,茂莱光学等创新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0:47
光刻机概念股市场表现 - 光刻机概念股19日盘中再度走强 波长光电20%涨停续创新高 腾景科技涨约14%亦创出新高 凯美特气、永新光学、海立股份等均涨停 茂莱光学涨约8%盘中一度涨超10%逼近500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1] 永新光学业务澄清 - 永新光学已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元组件产品 业务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 - 公司产品商业模式偏向定制化、多品种、小批量 应用领域广泛且相对分散 [1] - 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较小 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 目前不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1]
永新光学股价涨5.58%,华夏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21.65万股浮盈赚取143.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10:04
股价表现 - 9月19日股价上涨5.58%至125.66元/股 成交额6.03亿元 换手率4.46% 总市值139.40亿元 [1] - 连续3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1.83%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39.97%)、光学元件组件(57.56%)及其他光学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1] - 成立于1997年2月21日 2018年9月10日上市 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高新区木槿路169号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夏策略混合基金(002031)二季度持有21.65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3.81%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二季度减持2.35万股 当日浮盈143.76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461.81万元 [2] 基金产品表现 - 华夏策略混合基金规模4.97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16% 近一年收益28.28% 成立以来收益580.41% [2] - 基金经理陈伟彦任职9年308天 管理规模4.97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44.15% 最差回报-32.92% [3]
板永新光学:光刻机相关业务占比较小
国际金融报· 2025-09-18 23:04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学显微镜及光学元组件产品 业务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2] - 公司产品商业模式偏向定制化 多品种 小批量 应用领域广泛且相对分散[2] - 光刻机相关光学元组件业务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 目前不是公司核心业务[2] 市场传闻回应 - 公司自查未发现对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2] - 部分媒体将公司列入半导体 光刻机(胶)概念[2] - 光刻机相关业务不会对公司当期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