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从“流动的中国”到“双十一”预热 消费的崛起,凸显中国经济勃勃生机
上海证券报· 2025-10-11 02:20
国庆中秋假期服务消费分析 - 国庆中秋长假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超过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 [2][5] - 旅游消费呈现多样化、多业态融合发展趋势,如“北疆阿勒泰伊犁大环线”小团游增添文化体验,宁夏海原系列活动构建“灯谜互动+非遗体验+特产展销+灯光秀”联动模式 [2] - “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新业态带动旅游增长,例如“苏超+”3场比赛带动主场城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数同比增长11.45%,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同比增长33.73% [3] - 服务供给优化提升消费体验,如景德镇为网红“鸡排哥”新增便民摊点等措施,带动当地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近40% [4] - 需求端变化推动供给提质,沈阳洗浴成为异地游客交易额第一的玩乐品类,“沿着剧情游世界”新玩法带动哈尔滨、丹东等目的地出游人次同比增长超30% [4] 短视频平台“双十一”策略 - 抖音电商“双十一好物节”推出“立减折扣”、“一件直降”等优惠,立减优惠力度为15%及以上,并配合亿级现金补贴与千亿级流量资源扶持 [5][6] - 平台为商家提供多项免佣金、降低运费险等服务,今年1至8月累计为商家减免、补贴超190亿元,“双十一”期间将持续加码 [6] - 快手电商“双十一”以“好东西,真省钱”为主题,投入共计30亿元红包和商品补贴,并采用AI工具覆盖商家经营全链路以提升效率 [7][8] - 两家头部平台政策均突出简单高效,优惠机制直接透明,并通过场景化和内容化结合引导消费者快速决策 [8] 金融服务激发消费活力 - 金融机构围绕住宿、餐饮、娱乐等场景创新服务,多家银行上线“双节”专属信用卡优惠活动,覆盖多元消费场景 [9][10] -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例如交通银行消费贷款投放量环比增长14个百分点 [10] - 银行创新推出“国补贷”等产品,交通银行“国补贷”最高授信300万元,已在多个省市上线,解决经销商备货资金需求 [12][13] - 金融机构深耕消费场景,如农业银行广东顺德分行通过“文旅活动+合作商户+农行信用卡”模式,假期信用卡消费额超2.7亿元 [15] - 跨境消费服务创新,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离境退税“即买即退”业务,上海市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 [13][14]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旅游为民 旅游乐民 文旅部门这样发力!
新华社· 2025-09-29 21:51
行业核心理念 - 文旅行业坚持旅游为民、旅游乐民的理念,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供给 [1] 产品融合态发展 - 积极推动“旅游+”模式,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 [4] -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工业生产线和工业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 [4] - 行业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 [4] 产品科技感提升 - 行业大力发展智慧旅游,许多景区推出AI机器人导览员 [7] - 泰山、黄山等景区引入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以提升体验 [7] 产品特色化供给 - 行业丰富研学产品供给,使研学旅游成为“行走的课堂” [11] - 旅游列车因节奏舒缓、串联性强,适应了银发群体需求 [11] - 促进邮轮、游艇、游船等业态发展,今年前8个月上海共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 [11]
文旅部:一些地方以旅游名义盲目上项目造成闲置,将督促整改
南方都市报· 2025-09-29 20:20
行业供给规模与质量提升 - 全国A级景区总数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 [1] - "十四五"时期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 [1] - 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以上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超过1400家 [1] - 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300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持续优化提升 [1] 产业融合与新兴业态发展 - 积极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等领域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2] - 建设26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推动冰雪文化、旅游、运动、装备融合发展 [2] - 工业生产线和遗址有机转化为旅游产品,嵌入旅游线路 [2] - 邮轮业态发展迅速,今年前8个月上海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09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136万人次,同比增长49.9% [3] 科技赋能与智慧旅游建设 -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加快智慧景区、度假区、街区建设 [2] - 推出36个智慧旅游解决方案、39个智慧旅游适老化典型案例、42个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2] - 景区引入AI机器人导览员和登山助力外骨骼设备,提升游客体验 [2] 产品特色化与细分市场需求 - 针对亲子游需求丰富研学产品供给,使研学旅游成为"行走的课堂" [3] - 旅游列车较好适应银发群体需求,今年1至8月全国累计开行旅游列车1551列,同比增长26%,运送旅客93万人,其中老年游客占比80%以上 [3] - 引导经营主体推出定制化、特色化旅游产品,适应不同游客群体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3]
光耀太行·红土巨变 | 浑源:北岳灵秀厚植“千年芪乡”
央广网· 2025-09-22 15:23
黄芪产业 - 公司3500亩黄芪生产基地产量占年销量20% 其余从当地种植户收购约600吨黄芪[4] - 黄芪种植面积28万亩 全产业链年产值达15亿元 涉及芪农约3万多户[5] - 围绕种植端原生态保护 生产端精深加工 销售端小众高端定位 强化种质保护和品种提纯[5] - 建成全国唯一黄芪主题博物馆 2023年恒山黄芪栽培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 凉粉产业 - 从事凉粉企业和个体户200多家 夏季摊点800多家 从业人员超1万人[7] - 对标柳州螺蛳粉百亿产值模式 推动2家企业获SC认证 建设区域公共品牌[9] - 研发沙棘凉粉 黄芪凉粉等新产品 2024年获评大同市级专业镇[9] - 建成凉粉文化园 集生产加工 康养休闲 研学旅游于一体[9] 文旅产业 - 县域内存有488处不可移动文物 其中国宝级古迹7处[10] - 2024年新建2.36万平方米恒山游客中心 提供票务 交通 餐饮 文创一体化服务[10] - 文创产品推出19个系列35款 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78%[12] - 2024年接待游客567.82万人次(增速46.52%) 综合收入18.47亿元(增速61.31%)[14] - 智慧旅游系统接入线上平台大数据 分析游客消费习惯和客源地数据[12] -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高度还原悬空寺等古建 带动景区热度提升[14]
桂林旅游强势涨停 中秋国庆“超级黄金周”催化旅游消费热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22:16
行业趋势与市场表现 - 国庆假期文旅市场关注度提升 2025年国庆恰逢中秋节形成8天超级黄金周 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45% [2] - 行业获得政策有力支持 包括扩大内需提振消费 文旅新业态培育 离境退税政策完善等措施 [2] - 行业加速融合创新 "旅游+"模式不断涌现 为市场带来新活力 [2] 公司战略与业务创新 - 公司积极探索"旅游+"模式 结合传统节日推出主题旅游产品 吸引大量游客 [2] - 推出"唱着山歌游广西·2025广西歌超大联动"品牌IP活动 融合旅游体验 非遗文化与赛歌会友 [2] - 与"上新了·故宫"文创团队合作打造"上新了·桂林"品牌 推出国潮元素特色文创产品 [2]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推进AI与文旅融合 在银子岩景区推出"AI伴游财神萌宠" 首次实现带得走的AI文化IP [3] - 在两江四湖景区实现数字夜游 打破传统观景模式 [3] - "桂林一城游"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 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3] 资产整合与业态拓展 - 天之泰大厦启动招商 计划打造广西首个全业态二次元主题购物中心 [3] - 全资收购广西漓胜旅游和广西景区通旅游公司 加强数字化服务与全域旅游生态构建 [3] - 通过收购整合优质资产 优化现有旅游资源和业态 [3]
锐评|看电影票根的七十二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1 17:08
核心观点 - 电影票根从文化消费凭证转变为跨业态消费联动纽带 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1][3][4] - 票根经济通过链式消费乘数效应释放消费潜力 成为提振消费的务实举措 [3][4] - 政府与企业协同优化合作机制 通过政策支持和场景创新提升城市服务能级与竞争力 [4] 消费联动模式 - 凭电影票根可享受餐饮折扣 游戏畅玩 运动课程等超30个商圈联动福利 [1][3] - 暑期60余部新片上映带动票根经济 将单次观影消费延伸至餐饮 展览 文创等领域 [3] - 票根经济推动购买量和复购率显著上升 为商家带来可观长期收益 [3] 业态扩展潜力 - 票根经济模式可扩展至演唱会 赛事 景区及交通票据(火车票 登机牌)等多场景 [4] - 年轻人跨城消费趋势强化链式消费乘数效应 串联交通 住宿 餐饮 零售等消费环节 [4] - 2024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深化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 [4] 经济影响维度 - 票根经济与潮玩经济 国潮经济共同体现中国经济活力 [5] - 以需求增量撬动发展增量 构建热辣滚烫消费市场助力经济稳步前行 [5]
方立群:澳门正通过“旅游+”迈向多元融合新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4 15:22
行业复苏态势 - 2025年上半年澳门入境旅客达1921万人次 恢复至2019年同期95%水平 [1] - 人均非博彩旅游消费达1970澳门元 较2019年提升22% [1] - 海外旅客达243万人次 同比增长66% [3] 政策支持举措 - 个人游适用城市增至59个 横琴旅游团进团出政策放宽 [1] - 横琴口岸2024年客流突破2000万人次 [3] - 中央持续出台惠澳政策及琴澳生活便利政策 [1] 产业融合实践 - 旅游+文化通过智能行程规划吸引百万人次深度文化体验 [2] - 举办24场国际厨艺盛事 联合央视打造获奖美食文旅节目 [2] - 依托北京协和医院澳门分院开发医疗检测与度假结合产品 [2] - 以格兰披治大赛车等赛事带动社区效益提升 [2] 智慧化建设进展 - AI智能旅游助手"麦麦"支持多语言服务 自助解决率超96% [2] - 智慧客流监测系统覆盖115个景点 流量预测准确率达91% [2] - 2024年移动支付交易量达2.5亿笔 普及率大幅提升 [2] - 推进全域5G网络覆盖与免费Wi-Fi无缝衔接 [2] 区域协同发展 - 推动澳门历史城区与横琴长隆一程多站路线 [3] - 合办澳门横琴艺墟 推出澳琴会展品牌 [3] - 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3] 品牌推广成果 - 建立28个账号国际宣传矩阵 粉丝数量突破923万 [3] - 感受澳门路展活动吸引127万人次参与 [3] - 荣获2024中国旅游者出境满意度十佳目的地榜首 [1] - 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 [1]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开发东南亚欧美中东客源市场 [4] - 借助全运会契机放大体育+旅游效应 [4] - 针对青年发展演唱会经济 针对长者开发银发经济 [4] - 建设旅游大数据平台与智慧调度机制 [4]
桂林旅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积极探索“旅游+”新业态
证券日报· 2025-08-29 16:4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7亿元 同比增长0.3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00.77万元 同比增加2710.1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2] - 营业成本1.40亿元 同比下降1.90% 管理费用减少7.47% [5] 游客接待量增长 - 上半年接待游客234.60万人次(不含出租车业务) 同比增长6.96% [2] - 景区 游船客运 酒店 客运站等主要业务板块游客接待量均实现同比增长 [2] - 五一假期期间(5月1-4日)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0% 营业收入增长13% [3] 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 - 以"四季畅游"为主题推出系列节日主题旅游产品 包括春节 三月三 五一等假期 [3] - 举办云顶非遗集市 国潮音乐会 轻舟巡游演艺 银子岩奇幻游园会等活动 [3] - 与"上新了·故宫"团队合作打造"上新了·桂林"文创品牌 推出国潮元素产品 [4] - 推行"一企一特色"策略 打造漓江·瀑上酒店拳头产品 布局高端酒店市场 [4] - 整合两江四湖资源 开发集游船 酒店 娱乐 演艺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体 [4] 跨界合作与数字化转型 - 与《诛仙》手游 美团联合推出"广西文化特别版本" 线下部署主题轻舟 [4] - 与五粮液 新东方等企业合作开发高端定制旅游产品 [4] - 推出"桂林一城游"AI小助手 提供智能旅游服务 [3] - 银子岩景区发布全球首款AI伴游财神萌宠玩具 推动AI+文旅场景落地 [3] 成本控制与资产优化 - 精简管理层级 淘汰低效岗位 强化内控体系建设 [5] - 实行业绩导向考核 将分子公司任务完成情况与薪酬挂钩 [6] - 推行全员营销和"创效奖励"机制 将客户拓展 营收增长等指标与绩效关联 [6] - 天之泰大厦实现部分资产整体出租 租赁期租金及服务费合计1.31亿元 [6] - 收回以前年度应收账款5434万元 转回坏账准备1999万元并计入净利润 [6] 行业背景与战略定位 - 2025年作为"广西旅游年"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年" [3] - 公司积极探索"旅游+"模式 拓展康养旅游(龙胜 贺州温泉升级改造) [3] - 推动传统旅游业态向定制化 休闲度假旅游转型 [4]
桂林旅游: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 多维度创新改革推动经营改善提质
证券时报· 2025-08-28 23: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0.33% [1] - 营业利润754.61万元,同比增加2586.59万元 [1] - 归母净利润800.77万元,同比增加2710.10万元 [1] - 营业成本1.40亿元,同比下降1.90% [5]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7.47% [5] 运营数据 - 接待游客234.60万人次(不含出租车业务),同比增长6.96% [1] - 景区、漓江游船客运、酒店及客运站业务游客接待量均实现增长 [1] - 五一假期(5月1-4日)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 [2] 战略举措 - 实施"一核一优两翼三扩"战略,紧扣"稳存量、促盘活、拓增量"发展主线 [1] - 推出"四季畅游"主题系列产品,实现四季有主题、月月有亮点的布局 [2] - 按照"一企一特色"思路打造核心IP矩阵,聚焦产品焕新 [3] 产品创新 - 升级改造龙胜、贺州温泉打造康养旅游产品 [3] - 与"上新了·故宫"团队共创"上新了·桂林"国潮文创品牌 [3] - 推出漓江·瀑上酒店作为高端酒店市场拳头产品 [3] - 整合两江四湖资源打造一站式诗意栖居综合体 [3] 科技融合 - "桂林一城游"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旅游助手 [3] - 银子巖景区实现洞内5G-WIFI全覆盖 [3] - 发布全球首款AI伴游财神萌宠玩具 [3] 营销合作 - 与《诛仙》手游、美团联合推出广西文化特别版本及主题轻舟 [4] - 与五粮液、新东方合作推出高端定制产品 [4] - 加强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营销,打造网红打卡点 [4] 管理优化 - 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精简管理层级,淘汰低效岗位 [5] - 实行全员营销和创效奖励机制,将绩效与薪酬挂钩 [5] - 收回以前年度欠款5434万元,转回坏账准备1999万元 [6] 资产盘活 - 桂圳公司天之泰大厦实现部分资产整体出租,租赁期租金及服务费合计1.31亿元 [5] 行业环境 - 政策鼓励创新消费场景和拓展文旅服务项目 [6] - 中国免签政策及退税政策刺激入境消费 [6] - 2025年作为"广西旅游年"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年"提供发展契机 [2]
桂林旅游: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 多维度创新改革推动经营改善提质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2: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0.33% [1] - 营业利润754.61万元,同比增加2586.59万元 [1] - 归母净利润800.77万元,同比增加2710.10万元 [1] - 营业成本1.40亿元,同比下降1.90% [5] - 管理费用同比减少7.47% [5] - 收回以前年度欠款5434万元,转回坏账准备1999万元,增加净利润1999万元 [6] 运营数据 - 接待游客234.60万人次(不含出租车业务),同比增长6.96% [1] - 景区、漓江游船、饭店、汽车公司及客运站游客接待量均实现增长 [1] - 五一假期(5月1-4日)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0%,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 [2] 战略与产品创新 - 实施"一核一优两翼三扩"战略,紧扣"稳存量、促盘活、拓增量"发展主线 [1] - 以"四季畅游"为主题推出系列节日主题产品(春节、三月三、五一等) [2] - 升级龙胜、贺州温泉打造康养旅游,推出"桂林一城游"平台接入DeepSeek大模型 [3] - 银子岩景区实现5G-WIFI全覆盖并发布AI伴游财神萌宠玩具 [3] - 与"上新了·故宫"团队合作推出"上新了·桂林"国潮文创产品 [3] - 打造漓江·瀑上酒店高端产品,整合两江四湖资源建设一站式综合体 [3] 营销与合作 - 与《诛仙》手游、美团联合推出文化特别版本及主题轻舟线下活动 [4] - 与五粮液、新东方合作推出高端定制旅游产品 [4] - 加强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营销,打造网红打卡点及短视频直播宣传 [4] 管理优化 - 加强内控体系,精简管理层级,淘汰低效岗位 [5] - 推行全员营销及"创效奖励",将分子公司业绩与薪酬挂钩 [5] - 控股子公司桂圳公司实现天之泰大厦部分资产整体出租,租金及服务费合计1.31亿元 [5] 行业环境 - 政策鼓励创新消费场景及拓展文旅服务项目 [6] - 中国免签政策及退税政策刺激入境消费 [6] - 桂林市实施"文旅焕新"行动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