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数控机床
icon
搜索文档
科德数控(688305):下游客户持续突破,加码轴向磁通电机
群益证券· 2025-11-25 16:38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给予科德数控“买进”投资评级 [7] - 目标价为68元,相较于2025年11月24日A股收盘价58.37元,存在约16.5%的潜在上涨空间 [1][7] 核心观点总结 - 公司主营五轴联动机床等先进产品,在飞机制造领域护城河深厚,并逐步拓展至医疗、半导体等新领域,客户结构日趋多元化 [7] - 得益于自制主轴、转台等核心部件,公司在精密加工方面经验丰富,并正开展轴向磁通电机的研发,有望打造成长新曲线 [7] - 公司技术领先、护城河优秀,是获得“买进”评级的主要依据 [7] 公司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11.5% [7] - 净利润下降主因海外收入增速暂缓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但第三季度新签订单环比明显增长 [7] - 预计2024至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1.66亿元、2.11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40%、27% [9] - 对应每股收益分别为0.9元、1.25元、1.59元,当前股价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5倍、47倍、37倍 [7][9] 业务拓展与客户结构 - 产品组合以自动化生产线为主,占比53.7%,其次是高端数控机床,占比40.4% [2] - 客户结构多元化,航空航天、机械设备、能源、半导体、医疗领域占比分别约为63%、14%、12%、4%、3% [7] - 在航空航天领域,公司与沈阳航空产业集团共建中试基地服务国产大飞机,并与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7] - 在医疗领域获得首批订单,用于骨科医疗器械加工;在半导体领域订单增速加快 [7] 新业务发展机遇 - 公司正积极研发轴向磁通电机,该产品具有功率扭矩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 [7] - 新业务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应用空间广阔 [7] - 公司计划于2026年初推出样机,该业务有望形成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7]
海天精工(601882):营收基本稳定,利润端短期承压
东吴证券· 2025-11-02 17:4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天精工维持“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营收基本稳定,但利润端短期承压,主要因行业景气度偏低背景下价格竞争加剧 [2] - 公司产能建设稳步推进,海内外渠道加速布局,有望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 [3] - 考虑到当前行业状况,报告下调了公司2025-2027年的盈利预测,但维持“增持”评级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1亿元,同比增长1.13%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38亿元,同比下降16.39% [2] - 2025年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8亿元,同比增长5.3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降8.73% [2]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25.98%,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3.42%,同比下降2.78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0.65%,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费用管控基本稳定 [2] 产能与渠道布局 - 公司稳步提升华南生产制造基地产能规模,推进宁波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 [3] - 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1号厂房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并积极布局海外区域产能 [3] - 公司加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国内着力发掘重点客户需求,海外市场持续增加独立性功能建设 [3] - 公司已完成德国和塞尔维亚子公司的筹建,未来全球营销布局加速有望提高品牌全球影响力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下调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为4.72亿元、6.03亿元、7.27亿元 [9]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9.69亿元、45.8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53%、15.49%、15.56% [1] - 当前股价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3倍、18倍、15倍 [1][9] - 预测每股收益分别为0.90元、1.16元、1.39元 [1]
全面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天津北辰区引进北京重大项目105个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1-01 10:49
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融合 - 京滨城际北辰站直通北京市中心,地铁4号线北段竣工通车,京津塘高速九园路出入口加速建设,北辰区全面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 [1] - 江天数据环京大数据产业天津北辰基地距离京滨高铁北辰站仅2公里,50分钟可达北京市区,周边环绕多条高速公路 [11] - 北辰基地配备双路由光纤通道直连北京亦庄国家级数据中心核心节点,数据传输双向时延可稳定控制在2毫秒以内 [11] 产业投资与项目引进 - “十四五”期间北辰区累计引进北京重大项目105个,总投资330亿元 [1] - 北辰区17家重点企业纳入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联盟 [1] - 北辰区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京津医药谷、智能制造谷开发建设 [3] 高端制造与研发平台 - 引入通用机床全国工程研究院,已引入来自京津冀等地的高层次人才500多位 [3][5] - 智能制造谷已纳入天津市京津冀现代制造业合作平台,聚集专精特新、科技型和创新型企业194家 [3] - 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促进中心,联合多家企业搭建创新平台 [9] 医药健康产业生态 - 京津医药谷起步区已有百余家重点企业签约入驻 [3] - 北京大学京津冀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已建成,将于今年年底正式运营 [3] 低空经济与创新应用 - 低空空域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完成209平方公里空域图和飞行管理系统搭建 [7] - 拥有14类68个政务巡检应用场景,多家京津冀低空经济企业在此进行试验和训练 [7] 数据中心与算力基础设施 - 江天数据环京大数据产业天津北辰基地占地1200亩,一期7栋绿色节能巨型数据中心将于今年年底全部投入运营 [9] - 数据中心服务京津冀等地区的互联网+、金融交易、通信运营等智能产业 [9] 医疗协同与资源共享 - 北辰医院“王洪武教授工作室”累计接诊患者近500人次,成功完成手术治疗30多例 [14] - 北辰区两所三甲医院与京冀医疗机构合作,预计年内实现京津冀临床检验结果互认200项 [15] - 北辰医院已累计为京津冀周边病患提供健康服务2万余人次 [15]
海天精工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三,净利润行业第一,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新浪财经· 2025-10-30 21:49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10日,于2016年11月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国内高端数控机床领域的领先企业,核心业务为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 - 通用设备 - 机床工具,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工业母机、商业航天、核聚变等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达25.2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三(3/19),高于行业平均数11.08亿元和中位数8.09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38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一(1/19),高于行业平均数6357.11万元和中位数4777.97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机床销售16.35亿元占比98.29%,是绝对核心业务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44.53%,低于去年同期的45.98%,也低于行业平均的45.02%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5.98%,低于去年同期的28.03%,也低于行业平均的27.38%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张剑鸣、张静章,董事长为张剑鸣 [4] - 总经理王焕卫2024年薪酬为170.09万元,较2023年的150.43万元增加19.66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58万,较上期增加4.38%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90.88万股 [5] 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 华安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92亿元、37.43亿元、40.3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6亿元、5.94亿元、6.6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长江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5亿元、6.50亿元、7.5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 公司正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提升华南生产基地产能,推进宁波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并布局海外区域产能 [5] - 机床工具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回暖 [5]
通用技术集团与南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11:47
合作签约 - 通用技术集团与南开大学于10月29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合作领域 - 双方将围绕高端数控机床智能化升级深化合作 [1] - 双方将围绕医疗智慧化深化合作 [1] - 双方将围绕产教融合及人才协同培养深化合作 [1] 合作目标 - 合作旨在破解行业关键技术瓶颈 [1]
创世纪:公司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精密冲压模具等业务领域投资多家企业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7:41
公司战略发展模式 - 公司构建"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1] - 公司将产业投资上升为战略高度并专门成立集团投资部负责产业链投资业务 [1] - 产业投资旨在整合行业资源扩宽业务领域完善产品线结构提升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 [1] 产业投资现状与协同效应 - 公司已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精密冲压模具等领域投资多家企业 [1] - 被投企业在高端精密五轴技术3D打印精细加工数控系统AI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 - 公司通过产业投资与被投企业深入合作整合集团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协同效应 [1] 未来投资方向与目标 - 未来公司将围绕数控机床产业链体系针对高端机床技术及核心功能件等领域继续寻求投资标的 [1] - 公司计划通过投资与并购实现资源快速整合突破高端数控系统精密功能部件等核心技术瓶颈 [1] - 投资目标包括降低进口依赖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1]
津上机床中国中期利润预增48%超5亿元,增长逻辑得到高质量兑现
智通财经· 2025-10-17 13:09
业绩表现 - 2026财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5.02亿元,同比增长约48%,环比增长14% [1] - 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超越此前最高记录2025财年下半年的4.42亿元 [1] - 公司基本面已度过调整期,重新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呈现震荡式上升态势 [1] 财务优势 - 2025财年综合毛利率高达33.1%,显著高于A股头部机床公司15%-25%的平均水平 [2] - 2025财年净利润率高达18.4%,远超国内及全球大部分机床厂家,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2] 增长驱动因素 - 内生增长动能强劲,得益于自2018年以来持续开展的全体员工改善提案活动,有效降本增效并激发创新活力 [2] - 外部积极因素催化,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热点行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公司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 [3] 市场表现与前景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在A、H股机床公司中涨幅一骑绝尘,市场给予积极正反馈 [3] - 基于上半年业绩已创新高,展望后市,公司全年业绩极有可能续创新高 [3]
津上机床中国(01651)中期利润预增48%超5亿元,增长逻辑得到高质量兑现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3:04
业绩表现 - 2026财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5.02亿元,同比增长约48%,环比增长14% [1] - 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超越此前2025财年下半年的记录4.42亿元 [1] - 公司基本面自2025财年起已度过调整期,重新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1] 行业地位与财务优势 - 公司综合毛利率高达33.1%,显著高于A股头部机床公司15%-25%的平均水平 [2] - 公司净利润率高达18.4%,远超国内及全球大部分机床厂家,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2] - 在新一轮行业景气周期中,公司表现优于其他头部机床企业 [2] 增长驱动因素 - 公司通过全体员工改善提案活动等措施持续降本增效,激发创新活力 [2] - 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热点行业发展增加了对公司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 [3] - 二级市场给予积极反馈,公司股价涨幅在A、H股机床公司中领先 [3]
浙海德曼分析师会议-20250923
洞见研报· 2025-09-23 22: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部分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浙海德曼,所属行业是通用设备,接待时间为2025年9月23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独立董事娄杭、财务负责人何丽云、董事兼总经理白生文、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林素君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机构相关人员接待对象类型包括投资者和其它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已实现部分零件自制,其他零件正在攻关 [24] - 公司承接机器人相关零部件制造及OEM业务,随着技术突破,相关核心零部件将逐步实现自制 [24] - 因主机厂商客户增加、订单种类不一且零部件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暂不对营收和利润进行预测,公司主营业务仍为高端数控机床 [24] - 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项目在样机试制,相关财务数据在归集,同行情况在调研 [25] - 海德曼除承接矩阵超智的人形机器人外,还有其他机器人厂商在洽谈中 [25] - 公司承接机器人相关零部件制造及OEM业务,技术准备工作在进行,主业仍为高端数控机床 [25] - 公司基于发展需要和行业前景判断,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以代工模式进入具身智能行业,目前有初步产能规模,未来会扩产 [25] - 因产品在迭代,无法从加工硬件判断主机厂出货台数,建议关注主机厂市场投放情况 [25]
海天精工跌2.09%,成交额2829.5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00.5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10: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9%至20.58元/股,成交额2829.54万元,换手率0.26%,总市值107.4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00.51万元,特大单卖出330.06万元占比11.66%,大单卖出651.21万元占比23.01% [1] - 年内股价下跌4.59%,近5日跌4.99%,近20日基本持平跌0.05%,近60日上涨8.4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47万户,较上期增加1.67%,人均流通股21124股减少1.6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63亿元同比减少0.92%,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下滑19.2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27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6.11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高端数控机床研发生产销售,机床销售占比98.29% [1]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行业,涉及工业4.0、工业母机等概念板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