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icon
搜索文档
文旅赋能绘就城景融合画卷
经济日报· 2025-10-11 14:05
城市发展与文旅融合 - 永靖县通过“创城+旅游”模式建成甘肃省首个以城为景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1] - 景区与城区在功能、交通、服务设施、景观风貌等方面实现有机深度融合 [1] - 依托黄河文化及黄河流经县域107公里的资源禀赋发展文旅产业 [1] 城市基础设施与环境提升 - 建成生态、水景、如意、郁金香四大公园及7个“口袋公园” [2] - 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2.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97平方米 [2] - 实施城区智慧停车场、智慧路灯等项目以解决停车难题并提升城市智能便捷度 [2] 产业协同与经济效益 - 发展田园采摘、休闲垂钓、研学教育、农事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 [3] - 促进观光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 [3] - 城市环境改善吸引更多游客,带动村民收入增长 [2]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4年文化产业营收超19万亿元
经济日报· 2025-09-30 06:19
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健全,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 [1] - 202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次比2019年增加4.4亿,增长49% [1] - 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变,去年全国举办“村晚”8.17万场,吸引2.62亿人次参与 [1] 文化产业发展 - 文化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2] - 产业效益明显提升,去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 [2] - 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增加至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 [2] -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 [2] 旅游产业供给 - 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丰富,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总数达到1.65万家 [2] - 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 - 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 [2] 文旅融合发展 -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风尚,“文物游”“非遗游”“考古游”“博物馆游”持续升温 [3] - 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接近15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3]
上半年国内出游人次创新高,双节京沪穗蓉杭等城市热度或超去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17
行业核心数据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创下新高 [2] - 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预计热门城市旅游热度将突破去年高位 [5] - 出境游方面,预计前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大幅增加 [5] 旅游产品供给特点 - 优质产品供给丰富,全国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3]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3] - 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 [3] 产业融合与新兴业态 - “融合态”产品成为亮点,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培育新增长点 [3]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工业生产线和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 [3] - 抓住北京冬奥会机遇,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 - 产品“科技感”明显增强,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9个适老化案例、42个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4]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和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等科技手段提升游客体验 [4] 个性化与特色化产品 - “特色化”产品不断涌现,针对亲子游需求丰富研学产品供给 [4] - 旅游列车适应银发群体需求,今年1-8月全国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4] - 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4] 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 部分地区存在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浪费,部分旅游产品前期论证不充分或不能适应市场变化 [5] - 行业主管部门将督促指导地方加强摸排整改,采取有效措施盘活处置闲置低效项目 [5] - 下一步将聚焦游客需求变化,持续优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5]
文旅部:一些地方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将督促整改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20:20
行业供给规模与质量提升 - 全国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1] - "十四五"时期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 [1]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 [1] - 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300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持续优化提升 [1] 产业融合与新兴业态发展 - 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2] - 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冰雪文化、旅游、运动、装备融合发展 [2] - 工业生产线和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嵌入旅游线路 [2] - 邮轮业态发展迅速,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建设 -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快智慧景区、度假区、街区建设 [2] - 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9个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2]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和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提升游客体验 [2] 产品特色化与细分市场需求 - 针对亲子游需求丰富研学产品供给,使研学旅游成为"行走的课堂" [3] - 旅游列车较好适应银发群体需求,今年1至8月全国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其中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3] - 引导经营主体推出定制化、特色化旅游产品,适应不同游客群体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