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核架构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超级科技日12C超充钠电技术
五矿证券· 2025-04-28 1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举办超级科技日发布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动新能源车进入“快充平权”阶段,补能效率成渗透率提升关键,快充技术电池层面卡点基本突破,后续重点在充电设施和电网适配,钠电性能与铁锂相当但有成本卡点,规模化降本后或替代部分铁锂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宁德时代“边界觉醒”超级科技日发布的主要产品&技术 - 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km续航和峰值12C超充的磷酸铁锂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低温、亏电状态表现优异,采用超晶石墨负极、均衡电子流技术等 [8][14] -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支持全电量使用,-40℃极寒环境可满足启驻用电需求,寿命突破8年,2025年6月正式量产,合作一汽解放 [8] - 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全球首个大规模量产钠离子动力电池,混动车纯电续航>200km,纯电车续航>500km,-40℃下动力不衰减,可用电量>90%,充电峰值5C,10分钟实现30 - 80%SOC补能,电池寿命>10000圈,2025年12月量产 [6] - 双核架构:电池包采用两个可独立能量区,保证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8] - 自生成负极技术:让元素直接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可实现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质量能力密度提升50% [8] - 骁遥双核电池:基于双核架构 + 自生成负极技术,采用“电电增程”策略,调配两个能量区的分配策略,满足用户不同需求 [8] 产业影响分析:新能源车“快充平权”阶段已至,补能效率成为当前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的关键 - 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进入快充平权期,4C及更高充电倍率可能成为未来电池能力标配 [20] -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进入第三阶段,补能效率成关键,快充电池及材料规模化、车端充电端电网端配套升级成重要趋势 [20] 产业影响分析:快充技术在电池层面基本突破,后续补能效率提升主要在充电设施建设&电网适配的进一步完善 - 当前公共桩建设水平难匹配峰值12C超充推广需求,满足4C快充功率要求的公共桩占比不足2.6%,12C峰值超充等对充电基础设施要求更高 [24] - 兆瓦超充对电网有强瞬时负荷压力,比亚迪、华为、岚图等厂商采用配储、微电网等方案缓解 [23][24] - 电池超充水平从4C突破至10C以上,快充在电池技术层面卡点基本突破,后续补能效率提升关键在充电配套设施完善 [24] 钠新电池:推出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乘用车动力电池两款钠电产品,同时对标铅酸启驻电池和动力锂电池 - 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对标铅酸启驻电池,-40℃极寒环境可满足启驻用电需求,支持8年车电同寿,预计使用成本降低61%,2025年6月量产,合作一汽解放 [29] - 乘用车动力钠电池对标动力锂电池,二代钠电能量密度175Wh/kg,>10000圈循环寿命,峰值5C快充,性能提升明显,2025年1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 [27][29] 产业影响分析:宁德时代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性能表现与铁锂相当,但当前仍存在一定成本卡点 - 宁德时代二代钠电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基本与铁锂相当,低温性能优于铁锂,与动力铁锂电池形成对标 [32] - 当前钠电未形成规模化产业链,层状氧化物路线钠电电芯成本约0.52元/Wh,高于锂电,主要成本卡点是负极硬碳成本高、电解液和正极材料规模化程度不足 [32] - 后续钠电电芯有降本空间,规模化降本后可能凭借低温性能优势小规模替代部分铁锂 [32]
宁德时代首个科技日聚焦:12C铁锂快充、自生成负极与“双核”架构
高工锂电· 2025-04-21 18:34
动力电池技术发展 - 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进入"需求引领"时代 [2]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钠离子电池、自生成负极技术及双核电池架构 [3]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 基于磷酸铁锂化学体系,提供800公里续航,支持12C峰值充电倍率(1.3MW功率),5分钟补能520公里 [4] - 性能超越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10C峰值充电倍率,5分钟补能400公里) [5] - 全温域、全SOC区间保持强劲动力,零下10℃低温亏电仍满足百公里加速需求 [5] - 采用碳包覆纳米超导正极、超晶石墨负极、纳米级液相高速传输电解液及均衡电子流技术 [6] - 适配所有兆瓦级超充桩,2024年底已在16家车企39款车型应用,2025年扩展至67款车型 [7] 钠新钠离子电池 - 能量密度达175Wh/kg(对应500公里续航),支持5C充电速率,循环寿命超1万次 [8][9] - 零下40℃至零上70℃极端温域工作,零下40℃保持90%可用电量且动力不衰减 [8] - 安全性实现从"被动防御"到"本质安全"突破,消除热失控助燃因素 [10] - 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寿命8年,全生命周期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 [10] 自生成负极技术 - 通过纳米级界面调控,离子传导速度提升两个数量级,活性离子消耗速率降低近90% [11] - 电池存储性能提升300%,减缓衰减并延长循环寿命 [11] - 与三元正极搭配可使能量密度提升至1000Wh/L以上 [12] 双核电池架构 - 集成不同化学体系电池,主能量区满足日常/快充需求,增程能量区提供高能量密度长续航 [13][14] - 五大核心功能:高压双核故障毫秒级切割、低压双核冗余供电、结构双核物理隔离、热管理双核独立温控、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定向排气隔离 [15][16] - 具体产品包括骁遥"钠-铁"双核电池(75kWh/700km)、"铁-铁"双核电池(1000km续航/12C快充)、"三元铁/双三元"双核电池(1000kW功率/1500km续航) [17][18] 行业影响 - 动力电池进入深度定制化阶段,消费者无需在续航、低温性能、寿命、安全、快充等维度妥协 [19] - 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轮船及工商业储能全场景产业化落地 [20] - 双核设计可弥补固态电池短板,加速其商业化应用 [20]
宁德时代首个科技日聚焦:12C铁锂快充、自生成负极与“双核”架构
高工锂电· 2025-04-21 18:34
动力电池技术革新 - 动力电池行业从"参数推动"进入"需求引领"时代 [1] - 公司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支持800公里续航和12C超充,5分钟补能520公里 [3] - 二代神行电池性能超越竞品,在零下10℃低温亏电环境下仍满足百公里加速需求 [5] - 采用碳包覆纳米超导正极、超晶石墨负极和纳米级液相高速传输电解液等技术提升性能 [6][7] - 二代神行电池适配所有兆瓦级超充桩,第一代产品已在16家车企39款车型应用 [8] 钠离子电池突破 - 推出"钠新"钠离子电池品牌,能量密度达175Wh/kg,支持500公里续航 [9] - 钠新电池在零下40℃保持90%可用电量,循环寿命超1万次 [9] -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寿命8年,总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 [9] - 钠离子电池实现本质安全,消除热失控助燃因素 [9] 自生成负极技术 - 自生成负极技术使离子传导速度提升两个数量级 [11] - 活性离子消耗速率降低近90%,存储性能提升300% [11] - 该技术攻克锂金属循环衰减瓶颈,与三元正极搭配能量密度可达1000Wh/L以上 [12] 双核电池架构 - 双核架构集成不同化学体系电池,实现超长续航与超高倍率组合 [13] - 包含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具备五大核心功能特征 [14][15] - 高压双核实现故障毫秒级切割与能量重构,低压双核保障核心功能稳定运行 [15] - 热管理双核支持差异化温度控制,热失控防护双核实现定向排气与隔离 [16][17] - 发布多款双核电池产品,包括钠-铁、铁-铁和三元气/双三元组合 [18] 行业影响与展望 - 多核技术使消费者无需在续航、低温性能、寿命等维度妥协 [19] - 技术创新回归产业价值创造本质 [20] - 技术应用将扩展至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轮船及工商业储能等领域 [20] - 加速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商业化落地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