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其他专用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短期调整接近尾声,上行逻辑仍未改变,资金聚焦高低切
证券时报网· 2025-09-07 22:57
市场流动性特征 - ETF资金流向明显分化 宽基减而行业/主题增 A股减而港股增 机构配置型资金呈现高切低特征 主动选股型资金驱动强趋势板块 [1] - 市场步入2021年以来主动型公募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换手阶段 机构重仓核心资产上涨有望逐步消化赎回压力 [1] - 海外高债务资金利率和央行被动降息压力共存 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压力减缓 份额优势转向定价权和利润率长期回升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持续提升 [1] 资产配置策略 - 超配AH股与美股 标配债券和黄金 A股估值水平不高 权重股价处于低位 未显示过热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上升提供货币政策空间 [3] - 港股配置性价比抬升 受益于美国降息预期升温和美元走弱 香港利率边际压制减弱 [9] - 证券化率视角下当前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坚定牛市思维 行业分化下结构重于全局 [10] 市场趋势判断 - A股调整接近尾声 短期调整后转为低斜率上行 仍处在2024年9月开启的上行周期过程中 [5] - 慢牛行情首次进入整理期 指数回调温和且整理期较长 呈现震荡修复趋势 风险偏好下降导致高低切换 [6] - 市场波动率仍处高位 需新催化开启趋势性上涨 横盘震荡概率较大 四季度全球顺周期交易成为潜在催化 [8] 资金流向特征 - 融资为主交易型资金寻觅低位主题方向 配置型外资和新发偏股型基金持续入市 处于机构与个人共振流入阶段 [4] - TMT拥挤度在8月底升至40%以上 接近年初高点水平 创业板算力板块成交量接近年初峰值 [11] - 增量资金仍有中长期流入动力 但短期尚未形成一致性强趋势 盈利预期上修仍需等待催化 [9] 行业配置主线 - 聚焦消费电子 资源 创新药 化工和游戏等结构性机会 [2] - 拥抱低渗透率赛道 围绕AI算力 固态电池 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展开 关注300质量成长和500质量成长 [5] - AI产业仍是中期主线 短期关注景气板块内部切换 新能源 新消费 创新药 有色金属 基础化工 非银金融 红利等方向受重点关注 [6][9] 产业景气方向 - 中报业绩上修与创新高领域集中在TMT 中高端制造和医药领域 包括数字芯片设计 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游戏 底盘与发动机系统等 [5] - 机械设备 电力设备等行业具备补涨潜力 低位消费板块在政策支持下可能轮动走强 [7] - 反内卷大趋势下关注供需格局改善与行业盈利修复 估值安全边际的红利资产和服务消费低估值标的 [7]
2025-2031年中国冶金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市场供需情况与“十五五”规划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0 16:40
冶金专用设备行业概述 - 冶金工业是国家经济和工业发展的基石 承担支撑国家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职责 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工业水平的关键指标[2] - 冶金专用设备用于金属冶炼 轧制及深加工等生产环节 是冶金工艺实现的载体 分为金属冶炼设备 金属轧制设备和其他专用设备[2] - 金属冶炼设备包括炼铁设备 炼钢设备 连铸设备 造块设备 炼焦设备及有色金属冶炼设备等 用于金属提取和精炼过程[3] - 金属轧制设备包括开坯机 型材轧机 板带材轧机 管轧机 线材轧机 特殊轧机及轧辊等 用于生产型材 板材 管材和线材[3] - 其他专用设备包括金属拔管机 拔丝机等拉拔机以及轧材剪切设备 锯切设备 矫正机等精整设备[3] 全球市场格局 - 全球冶金专用设备市场格局高度集中 由西马克集团 西门子奥钢联和达涅利集团等欧洲企业主导 这些企业拥有强大技术生产能力并转变为全方位解决方案供应商[4] - 德国 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凭借历史积累的先发优势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冶金工业国 正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为国际市场带来多元化 改变欧美发达国家垄断格局[3] 中国市场发展 - 中国冶金专用设备制造业从购置国外二手设备 吸收仿制国外技术发展到自主研发集成创新 实现焦化 烧结 炼铁 炼钢 连铸 轧钢等主要工序国产化技术自立自强[5] - 冶金专用设备产业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 为国内冶金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5] - 以中国一重为首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冶金专用设备制造企业 拥有钢铁企业全流程生产设备设计 研发和制造能力[5] - 中国一重制造国内80%以上1,250mm轧机 高端冶金装备市场占有率60%以上[5] - 其他主要企业包括中国中钢集团 大连重工装备集团 国机重型装备集团和太原重工股份 产品种类覆盖全面并形成独特竞争优势[5] - 中国冶金专用设备对外出口金额整体呈现增长态势[5] 细分市场前景 - 金属轧制设备是冶金专用设备重要分类 市场正经历显著增长[8] - 全球轧机及其他金属加工机械市场规模整体呈上升趋势 预计到2029年增长至384.9亿美元 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6.7%[8] 行业研究框架 - 研究涵盖中国冶金专用设备制造概述 国外市场发展概况 环境分析 技术发展分析 市场特性分析[11] - 市场特性分析包括行业集中度 SWOT分析(优势 劣势 机会 风险)和进入退出状况[13] - 发展现状调研包括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价格趋势分析[14] - 进出口数据监测涵盖2019-2024年进口总量 结构 区域分析和出口总量 结构 区域分析 以及2025-2031年进出口预测[14][16] - 主要企业及竞争格局分析包括五家代表性企业的概况 竞争优势 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15][16][17] - 市场供需分析包括总体和区域市场规模分析(东北 华东 华中 华北 华南 西部地区)以及2019-2024年销售利润率 总资产利润率 产值利税率等经营指标[18][19] - 行业"十五五"规划研究包括"十四五"发展回顾 "十五五"总体规划 规划解读和区域产业发展分析[18][19][20]
中国一重: 公告2025-031(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30
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3.23亿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38.11亿元,本期计提坏账损失10.91亿元,是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2] - 按单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7.87亿元,较上年增加约12.15亿元 [2] - 合同资产账面余额为52.31亿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0.94亿元,计提比例仅1.8% [2] - 公司披露了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前十名对象情况,包括交易金额、账龄、坏账计提金额等详细信息 [4][5]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包括业务开展前的尽调措施、项目进展中的信用管理、欠款催收措施等 [6][7]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86.30亿元,较上年增长6.44% [19] - 在产品、库存商品余额分别为66.21亿元、10.53亿元 [19] - 存货增长主要由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特性,本年生产产品多为2023年下半年订货产品 [19] - 在库时间超出一般生产周期的在产品主要由于项目暂停、暂缓、新产品失败等原因导致 [22][23] - 公司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20亿元 [22] 毛利率变化 - 2024年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的6.2%下降到2.15%,下降4.05个百分点 [22] - 冶金成套设备、核能设备、重型压力容器、大型铸件设备等产品毛利率均大幅下滑 [32]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固定成本较高难以摊薄、部分产品战略亏损及收入价格调整等综合因素 [22] - 各季度毛利率波动较大,四季度受订单不足影响,单位固定成本难以摊薄,导致毛利额为负 [22][34][36][37][39][41] 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 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30.48亿元,其中对印尼德龙控股股东投资余额24.48亿元 [48] - 本期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损益-3.14亿元,主要系印尼德龙业绩亏损所致 [48] - 印尼德龙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58亿元,净利润-16.1亿元 [48][49] - 印尼德龙亏损主要由于对江苏德龙应收账款计提16.21亿元减值损失及汇兑损失0.85亿元 [50] 其他应收款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9.1亿元,本期计提坏账损失2.56亿元 [53] - 公司对印尼德龙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7.78亿元,未计提坏账准备 [53] - 未计提原因包括印尼德龙生产经营正常、未来经营状况预期好转、母公司控制权等因素 [54] - 披露了除印尼德龙外其他应收款余额前5名欠款方情况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