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糖心苹果
icon
搜索文档
“疆品南下”再添新动力!45团前海镇“叶河明珠”品牌助力产业提质升级
南方农村报· 2025-10-25 22:31
活动概况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45团前海镇2025年“叶河明珠”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于10月24日启动 [2][3] - 活动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和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导,旨在通过品牌赋能与产销对接,打通疆粤两地农产品双向流通的新路径 [3][4][5] 产业基础与资源 - 45团前海镇拥有42万亩耕地和10万亩林果地 [9] - 年产红枣5.5万吨、冰糖心苹果与香梨5万吨,其中红枣占特色作物产量的75% [9][10] - 红枣产业是支撑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10][11] 产业现代化与品牌建设 - 在广东援疆支持下,前海镇农业加速向现代化、规模化转型,已建成红枣精深加工产业园并引入先进加工设备 [15][16] - 组建瀚海绿洲、军垦本草、明远红枣三大红枣加工企业,推动7万亩红枣实现标准化种植 [16][17] - 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活动上正式启用“叶河明珠”区域公共品牌,推动产品从“初级销售”向“品牌化运营”转型 [18][19][20] - “叶河明珠”品牌涵盖红枣系列、冰糖心苹果、香梨、红枣花蜜等12款产品,实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三标一体管控 [24][25] 产销合作与市场拓展 - 全球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广州)公司等4家广州企业与图木舒克鸿程国有资产公司签署“叶河明珠”特色农副产品采购意向协议 [34][35] - 协议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带来长期订单,标志着品牌正式扎根大湾区市场 [36][37] - 活动期间同步开启展销,展示红枣、苹果、香梨等特色产品及新疆美食,活动将持续至10月27日 [39][40][41] - 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依托粤疆协作优势,持续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助力更多疆品进入广东及全国市场 [46][47][48]
三代坚守,柯柯牙如何让荒漠变“金山”?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20:27
文章核心观点 - 阿克苏地区通过以柯柯牙为起点的荒漠绿化工程,成功将荒漠变为绿洲,并依托特色林果业实现生态富民,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1][2][13] 荒漠绿化工程建设历程 - 柯柯牙荒漠绿化工程于1986年启动,旨在应对沙漠距城仅6公里且每年以5米速度逼近的生存危机 [6] - 初期土壤盐碱含量最高达9.87%,远超1%的造林要求,通过艰苦努力,1987年春季2000亩树苗成活率达87.5%,秋季1200亩树苗成活率升至98% [6] - 工程建设从柯柯牙一期、二期扩展到5个百万亩荒漠绿化工程,直至塔克拉玛干沙漠阻击战 [8] 生态改善与环境保护成果 - 荒漠绿化工程使阿克苏地区年降水量从60毫米增至120毫米,沙尘天气从100多天减至30天左右 [11] - 森林覆盖率从3.35%提升至9.04%,人工林面积从70.41万亩扩大至523.55万亩,湿地达234.42万亩 [11] - 区域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现有野生动物270余种、野生植物520余种 [11] 林果产业发展与经济成效 - 阿克苏地区建成450万亩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基地,占新疆林果总面积的1/4 [9][11] - 2024年林果产量达280.88万吨,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到300万吨,总产值达200亿元 [11] - 特色林果业如薄皮核桃、冰糖心苹果成为金色名片,林果单产、总量、品质、产值均居新疆首位 [9][11] 社会效益与民生改善 - 居民依靠果园经济林实现增收60%以上,不少人在城里购买了楼房 [8] - 城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建成45个城市公园、245处街头绿地,实现“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 [11] - 当地通过先让群众种地、结果后再交承包费且水电费全免等政策,成功推动苹果种植,使阿克苏成为“苹果之乡” [6]
读懂中国·阿克苏的甜蜜故事|三代坚守,柯柯牙如何让荒漠变“金山”?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6:26
文章核心观点 - 阿克苏地区通过以柯柯牙为起点的荒漠绿化工程 成功将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实现了从荒漠到绿洲、绿洲富百姓的转变 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典范 [1][3][12] 代际传承与治沙历程 - 柯柯牙绿化工程始于1986年 旨在应对沙漠距城仅6公里且每年以5米速度逼近的生存危机 [5] - 首任站长依马木·麦麦提及其同事在土壤盐碱含量高达9.87%的恶劣条件下坚守 1987年春季2000亩树苗成活率达87.5% 秋季1200亩树苗成活率升至98% [5] - 第一代护林员魏金良参与从柯柯牙一期、二期工程到5个百万亩荒漠绿化的全过程 见证了居民依靠果园经济林增收60%以上 [8] 生态建设成就 - 实施5个百万亩荒漠绿化工程 人工林面积从70.41万亩扩大至523.55万亩 森林覆盖率从3.35%提升至9.04% [11] - 生态改善显著 年降水量从60毫米增至120毫米 沙尘天气从100多天减至30天左右 湿地达234.42万亩 [11] - 生物多样性增加 现有野生动物270余种、野生植物520余种 [11] 林果产业发展与经济成效 - 当地发展特色林果业 建成450万亩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基地 占新疆林果总面积的1/4 [8][11] - 2024年林果产量达280.88万吨 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到300万吨、总产值200亿元 [11] - 林果业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其单产、总量、品质、产值均居新疆首位 [11] 发展模式与未来展望 - 发展模式从单纯种生态林转变为“生态林+经济林”并重 通过先让群众种地、结果后交承包费及免水电费等政策激励群众参与 [5][8] - 年轻一代如柯柯牙纪念馆副馆长阿依尼格儿·艾麦尔已接过“接力棒” 继续守护绿洲并推动“两山”理念实践 [1][12]
经济聚焦|唱着民歌迎丰收
人民日报· 2025-09-22 19:24
农业产业化与品牌建设 - 山东临沂沂南县通过产业跨村联建成立12家专业种植合作社,发展6处小米种植基地,全县小米种植面积达1万余亩,总产量2000余吨[5] - 沂南县小米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实现品牌化,每斤售价可提高1元多[5] - 广西忻城县糯玉米年种植面积10.75万亩,种植农户约6万户,培育加工企业28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5亿元[12] 农产品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广西忻城林管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将一根糯玉米开发成8大类30多种规格产品,包括糯玉米木薯羹、冰淇淋、螺蛳粉等新品,线上销售额一个月内环比增长13.5%[12] - 临沂国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小米清理、碾米、筛选、包装全程机械化加工,产品发往全国各地[5] - 黑龙江饶河发展赫哲族特色鱼产品加工,通过电商销售真空包装鱼干等产品,带动渔民收入翻番[3] 农业科技与机械化应用 - 湖北洪湖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80%,在良种选育、插秧、施肥、收割等环节提升科技含量[7] - 洪湖市建成高标准农田超7万亩,培养农业科技示范主体300个,建有湖北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个,基本覆盖全市农业乡镇[8] - 云南石林引入智能分拣设备对人参果按重量、甜度实现自动分级,通过电商平台销售[15] 特色作物种植与区域发展 - 云南石林县人参果种植面积突破17万亩,成为国内种植规模靠前的人参果产区,2024年云南省水果在园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产量1487万吨,同比增长7.7%[15] - 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种植面积达51.53万亩,通过举办苹果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推动文旅融合[16] - 湖北洪湖市再生稻种植面积约30万亩,为湖北省最大再生稻种植区,沙口镇再生稻种植面积1.8万亩[7] 乡村旅游与产业融合 - 新疆阿克苏地区2024年接待游客3617.27万人次,游客总花费221.05亿元,发展苹果园农家乐、民宿集群及果树认养等体验项目[18] - 黑龙江饶河赫哲文化传习所通过表演"鹿神舞"、开设丰收市集吸引游客,结合电商直播推广渔猎文化[3] - 阿克苏地区春季举办赏花踏青、花海摄影活动,秋季开放果园采摘体验,公园景区打造苹果种植观赏区和文化长廊[16][18] 电商销售与市场拓展 - 黑龙江饶河渔民通过电商平台将乌苏里江大马哈鱼干等特产销往全国,部分农户实现收入翻番[3] - 云南石林人参果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千家万户,成为致富的"金果果"[15] - 广西忻城糯玉米加工企业开展线上销售,一个月内线上销售额环比增长13.5%[12]
电商援疆:杭州助力阿克苏成为西部“电商黑马”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20:44
电商产业发展 - 阿克苏市电商产业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4亿元增长至2024年40.04亿元,十年间实现显著扩张 [5] - 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达82家,入驻率95%,带动就业超过3万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2] - 杭州援建电商产业园提供免租金、代运营服务及直播基地、冷链仓储等完备设施支持 [2] 直播带货业务 - 主播团队三个月创造利润超100万元,体现高效变现能力 [2] - 主播雨桐团队曾取得直播平台生鲜榜前十业绩,具备行业头部经验 [2] - 本土主播李博销售额从2019年几十万元增长至2024年突破1400万元,实现业务规模化 [5] 人才培养与孵化 - 杭州引入阿里乡村电商学院等机构,开展系列培训计划累计培养学员超千人 [3] - 孵化20余位年销量超千万的电商从业者,人才成果显著 [3] - 本土企业负责人通过电商培训转型,团队从单人运营扩展至二三十人规模 [5] 品牌与产业链建设 - 打造"阿克苏礼物"公共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构建"销售企业+合作社+农户"产销模式 [2] - 依托纸皮核桃、冰糖心苹果等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发展线上销售 [5] - 吸引浙江省龙头企业投资兴业,强化产业链供血机制 [2]
当电商直播与冰糖心苹果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公益火花?
环球网资讯· 2025-05-16 12:32
电商助农培训项目 - 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与遥望科技合作开展阿克苏市电商主播培训,2023至2024年共举办14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超1200人[1] - 培训分为四个阶段:天山计划(基础认知)、蒲公英计划(技术打磨)、追梦计划(实战陪跑)、领航计划(培养本地讲师)[4] - 学员学习热情高涨,教室座无虚席,部分学员自带椅子听课,并赠送当地特产表达感谢[4] 培训成果与案例 - 学员实现自产自销模式,有学员通过直播三个月卖出2000吨苹果,同比增长100%[5] - 学员麦尔合巴·依明获得创意内容奖并登上浙江日报直播间,带动更多少数民族伙伴参与学习[5] - 部分学员创作出千万级流量视频,单条视频涨粉上万,成为当地小网红[5] 行业合作与认可 -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等机构开展"数爱无疆"活动,该项目入选50个代表性数字公益故事[5] - 培训项目通过公域直播+私域引流模式显著提升农产品销量,验证了电商助农的商业可行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