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京地铁5号线
icon
搜索文档
三季度城市建设亮点纷呈 南京城建新建项目开工率已达95.2%
南京日报· 2025-10-11 10:35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展 - 新生圩长江大桥南接线地面段已正式通车,包含仙新路地面道路和栖霞大道互通地面道路,有效缓解周边区域交通压力 [1] - 新生圩长江大桥全桥总长13.17公里,主跨1760米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大跨度单跨吊钢箱梁悬索桥,通车后栖霞大道至江北大道通行时间将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 [2] - 南京北站站房区域出站层已完成首段顶板浇筑,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建成后将实现高铁、城际、普速、地铁等五线无缝换乘 [2] - 地铁5号线实现全线贯通运营,线路全长37.4公里,设30座车站及8座换乘站,成为南京地铁网络中的新换乘枢纽 [2] - 地铁3号线三期已通过项目验收进入不载客试运行阶段,同步验收的地铁10号线二期也已启动不载客试运行,10号线二期全长13.33公里设10座地下站 [3] 城建计划整体执行情况 - 全年城建计划中新建项目已开工118个,开工率达到95.2% [1] - 全市城建计划已完成投资508亿元,37个省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53.1亿元,投资进度达78.6% [3] 历史文化保护及片区更新 - 玄武区蓁巷和里文化街区完成更新,采用微改造精提升理念,保留街巷原有肌理并对店招进行全新设计,引入独立咖啡馆和文创小店等新业态 [3] - 南湖记忆三期“光阴里”街区在9月底开街,恰逢南湖新村竣工40周年,实现了从街巷风貌改造到生活方式重构的跨越 [4]
超越重庆、杭州 南京轨道交通今年将大爆发
第一财经· 2025-09-11 22:35
南京地铁运营里程排名变化 - 2025年8月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突破500公里,达到507.8公里,排名从7月的第9位升至第8位,超过重庆(501.5公里)[1][4] - 南京运营里程与杭州(516.0公里)已较为接近,预计年底将超过杭州,进位全国第7位[1][5] 里程增长驱动因素 - 里程增长主要源于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于8月6日开通,新增线路长度24.5公里,使总里程一举突破500公里[4] - 2025年南京计划开通5号线、3号线三期、10号线二期,使运营里程达到524.4公里;若6号线和S2号线(宁马城际)也建成,全年新增里程将达100公里,总里程超过580公里[5] 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数据对比 - 运营里程前三城市为北京(879.0公里)、上海(871.6公里)、广州(743.8公里)[2] - 客运强度最高城市为深圳(1.63万人次每公里日)、长沙(1.31万人次每公里日)、兰州(1.27万人次每公里日)[2] - 南京8月客运量为10171.3万人次,客运强度为0.65万人次每公里日,低于杭州的0.81和重庆的0.73[2] 南京轨道交通发展规划 - 南京是国内较早拥有地铁的城市,首条线路于2005年开通[4] - 根据2015年批复的第二期建设规划,原计划到2020年形成总长540公里的网络,但建设进度有所延迟[4] - 当前二期项目正集中收官,3号线三期和10号线二期已于8月中旬通过工程验收,S2号线车站主体结构已完成,盾构隧道全线贯通[5]
超越重庆、杭州,南京轨道交通今年将大爆发
第一财经· 2025-09-11 19:5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排名 - 南京8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为507.8公里,排名从7月的第9位升至第8位,超过重庆(501.5公里)并直逼杭州(516.0公里)[1][4] - 南京8月里程相比7月增加24.5公里,主要来自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开通[4] - 若5个项目全部建成,南京总里程将超过580公里,有望超过武汉(561.2公里)晋级全国第6位[1][5] 南京地铁网络发展规划 - 南京轨道交通二期规划包括8个项目,总长度157.2公里,但未如期完成[4] - 2025年计划开通运营5号线、3号线三期、10号线二期,力争建成6号线、宁马城际(S2号线)[5] - 5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南京今年新增运营里程将达到100公里,位居全国新增里程城市榜前列[5] 主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数据对比 - 上海运营里程871.6公里,客运量32338.0万人次,客运强度1.20万人次每公里日,均居前列[2] - 深圳客运强度最高,达1.63万人次每公里日,但其运营里程595.1公里低于北京和上海[2] - 武汉运营里程561.2公里排名第6,但其客运强度0.64万人次每公里日相对较低[2]
串起多个商圈景区,五号线开通首周,客流量超一百五十万人次
南京日报· 2025-08-11 10:34
地铁线路运营表现 - 南京地铁5号线于8月6日开通运营 截至8月9日累计客流量达152.5万人次 开通首周末迎来客流高峰 [1] 文旅商业带动效应 - 线路串联文商旅资源密集片区 成为激活文化、旅游与商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1] - 夫子庙站保留宋代至明清古道路遗迹 6号出站口直达景区 油纸伞装饰体现江南风情 [2] - 国风旅拍店客流量从日均30单提升至50单 增幅达67% [3] - 虹桥站"星空穹顶"成为网红打卡点 静海寺站可步行至阅江楼、静海寺和天妃宫等景点 [3] - 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客流量和消费大幅提升 地铁开通后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3] 商业消费促进 - 三山街站连接夫子庙商圈和多个商业综合体 首个周末商场人流密集 [5] - 市民从光华门至夫子庙商圈通行时间缩短50% 从需换乘变为直达 [5] - 鼓楼区至水游城可地铁直达 替代出租车出行降低成本 [5] - 东山站直通江宁万达广场 汇彩路居民从公交绕行变为3站直达 [6] - 线路串联鼓楼区、秦淮区、江宁区多个商圈 为商业综合体带来人气 [6] 交通网络优化 - 线路全长37.4公里 设30个站点含8个换乘站 连接三大城区 [8] - 填补下关滨江片区轨道交通空白 改善湖南路等传统商圈交通条件 [8] - 成为南京第四条南北向大运量交通廊道 扭转南北通道"西密东疏"局面 [7][8] - 南部新城3个站点填补土山机场以东轨交空白 未来可换乘规划中的13号线 [7] - 下关片区至新街口通行时间缩短至20多分钟 改善区域交通可达性 [8] 区域发展影响 - 实现江宁片区与主城无缝衔接 扩大居民出行选择范围 [7] - 线路形成"黄金对角线" 串联南部新城、五台山体育中心、滨江商务区等重要功能板块 [8] - 未来10号线二期开通将进一步重塑片区发展速度与节奏 [7]
一条地铁线的“到来”与“带来”
新华日报· 2025-08-07 05:51
南京地铁5号线通车影响 - 线路标志色为鹅黄色 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和庆祝 [1] - 串联主城区与南部新城 显著提升换乘效率和南北通勤便利性 [2] - 贯穿静海寺 五台山 朝天宫 夫子庙等顶级文旅资源 形成文旅串联效应 [2] 城市发展效应 - 通车后拆除围挡 修复城市界面 提振沿线商家经营信心 [2] - 推动老城区复兴步伐 为鼓楼北商圈转型 下关老工业区文旅融合创造机遇 [3] - 强化江宁新城与主城区物理连接 需进一步深化功能融合 [3] 战略实施模式 - 采用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模式 政府负责战略规划 资源协调和风险防控 [2] - 工程坚持民生导向 通过重大基建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2] 未来开发方向 - 需做好综合开发后续工作 包括文旅资源整合 商圈转型升级等 [3] - 以线路为纽带深化"文商体旅"融合 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
南京地铁5号线今起全线贯通运营
新华日报· 2025-08-06 05:23
南京地铁5号线全线贯通运营 - 南京地铁5号线北段将于8月6日6时正式开通运营 此前南段已于2024年3月31日开通初期运营 今日起全线贯通运营 [1] - 线路起于吉印大道站 终至方家营站 全长37 4公里 全部为地下线 共设地下车站30座 [1] - 8座车站与既有线路换乘 分别与1号线(三山街站 竹山路站) 2号线(上海路站) 3号线(夫子庙站 诚信大道站) 4号线(云南路站) 7号线(福建路站) S1号线(吉印大道站)实现换乘 [1] 线路定位及网络影响 - 5号线是南京"井字放射"地铁网络中与1 2 3 4号线并重的客流大动脉 呈西北-东南方向贯通主城 [1] - 串接下关 山西路 新街口 夫子庙等重点板块及南京新城 江宁核心区等地区 强化新街口 夫子庙等核心商圈地位 [1] 南京地铁网络扩容 - 5号线全线贯通后 南京地铁开通线路增至13条 [1] - 运营里程由484公里增至508公里 新增24公里 [1] - 车站总数由234座增至255座 新增21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