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搜索文档
8月19日港股通央企红利ETF(159266)份额增加100.00万份,最新份额3.15亿份,最新规模3.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0 09:07
基金表现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159266)8月19日下跌0.50% [1] - 当日成交额达1633.22万元人民币 [1] - 基金份额单日增加100.00万份至3.15亿份 [1] 资产规模 - 最新资产净值计算值为3.15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0.09%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采用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收益率(按估值汇率折算) [1] - 基金管理人为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刘庭宇 [1] - 基金成立日期为2025年7月23日 [1]
ETF主力榜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主力资金净流出1011.63万元,居全市场第一梯队-20250811
新浪财经· 2025-08-11 16:53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表现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 SH)收跌0 51% [1] - 主力资金(单笔成交额100万元以上)净流出1011 63万元 居全市场第一梯队 [1] - 近3天主力资金连续流出 合计流出3461 77万元 居全市场第一梯队 [1] - 最新成交量为8213 67万份 [1] - 最新成交额跌破1 30亿元 [1] - 全市场排名较上一交易日后退35位 [1]
7月以来公告上市股票型ETF平均仓位19.04%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1:12
新上市ETF仓位情况 - 今日6只股票类ETF发布上市公告书 其中博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股票仓位为0 00%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股票仓位为19 79% 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股票仓位为27 75% 国泰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股票仓位为24 20%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股票仓位为19 93% 南方中证机器人ETF股票仓位为12 58% [1] - 7月以来共有28只股票型ETF公告上市 平均仓位仅为19 04% 仓位最高的是汇添富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 仓位为42 30% 仓位居前的还有鹏华科创板芯片ETF 华夏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ETF 汇添富国证自由现金流ETF 仓位分别为39 29% 34 07% 33 24% 仓位较低的为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博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天弘中证A100ETF 仓位分别为0 00% 0 00% [1] ETF募集规模 - 7月以来公告上市的ETF中 按上市交易份额统计 平均募集4 67亿份 规模居前的有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 富国中证港股通科技ETF 南方创业板中盘200ETF等 份额分别为13 41亿份 11 19亿份 7 99亿份 [2]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 - 从持有人结构看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平均占比为12 15% 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居前的有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 华夏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ETF 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分别为85 50% 36 38% 23 45%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较低的有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 博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分别为1 47% 1 85% 2 42% [2] 近期成立ETF建仓数据 - 南方中证机器人ETF募集规模3 70亿份 股票仓位12 58% [2] - 博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募集规模3 27亿份 股票仓位0 00% [2] - 广发上证科创板100ETF募集规模3 02亿份 股票仓位27 75% [2] - 国泰上证科创板创新药ETF募集规模6 64亿份 股票仓位24 20% [2] -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募集规模3 72亿份 股票仓位19 79% [2] - 华安国证航天航空行业ETF募集规模3 37亿份 股票仓位19 93% [2] - 汇添富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募集规模3 48亿份 股票仓位33 24% [2] - 嘉实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募集规模2 87亿份 股票仓位19 23% [2] - 富国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募集规模11 19亿份 股票仓位9 16% [2] - 南方创业板中盘200ETF募集规模7 99亿份 股票仓位12 03% [2] - 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募集规模4 04亿份 股票仓位20 44% [3] - 万家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募集规模6 42亿份 股票仓位20 14% [3] - 汇添富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募集规模3 16亿份 股票仓位42 30% [3] - 鹏华科创板芯片ETF募集规模5 08亿份 股票仓位39 29% [3] - 华夏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ETF募集规模2 30亿份 股票仓位34 07% [3] - 万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募集规模4 98亿份 股票仓位16 70% [3] -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募集规模3 21亿份 股票仓位22 02% [3]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消费主题ETF募集规模2 28亿份 股票仓位28 03% [3] - 天弘中证A100ETF募集规模5 07亿份 股票仓位0 00% [3] - 易方达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募集规模3 51亿份 股票仓位10 81% [3] - 富国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募集规模2 56亿份 股票仓位10 03% [3] - 易方达国证价值100ETF募集规模4 66亿份 股票仓位10 03% [3] - 南方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募集规模7 05亿份 股票仓位10 58% [3] - 科创增强ETF募集规模2 33亿份 股票仓位5 13% [3]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募集规模13 41亿份 股票仓位28 49% [3] - 鹏华创业板新能源ETF募集规模4 28亿份 股票仓位28 30% [3] - 港股汽车ETF基金募集规模2 43亿份 股票仓位9 77% [3]
华安基金:雅江世纪工程开工,有望激励顺周期板块
新浪基金· 2025-07-22 17:3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周上涨0.31% 恒生指数上涨2.84%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5.53% [1] - 恒生一级行业中医药和可选消费领涨 地产建筑业领跌 [1] - 南向资金上周净流入215亿港元 外资净流入港股0.98亿美元(EPFR口径截至周三) [1]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影响 - 总投资约1.2万亿元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19日正式开工 预计建设周期超10年 [1] - 工程将强力驱动土建工程、机械与高端装备、建材与材料等产业链升级 [1] - 电力外送需要强大的输配电网络支撑 工程具备强大的产业链带动效应 [1][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特征 - 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 是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 [3] - 成分股涵盖建筑工程、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顺周期板块 优选高分红低估值公司 [2] - 指数股息率达5.81%(vs中证红利4.50%) PB为0.64 PE为6.98 [2] - 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24% 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116% [2] 产品表现与配置价值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最新净值1.5198 规模31.90亿元 周成交额8.32亿元 [4] - 前十大权重股覆盖航运、金融、医疗、能源等行业 近12月股息率最高达13.0%(中远海控) [5] - 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 央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2]
权益ETF系列:关注结构变化,行情可能临近变盘点
东吴证券· 2025-07-12 2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结构变化,行情可能临近变盘点,后续市场或呈相对震荡行情,结构性行情持续涌现,建议进行均衡型的ETF配置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股市场行情概述(2025.7.7 - 2025.7.11) - 主要宽基指数:排名前三为万得微盘股日频等权指数(2.99%)、中证1000(2.36%)、创业板指(2.36%);后三为红利指数(0.23%)、北证50(0.41%)、上证50(0.60%) [5][10] - 风格指数:排名前三为小盘价值(2.71%)、小盘成长(2.31%)、巨潮小盘(2.15%);后三为大盘价值( - 0.18%)、中盘成长(0.40%)、国证价值(0.44%) [5][11] -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排名前三为房地产(6.12%)、钢铁(4.41%)、非银金融(3.96%);后三为煤炭( - 1.08%)、银行( - 1.00%)、汽车( - 0.41%) [5][15] A股市场行情展望(2025.7.14 - 2025.7.18) - 观点:关注结构变化,行情可能临近变盘点 [5][17] - 复盘:本周赚钱效应好,多数指数正收益,但市场轮动快,持有待涨体验或更好;月度宏观模型7月评分为 - 5分,预测7月大盘价值相对占优,万得全A指数或调整;日频宏观模型本周是持有信号,数据延续本周表现下周可能触发拐点信号;技术择时模型显示万得全A指数风险度为99.89,综合动量分数为74.86,趋势良好但位置偏高;近期大盘步入业绩预告期,可关注相关标的表现 [5][17] - 后续走势:短期看涨大盘指数,但行情临近变盘点,或出现结构性震荡,建议关注相对低位板块和标的;港股可关注AH溢价指数表现,近期A股可能阶段性强于港股 [5][20] 大盘指数宏观模型结果展示 - 低频月度宏观模型:更新时间为每月1号,分数范围 - 10分~10分,截至2025年7月11日分数是 - 5分,判断7月红利风格可能占优,万得全A指数或震荡调整 [24][26] - 高频日度宏观模型:更新时间为每天开盘前,分数范围 - 10分~10分,截至2025年7月11日自7月2日起持续发负向信号,预测万得全A指数后续临近拐点,会震荡 [26] 各大指数技术分析模型结果展示 - 主要宽基指数模型结果:截至2025年7月11日,综合评分前三为深证红利(62.19分)、科创50(57.09分)、深证成指(47.55分);后三为万得微盘股日频等权指数(30.59分)、红利指数(31.57分)、中证2000(31.86分) [32][35] - 风格指数模型结果:截至2025年7月11日,综合评分前三为大盘成长(54.96分)、国证成长(54.06分)、小盘成长(48.52分);后三为大盘价值(26.09分)、稳定(风格.中信)(30.67分)、周期(风格.中信)(30.99分) [43][46] - 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模型结果:截至2025年7月11日,综合评分前三为食品饮料(84.79分)、钢铁(57.92分)、美容护理(56.12分);后三为银行(24.65分)、综合(26.49分)、轻工制造(26.51分) [55][58] 基金配置建议 - 以ETF为主,筛选要求基金成立时间满一年且最新一期季报基金规模大于一亿元,建议进行均衡型的ETF配置 [65][66]
华安基金: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扩围,红利板块或受增量资金青睐
新浪基金· 2025-06-04 17:03
港股市场表现及资金流向 - 港股上周表现分化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全收益指数上涨0.25% 恒生指数下跌1.11%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43% [1] - 医疗保健和地产建筑业领涨 资讯科技和非必需性消费领跌 [1] - 南向资金净流入显著扩大 上周日均净流入56亿港元 总计流入约281亿港元 环比前一周大幅增加(前一周净流出约190亿港元) [1] - 红利类ETF资金流入强劲 上周净流入11.2亿元 排名居前 [1]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围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加速扩围 第三批600亿元试点即将批复 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 [1] - 新会计准则下险资增配高股息股票意愿增强 高股息股票可计入FVOCI科目 仅分红计入利润 持仓市值变动不影响当期利润 [2] - 高股息策略可平抑股价波动对利润表的短期扰动 同时提供实际现金流和利润贡献 [2] - 险资刚性负债成本下 高股息可弥补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行的票息缺口 [2] - 险资金金属性和负债久期与红利板块低波动、高股息特性高度匹配 [2] 港股央企红利板块优势 - 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达7.91% 显著高于中证红利的6.33% [2] - 估值优势明显 PB为0.6倍 PE为6.46倍 [2] - 全收益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累计收益101% 相对恒生全收益指数超额收益达101% [2] - 国内降息周期下的低利率环境和经济弱复苏背景利好红利策略 [2] - 市值管理推动下央国企分红意愿和能力较强 [2] 港股通央企红利ETF产品特性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513920)跟踪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 覆盖港股通范围内第一大股东为内地央企的高股息证券 [3] - 全市场首支叠加港股、央企、红利三重属性的ETF产品 [3] - 场外配套产品包括联接A(020866)和联接C(020867) [3] 指数成份股表现详情 - 前十大权重股集中分布于金融业(9只)和综合企业(1只) [5] - 中信银行(0998.HK)权重4.0% 近12个月股息率8.0% 周涨幅2.4% [5] - 工商银行(1398.HK)权重3.3% 近12个月股息率8.6% 周涨幅0.4% [5]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1339.HK)权重4.0% 近12个月股息率4.7% 周跌幅2.3% [5] - 农业银行(1288.HK)权重3.9% 近12个月股息率2.5% 周跌幅0.6% [5]
股息率超8%!
中国基金报· 2025-05-16 11:17
港股高股息资产吸引力 - 部分港股通高股息指数最新股息率超过8%,显著高于A股红利指数股息率(6.65%和6.31%)[1][6] - 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股息率达8.31%,港股通高股息(全)指数股息率为8.08%[6] - 低利率环境下,高息资产配置价值凸显,港股红利资产成为资金关注方向[1][3] 港股红利主题产品资金流入 - 全市场港股红利主题ETF年内净流入超110亿元,规模达462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40%以上[3] - 摩根基金港股红利指数ETF规模104.26亿元,年内净流入37.67亿元,规模较去年底翻倍[3] - 华安港股通央企红利ETF规模34.86亿元,净流入18亿元,较去年底增长116%[3] - 景顺长城港股央企红利50ETF规模48.65亿元,净流入13亿元,增幅超30%[4] - 主动管理型产品中,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净申购11亿份(比例60.49%),平安港股通红利精选净申购比例达390.16%[4] 港股红利资产表现 - 港股通高股息(全)指数近一年上涨16.63%,远超中证红利指数(-2.37%)和中证红利低波动指数(2.29%)[6]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6000亿港元,金融、电讯、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获重点配置[4] 投资逻辑分析 - "科技+红利"哑铃策略受推崇,红利资产可对冲科技成长波动风险[8] - 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指数市盈率仅6.72倍,低估值与高股息形成"双击"潜力[8] - 指数成份股以央国企为主,政策推动经济基本面修复将利好其长期发展[8]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机构资金持续增配现金流稳定的分红资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