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机器狗Go2

搜索文档
机器人板块强劲拉升,超额收益更好的机器人ETF(159770)5日“吸金”5.2亿,近5、10、20、60日净流率稳居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4-29 11:58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机器人指数(H30590)上涨1 26%,成分股信邦智能(301112)上涨7 77%,禾川科技(688320)上涨6 28%,丰立智能(301368)上涨4 82% [3] - 机器人ETF(159770)上涨1 18%,最新价报0 86元,盘中换手2 77%,成交1 48亿元 [3] - 机器人ETF近1周日均成交2 78亿元,排名可比基金前列 [3] 行业动态与技术进步 - 特斯拉展示Optimus人形机器人试生产线,计划2025年底生产数千台,目标2029-2030年年产百万台 [3] - 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展示宇树科技三款产品:人形智能体G1、四足机器狗Go2、行业应用四足机器人b2 [3] - 工信部表示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装备发展壮大,移动操作机器人、防爆工业机器人已在多个制造环节规模应用 [4] 机构观点与政策支持 - 国信证券认为特斯拉Optimus量产节奏清晰,叠加海内外巨头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加速落地,2025年或为行业爆发起点 [4] - 中银国际指出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扩大,工信部将实施"机器人+"等行动促进AI与装备融合,人形机器人2025年有望量产 [4] 机器人ETF资金与业绩 - 机器人ETF近1周规模增长4 26亿元,近5天净流入5 20亿元,净流率近5/10/20/60日分别为10 75%/10 85%/20 40%/275 32% [4] - 机器人ETF近3年净值上涨31 42%,居可比基金第一,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前9 95% [5]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6 40%,最长连涨涨幅38 97%,年盈利百分比66 67% [5] - 近1年夏普比率1 08排名可比基金第一,管理费率0 50%,托管费率0 10%为同类最低 [5]
德国机械设备制造商协会负责人: 中国机器人产业迭代快战斗力强
证券时报· 2025-04-26 04:18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机器人产业反应速度和迭代速度特别快,德国企业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完成的工作在中国最快一两周就能完成[1][2] - 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机器人产业链非常完善,全球范围内难找到能与之相比的地区,硬件设施和配套在半小时内就能送达工厂[2] - 中国机器人企业通过极致迭代速度和极致成本追求实现快速发展,战斗力让国际同行惊叹[2] 中国机器人价格优势 -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狗Go2起售价9997元,而波士顿动力类似产品Spot售价约7.5万美元(约54.6万元),价格相差50倍以上[3] - 价格优势来源于商业化量产降低成本,自有工厂将零部件成本压到最低[3] - 中国拥有全球80%的电池供应,生产成本比北美和欧洲低三分之一左右[3] - 中国占据永磁体所需稀土元素90%的市场份额,能以更低成本获取高质量原材料[3] 中国机器人市场格局 - 中国机器人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高端市场仍以德国、日本、美国企业为主[4] - 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被ABB、发那科、安川电机等国际巨头占据[5] - 难以攻入高端市场的原因包括核心技术积累不足、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品牌建设滞后等[5] 人形机器人发展机遇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品在全球低中高端市场均有竞争优势[5] -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国企业主攻中低端的格局正在改变[5] 全球市场拓展 - 全球制造业自动化需求持续旺盛,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或成为新增长极[6]
宇树机器人,又有一“搞钱杀招”
36氪· 2025-04-16 14:46
宇树机器人市场表现 - 宇树机器人通过春晚表演和社交媒体互动成为"顶流",G1展示720°回旋踢、鲤鱼打挺等动作,与真人互动话题如宇树机器人与黑悟空跨次元互动在微博热搜累计2229万浏览量 [1][3] - 2024年3月公司完成十余个商业合作,涵盖跨界站台、工厂溯源、舞台走秀、直播带货和唱跳表演五大类 [4] - 直播带货表现突出,G1在交个朋友直播间首秀5分钟销售额达128万 [14] 商业化合作模式 - **跨界联动**:与方程豹钛3 SUV、腾势汽车、特步等品牌合作,担任科技属性背书角色,安慕希广告中G1模拟人类促销员行为 [7] - **工厂溯源**:探访燕之屋燕窝车间(800名挑拣师)、伊利牧场,展示生产流程并互动 [12] - **舞台走秀**:参与淘宝"上班换新大小秀"和小红书RedGala活动,与真人模特协同走秀 [13] - **广告片主角转型**:从工具性展示转向"活人感"塑造,如G1以实习生身份入职伊利并拥有工牌 [1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C端产品**:G1(127cm高,擅长街舞)、H1(180cm高,科技感外观)、Go2(四足机器狗)分工明确,主打娱乐与陪伴属性 [15][17] - **B端产品**:核心零部件90%自研,量产成本比同行低75%,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份额达69.75%(销量)和40.65%(市场规模),海外订单占比50% [19] - 2018-2024年累计中标131笔B端订单,2024年单年中标43个(较2020年13个增长2.3倍),单笔金额20万-109万 [22] 市场战略与行业竞争 - **营销目的**:通过广告和活动进行C端市场教育,建立品牌认知而非直接盈利,如2020年春晚A1和2024年H1表演带动出货量增长 [25][26] - **行业背景**: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超80家,全年融资71笔(84.5亿元),案例数和金额同比增247%和226% [27] - **竞争布局**:国信证券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公司通过低价策略(G1售价9.9万元,较同行低80%)抢占市场 [27][30] 产品普及挑战 - **价格门槛**:当前G1售价9.9万元,距离"平民化"目标(2万元/台)仍有差距 [30] - **功能局限**:C端机器人主要用于陪伴或娱乐,抓取能力和动作灵活性不足,复杂任务场景适应性待提升 [31] - **技术瓶颈**:操作安全性、交互情感反馈等需长期优化 [31]
科技与未来在此相遇——二〇二五中关村论坛年会探馆侧记
中国化工报· 2025-03-28 11:01
机器人技术应用 - 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示百余款服务机器人,包括接待引导、会议提醒、书法表演、咖啡制作等多样化功能 [3] - 现代茶艺大师机器人采用硅橡胶柔性夹爪,可完成泡茶全流程操作,融合茶道艺术与科技 [3][10] - T1引导机器人具备23个自由度,身高1.2米,可实现队列整齐行走与智能接待服务 [3][6] - 四足机器狗Go2等新型机器人吸引关注,显示行业在仿生运动领域的突破 [9] 人工智能技术突破 - 开源大模型支持的"中关村论坛智能体"提供会议咨询与交互问答服务 [5] - AI同传系统实现声纹识别与语音拟合,保留演讲者原声输出翻译结果 [5] - 文生视频技术快速生成暖场片,AIGC工作站辅助新闻创作与设计 [5] 绿色科技与可持续实践 - 全流程无感通行系统整合电子证件、智能导航,减少90%纸质材料使用 [7] - 会场采用100%可循环物料,包括回收塑料瓶与竹纤维制作的手提袋 [7] - 可回收纸质家具(如纸椅子、围挡)与电子化资料践行低碳理念 [7] 行业技术升级趋势 -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使机器人稳定性与情绪识别能力显著提升,可适应公共服务等复杂场景 [4] - 多机协同运动技术实现6台机器人同步舞蹈表演,突破单一程序执行局限 [4] - 接待机器人"妮娅"具备情绪感知与动态交互能力,显示人机交互技术成熟度 [1][10] 科技文化融合创新 - 科技树景观结合三山五园文化元素,通过AI生成动态影像,象征科技与文化交融 [7] - 书法机器人展现东方美学与自动化技术结合,拓展传统文化传播形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