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咖啡

搜索文档
小咖啡释放大商机!产业向精细化、专业化迈进 | 解锁行业“全能手”如何炼成↓
央视网· 2025-08-19 15:23
咖啡行业发展趋势 - 咖啡消费需求蓬勃增长催生产业精细化发展 [1] - 咖啡产业正逐步向精细化 专业化方向迈进 是消费升级和市场变化的迫切需要 [9] - 中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咖啡生产大国 贸易大国和消费大国 咖啡产业潜在巨大商机 [10] 职业分工与技能要求 - 咖啡加工工工作细分为三个工种 包括咖啡初加工 烘焙以及品鉴 [1] - 咖啡加工工需掌握从鲜果处理到烘焙量产的全链条加工技术 还要懂得数据分析 安全操作 [5] - 咖啡加工工需锻炼敏锐感官品鉴能力 解析咖啡酸度 醇厚度等数十项风味指标 [7] - 咖啡加工工是咖啡师职业技能的补充 填补产业前端空白 [10] 生产加工技术细节 - 生豆需进行人工挑选 将瑕疵率降至3%以下 [2] - 烘焙过程调整温度与时间 通过热能转化激发咖啡风味 [2] - 发酵时长 发酵容器 发酵温度不同会导致咖啡呈现不同风味表现 [5] - 浅烘豆子酸味更重 深烘基本无酸但醇厚度更高 [5] 人才培养与就业 - 咖啡市场蓬勃发展带动相关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7] - 2025年以来已有7000多人参加普洱市咖啡产业技能专项培训 其中4611人取得各类专项能力证书 [7] - 新职业出现为人才就业提供新机遇 [9] - 多部门正联合制定咖啡加工工国家职业标准 未来可能出现咖啡种植工 咖啡拼配师等新职业 [10] 区域产业优势 - 云南普洱市地处咖啡种植黄金地带 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 产量最高的咖啡主产区 [5] - 职业培训学校定期举办咖啡品鉴 烘焙及制作等各类培训 [7] - 咖啡产业发展为产业链引链补链提供支撑 对就业 创业 增收起到良好效果 [9]
对话代数学家咖啡创始人戴熠:创业十年,现在理性多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06 16:33
公司发展历程 - 2015年公司前身MatrixCoffee矩阵咖啡在苏州开出第一家门店 10年后已发展为160多家门店 估值超11亿的连锁咖啡企业 [4] - 2015-2018年为个体户阶段 利润全部投入经营 2019年获得首轮1.9亿天使融资后进入资本驱动扩张期 2020-2021年行业普遍快速扩张 [27] - 疫情后战略转向理性稳健 主动解约高租金店铺 收缩至合理门店规模 目前每月新增7-8家店 总门店数160余家 加盟占比40% [27][28][43] 品牌定位与产品策略 - 品牌更名因原商标被注册 选择"代数学家"体现几何标识设计及咖啡萃取中的数学变量控制原理 但强调本质仍是产品驱动型公司 [9] - 产品开发遵循三级标准:安全底线(首要) 健康属性(满足溢价需求) 口味差异化(识别度) 通过调整非洲豆比例等实现季节性风味优化 [10][11] - 客单价29-31元/单 实际杯单价约19元 定位中等偏上价格带 通过会员体系折扣平衡市场压力 [22][23] 供应链与研发体系 - 咖啡豆采购前三产地为哥伦比亚(占比40%) 埃塞俄比亚和云南 采用"小样空运+大货海运"的跨国采购模式 与专属合作工厂共建烘焙标准流程 [16][17][21] - 研发分三大板块:classical经典系列 think different创意系列 hand drip手冲系列 创意研发需提前1-2季度锁定应季原料 [14][16] - 拒绝自建工厂重资产模式 但派驻人员监督合作工厂的恒温仓储 烘焙曲线及检测流程 确保品质可控 [19] 区域扩张逻辑 - 疫情前推行全国化扩张 签约高价核心点位 疫情后收缩至华东重点市场 苏州已布局86家门店 南京15家 单城30家为合理目标 [28][33][36] - 开店采用"优质资产辐射"策略 从城市核心商圈切入逐步加密 通过"三本账"模型(单杯成本 单店ROI 城市规模经济)评估选址 [31][35] - 近期在苏州阊门开设文化概念店 弥补品牌在地性表达短板 强化用户体验与立体感知 [38][41][42] 经营模式转型 - 加盟业务开展1年半 视为必须坚持的战略路径 总部转向供应链 数字化系统等中后台建设 前端授权加盟商并建立容错机制 [46][47] - 创始人定义公司仍处创业阶段 需保持周期应对能力 团队需维持乐观心态 创始人角色本质是资源整合与信心传递的"总包方" [50][52] 行业竞争观察 - 认为9.9元价格战本质是瑞幸通过低价教育市场 咖啡与奶茶同属饮料赛道 大单品策略成功转化部分奶茶消费者 [24] - 当前行业从极致品牌主义转向运营效率竞争 存活企业更注重单店盈利与现金流健康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