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icon
搜索文档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1.18%,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8-05 21:48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1.18%报1157.11点 成交额175.1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3.14% 近三个月上涨17.24% 年初至今上涨15.74% [1] 指数构成 - 选取港股通范围内中央企业控制的分红稳定且股息率高的上市公司证券 [1] - 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 基点1000点 [1]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远海控(7.14%)、东方海外国际(3.23%)、中信银行(3.02%)、中国石油股份(2.73%)、中国外运(2.7%)、中国海洋石油(2.46%)、中国神华(2.45%)、中国船舶租赁(2.36%)、中国光大银行(2.36%)、建设银行(2.33%) [1]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33.36% 工业占比32.19% 能源占比12.79% [2] - 通信服务占比9.95% 原材料占比4.73% 房地产占比3.86% [2] - 医药卫生占比2.07% 公用事业占比1.05%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港股通资格变动时相应调整 [2] 跟踪基金产品 - 公募基金包括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A、联接C和ETF产品 [2]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涨0.25%,成交额1.9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7-25 15:09
基金表现 - 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10)7月25日收盘涨0 25% 成交额1 93亿元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2月7日 管理费率每年0 50% 托管费率每年0 10% 业绩比较基准为经估值汇率调整后的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 [1] - 截止7月24日 基金最新份额为20 82亿份 最新规模为33 37亿元 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 23亿份和17 52亿元 份额增加57 36% 规模增加90 50% [1] 流动性数据 - 截止7月25日 近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33 57亿元 日均成交金额1 68亿元 [1] - 今年以来136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金额148 19亿元 日均成交金额1 09亿元 [1] 基金经理与持仓 - 现任基金经理为鲁亚运 自2024年2月7日管理该基金 任职期内收益60 26% [2] - 重仓股包括中远海控(7 01%) 东方海外国际(3 22%) 中信银行(3 09%) 中国石油股份(2 59%) 中国光大银行(2 54%) 中国外运(2 53%) 农业银行(2 50%) 中国海洋石油(2 42%) 建设银行(2 39%) 工商银行(2 31%) [2]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1.66%,前十大权重包含中远海控等
金融界· 2025-07-21 22:21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1 66%报1151 33点成交额230 06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2 73%近三个月上涨18 34%年至今上涨14 62%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为中远海控(7 06%)东方海外国际(3 22%)中信银行(3 05%)中国石油股份(2 78%)中国外运(2 68%)中国海洋石油(2 48%)中国光大银行(2 48%)建设银行(2 45%)中国船舶租赁(2 4%)农业银行(2 32%) [1] - 行业分布为金融(33 26%)工业(32 16%)能源(12 82%)通信服务(9 77%)原材料(4 93%)房地产(3 85%)医药卫生(2 13%)公用事业(1 08%) [2] - 全部样本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1] 指数管理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或丧失港股通资格时将剔除 [2] 跟踪产品 - 相关公募基金包括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A/C及ETF [2]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0.17%,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6-05 23:21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0 17%报1057 73点成交额192 5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8 25%近三个月上涨7 62%年至今上涨6 87%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与权重 - 十大权重股为中远海控(7 14%)、东方海外国际(3 28%)、中信银行(3 12%)、中国石油股份(2 76%)、中国海洋石油(2 64%)、中国光大银行(2 58%)、中国外运(2 58%)、中国神华(2 51%)、农业银行(2 49%)、中国银行(2 4%) [1] - 持仓全部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33 25%工业占比29 84%能源占比15 31%通信服务占比10 44%原材料占比4 23%房地产占比3 76%医药卫生占比1 98%公用事业占比1 2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或不符合互联互通资格时将剔除或调整 [2] 相关基金产品 - 跟踪基金包括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A/C及ETF [2]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平盘报收,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光大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4-21 18:39
指数表现与基本情况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4月21日平盘报收 成交额0亿元 [1] - 指数近一个月下跌8.24% 近三个月上涨1.03% 年初至今下跌3.14% [1] - 指数基日为2014年11月14日 基点1000点 选取港股通范围内分红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 [1] 指数成分与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远海控(7.47%)、东方海外国际(2.97%)、中信银行(2.9%)、中国海洋石油(2.66%)、中国神华(2.57%)、中国银行(2.53%)、中国石油股份(2.52%)、中国外运(2.51%)、中国联通(2.46%)、中国光大银行(2.37%) [1] - 成分股全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 [1] 行业分布特征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31.92% 工业占比29.67% 能源占比15.41% [2] - 通信服务占比10.98% 房地产占比4.49% 原材料占比4.29% [2] - 医药卫生占比2% 公用事业占比1.24% [2] 指数调整机制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股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港股通证券范围变动导致不满足资格时相应调整 [2] 跟踪基金产品 - 相关公募基金包括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A、联接C和ETF产品 [2]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2.11%,前十大权重包含中信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4-14 18:36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14日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2.11%,报959.7点,成交额205.29亿元,介绍其近月、近三月及年至今表现、编制方式、持仓等情况 [1] 指数表现 - 4月14日上证指数高开高走,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上涨2.11%,报959.7点,成交额205.29亿元 [1]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近一个月下跌6.36%,近三个月上涨1.23%,年至今下跌4.88% [1] 指数编制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中央企业实际控制的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该指数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中远海控(7.7%)、东方海外国际(3.05%)、中信银行(2.86%)、中国海洋石油(2.62%)、中国神华(2.56%)、中国外运(2.54%)、中国银行(2.52%)、中国联通(2.46%)、中国石油股份(2.44%)、交通银行(2.35%) [1]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中,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1] - 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持仓样本的行业中,金融占比31.75%、工业占比30.24%、能源占比15.08%、通信服务占比10.85%、原材料占比4.39%、房地产占比4.39%、医药卫生占比2.05%、公用事业占比1.25% [2] 指数调整 - 指数样本每年调整一次,样本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股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 [2] -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将其从指数样本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港股通证券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再满足互联互通资格时指数将相应调整 [2] 跟踪基金 - 跟踪港股通央企红利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A、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C、华夏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