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毛利率分析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固锝: 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审核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08 00:23
行业概况 - 全球半导体分立器件市场规模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10.68%,中国同期增长率为12.37% [8] - 全球集成电路封测市场规模从2019年674.6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782亿美元 [9] - 光伏银浆在电池片成本中占比27%,组件成本中占比12% [10] - 全球光伏银浆销量从2020年2,850吨增长至2024年7,724吨,预计2025年达8,500吨 [10] 公司业务表现 - 半导体业务收入2022-2024年持续下降,2025年一季度略有回升 [23] - 光伏银浆业务收入2022-2024年持续增长,从199,206万元增至460,879万元 [24] - 综合毛利率从2022年17.21%降至2024年10.96%,2025年一季度回升至11.66% [23][24] - 光伏银浆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14.47%降至2024年9.60%,2025年一季度为9.74% [30] 原材料价格影响 - 银粉采购价格从2022年3,763元/kg上涨至2025年一季度6,818元/kg,涨幅81% [11] - 芯片采购单价从2022年122元/千只降至2025年一季度59元/千只 [12] - 光伏银浆采用"背靠背"定价模式,原材料价格上涨20%仅导致毛利率下降1.34% [32]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光伏银浆市场占有率9.8%,排名行业第三 [20]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2024年为64.89%,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水平相当 [33] - 前五大供应商集中度2024年为71.44%,主要采购银粉等原材料 [35] 业务模式分析 - 半导体业务经销毛利率高于直销,主要因海外市场溢价 [38] - 光伏银浆经销毛利率显著高于直销,因HJT产品定价能力较强 [39] - 集成电路封测业务毛利率2023年起为负,主要受马来西亚工厂竞争加剧影响 [29]
“粮食第一股”收年报问询函,公司这样回复!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09: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7亿元,同比下降12.19%,归母净利润223万元,同比下降83.94%,扣非净利润-256万元 [6] - 粮油食品加工业务收入27.77亿元,同比下降6.66%,但若按2023年数据25.79亿元计算则同比增长7.69% [6] - 农产品贸易类收入12.55亿元,同比下降13.53%,但分产品表中显示为15.56亿元,同比下降12.45% [6]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利润下滑,且已通过资产置换减少该业务影响 [7] 乳业业务分析 - 乳业收入9662万元,同比下滑15.21%,但毛利率上升6.85个百分点至36.04% [9] - 生奶采购成本下降导致成本总额减少453.86万元,毛利率增加4.7%,包装物集中采购降低成本143.09万元,毛利率增加1.48% [9] - 低温奶占乳制品销售总额86.65%,销售半径短(300公里内),运费成本低,且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从27.12%提升至54.38% [10] - 常温奶销售占比仅13.35%,对整体毛利率影响有限 [10] 预付账款与资产置换 - 2024年末预付款项余额1.24亿元,占流动资产13.81%,前五名预付对象占比70.02%,预付对象较2023年差异显著 [12] - 差异原因包括资产置换置出饲料贸易业务子公司,以及调整产业链职能由专门公司负责核心农产品采购 [13] - 除关联方湖南嘉合晟贸易有限公司外,其他预付对象与控股股东无关联关系 [13] 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7日收盘,公司市值为44.28亿元 [14]
“粮食第一股”收年报问询函,公司这样回复!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09:30
年报问询函核心问题 - 公司收到上交所关于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涉及三方面问题:粮油食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贸易收入数据差异、乳业收入下降但毛利率上升、预付对象变化较大[2][5][6] - 公司用一个月时间完成回复并于6月29日发布公告[2] 业绩大幅下滑及收入数据差异 - 2024年营业收入46.27亿元同比下降12.19%,归母净利润223万元同比下降83.94%,扣非净利润-256万元[8] - 粮油食品加工业务收入27.77亿元同比下降6.66%,但按2023年数据计算同比增长7.69%[8] - 农产品贸易类收入12.55亿元同比下降13.53%,但分产品表中显示15.56亿元同比下降12.45%[8]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农产品贸易业务板块利润下降,公司已完成资产置换置出三家饲料贸易子公司[9] 乳业收入下降但毛利率上升 - 乳业收入9662万元同比下滑15.21%,毛利率上升6.85个百分点至36.04%[11] - 生奶采购价格下降导致成本总额减少453.86万元,毛利率增加4.7%[12] - 集中采购使包装物成本减少143.09万元,毛利率增加1.48%[12] - 低温奶占比86.65%,销售半径300公里内运费成本低[12] - 高毛利产品收入占比从27.12%增至54.38%,低温奶毛利率同比增加8.61个百分点[13] 预付对象变化情况 - 2024年末预付款项1.24亿元占流动资产13.81%,前五名占比70.02%[15] - 预付对象变化原因:置出饲料贸易业务三家公司,不再从事相关贸易业务[15] - 调整产业链职能由专门公司负责核心大宗农产品采购,减少关联交易[16]
亚光股份: 亚光股份: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问询函中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2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下降17.80%,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36.79% [1] - 制药机械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4.13%,节能环保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5.48% [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4.29%,较上年增加0.72个百分点,其中制药机械板块毛利率下降5.97个百分点,节能环保板块毛利率上升2.91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分析 - 制药机械板块前五名客户交易金额同比下降25.01%,主要受制药行业投融资减少及医保控费政策影响 [10] - 节能环保板块前五名客户交易金额同比下降8.77%,主要受锂盐价格下滑及产能过剩影响 [10] - 制药机械板块前五名供应商交易金额同比下降24.05%,节能环保板块前五名供应商交易金额同比下降59.42% [15] 成本结构 - 主营业务成本中直接材料占比81.40%,直接人工占比7.59%,制造费用占比11.01% [17] - 制药装备业务直接材料占比70.29%,节能环保设备直接材料占比85.03% [19] - MVR系统单位成本上升主要由于10T/H-20T/H规格设备占比提高及新工艺成本较高 [22] 市场竞争与订单 - 制药装备行业受医药投融资下降影响,2024年中国医药投融资额较2021年下降78.53% [25] - 锂盐行业产能过剩导致节能环保设备需求收缩,碳酸锂价格低位震荡 [27]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15.61亿元,较2023年末下降10.12% [33] 同行业比较 - 公司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与东富龙、楚天科技一致,呈现先增后降 [37] - 归母净利润下降趋势与东富龙、楚天科技保持一致 [39] - 迦南科技因业务构成不同导致变动趋势差异,乔发科技因规模较小导致差异 [38]
亚光股份: 亚光股份: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10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同比下降17.80%,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36.79% [1] - 制药机械板块收入同比下降24.13%,节能环保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5.48% [1] - 整体毛利率34.29%,同比增加0.72个百分点,其中制药机械板块毛利率下降5.97个百分点,节能环保板块毛利率上升2.91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制药机械板块前五名客户交易金额同比下降25.01%,主要受制药领域投融资减少和医保控费政策影响 [9] - 节能环保板块前五名客户交易金额同比下降8.77%,主要受锂盐价格下滑及产能过剩影响 [9] - 制药机械板块前五名供应商交易金额同比下降24.05%,节能环保板块前五名供应商交易金额同比下降59.42% [16] 产品分析 - MVR系统销量61套,同比下降32.22%,但销售单价同比上升18.32%至926.54万元/套,毛利率提升2.72个百分点 [20] - 三合一设备销量79台,同比下降40.60%,销售单价微降1.63%,毛利率提升1.26个百分点 [22] - 清洗机销量56台,同比增长21.74%,但毛利率下降7.07个百分点,主要因20万只及以上规格产品定价低且成本上升 [23] 行业环境 - 中国医药投融资额从2021年340亿美元降至2024年73亿美元,下降78.53%,影响制药设备需求 [24] - 锂盐价格从历史高点下跌超过87.5%,至2024年末约7万元/吨,影响新能源领域MVR系统需求 [26] - 制药装备行业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为稳固市场份额下调产品价格 [24] 公司优势 - 品牌优势:制药装备领域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节能环保设备填补国内空白 [28] - 技术优势:拥有14项发明专利,15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 [29] - 项目设计优势:在制药、化工、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拥有丰富工程应用经验 [29] 财务数据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5033.59万元,同比增加362.44%,主要因对志存锂业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4409.16万元 [35] - 截至2024年末在手订单15.61亿元,较2023年末17.38亿元有所下降 [31] - 2024年研发费用4259.49万元,同比下降8.66% [33]
*ST通脉: 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回复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3 19:30
公司财务与审计情况 - 公司已完成破产重整,2023年度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所涉事项的影响已消除,2024年年报获标准无保留意见 [1] - 2024年应收账款、存货及营业收入等主要科目回函比例达80%-90%,较2023年显著改善 [1][4][6] - 公司成立专项清收小组推进应收工程款项收回,完成对2017-2023年财务报表主要科目的追溯调整 [1][9] 审计程序与内控改进 - 年审会计师投入20余人团队,执行包括函证、替代测试等程序,2024年应收账款回函比例达80.04% [2][6] - 公司2023年内控存在工程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物料存货管理和工程审定四大缺陷,2024年通过信息化平台和流程优化进行整改 [14][19] - 整改措施包括建立工程台账责任制、完善供应商准入标准、物料全链条管控和专职资料收集体系 [19] 业务结构与成本变动 - 通信技术业务中劳务外协费同比增38.26%至2.89亿元,物料消耗费降28.21%至0.23亿元,导致毛利率降至-0.32% [22][24] - 线路工程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34%升至2024年的62.6%,系统集成收入从36%降至9.3% [23][26] - 成本结构变动主因历史项目停滞导致劳务成本增加,以及材料费比重高的项目减少 [24][27] 应收账款与客户情况 - 应收账款余额7.72亿元同比增31.07%,坏账计提比例达41.58%,其中国企运营商坏账计提比例从2022年15.66%升至2024年30.83% [31][32] - 前十大客户中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应收账款1.94亿元账龄较长,河南沧川建设等客户应收账款与当期收入比例异常 [32] - 同行业应收账款平均增长26.86%,公司增幅略高主因净额法核算项目影响 [32] 行业对比与合规性 - 物料消耗费占比6.41%显著低于同行业(吉大通信6.2%-润建股份19.54%),主因业务结构差异 [24][25] - 自查显示工程项目符合总额法确认收入条件,公司承担主要责任并全程参与施工管理 [25] - 毛利率持续下滑趋势与行业不一致,主因2022年后内控缺陷和历史遗留成本问题 [27][28]
*ST通脉: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专项说明-中兴华报字(2025)第010573号
证券之星· 2025-06-23 19:30
审计意见与财务调整 - 2023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主要因应收账款、存货及营业收入等主要项目函证程序受限[1] - 2024年年报获标准无保留意见,显示2023年度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所涉事项影响已消除[1] - 2024年完成破产重整,员工欠薪全额偿付提升函证效率,主要科目回函比例达80%-90%[1] - 2024年8月会计差错更正后,对2017-2023年财务报表主要科目进行追溯调整[1] 审计程序执行情况 - 应收账款审计程序包括函证有效性验证、检查工程合同等支持文件、分析账龄及坏账准备充分性[1] - 存货审计程序包括分析变动原因、实地查看进度、评估可变现净值、复核成本结转[1] - 营业收入审计程序包括验证收入确认政策、分析波动原因、检查合同等支持文件[1] - 投入20余人团队进行4个月现场审计[1] 关键科目审计数据 - 应收账款发函比例83.56%,回函比例77.71%,回函相符比例69.12%[3] - 营业收入发函比例88.72%,回函比例82.43%,回函相符比例73.82%[3] - 存货-外协工程费发函比例88.94%,回函比例70.72%,回函相符比例70.15%[3] - 收入细节测试覆盖90.16%收入金额,存货细节测试覆盖93.11%存货金额[5] 业务结构与成本变动 - 通信技术业务营业成本3.54亿元,劳务外协费占比从43.49%升至81.75%[21] - 物料消耗费占比从34.62%降至6.41%,人工成本占比下降6.95个百分点[21] - 通信技术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18.48%持续降至2024年-0.32%[21] - 线路工程收入占比从2023年34.02%升至2024年62.58%[23]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7.72亿元,同比增加31.07%,坏账准备余额3.21亿元[28] - 国企运营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2022年5.77%升至2024年41.58%[28] - 前十大应收账款客户中,中国联通吉林省分公司余额1.94亿元,坏账准备4186.89万元[28] - 应收账款增长比例31.07%略高于行业平均26.86%[29] 内部控制与整改措施 - 2023年存在工程项目过程管理、供应商管理、物料管理、工程审定管理四大内控缺陷[13] - 2024年引入新信息化平台系统,采用"并行模式"进行内控流程管理[19] - 成立清收专项小组梳理完工未审计项目,建立奖罚机制促进应收款项回收[12] - 完成物料盘点工作,重新培训库管人员,建立全链条管控流程[19]
赛特新材: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中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专项说明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46
毛利率分析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29%,同比下滑4个百分点,其中国外销售毛利率35%同比下滑4个百分点,中间商销售毛利率21%同比下滑15个百分点[2] - 真空绝热板毛利率从33.3%降至29.34%,主要受销售均价下降1.48%和单位成本上升4.36%影响,其中制造费用增长14.52%是主要因素[3] - 保温箱毛利率从25.11%降至23.75%,主要因直接材料成本上升11.5%和直接人工成本上升13.45%[4] - 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普遍下滑,再升科技从15.04%降至13.74%,红宝丽从19.38%降至14.87%[5] 境内外销售差异 - 外销毛利率34.67%显著高于内销25.21%,主要因外销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且公司议价能力较强[8] - 2024年外销收入占比降至43.7%,内销占比升至56.3%,内销均价86.03元/平方米低于外销100.54元/平方米[7] - 境外销量同比下滑12.09%,部分客户将订单转移至其他厂商[7] 中间商销售 - 前五大中间商销售收入占比从4.79%降至3.67%,主要因终端客户需求波动[12] - 中间商毛利率从36.34%大幅降至21.36%,主要因对第一大中间商客户给予价格优惠[12] - 中间商回款情况良好,截至2025年4月末回款比例83.39%[12] 采购情况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56.83%降至44.07%,主要因工程建设采购减少[18]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194%至0.21亿元,主要为锁定玻璃纤维货源[19]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5%至1.69亿元,主要因工程及设备采购款增加[14] 存货管理 - 存货余额同比增长61%至1.5亿元,主要因内销占比上升导致出货周期延长[32] - 2024年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73万元,同比增长176%,主要针对无订单支持库存和长库龄存货[36] - 2025年一季度存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118%至203万元[32] 应收款项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6%至4.07亿元,前五大客户回款比例89.74%[39]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减少57%至0.26亿元,主要因1.22亿元票据已背书贴现[39] - 2025年一季度应收款项融资回升至0.62亿元[39]
赛特新材: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36
毛利率分析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9%,同比下滑4个百分点,其中真空绝热板毛利率下滑3.96个百分点至29.34%,主要受销售均价下降1.48%和单位成本上升4.36%影响 [4][5] - 制造费用同比上升14.52%是单位成本上升主因,其中折旧及摊销增长54.62%,电耗增长29.01%,天然气消耗增长14.74% [5][6] - 同行业可比公司毛利率普遍下滑,再升科技高效节能材料毛利率下降1.30%,红宝丽聚氨酯产品毛利率下降4.51%,行业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7] 销售结构差异 - 外销毛利率34.67%显著高于内销25.21%,主要因外销客户对价格敏感度较低且更注重供应链稳定性,外销单位售价100.54元/平方米高于内销86.03元/平方米 [10][11] - 2024年境外销售收入下滑13.04%,主要因产能饱和导致部分订单转移至其他厂商,但公司对境外业务发展前景保持信心 [8][9] 中间商销售 - 中间商销售毛利率从36.34%大幅下滑至21.36%,主要因对第一大中间商客户给予战略客户价格优惠 [13] - 前五大中间商2024年销售收入1.15亿元,回款比例83.39%,合作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1][12] 采购集中度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从57%降至44%,主要因工程建设采购减少,其中工程建设供应商1采购额下降35.64% [15][16]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194%至0.21亿元,主要系预付玻璃纤维货款以锁定货源,其中向主要原材供应商1预付1,510.54万元 [17][18] 存货管理 - 存货余额同比增长61%至1.50亿元,主要因内销占比提升至56.30%导致出货周期延长 [33][34] - 新增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373万元,其中对无订单支持的库存商品全额计提299.55万元 [36][40] 应收款项 - 应收账款余额增长16%至4.07亿元,前五大客户回款比例89.74%,未出现逾期情况 [44]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57%至0.26亿元,主要因1.22亿元票据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已背书或贴现 [43]
中国一重: 公告2025-031(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17:30
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73.23亿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38.11亿元,本期计提坏账损失10.91亿元,是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 [2] - 按单项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27.87亿元,较上年增加约12.15亿元 [2] - 合同资产账面余额为52.31亿元,累计计提坏账准备0.94亿元,计提比例仅1.8% [2] - 公司披露了按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前十名对象情况,包括交易金额、账龄、坏账计提金额等详细信息 [4][5]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包括业务开展前的尽调措施、项目进展中的信用管理、欠款催收措施等 [6][7] 存货情况 - 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86.30亿元,较上年增长6.44% [19] - 在产品、库存商品余额分别为66.21亿元、10.53亿元 [19] - 存货增长主要由于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特性,本年生产产品多为2023年下半年订货产品 [19] - 在库时间超出一般生产周期的在产品主要由于项目暂停、暂缓、新产品失败等原因导致 [22][23] - 公司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20亿元 [22] 毛利率变化 - 2024年公司毛利率由2023年的6.2%下降到2.15%,下降4.05个百分点 [22] - 冶金成套设备、核能设备、重型压力容器、大型铸件设备等产品毛利率均大幅下滑 [32] - 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固定成本较高难以摊薄、部分产品战略亏损及收入价格调整等综合因素 [22] - 各季度毛利率波动较大,四季度受订单不足影响,单位固定成本难以摊薄,导致毛利额为负 [22][34][36][37][39][41] 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 报告期末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30.48亿元,其中对印尼德龙控股股东投资余额24.48亿元 [48] - 本期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确认投资损益-3.14亿元,主要系印尼德龙业绩亏损所致 [48] - 印尼德龙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58亿元,净利润-16.1亿元 [48][49] - 印尼德龙亏损主要由于对江苏德龙应收账款计提16.21亿元减值损失及汇兑损失0.85亿元 [50] 其他应收款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9.1亿元,本期计提坏账损失2.56亿元 [53] - 公司对印尼德龙存在其他应收款余额7.78亿元,未计提坏账准备 [53] - 未计提原因包括印尼德龙生产经营正常、未来经营状况预期好转、母公司控制权等因素 [54] - 披露了除印尼德龙外其他应收款余额前5名欠款方情况 [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