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经济

搜索文档
生态颜值变现经济价值 大沙河龙舟“划”出经济新蓝海
深圳商报· 2025-06-04 14:51
文旅活动与区域经济 - 大沙河国际龙舟邀请赛升级为国际赛事,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队伍600余名选手参与22人标准龙舟500米直道竞逐[1] - 赛事配套设置"端午拾趣"市集,包含非遗手作、龙舟主题邮局、艾草香囊等传统节味体验,带动市民参与[1] - 大沙河生态走廊发展为"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依托生态资源发展赛艇、骑行等产业,成为文旅消费黄金水道[1] 非遗文化与现代消费融合 - 南头古城举办"粽夏艺起玩"活动,20余场民艺工作坊将端午民俗转化为"生活美学",如竹编手机支架、土布香囊等健康时尚单品[2] - "如如士多"慢闪空间变身"国玩博物馆",通过泥咕咕、皮影戏等传统技艺吸引亲子家庭,实现传统技艺游戏化传承[2] - 民艺商店"如如吉市"首次规模化运营,推出云贵织锦、牦牛绒制品等产品,推动手艺活态保护[2] 科技与生态赋能文旅创新 - 无人机天幕大秀、碳纤维龙舟、剧场声光电技术等科技手段让民俗脱离"标本化",成为可感可知的潮流生活[3] - 大沙河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成为赛事经济、滨水商业载体,国际赛事热度进一步释放沿线商圈消费潜力[1][3] - 主题景区通过IP巡游、沉浸式宋韵体验(如净手礼、制香囊)、亲子旱地龙舟赛等活动重构端午民俗[2][3] 多业融合与消费闭环 - "旅游+"模式串联商圈促销、景区引流、文化展演,形成消费闭环,如锦绣中华复刻《梦华录》场景、K11 ECOAST海滨戏剧节等[3] - 传统节日与创新基因结合,推动文旅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如生态美学与科技破壁共同激活消费链[3]
端午假期旅游出行“掀起”国潮风
新华财经· 2025-06-03 23:33
端午假期旅游市场表现 - 端午民俗体验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游客偏好赛龙舟、包粽子、佩香囊等传统活动[1] - 广东、新疆、贵州文旅订单同比增幅居全国前三,其中广东惠州订单增长超34%[1] - 龙舟活动带动地方美食消费,广东"龙舟饭"订单量同比增长193%,新疆"鱼粽""酸奶粽子"订单量增长241%[1] 民俗活动带动出行需求 - 端午当天大型龙舟赛事举办地出行需求激增,00后打车看龙舟赛需求同比上涨超100%[2] - 前往屈原祠的打车需求较去年同期上涨298%,祭祖打车需求同比上涨61%[2] - 打车前往非遗活动地点的需求较去年同期明显上涨[2] 文旅融合趋势 - 微度假、避暑及民俗体验成为端午旅游市场显著特征[1] - "国潮风"激发"端午经济"新活力,传统民俗成为游客旅程中的亮丽风景线[1][2]
千帆竞渡,一粽尝新:解码端午经济的“流量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20:48
文旅行业端午假期表现 - 端午假期长三角城市如杭州、南京、上海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佛山因龙舟赛事引流,整体旅游预订订单量同比增长167%,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45%,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110% [2] - 端午假期前两天,"端午"、"非遗"等关键词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近1倍,丰富的娱乐活动掀起了端午"非遗旅游热" [2] - 民俗体验类目的地预订增幅超四成,标签含"龙舟"、"粽子"等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上月增长2.5倍 [6] 龙舟赛事带动文旅融合 - 全国及地方性龙舟赛事活动达122场,参与人数多达570多万人,成都、杭州、佛山等成为最火的"看龙舟赛"旅游目的地 [3] - 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入选国内十大热门民俗游活动,端午假日三天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134.18万人次,同比增长52.69%,营业收入6073.78万元,同比增长37.36% [5] - 杭州西溪湿地龙舟胜会吸引大量游客,龙舟分为满天装龙舟、半天装龙舟和赤膊龙舟,龙头可以活动并吐出漂亮水花 [6] 粽子文化经济表现 - 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5月21日至27日咸鸭蛋和粽子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均超过160%,黄鳝、打糕等端午传统吃食销量同比增幅分别为110%、82%和71% [7] - 嘉兴粽子与文旅结合,濮院时尚古镇百味粽宴展示近百种口味粽子,端午节期间嘉兴酒店订单同比增长34% [8][9] - 粽子消费延伸至潮玩文创,如嘉兴文旅推荐的"粽囡囡"潮玩毛绒玩偶,非遗集市相关攻略访问量同比增长超过300% [8][9] 民俗体验成为文旅新亮点 - 嘉兴濮院时尚古镇端午市集提供艾草香包制作、雄黄点额等体验活动,百味粽宴给足游客端午仪式感 [1][8] - 佛山创新打造叠滘龙船漂移"第二现场",设有大型LED屏全程直播赛事并举行美食市集、国风游等活动 [5] - 很多非主流旅游目的地借助民俗"大IP"出圈,沉浸式感受地方民俗成为端午文旅消费核心亮点 [9]
假期文旅有多“热”?数据盘点“端午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03 10:03
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端午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同比增长5.4% 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同比增长6.7% [7] - 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915.65万人次同比增长4.41% 国内游客总花费62.70亿元同比增长5.54% [11] - 甘肃接待游客1492万人次同比增长5.1% 旅游花费96.4亿元同比增长8.3% [11] - 湖南累计客流1728.8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6% 其中省外游客203.95万人次同比增长110.61% [12] 区域文旅活动亮点 - 黄河壶口瀑布推出"非遗+文旅"主题活动 包含旱地龙舟赛、壶口斗鼓等特色项目 [3] - 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开展舞蹈民乐表演和非遗制作体验活动 [3] - 青海湖游客参与跳锅庄、与斑头雁等野生动物互动 [3] - 贵州施秉县举办千人抬独木龙舟、万人长桌宴等传统活动 [3] - 黑龙江双鸭山70亩油菜花田吸引游客观光 [3] - 云南峨山县呈现融合千年技艺与民族风情的文化盛宴 [5] - 江苏如东举办科技烟花秀 新疆喀什古城千架无人机灯光表演 [5] 细分市场增长动力 - 北京演出市场开票316台超1100场演出 同比增加32% 国家体育场刷新单场观演人数纪录 [9] - 北京入境游客6.7万人次同比增长35.8% 入境游客花费7.2亿元同比增长41.1% [9] - 内蒙古亲子游和民俗体验游成主流 区外游客主要来自河北、江苏、重庆 [11] - 江西吉安发布长颈鹿家族城市IP 吸引亲子游客互动 [14] - 河南安阳太行大峡谷推出香囊缝制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15] 消费行为特征 - 游客出游以进城旅游和本地休闲为主 客源地集中在广东、山东、河南、四川等人口大省 [15] - 江苏省内旅游占比达65.6% 受足球联赛带动跨市观赛热潮 [15] - 高铁和自驾成为主要出行方式 小众旅游目的地热度增长 [15] - 商圈、度假区、文博场馆、城市公园为游客主要选择 [15] - 民俗非遗活动和亲子游成为新亮点 南方龙舟比赛受青睐 [15]
国风端午 畅游三秦
陕西日报· 2025-06-03 07:07
文旅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陕西省55个重点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70 21万人次 同比增长0 23% [1] - 旅游经营收入达11994 53万元 同比增长2 73% [1] - 入境游接待362团4324人 同比分别增长61 6%和72 2% [1] - 全省11家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客流量192 39万人次 同比增长8 61% 营业收入1 25亿元 同比增长11 92% [6] 文体旅融合活动 - 安康汉江龙舟节吸引256万人次观看直播 包含抢鸭子、摸鲤鱼等特色节目 [2] - 汉中市举办100余项文商体旅促消费活动 包括桨板公开赛、亲水运动季等 日均吸引3万余名游客 [2] - 咸阳推出湖畔音乐会、国潮古风影视动漫主题曲专场等活动 [2] - 渭南火车站展示非遗产品 景区免费演出皮影戏 [3] - 商洛棣花古镇开展诗词诵读、包粽子活动 柞水溶洞景区举办百步投壶等互动项目 [3] 文化体验与创新 - 西安城墙景区推出金甲武士巡演、《不良帅》互动等盛唐主题内容 [4] - 张载祠通过拓印活动传播关学文化 大唐芙蓉园举办唐文化巡游及非遗展演 [5] - 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举办儿童剧展演 包括《丑小鸭》等剧目 [5] - 多家博物馆推出青铜文明展、社教课程 并延长开放时间优化服务 [5] 演出市场动态 - 全省营业性演出举办229项1582场次 流行乐、儿童剧等占比28 8% [6] - 脱口秀、现代舞等新兴演出形式表现活跃 13类演出受年轻群体欢迎 [6]
文化中国行丨“端午经济”火热 国潮“圈粉”海外人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2 19:39
国潮消费海外市场表现 - 3D打印端午系列摆件在海外市场热销 美国 英国 马来西亚等国外贸订单激增 其中龙舟摆件日订单量达两万个 [1][3] - 海外客户对交货时效要求高 通常要求5-7天内通过空运发货 而非传统海运方式 [3] - 端午元素DIY装饰产品在海外走俏 主打仪式感和体验乐趣 跨境平台订单量显著增长 [5][7] 传统文化带动旅游消费 - 入境游热度攀升 海外游客将体验中国民俗文化列入旅游清单 国潮文创和非遗体验受青睐 [7] - 广东佛山龙舟主题活动吸引外国游客参与 包括观赛 品宴和文创体验 [9] - 福州长乐三溪村夜赛龙舟活动获英国游客高度评价 游客表示将通过社交媒体传播并计划深度游览 [9][11] 文化输出与产业联动 - 义乌商贸城经营者反映中国文化产品海外需求旺盛 3D打印等现代技术与传统元素结合有效推动出口 [1][3] - 跨境电商渠道成为文化产品输出重要途径 订单量持续增加显示国际影响力提升 [7] - 民俗活动如龙舟赛成为文化传播载体 外国游客参与体验后产生二次消费意愿 [9][11]
“端午经济”热气腾腾 中国龙舟文化“划”向全世界
央视网· 2025-06-02 16:38
国潮消费与海外市场 - 3D打印端午系列摆件和DIY装饰产品在海外市场走俏 美国 英国 马来西亚等国外贸订单激增 [1] - 义乌国际商贸城的3D打印玩具商家因端午主题产品订单繁忙 [1] 入境游与文化体验 - 端午假期入境游热度攀升 海外游客热衷体验中国民俗文化 [3] - 广东佛山的龙舟赛 龙舟宴 龙舟文创吸引外国游客参与体验 [3] - 福州长乐三溪村夜赛龙舟活动获英国游客称赞 [3] 龙舟运动国际化 - 龙舟运动在海外广泛流行 东南亚 南非 南美 欧洲均有龙舟社团或俱乐部 [6] - 北京国际友人龙舟俱乐部成员达四五千人 来自全球各地 [10] - "一带一路"青年龙舟国际邀请赛吸引30国71支队伍参赛 [12] 国际龙舟赛事活动 - 法国巴黎连续三年举办国际龙舟嘉年华 参赛队需含至少两名女性选手 [15] - 巴黎奥运会期间龙舟作为展示表演项目亮相 提升国际影响力 [15] - 塞尔维亚 德国 阿根廷 英国 南非 秘鲁 波兰 新西兰等多国举办龙舟赛或端午文化活动 [17] 非遗与文化传播 - 端午节于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3] - 全球多地举办"龙舟嘉年华" 展现同舟共济 拼搏奋进的龙舟精神 [13] - 全英中华端午龙舟会规模创历史新高 近50支队伍参赛 [17]
吃出带血创口贴,粽子大王「爆雷」
盐财经· 2025-05-31 11:56
核心观点 - 五芳斋面临上市以来最严峻的危机,包括食品安全问题、业绩下滑、库存压力和市场信任危机 [6][3][5] - 公司试图通过股东赠礼活动进行危机公关,但市场反应冷淡,股价下跌3%,市值蒸发1.59亿元 [2][3] - 粽子行业整体面临挑战,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 [20][25][30] 食品安全事件 - 五芳斋代工的来伊份蜜枣粽被曝含"带血创可贴",导致合作方退货率激增45% [3][8] - 公司生产流程存在监管漏洞,尽管声称有严格质检,但仍发生异物混入事件 [11][14]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有4073条关于五芳斋的投诉,涉及"粽子发霉"和"吃出异物"等问题 [14] 经营业绩 - 2024年粽子收入同比下滑18.64%至15.79亿元,销量减少1.14万吨 [3] - 全年营收22.51亿元,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均下降14% [3][29] - 库存量同比激增33.82%,显示销售不畅 [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4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878万元 [28] 生产模式 - 采用"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生产为辅"的模式,2024年委外生产占比16.43% [13] - 代工模式存在品控风险,监管难度大 [14] - 公司强调"手工裹粽"的传统工艺,但行业专家认为机械化生产在标准化和效率上更具优势 [14][15][17] 市场竞争与创新 - 竞争对手推出低糖、低脂粽子产品,迎合健康饮食趋势 [25] - 五芳斋产品创新不足,销售费用达4.95亿元,研发费用仅0.26亿元 [25] - 公司与多个IP联名营销,但未能触及消费者核心需求 [27] - 启动"糯+"战略试图多元化,但未能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28] 行业趋势 - 端午节粽子消费需求下降,消费者对传统礼盒兴趣减弱 [20][21] - "送礼经济"市场萎缩,"悦己经济"兴起 [30] - 专家建议粽子产品应向小份量、多元化、低卡轻负担方向创新 [30] - 建议拓展茶饮等新渠道,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30][32]
端午经济|假期短途自驾游热度升温,这一时段将迎出行高峰
第一财经· 2025-05-30 21:02
交通出行趋势 - 端午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6.87亿人次,同比增长约7.7% [1] - 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总流量约4070万辆,同比增约3%,客车流量峰值预计出现在假期首日约380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830万辆,占日均总流量约21%,较去年同期日均570万辆占比14.4%显著增长 [1] - 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占客车比例超过98%,出游多为近郊和周边省市中短途行程 [1] 油价与出行成本 - 国内成品油价于5月19日下调,92号、95号汽油每升分别下调0.18元、0.19元,全国大多数92号汽油零售价跌至7-7.1元/升 [2] - 按油箱容量50升计算,车主加满一箱油将少花9元左右 [2] 交通压力时段分布 - 假期前一天16时开始路网交通压力增大,19-21时为节前高峰时段 [2] - 假期首日上午10-12时为出城高峰时段,最后一天下午16-18时为回城易拥堵时段 [2] 充电基础设施保障 - 交通运输部门增加充电停车位、配备移动充电枪,提升充电能力并发布实时充电信息 [4] -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预计徐宿高速古黄河服务区单日车流量突破2500辆次,部署移动式充电车单日可满足72台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4] - 国网德州供电公司在禹城高速服务区实施24小时充电设施轮班巡检,确保充电桩稳定运行 [4]
传统节日玩出新花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30 07:04
龙舟赛事活动 -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举办"国家非遗道州龙船传统赛",吸引近200支龙舟队5000余人参赛 [8] - 重庆市武隆区芙蓉江举行第十八届龙舟锦标赛,21支队伍570余名队员参加200米和500米直道赛 [9] - 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有58支国内外队伍参赛,包括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际队伍 [9] - 苏州白娘子龙舟队由外企高管夫人等国际成员组成,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0] 非遗文化体验 - 华南农业大学联合佛山九江镇举办龙舟文化大讲堂、包粽子等端午主题活动 [10] - 湖南长沙望城区举办手工体验活动,居民制作艾草龙舟挂件、手绘扇子等非遗手工艺品 [11] - 武汉武昌区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居民学习制作端午香囊 [12] - 北京花店推出新中式艾草花束,融合传统习俗与现代审美 [13] 节日消费趋势 - 浙江嘉兴咸鸭蛋工厂日均生产10万枚咸鸭蛋供应端午市场 [14] - 贵州务川县艾草产业规模达7万亩,生产40余种艾草制品,2025年计划收购2000吨艾草 [15] - 端午香囊、艾草锤等传统工艺品线上线下热销 [14] - 北京文旅局推出1700余场端午活动,包括7条京郊主题游线路 [16] 文旅经济融合 - 龙舟赛事带动周边消费场景创新,如龙舟市集、衍生品开发 [8] - 端午民俗活动结合美食、文创等元素,形成"民俗+文化+体育"综合体验模式 [10][11] - 传统艾草装饰升级为时尚花艺产品,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13] - 端午假期恰逢儿童节,推动亲子游市场增长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