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功能部件
搜索文档
科德数控11月14日获融资买入1176.80万元,融资余额4.0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7 09:2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1月14日公司股价下跌1.71%,成交额为8066.83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176.80万元,融资偿还额为1594.73万元,融资净流出417.93万元 [1] - 截至11月14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4.0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4.0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17%,该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融券交易与股东情况 - 11月14日融券偿还和卖出均为0股,融券余量为8562股,融券余额为51.18万元,该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70%分位,处于较高位 [1]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2万户,较上期增加31.88% [2] - 截至9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10015股,较上期减少24.17%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5.01%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392.82万元,同比减少11.53% [2] 公司业务与股东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及柔性自动化产线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自动化生产线53.66%,高端数控机床40.41%,其他销售3.58%,关键功能部件2.15%,高档数控系统0.20% [1]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5047.35万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20.35万股,较上期增加41.05万股 [3]
从融资平台到创新“加速器” 科创板助力“锻造”高端装备产业新格局
上海证券报· 2025-06-12 02:42
科创板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推动作用 - 科创板作为创新"加速器",推动中控技术实现技术自主化从点至面、研发投入从量到质、创新资源从国内到全球的跨越 [1] - 科创板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超百家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涵盖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激光加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等领域 [1]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增披露20单产业收购,其中5单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1][6] 工业母机行业的发展 - 科创板工业母机企业整体营收继续保持增长,科德数控等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质效显现 [2] - 科德数控凭借"数控系统+核心部件+整机"全产业链优势,在航天、航空等领域实现1300余台规模化应用,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2]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迭代、强化AI赋能和多元化行业布局,解决高端装备领域"卡脖子"问题 [2]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电力设备行业 - 中控技术从单一控制系统公司发展为以工业数据为基础、AI大模型为核心的工业AI平台型公司 [3] - 科创板电力设备企业延续稳健增长态势,有力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 [3] - 南网科技推动全国唯一新型储能领域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广州,首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 [4] - 煜邦电力利用大数据为新能源电力"画像",拓展低空智能巡检业务,打造绿色智能工厂 [4] 并购重组与技术整合 - 中控技术并购荷兰Hobré International B.V.核心资产,获得全球领先的热值分析仪、激光气体分析仪等技术 [6] - 中润光学收购湖南戴斯光电51%股权,增强技术和产品实力,实现供应链协作 [6] 科创板对企业的长期影响 - 科创板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近七成参与"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科创50、科创100指数成分股公司实现全覆盖 [7] - 科创板带来发展理念革新、资源禀赋重塑、创新动能跃升和治理能力蜕变,助力企业聚焦创新和长期研发 [7]
科德数控正有序推进产能扩建工作
证券日报· 2025-05-10 01:12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高端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业务,持续推动产能建设、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2] - 通过技术迭代、AI赋能和多元化行业布局保持创新能力,致力于解决高端装备领域"卡脖子"问题 [2] - 现有四大通用技术平台产品和四大专用技术平台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增强行业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05亿元,同比增长33.8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27.37% [2] - 研发投入1.63亿元,同比增长8.47% [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国内唯一具备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的上市公司 [2] - 自研高端数控机床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汽车等产业 [2] - 实现五轴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整机产品自主化率达85% [3] 市场环境与需求 - 关税政策未对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增强国内用户对国产设备的认可度 [3] - 在"两新""两重"政策带动下,中国市场对高端数控机床需求保持旺盛 [3] - 新兴产业和新技术领域持续拉动高端产品需求 [3] 产能扩张计划 - 2024年定增募集资金到位,正有序推进产能扩建 [3] - 以立式加工中心KMC800为参照,预计2025年年产能达500-550台 [3] - 银川和沈阳厂区预计2024年二季度末投入使用,将进一步释放产能 [3] 未来发展策略 - 随着产能释放,将加强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对外销售推广 [4] - 利用完善的服务体系保障客户现场运作,同时提升盈利能力 [4] - 持续关注并购重组机会,寻求优秀标的进行业务整合以形成优势互补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