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贸集装箱业务

搜索文档
中谷物流20250829
2025-09-01 00:21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达10.72亿元,其中10亿元为可持续性收入,外贸贡献约7.5亿元,内贸贡献约2.5亿元[1] * 内贸纯经营贡献较低,约为六七千万至七八千万,主要受运力减少影响[1] * 2025年二季度扣非净利润环比一季度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二季度内贸运价低于一季度[1] * 一季度有0.7亿元的资产处置收益,而二季度几乎没有,二季度主要依赖政府补贴和投资收益[1][3] * 今年上半年利润水平较去年有显著提升,扣非后的净利润也有所增加,因为今年资产处置较少仅约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2亿元[2] * 一、二季度整体净利润基本持平,但内部结构不同:一季度主要依赖资产处置收益,而二季度则更多依赖政府补贴和投资收益[4] * 今年中报分红比例达到84%,未来公司将继续探索更有利于投资人的分红方式和策略,全年分红比例不低于60%[3][16] 成本与运营效率 * 公司营业成本因载重吨数减少至120万吨而有所提升,同比增幅达双位数百分之十几[1] * 固定资产摊销导致单箱成本增加,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运力和货量的不匹配[1][6] * 过去有300万吨的运力来配合40多万箱的货物,但现在只有120万吨的运力来匹配同样数量的货物[7] * 今年上半年成本大约增长了15%,此外收入相比去年没有那么高,二季度虽然有所回升,但整体收入仍低于去年同期[8] * 公司效率仍然保持行业领先,但固定成本对单箱成本拖累效应仍然明显[6][8] 市场与行业动态 * 当前内贸市场竞争格局有所缓解,运价较为稳定,预计四季度运价将会上涨[1][9] * 供给侧稳定,没有新船投入,外租船也签订了长期合同,因此供给侧变化不大,关键在于四季度需求是否能支撑价格进一步上涨[10] * 外贸需求受美国关税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整体趋势向好[1][10] * 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需求如何,四季度内贸运价都会上涨,今年年初预测也表明四季度会有回升[10] * 行业竞争格局有所缓解,存量和增量运力结构调整已结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内贸进入平稳状态[11] * 未来供给侧变化不大,主要关注Q4的需求状况,以决定价格能否持续走高至明年春节前[12] 外贸业务与船舶管理 * 截至2025年8月底,4月份以后的外贸船续租合同都按两年及以上签订,今年的续租进展与年初预期一致,即所有到期船舶均可顺利续租[1][13] * 市场对小型船舶需求依然强劲,尽管成本原因使得部分内蒙古的小型船难以外派,但如果租金价格合适,这些小型船仍有可能被外派[14] * 今年上半年公司外贸租金收入约为54亿元,其中约13亿元来自于外贸租船收入,占总收入不到1/3,其余部分为内贸收入[3][15] * 随着续签工作的推进,公司业绩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3][15] * 今年剩余的大型船舶中,9万吨级别还有三条将在10月份签完,其余均在2026年及以后到期,城市系列船有六条将在10月和11月到期,海洋系列还有一条在11月到期[13] 业务发展与战略方向 * 管理层正集中精力探索新业务方向,以实现增量业务上的突破[3][17] * 在既有内贸和外贸集装箱业务之外,公司希望通过创新和改善,在不久的将来取得新进展[17] * 自2020年上市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兑现业绩和分红承诺[17] 内贸与外贸运营对比 * 内贸部分由于运力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0%,导致内贸量同比萎缩,尽管运价有所回升,但整体规模仍在缩减[2] * 外贸部分运力同比去年增加约40%,且租赁价格自年初以来维持在较高水平,甚至有上升趋势,因此外贸业务表现优于去年[2]
安通控股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双引擎驱动首季扣非大增925.8%
长江商报· 2025-05-29 07:40
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决定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原计划收购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广州招商滚装运输有限公司70%股权 [1][2]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且市场环境和标的公司实际情况发生显著变化 [1][2] - 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重组上市及关联交易 [2] 战略调整与内生增长 - 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内生增长,通过"三港一航"战略深化物流网络布局,与上港集团、天津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合作贯通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 [3] - 依托"水、公、铁与多式联运"融合模式降低综合物流成本,2025年一季度单位运输成本同比下降12%,毛利率提升至17.68%,同比增加10.34个百分点 [3] - 内贸集装箱业务量价齐升,一季度计费箱量同比增长15%,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18%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42亿元,同比增长26.35% [1][4] -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371.53%,扣非净利润2.19亿元,同比增长925.79% [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4.74亿元,盈利质量稳健 [4] 数智化升级与创新 - 公司推出AI智能客服助手"安通小TEU",基于DeepSeek大模型优化订舱流程,提供个性化服务建议 [5] - 配置1.5万吨级和3.5万吨级船舶高频次快航(3-4天/班),未来将升级至2天/班,提升物流时效 [5][6] - 与厦门国贸集团战略合作,聚焦内贸集装箱物流、海铁联运、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打造协同物流服务体系 [6] 未来发展规划 - 2025年围绕"深化价值创造"核心,聚焦提质增效、绿色安全、数字赋能和全员服务 [6] - 行业周期波动趋缓及战略合作资源效应释放,公司有望实现"质""量"双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