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反式乌头酸
icon
搜索文档
“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获2024年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齐鲁晚报网· 2025-07-14 13:36
反式乌头酸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鲁抗医药联合开发的"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突破生产难题,实现规模化量产,获2024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1] - 传统生产方式从植物提取反式乌头酸含量仅0.1%~1%,化学合成法存在高污染问题,新技术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将微生物改造为"超级工厂",利用淀粉糖转化实现高效生产 [3] - 技术体系涵盖"使能技术—细胞工厂—发酵工艺—分离纯化"全链条,十吨级生产示范中产量超过100g/L,建成全球首条生产线 [7] 技术攻关细节 - 解决"能不能改"问题:基于CRISPR技术将工业菌种基因编辑效率从5%提升至近100% [5] - 解决"会不会改"问题:通过三代基因工程菌株迭代,使土曲霉菌株实验室摇瓶产量达57g/L [5] - 解决"好不好用"问题:与鲁抗医药合作优化发酵工艺,完成十吨级放大生产验证 [7] 农业领域应用 - 反式乌头酸作为新型绿色杀线虫剂,在黄瓜、莴苣等根结线虫防治中效果显著,正与鲁抗医药推进生物农药开发 [9] - 符合国家"绿色农业"政策需求,有望解决传统高毒杀线虫剂禁用及耐药性问题 [9] 化工领域应用 - 反式乌头酸酯替代石油基邻苯类增塑剂(年需求近千万吨),解决其生殖毒性问题,已应用于耐低温氯丁橡胶、PVC复合材料并商业化 [11] - 技术被列为《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重点发展生物基化学品,赋能特种橡胶、医用PVC材料等行业 [12] 产业化进展 - 技术推动反式乌头酸原料可及性,吸引企业关注并完成生产示范验证 [12] - 全链条技术贯通的生产示范线建成,产品在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销售 [11][12]
党建引领,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齐鲁晚报· 2025-07-01 05:25
公司党建共建战略 - 公司党委将产业链党建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定实施方案,今年以来与15家单位开展党建共建,组织学习23次、业务交流48次 [2] - 通过党建共建赋能产业链,推进"补链强链",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造良好内外部环境 [2][6] 科技链创新成果 - 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合作开发反式乌头酸,项目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全球首个反式乌头酸绿色生物制造项目将于2025年6月投产 [2] - 联合下游企业推进去邻苯化技术开发,在医疗器械、电线电缆、特种橡胶等领域形成创新应用体系,产业聚集效应放大 [3] 研发链突破 - 与中国药科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三方共建,推动创新药CIGB-814研发突破,成立"创新药物评价及重定位实验室" [3] - CIGB-814有望引领免疫疗法、细胞疗法新方向,在作用机制研究、临床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3] 供销链协同 - 以"党建内链"驱动"产业外链",深化与精华制药共建保障原辅材料供应安全 [5] - 与国药控股济宁公司、河南仁华生物科技等销售端企业结对共建,实现销售增量 [5] 专业链支持 - 与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建提升质量工作质效 [6] - 与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共建推动生态政策、先进技术精准落地 [6]
全球首个!十吨级!青岛能源所与鲁抗医药合成生物制造项目正式投产
核心观点 - 全球首个反式乌头酸合成生物绿色制造项目正式投产 标志着反式乌头酸原料可及性突破 将推动下游生物基材料 生物农药等应用技术快速发展 [1] - 该项目通过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实现反式乌头酸规模化生产 技术获评"国际领先" 并开发出新型生物基增塑剂 为医疗器械 电线电缆等领域提供新方案 [3][4] - 项目是生物-化工-材料跨学科融合创新的典范 展现了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的潜力 [4][5] 技术突破 - 采用合成生物学策略 首次实现反式乌头酸的微生物绿色制造 以高耐酸土曲霉为底盘细胞 创制高效细胞工厂 [3] - 突破菌种创制 发酵工艺和纯化技术等核心环节 完成十吨级中试发酵工艺放大 建立国际首条生产示范线 [3][4] - 开发反式乌头酸酯类新型生物基增塑剂 具有环保 安全 经济等优势 [4] 应用前景 - 推动反式乌头酸杀线虫生物农药和反式乌头酸酯生物基增塑剂等下游技术开发 [3] - 为医疗器械 电线电缆 特种橡胶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新方案 [4] - 项目获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是重点专项标杆案例 [5] 合作与评价 - 青岛能源所与鲁抗医药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共同突破 探索颠覆性技术转变为新质生产力的模式 [4] - 项目被评价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为生物经济领域注入新动能 [5]
全球首个!十吨级!青岛能源所与鲁抗医药合成生物制造项目正式投产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6-05 18:36
核心观点 - 全球首个反式乌头酸合成生物绿色制造项目正式投产 标志着反式乌头酸可及性困境实现重要突破 将推动下游生物基材料 生物农药等应用技术快速发展 [1] - 该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突破 是全球首条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生产示范线 技术成果获评"国际领先"水平 [3][4] - 项目开发出环保 安全 经济的反式乌头酸酯类新型生物基增塑剂 为医疗器械 电线电缆 特种橡胶等领域提供创新方案 [4] 技术突破 - 采用合成生物学策略 首次实现反式乌头酸的微生物绿色制造 以高耐酸土曲霉作为底盘细胞 [3] - 围绕使能技术平台 高效细胞工厂 发酵工艺示范 分离纯化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 创制反式乌头酸高效细胞工厂 [3] - 依托山东鲁抗医药十吨级中试发酵平台 完成发酵工艺放大与工程示范 建立国际首条微生物绿色制造生产示范线 [3] 产学研合作 - 由青岛能源所与鲁抗医药联合攻关 在菌种创制 发酵工艺和纯化技术等核心环节取得突破 [4] - 全球首次实现微生物合成反式乌头酸的规模化生产 是生物-化工-材料跨学科融合创新的典范 [4] - 项目获得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 成为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标杆案例 [5] 行业影响 - 推动反式乌头酸杀线虫生物农药和反式乌头酸酯生物基增塑剂等下游应用技术开发 [3] - 被评价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为生物经济领域注入新动能 [4] - 展现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的强大潜力 是颠覆性技术转变为新质生产力的成功探索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