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Q5L

搜索文档
奥迪冲锋大众拓百店 一汽-大众收获“红六月”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20:32
公司销量表现 - 2025年6月公司三大品牌总销量达160110辆,其中大众品牌87048辆(同比+12 5%)、奥迪品牌61010辆(同比+15 7%)、捷达品牌12052辆(同比+33 4%)[1] - 奥迪品牌月销突破6万辆,成为BBA中首个恢复至该水平的豪华品牌,上一次达成该成绩为2023年12月[4] - 燃油车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发挥央企支柱作用[1] 奥迪品牌复苏策略 - 产品端:结束产品小年状态,2025年推出全新A5L、Q5L、Q6L e-tron等多款新车,首次搭载华为智驾技术[4] - 营销端:通过品牌高管李凤刚在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持续互动,以及培养网红销售,缩短用户距离[4] - 渠道端:与中升集团、德奥集团合作快速补充经销商至600家,恢复受华为渠道冲击前的规模[5] 大众品牌变革措施 - 组织架构:4月启动流程变革,5月完成全体系调整,推动从销售管理向客户中心模式转型[5] - 渠道扩张:6月实施"百店集中授权"计划,目标年底渠道总量突破1000家,实现"有车就有店"的覆盖密度[5][8] - 产品规划:从德国大众引进11款新车型,2026年起将实现每月新车投放节奏[9] 战略合作与资源整合 - 公司总经理陈彬带队与核心经销商集团达成合作,通过"百店千家"计划强化渠道信心[5][8] - 与德国大众签署协议,为2025-2026年产品攻势储备资源[9][11] 行业竞争态势 - 豪华车市场受价格战冲击持续超一年,奥迪率先复苏或带动细分市场回归正常竞争[4] - 大众品牌面临自主品牌产品力提升与价格战的双重压力,需通过体系化变革应对[5]
多个关键岗位调整 一汽奥迪决战半年考
中国经济网· 2025-05-26 21:37
产品发布与战略 - 一汽奥迪宣布"奥迪+华为第一车"Q6L e-tron家族将于5月31日粤港澳车展开启预售 [1] - Q6L e-tron家族产自奥迪全球唯一纯电动车工厂奥迪一汽新能源 是奥迪电动化战略核心 [5] - 2025年1-4月公司销量达17 3万辆 燃油车板块领跑国产豪华车细分市场 [5] 渠道建设与经销商信心 - 公司近期在渠道建设上投入大量精力 几个月内填补空白区域 渠道总量重回近600家 [3] - 经销商投资人中83%经营年限超过五年 反映对一汽奥迪的信心 [3] - 总经理陈彬亲自视察绍兴德奥展厅开业 体现对完善全国服务网络布局的重视 [1] 产品规划与技术合作 - 2025年为公司产品大年 基于PPC+PPE两大平台推出A5L 全新Q5L A6L e-tron及Q6L e-tron家族等车型 [3] - 所有新产品将搭载华为智驾系统 增强智能化竞争力 [3] - PPE豪华电动平台产品上市与华为智驾上车构成双重利好 [1] 市场竞争与挑战 - 新能源板块面临国产新能源车型竞争 未来还将应对上汽奥迪AUDI的同门竞争 [5] - 上汽奥迪主打德国原版 一汽奥迪代表中国创新 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5] - 公司内部已启动多个关键岗位调整 包括北区负责人调任和公关部部长任命 [1]
奥迪A3,只卖13万多了
36氪· 2025-05-16 17:12
奥迪A3降价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奥迪A3通过"限时一口价"模式大幅降价,两厢版起售价降至12.49万元,三厢版12.79万元,降幅达4-5万元[1][2][3] - 中配车型成为主推款,A3 Sportback中配裸车价13.2万元,落地价约15.2万元(含税险),三厢版中配落地价约16万元[5][6] - 部分4S店推出更激进促销,起售价低至12.18万元,并提供2年免违约金贷款方案(年利率5%)[3][6] 奥迪A3市场表现 - 国产A3系列2019年销量达峰值9.22万辆后持续下滑,2024年销量仅5.32万辆,2025年1-4月月均销量约4600辆[13] - 紧凑级轿车市场整体萎缩,2025年Q1销量同比下滑11.1%,豪华品牌燃油车面临新能源车挤压[13] - 第四代A3在2024年中期改款时已采取"升级又降价"策略,换装1.5T发动机并加长轴距,起售价降至16.59万元[10] 奥迪品牌战略转型 - 2025上海车展发布PPE纯电平台新品:A6L e-tron、Q6L e-tron系列(预计定价36-43万元)及上汽奥迪E5 Sportback[14][16][17] - 燃油车领域推出PPC平台新品A5L(现款A4L换代车型),搭载第五代EA888发动机及华为智能驾驶方案[16] - 采用E³ 1.2电子架构提升智能化水平,同时与Momenta合作开发"飞轮大模型"辅助驾驶系统[16][17] 行业竞争格局 - 豪华紧凑型轿车市场竞争加剧,奔驰A级和宝马1系分别于2017-2018年国产化,合资品牌中级车也下探至相同价格带[10] - 传统豪华品牌面临双重压力:新能源产品存在感不足,主力燃油车型临近换代需大幅降价保份额[14] - 奥迪尝试通过"本土技术+德系豪华"模式破局,重点布局智能驾驶领域合作[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