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档数控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科德数控11月14日获融资买入1176.80万元,融资余额4.0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1-17 09:2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1月14日公司股价下跌1.71%,成交额为8066.83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176.80万元,融资偿还额为1594.73万元,融资净流出417.93万元 [1] - 截至11月14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4.09亿元,其中融资余额4.0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5.17%,该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融券交易与股东情况 - 11月14日融券偿还和卖出均为0股,融券余量为8562股,融券余额为51.18万元,该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70%分位,处于较高位 [1]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32万户,较上期增加31.88% [2] - 截至9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10015股,较上期减少24.17%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同比增长5.01% [2]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392.82万元,同比减少11.53% [2] 公司业务与股东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及柔性自动化产线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自动化生产线53.66%,高端数控机床40.41%,其他销售3.58%,关键功能部件2.15%,高档数控系统0.20% [1]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5047.35万元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为公司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20.35万股,较上期增加41.05万股 [3]
科德数控:在医疗、半导体等领域持续与新客户达成合作,计划2026年初推出轴向磁通电机样机
证券时报网· 2025-11-11 13:15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以及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1] - 是国内唯一具备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的上市公司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刀具、精密模具、机械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下降15.7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487.18万元,同比下降37.56%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5.0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392.82万元,同比下降11.53% [1]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73.64万元实现由负转正并显著改善 [1] 经营与市场动态 - 三季度订单环比二季度明显增长,市场热度提升,询价量和客户技术交流频率增多 [2] - 老客户多次采购,同时在新领域如医疗、半导体、低空经济持续与新客户达成合作 [2] - 新品五轴叶片加工中心KTurboM1500在国产大飞机领域获得可观意向订单 [2] - 新品五轴铣磨复合加工中心KTFMS200获航空领域客户采购,用于叶轮叶盘加工 [2] - 与上飞公司在中国商飞总部签署共建协议,成立国内首个卓越创新中心 [2] 技术研发与新兴领域拓展 - 轴向磁通电机研发中,计划于2026年初推出样机 [3] - 轴向磁通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扭矩密度和扁平化结构优势 [3] - 轴向磁通电机目标市场为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3] - 将轴向磁通电机视为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抓手 [3]
科德数控与上飞公司签署卓越创新中心共建协议 双方将围绕大飞机复杂核心零件等方面开展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5 13:59
公司与合作方 - 科德数控董事长于本宏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雪英签署《卓越创新中心(COE)共建协议》[1] - 合作方上飞公司为规模化东北区域团队队长[1] 合作项目与定位 - 共建项目为“上飞公司—科德数控卓越创新中心”[1] - 该中心是上飞公司在金属切削机床领域成立的国内首个卓越创新中心[1] 合作内容与目标 - 双方将围绕大飞机复杂核心零件的先进加工工艺、高端五轴机床、高档数控系统、柔性智能产线进行合作[1] - 合作旨在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1] - 共同推动中国民机制造技术和高端数控装备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1]
科德数控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392.82万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7:4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下降15.79%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487.18万元,同比下降37.56%,主要系销售收入同比减少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5.01%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6392.82万元,同比下降11.53%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5.24%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905.64万元,同比增长1.27%,基本每股收益0.46元 [1]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2.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973.64万元实现由负转正,显著改善,主要系销售收入现金回款和收到国拨研发经费增加,以及以现金形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的金额减少所致 [2] 业务与技术布局 - 公司致力于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技术突破、设计创新、精细制造及标准制定 [1] - 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以及柔性自动化生产线 [1] - 公司是国内唯一具备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并成功将自研自制的国产高端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汽车、刀具、精密模具、机械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 [1] - 公司拥有四大通用技术平台产品和四大专用技术平台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增强了公司对下游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3] - 以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高速叶尖磨、六轴五联动叶盘机等为代表的高价值量产品成熟度不断跃升,为形成以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为核心的柔性自动化产线业务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及配套资源 [3] 新兴领域拓展 - 公司在控制算法、伺服驱动及电机等共性技术方面,可适配于人形机器人"小脑"系统的运动控制、平衡协调及精细动作执行场景 [2] - 公司五轴机床可直接用于加工机器人关节、齿轮等精密零部件,且自主研发的电机产品已批量应用于加工丝杠等螺纹类零件的螺纹磨床 [2] - 公司近期启动轴向磁通电机产品开发,相较于传统径向磁通电机,具备结构更紧凑、重量更轻、在相同体积/重量下能输出更高功率和转矩的优势 [2] - 轴向磁通电机针对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航空飞行器、风电等对空间和质量有严格限制,同时又需要较大功率输出的应用领域推广 [2] - 轴向磁通电机凭借其高功率密度、高扭矩密度和扁平化结构,在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将展现出巨大优势,成为公司在新兴领域延伸核心技术版图、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并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抓手 [3] 未来战略 - 随着整机产能的释放,公司会进一步推进高档数控系统及关键功能部件的对外销售推广工作,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3] - 公司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发展战略 [3]
科德数控获得政府补助5682.6万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0-13 22:24
公司财务事件 - 科德数控及其全资子公司宁夏科德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收到政府补助资金共计人民币5682.6万元 [2] - 公司实际获得的与资产相关的补助资金为人民币4539.39万元 [2] - 公司需向项目参研单位拨付部分补助款项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以及柔性自动化产线 [2] - 主要产品包括高端数控机床产品以及服务于高端数控机床的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系列化电机、系列化传感产品、电主轴、铣头、转台等关键功能部件 [2]
科德数控10月9日获融资买入6567.13万元,融资余额3.7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28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上涨5.79%,成交额达3.8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6567.13万元,融资净买入2405.92万元,融资余额为3.70亿元,占流通市值4.03%,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当日融券卖出2200股,金额15.29万元,融券余额58.10万元,处于近一年8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5.24% [2] - 2025年1-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905.64万元,同比增长1.27%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0万户,较上期增加7.08%,人均流通股为13208股,较上期增加21.40% [2] 业务构成与股东信息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自动化生产线53.66%,高端数控机床40.41%,关键功能部件2.15%,高档数控系统0.20%,其他销售3.58%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五轴联动数控机床、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以及柔性自动化产线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新进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79.30万股 [3]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047.35万元 [3]
工业母机”迎政策利好,江苏在全国处于“第一梯队
扬子晚报网· 2025-09-02 21:49
政策目标与标准体系建设 - 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要求到2026年基本建立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4] - 加快高端工业母机 高档数控系统 高性能功能部件 先进制造工艺 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标准研制 部分关键标准适度领先产业发展平均水平 [4] - 到2030年形成适应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减材等材制造标准达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增材制造标准达世界领先水平 [4] 标准体系架构与重点任务 -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包含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 制造装备 制造工艺 检验检测 行业应用6个层次 涵盖34个大类与17个小类 [5] - 当前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 推动成系列标准制修订 强化交叉融合领域标准研制 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 [5] 江苏省产业现状与布局 - 江苏工业母机行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拥有机床企业数量全国最多 涵盖基础部件 功能部件 工具附件 控制系统 整机制造和成套装备集成6大产业链环节 [5] - 产业覆盖切削机床 成形机床 特种机床 增材制造装备4大领域 形成以南京 苏州 无锡 常州为核心的集聚发展态势 [5][6] - 苏州拥有科德数控 纽威数控等龙头企业 配套企业超500家 常州拥有工业母机规上企业超270家 产业规模超400亿元 包括埃马克 乔治费歇尔等国际企业 [6]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江苏将工业母机纳入"1650"产业体系重点培育 推出高质量发展政策 推动关键技术攻关 创新平台建设和产品推广应用 [6]
工业母机概念拉升,华东数控、博杰股份涨停,恒进感应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9:57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标准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于9月1日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1] - 方案提出到2026年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1] - 到2030年标准体系全面形成 减材和等材制造标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增材制造标准达到世界领先[1] 市场表现 - 工业母机概念股2日盘中大幅走高 恒进感应涨幅超过20% 凯腾精工涨超19%[1] - 华东数控和博杰股份涨停 华中数控和博亚精工涨幅超过8%[1] 产业发展重点 - 加快高端工业母机 高档数控系统 高性能功能部件 先进制造工艺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标准研制[1] - 建立共性关键技术和科技计划项目标准成果的常态化衔接机制[1] - 部分关键标准将适度领先于产业发展平均水平[1]
持续增强工业母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9:20
政策目标与标准体系建设 - 到2026年基本建立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1] - 到2030年标准体系全面形成 减材和等材制造标准达世界先进水平 增材制造标准部分达世界领先水平 [1] - 标准体系包含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 制造装备 制造工艺 检验检测 行业应用6层次34大类17小类 动态调整 [1] 标准体系结构与重点方向 - 基础通用标准为体系底座 设计配套标准提供生产保障 制造装备标准为核心体现技术水平 制造工艺标准影响产品质量成本 检验检测标准评估质量 行业应用标准赋能其他产业 [2] - 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关键标准研制(高端复合数控机床 一体化压铸 精密锻造等)和强化交叉融合标准(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技术应用) [2] - 标准体系通过标准与产业链映射实现技术 产品 服务"软联通" [2]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工业母机产业规模连续十余年全球第一 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第二梯队前列 [2] - 2025年上半年行业营业收入4933亿元同比下降1.7% 但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5个百分点 [3] -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40.3万台同比增长13.5% 金属成形机床产量8.5万台同比增长10.4% [3] 行业发展趋势与驱动因素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4.5个百分点 拉动机床市场需求回暖 [3] - 对新兴市场国家出口增长带动机床工具商品出口持续增长 [3] - 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等领域高端需求促进行业结构升级 [3]
两部门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持续增强工业母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证券报· 2025-09-02 07:11
发展目标 - 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 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1] - 到2030年标准体系全面形成 减材和等材制造标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部分增材制造标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 [2] 标准体系架构 -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由基础通用 设计配套 制造装备 制造工艺 检验检测 行业应用6个层次组成 包含34个大类和17个小类 [2] - 制造装备标准是标准体系核心 体现工业母机整体技术水平 制造工艺标准是产品成型关键 检验检测标准是评估产品质量依据 [2] 重点任务方向 - 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 覆盖高端复合数控机床 一体化压铸 精密锻造 复合增材制造 高端注塑成型 高档数控系统 高性能功能部件等重点方向 [3] - 强化交叉融合领域标准研制 开展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 物联网 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母机中应用相关标准研制 [3] 行业现状与地位 - 工业母机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4] - 产业规模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第一 整体技术水平进入世界第二梯队前列 [4] 市场运行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营业收入4933亿元 同比下降1.7% 降幅较一季度收窄2.5个百分点 [4] - 金属切削机床产量40.3万台同比增长13.5% 金属成形机床产量8.5万台同比增长10.4% [4] 行业发展动力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5个百分点 拉动机床主机市场需求持续回暖 [4] - 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 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高端需求促进机床工具行业市场需求结构升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