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宇树机器人H1
icon
搜索文档
王兴兴回应“宇树机器人瘫倒”!还有这些疑问,他说......
新华网财经· 2025-04-22 16:20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表现争议 - 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在半程马拉松比赛中摔倒 引发公众对其技术稳定性的质疑[1] - 知乎用户质疑春晚表演时机器人需人工协助下台 并指出刘谦互动环节出现死机情况[3] - 公司CEO王兴兴回应称春晚机器人具备全自动走位能力 下台动作为导演设计的表演效果[3] - 针对刘谦互动环节的故障 公司解释为工作人员误触急停按钮 并强调该情况仅发生一次[5] 公司技术能力说明 - 公司表示马拉松表现差异源于不同团队的操作和开发水平 强调不应以单一事件评判产品性能[8] - CEO王兴兴确认将很快举行预告的人形机器人格斗直播[8] - 公司正在筹备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 计划于2024年5-6月举办[10] 媒体与公众反应 - 事件引发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包括中国青年报、九派新闻、第一财经等[12] - 公众讨论聚焦于产品实际性能与宣传表现的差距[3][5] - 公司CEO通过知乎平台直接回应质疑 进行危机公关[3][8]
人形机器人的“马拉松”才刚开始
虎嗅APP· 2025-04-19 22:06
以下文章来源于AGI接口 ,作者宋思杭 AGI接口 . AI卷起的财富风暴。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天工Ultra机器人 2小时40分钟42秒,这是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军纪录。 2025年4月19日清晨6点,空气中还带着春末的微凉,但赛道旁已挤满了观众和媒体长枪短炮。这些人大多都怀着对新技术与机器人的好奇 与期待,参观这场AI时代下的"特殊"体育赛事。 另外,在这场全程21.0975公里赛程的比赛中,机器人大部分还需要中途换电3-4次。根据赛事规定,换电时间也直接计入总成绩。 对此,有行业人士告诉虎嗅,通常情况下,像马拉松这类比赛,机器人都需要数月的准备时间。记得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的宇树机器人 H1,也经历了三个月的反复练习。 不过,据取得本次比赛冠军的天工机器人方面告诉虎嗅,他们是收到官方通知之后投入准备的。 据了 解,参赛方接到主办方邀请通知的时间是2025年1月初。 与人类半程马拉松相比,其男子的世界纪录是56分42秒,女子是1小时02分52秒,顶尖选手的配速可达每公里2分40秒左右。相比之下,天 工Ultra的平均配速约为7分37秒/公里,也相当于人类业余 ...
第一批买到宇树机器人的赚麻了
投资界· 2025-03-07 15:15
宇树科技机器人市场表现 - 宇树H1和G1人形机器人在京东线上首发售罄,G1起售价9.9万元,H1起售价65万元 [3] - 由于现货稀缺,交付周期普遍需要2个月,二手市场出现溢价,G1部分二手现货价格被炒至14万元,溢价超过40% [6][10] - 租赁市场火爆,单台日租金高达5000元至1.5万元,档期紧张,出现"一机难求"局面 [6] 机器人商业应用场景 - 租赁用途覆盖新店开业游街、广告引流、商场暖场、公司年会、科技展览、政府宣传、汽车展销、教育科普等多样化商业场景 [9] - 海外市场应用更具创意,包括抽象艺术、街头整活、情景喜剧等,美国顶流主播Kai Cenat购入G1后带动直播切片播放量从50-200万飙升至400万 [10][12][14] - 意大利博主Jakidale利用G1拍摄情景剧,视频播放量达89万 [15] 产品技术特性与研发进展 - G1机器人重35kg、高127cm,拥有23-43个关节电机,关节最大扭矩120N・m,目前AI能力限于快速建模和行走避障,需编程扩展功能 [10] - 英伟达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基于G1开发ASAP模型,通过强化学习实现流畅全身控制,可完成高难度动作如APT舞蹈、C罗庆祝动作等 [20][22] - G1展示强大动态平衡能力,能在20厘米宽踏脚石上稳定行走,负重6千克抗干扰完成任务,技术为救援、巡检场景奠定基础 [26]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波士顿动力创始人Marc Raibert透露其研究所已购买宇树机器人测试性能,认可其性价比 [26] - 宇树科技开源G1操作数据集,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技术优化 [20] - 公司计划未来将机器人价格降至三四千元,目标进入家庭场景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