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加热器

搜索文档
正扬科技深主板IPO终止:在审超两年,“台胞”夫妇控制95%表决权
搜狐财经· 2025-07-22 22:43
公司IPO终止 - 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深交所主板IPO申请,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1] - IPO申请于2023年6月28日获受理,2023年7月26日接受问询,在审时间超过两年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领域,产品包括SCR后处理相关的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及其相关零部件 [1] - 拥有垂直一体化产品体系,涵盖尿素箱总成、尿素液位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等 [1] - 基于传感器和热管理技术,拓展新能源产品如VCU、PTC加热器等 [1] 财务数据 - 2021-2023年及2024上半年营收分别为23.27亿元、19.29亿元、22.99亿元、11.75亿元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亿元、1.87亿元、1.96亿元、1.24亿元 [1] - 2024上半年资产总额26.91亿元,资产负债率35.39%,较2021年的51.96%显著下降 [2] - 2024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6.31%,较2021年的5.92%有所提升 [2] 股权结构 - 实际控制人顾一新及田虹夫妇通过西方商贸、东莞正昇合计间接持有公司90.21%股份 [2] - 顾一新和田虹夫妇合计持有公司94.88%表决权 [2] 管理层背景 - 顾一新,中国台湾籍,195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台湾地区海军军官学校轮机专业,曾在中国台湾地区海军服役 [3] - 田虹,中国台湾籍,1967年出生,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业经济财务专业,曾任职于深圳石化塑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5]
深交所一天终止2家IPO,其中1家过会逾2年未能提交注册
梧桐树下V· 2025-07-20 20:02
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板IPO终止 - 公司专注于SCR后处理相关的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及新能源产品研发生产 产品应用于道路车辆、非道路机械及船舶领域 形成垂直一体化产品体系[5] - 实控人为中国台湾籍自然人顾一新、田虹夫妇 合计持股94.88% 分别担任董事长和副董事长[7] -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27亿、19.29亿、22.99亿元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31亿、1.50亿、1.89亿元 2024上半年营收11.75亿 净利润1.24亿元[8]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38.66%-46.13% 主要客户包括山东重工集团(10.5%-12.13%)、TE(9.93%-14.31%)、康明斯(7.58%-11.48%)等[12] - 拟募资12亿元 用于搬迁技改(5.5亿)、新能源产品建设(3亿)、研发中心(2亿)及补充流动资金(1.5亿)[13] - 选择深交所主板上市标准为三年净利润累计超2亿且最近一年超1亿 同时三年营收累计超15亿或经营性现金流累计超2亿[10] 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终止 - 公司独家运营贵州省IPTV集成播控业务 2022年IPTV业务收入占比99.82% 其中基础业务占78% 增值业务占21.14%[16][17] - 控股股东贵州广播电视台持股71.44% 2019-2022年关联交易金额813万-1933万元 占营业成本5.77%-11.10%[18] - 2022年营收6.09亿元(+12.49%) 扣非净利润2.01亿元(+38.06%) 用户渗透率达62.45%[21][26] - 客户高度集中于三大运营商 2022上半年贵州移动占比63.64% 贵州电信27.83% 合计超90%[24] - 选择创业板上市标准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超5000万元[22] - 研发费用中委外研发占比高 2019-2021年向关联方北京连屏采购研发服务976万-2404万元 后出售其40%股权[26]
正扬科技撤回深主板IPO 原计划募资1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0 19:15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广东正扬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及关键零部件领域,产品包括SCR后处理相关的传感器、尿素箱总成及新能源产品如VCU和PTC加热器 [2] - 公司拥有垂直一体化产品体系,涵盖尿素箱总成、尿素液位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及其他配件 [2] - 公司在中国、美国、墨西哥、荷兰、印度及泰国设有生产基地或子公司,实现全球化布局 [3] 市场地位与客户 - 公司核心产品尿素传感器国内市占率连续9年超过50%,排名第一 [3] - 客户覆盖全球100多家主机厂的一级供应商,包括戴姆勒、沃尔沃、大众、一汽、东风等卡车生产企业及斗山、卡特彼勒等工程机械企业 [3] -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从39.65%提升至58.38%,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 [3]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19.29亿元、22.99亿元和16.7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1.96亿元和1.57亿元 [4] - 2023年四季度以来,国内天然气与柴油价差高位导致柴油重卡销量不及预期,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 IPO进程 - 公司深主板IPO于2023年6月28日获受理,原计划募资12亿元用于搬迁、技改、新能源产品建设等项目 [2][4] - 2024年7月19日,因公司与保荐人撤回申请,深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1][4] - 公司在撤回前已接受两轮审核问询,但未披露第二轮问询回复 [4]
湖北科技创新结硕果
经济日报· 2025-06-26 06:05
湖北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 湖北被定位为国家创新型省份,已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 - "十四五"规划专章部署创新战略,聚焦三维存储芯片、硅光芯片、新型显示材料、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关键技术攻关[2] - 着力建设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覆盖光电科学、生物安全、智能制造等9大优势领域[2] 产业集群发展 - 重点培育光电子信息、大健康两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构建以武汉为核心的沿江产业布局[2] - "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速成型:5个万亿元级支柱产业、10个5000亿元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元级特色产业[9] - 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已突破万亿元规模,千亿元级产业达19个[9] 科研平台与成果 - 建成"1+10+8+163+525"科创体系(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平台/新型研发机构)[6] - 九峰山实验室建成全球最大化合物半导体科研中试平台,带动30多家创新企业集聚[6] - 洪山实验室实现玉米基因研究成果转化,每亩增收150元[6] - 2024年获国家科技奖数量居全国第二,19项通用项目创历史新高[6] 企业创新实践 - 华工科技创造70多项"中国第一",PTC加热器获欧洲车企1亿美元订单[8] - 禾元生物实现水稻生产人血清白蛋白技术突破,有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自给[9] - 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万家,科创供应链平台入驻企业6.8万家[4][8] 人才与机制创新 - 实施"科技人才贷"政策(单笔最高1000万元),首批发放3000万元[4] - 拥有82位两院院士(全国第四)、1121万技能人才、132所高校(在校生超200万)[6][8] - 科技成果转化率从37%提升至67%,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10.5件(中部第一)[8]
武汉更“重”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实验室开发的PTC加热器拿下欧洲车企全平台项目 订单金额超1亿美元 公司累计创造70多项"中国第一"[6] - 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6万家 实现三年翻一番 光电子产业规模突破7500亿元[5][7][9] - 九峰山实验室建成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最先进科研及中试平台 聚集30多家创新型企业[8] 核心技术与企业突破 - 高德红外搭建三条完全自主可控国产化芯片生产线 成长为全球红外领域龙头企业[9] - 鼎龙股份成功研制抛光垫 高端晶圆光刻机等半导体核心材料 成为行业主流供应商[9] - 达梦数据以100%自主原创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为能源 金融等行业提供数字底座[9] 商贸物流与枢纽建设 - 武汉前4个月进出口总值1388.1亿元 同比增长27.5%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五成[12] - 中欧班列开通跨越里海新线路 形成4-6小时通达国内主要城市群的铁路交通圈[11] - 花湖机场与汉口北实现"点对点"接驳 生鲜商品12小时直达武汉并通过次日达网络分流[11] 营商环境与产业生态 - 小米智能家电工厂10分钟车程内集结华星光电 天马微电子等核心供应商[15] - Zoom武汉研发中心在光谷投用 计划三年内团队扩充至数百人[16] - 武汉策划楚商回乡招商活动超200场 签约小鹏汽车 数传集团等项目70余个[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