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膜加热器
搜索文档
东方电热20251113
2025-11-14 11:48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家电、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电池材料及机器人领域[1][2][3] * 公司为东方电热[1]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板块表现与展望 * 家电板块向智能小家电(如高速吹风机、咖啡机)转型并拓展海外市场 已获得三星 LG等客户订单 计划在泰国建厂 智能小家电利润率约10% 高于传统空调的3-5% 全年预期净利润约为5,000万元[2][3][7][8] * 新能源汽车PTC业务通过丰富产品矩阵 从传统空调PTC加热(价值约500元)扩展到智能座舱系统(单座售价约1,500元) 提高单车价值 已获广汽 吉利等4-5家主机厂认可 预计2025年该板块全年利润在7,000万至8,000万元之间 2026年订单将大量释放[2][3][9][12] * 工业装备板块因光伏行业去产能而压缩传统业务 转向开发半固态 全固态电池设备及熔盐储能设备 已开发出500公斤级硅碳负极设备 2025年该板块全年利润预期约为1亿元 其中传统光伏设备贡献约5,000万元[2][3][15] * 材料板块接到量产订单 主要应用于2,170型号电池 4,680型号电池材料验证基本通过 等待客户(如亿纬锂能)小批量订单 目前每月出货量约2000吨 2026年预计至少翻倍增长[3][16][17][18] 新业务市场前景与优势 * 熔盐储能设备2025年预计订单1.5亿元 利润率15% 2026年预计订单超2亿元 净利润约3,000万元[3][19] * 硅碳负极设备市场2026年预计扩产3万吨 对应约200台设备需求 形成20亿元增量市场 若市占率30%-50% 可实现超1亿元净利润[3][20] * 公司是唯一能生产500公斤级硅碳负极设备的公司 相比普遍的100公斤级设备效率更高 良率更优 切入该领域因超高温 超高压 化学反应等核心技术有50%以上相通[21][22] 发展战略与竞争格局 * 公司未来聚焦三大赛道:汽车热管理集成 电池设备及材料 机器人领域 这些赛道符合国家鼓励方向并与公司核心技术优势结合[5][6] * 在新能源汽车PTC领域 公司与华工高理为主要竞争者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竞争不激烈 通过规模扩张带来边际管理成本递减(如2024年5亿元产值需500人 2025年10亿元产值需700-800人)及材料革新(如开发厚膜加热器)保持8-10%的利润率 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产值可达15亿元[10][11] * 智能座舱领域 公司与座椅厂商合作提供功能模块 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与整车厂关系密切 具备综合实力和速度优势[1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开发的智能座舱产品集成压力传感 通风 按摩 加热等功能 预计将逐步渗透至中低端车型 市场空间非常大[12][13] * 机器人皮肤项目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 在机器人上的应用尚不成熟[24] * 2025年是公司业绩低点 2026年家电保持平稳 新能源汽车和工业装备将迎来爆发性增长[25]
东方电热2025半年报扫描:加速布局机器人赛道,电子皮肤打开成长空间
财富在线· 2025-08-29 14:4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0亿元 归母净利润9100.26万元 [1] - 二季度经营环比改善显著 新能源装备业务短期承压但核心板块逆势增长 [1] 家用电器业务 - 实现营收7.17亿元 同比增长14.08% [1] - 深化与格力 美的 海尔合作 开拓LG 三星等海外家电龙头企业客户 [1] 新能源汽车业务 - 营收达3.05亿元 同比增长61.02% 净利润同比增89.47% [1] - 产品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 计划开发厚膜加热器和智能座舱产品以提升单车价值量 [1] 新能源装备业务 - 熔盐储能电加热器作为国内首例6kV商业化产品 市场份额居行业头部 [2] - 与西安热工院签订近亿元熔盐储能电加热器开发合同 [2] 预镀镍材料业务 - 实现营收9406.59万元 同比增长22.61% [2] - 批量供货国际知名圆柱电池企业 国产替代先发优势持续扩大 [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与上海织识战略合作开发座椅压力感知系统及机器人电子皮肤 已完成量产准备 [2] - 下半年推进温控系统研发 目标打入具身智能本体厂商供应链 [2] - 全球人形机器人对柔性触觉传感器需求规模预计达152.5万平方米 市场规模274亿元(2030年) [2] 战略发展模式 - 构建传统业务升级与新兴业务突破的双轮驱动模式 [3] - 机器人业务契合国家战略 有望成为未来三年最重要增长引擎 [3] - 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驱动下向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 [3]
独家丨「苏焱电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厚膜加热技术发力新能源车热管理
雷峰网· 2025-08-14 14:59
公司融资与业务进展 - 苏焱电子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南通和仲领投 轩元资本等跟投 资金将用于产品开发与运营[2] - 公司成立于2022年11月 创始团队来自国际知名Tier 1企业 客户包括一汽 长安 广汽等知名车企[2] - 配备2条全自动乘用车产品总装线 1条半自动商用车产品总装线和1条全自动回流焊分装线 产线建设周期缩短至3个月 较行业平均水平快一倍[11] - 计划2025年年中或年底启动新一轮融资 重点用于产能扩张和新技术研发[12] 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稀土厚膜型高压液体加热器 打破专利垄断[1][2] - 厚膜加热技术获得独家专利 产品价格与PTC加热器持平[9] - 热效率较国内主流PTC提升约8% 能耗更低 支持实时监测功率调整 低温启动和长时间运行表现稳定[10] - 技术不受德国埃贝赫PTC专利限制 具备出口欧洲市场优势[8][11] 行业市场前景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约883-947亿元 2028年将增至1441-1546亿元[3] - 2024年热管理系统销售规模达818亿元 内销额711亿元 同比增长26% 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超60%[4] - 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达6000元以上 热泵空调和集成控制方案单车价值高达8000-10000元[4] - 热泵空调将成为15万元以上新能源车标配 集成化 智能化是未来发展趋势[5] 产品技术演进 - 加热器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部件 解决冬季取暖和电池保温需求[5][6] - 主流液体加热方式分为PTC加热器和厚膜加热器 PTC技术成熟成本低但热效率一般 厚膜加热器传热效率高体积小响应快[7][8] - 2020年特斯拉Model Y推出八通阀集成技术 引领行业进入热管理2.0时代[4] - 预计2025年厚膜加热器应用将迎来爆发 主机厂采用数量明显增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