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流量焦虑,边城文旅“破圈”靠什么
经济日报· 2025-08-06 09:13
边境游市场崛起 - 珲春凭借"一眼望三国"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风情成为东北亚"网红城市",吸引大量游客打卡[1] - 边境游因"用脚步丈量中国"的旅行意义和避开传统景区拥挤的优势而走红,反向旅游群体成为重要客源[2] - 珲春常住人口23万,朝鲜族占比超1/3,防川村完整保留朝鲜族民俗风情,形成集餐饮、购物、歌舞表演于一体的商业街区[2][3] 跨境游发展策略 - 珲春作为吉林唯一对俄口岸,跨境游客稳步增长,俄罗斯游客占比显著提升[4] - 口岸通关时间从每周6天延长至7天,日工作时间从8小时增至10小时,暑期单日出入境峰值达6000人[5][6] - 形成"医疗+旅游"新业态,韩一灸艾灸堂年接待俄罗斯患者超1000人,最远辐射至莫斯科[6] - 珲春宇通国际旅行社年接待俄罗斯游客4万人,游客深度体验早市、夜市、美容等本地生活场景[6] 文旅基建升级 - 投资建设哇斯托克欢乐岛主题乐园,俄式风格园区运营首年接待游客51万人次,正建设中俄朝儿童文化交流平台[10] - 东北虎豹自然科普馆以科技感设计展示虎豹文化,暑期游学客流密集[10] - 丝绸之路渤海古镇文旅综合体融合唐式建筑与传统演艺,"五一"开放后成为热门目的地[11] 特色产业培育 - 珲春占据全国70%俄罗斯帝王蟹供应链,海鲜街店铺"五一"单日排队超200桌,常态化举办帝王蟹美食节[12] - 发展"珲字号"地标美食品牌,包括烧烤、冷面等,形成美食旅游线路[12] - 举办"友谊杯"中俄足球邀请赛等跨境文体活动,吸引17支球队400余名运动员参赛[13] 产业融合效应 - 板石镇孟岭村通过苹果种植发展农文旅融合,举办摄影展、采摘节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15] - 老姬食品公司为景区供应预制海鲜产品,带动200名当地居民就业[16] - 东北亚国际商品城面积4.5万平方米,销售超万款跨境商品,员工旺季月收入达6000-7000元[17] 新兴业态创新 - 早市摊主采用"直播+网店"模式销售东北特产,年轻摊主赵月形成"早市直播+抖音商城+实体店"立体渠道[18] - 那屿·摄影工作室发展朝鲜族服饰旅拍业务,服装储备超千套,年营业额40万元[18] - 当地主播通过短视频引流,推动降低物流成本以扩大东北特产全国销售[19]
“普洱式”烟火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8-04 23:07
赛事引流 - 普洱市文旅系统通过举办42项各级赛事,包括2025年象山国际普洱马拉松、思茅骑遇普洱·倚象山地自行车赛等,深挖体育与文旅融合潜力 [3] - 赛事活动串联核心旅游景点,植入旅游线路、茶咖文化体验和地方特产,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 [3] -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飙升33%,增幅较去年同期提升13.11个百分点 [3] 主题深耕 - 打造"一月一主题"文旅活动矩阵,构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热点"的消费新图景 [5] - 五月"畅游锦绣普洱"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七大场景,推出3天轻装微度假、5天深度研学游等特色产品 [5] - 六月"共享文化普洱"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非遗购物节""非遗里的普洱"等活动 [5] 旅居慢享 - 创新推出9大特色主题线路,串联32条精品路线,构建丰富旅居网络 [7] - 开发26个业态丰富、独具魅力的乡土旅居点,包括思茅区大荒地、镇沅紫马街等 [7] - 上半年吸引11.71万人次沉浸式体验茶咖文化,6个旅居点荣登"云南旅居地图" [7] 住宿提质 - 酒店通过场景创新、服务优化与文化赋能,打造全方位沉浸式入住体验 [9] - 全市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6.3%,全口径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7.7% [9] - 年内新增20家优质住宿企业成功纳统入库,持续扩容提质 [9]
澳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有底气
人民日报· 2025-08-04 03:14
澳门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GDP为1003.8亿澳门元,同比增长5.1%,上半年实现同比增长1.8% [1] - 一季度GDP下降1.3%,但在一系列中央惠澳政策带动下经济稳中向好 [1] - 旅游业持续增长,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为澳门发展注入活力 [1] 旅游经济表现 - 第二季度访澳旅客上升近两成,带动服务出口明显回升 [2] - 上半年入境澳门旅客逾1921万人次,同比增长14.9% [2] - 珠海市旅客同比增长高达57.0%,大湾区珠三角九市旅客逾701万人次,增长25.7% [2] - 香港特区、台湾地区旅客分别达364万人次、4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及14.0% [2] 旅游产业升级 - 澳门"旅游+"持续发力,旅游内容日益丰富,产业链延长,带动作用显著 [3] - 游客呈现年轻化、家庭化趋势,带动旅游消费与服务发展日益多元 [3] - 引进人气IP、引客流进社区的"双引"措施初见成效 [3] 文旅融合发展 - 澳门历史城区申遗成功20周年,22处历史建筑及8个广场前地成为重要旅游资源 [4] - 国际美食之都嘉年华等活动着力挖掘呈现澳门多元文化特色 [4] - 各类文化活动如端午龙舟赛、国际帆船赛、澳门国际艺术双年展等持续上演 [5][6] 区域发展与投资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吸引越来越多投资与人才 [7] - 今年前5个月,深合区企业累计增值税发票金额同比增长15.91% [7] - 制造业、信息软件服务业、金融业等累计开票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3.37%、37.88%、9.95% [7] - 澳门新一届特区政府明确提出要通过建设四个重大工程项目为长远发展增动能 [8]
“旅游+”持续发力 澳门经济跑出“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8-03 20:37
澳门经济复苏与增长 - 2025年第二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1003.8亿澳门元,同比实质增长5.1% [1] - 2025年上半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2001.4亿澳门元,同比实质上升1.8% [1] - 第二季度服务出口明显回升,本地私人消费保持稳定,经济复苏动力增强 [1] 旅游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入境旅客逾1900万人次,同比上升14.9% [1] - 酒店业场所客房平均入住率达89.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 [1] - 7月8日入境旅客人次累计突破2000万,较去年提前26天 [1] 政策与措施效果 - 内地增加赴港澳"个人游"城市、珠海"一周一行"、横琴"一签多行"政策效应显现 [1] - "旅游+"战略与文化、会展、盛事活动跨界融合成效显著 [1][2] - "旅游+文体"和"旅游+会展"形成系统性、多维度的产业联动 [2] 文旅活动与盛事 - 举办农历新年花车汇演、国际幻彩大巡游、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活动 [2] - 大赛车博物馆周年庆、国际美食之都嘉年华等盛事不断 [2] - 艺术节、演唱会、脱口秀等活动推陈出新 [2] 未来展望 - "十一"黄金周、全运会、格兰披治大赛车等盛事将带动旅游业强势发展 [3] - 澳门背靠大湾区、辐射国际,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动力强劲 [3] - "旅游+"战略提升旅客二次来澳和深度游意愿,带动多环节消费 [2]
“旅游+”持续发力,澳门经济跑出“加速度”
新华网· 2025-08-03 11:42
澳门经济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1003.8亿澳门元,同比实质增长5.1% [1] - 2025年上半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达2001.4亿澳门元,同比实质上升1.8% [1] - 第二季度服务出口明显回升,本地私人消费保持稳定,经济复苏动力增强 [1] 旅游业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澳门入境旅客逾1900万人次,同比上升14.9% [1] - 酒店业场所客房平均入住率达89.1%,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 [1] - 2025年7月8日入境旅客人次累计突破2000万,较2024年提前26天 [1] 旅游+战略成效 - 澳门通过"旅游+文体""旅游+会展"形成系统性、多维度的产业联动 [4] - 盛事活动如农历新年花车汇演、国际幻彩大巡游等提升旅客二次来澳和深度游意愿 [4] - "旅游+"战略带动酒店、交通、商圈等多环节消费,未来发展潜力大 [4]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十一"黄金周、全运会、格兰披治大赛车等盛事活动将带动旅游业强势发展 [5] - 澳门背靠大湾区、辐射国际,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动力强劲 [5] 游客体验 - 游客在澳门可体验中西文化融合、现代繁华及特色美食如猪扒包 [2] - 澳门历史城区和"旅游+文体盛事"活动吸引中外旅客 [4]
“旅游+”的空间有多大,深蓝智库2025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告诉你
北京商报· 2025-05-29 13:32
论坛背景与主题 - 论坛主题为"寻路未来旅游",聚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行业新风口及产业链生态重塑 [1] - 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指导、北京商报社主办,汇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头部企业及跨界嘉宾 [1] - 北京商报社社长提出创新消费力的三大关注点:需求端旅游消费力挖掘、供应端生产力革命赋能、新传播生态下的品牌建设 [1] 行业趋势与变革 - 旅游业正加速向专业化、生态化、轻量化转型,知识生产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 [2] - 需突破传统景观供给模式,通过知识赋能与场景创新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产品,重点关注游客"意义感"与情绪价值 [2] - 2025年旅游业将面临技术、情感、生态三重革命:AI升级为"智慧副驾"、年轻人消费转向"情绪订阅"、跨界融合催生万亿市场 [2] - 技术孤岛、低空安全、签证壁垒仍是行业主要挑战,需政府、市场、企业协同破局 [2] 技术与场景创新 - 低空经济与AI成为旅游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头部企业探讨前沿科技如何重塑体验与创造新消费场景 [3] - 参与讨论企业包括沃飞长空、亿航智能、峰飞航空、励丰文化科技、华龙航空、马蜂窝旅游等 [3] 产业链延伸与跨界融合 - 医疗、文化、商业、交通等领域与旅游的跨界协同成为"破圈"发展新思路 [3] - 圆桌对话涉及低空出行、AI商业化、医疗旅游、文化展览等具体融合方向 [3] - 未来旅游业将形成共生生态,无孤岛化发展 [4] 机构角色与行动 - 北京商报旗下深蓝媒体智库将持续深化行业垂直研究,推动跨界资源融合创新 [1] - 通过品牌故事挖掘、消费趋势引导为行业提供舆论支持与资源链接 [1]
寻路未来旅游,深蓝智库2025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启幕
北京商报· 2025-05-28 23:19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由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指导、北京商报社主办的"深蓝智库——2025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于5月28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寻路未来旅游" [1] - 论坛汇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头部企业及跨界嘉宾,探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及产业链生态重塑 [1]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旅游业面临数字化浪潮与消费链重构的双重变革,技术升级、场景创新、业态重构、服务升维、消费链重塑成为五大跃迁路径 [2] - 2025年旅游业将迎来技术、情感、生态三重革命:AI从工具升级为"智慧副驾"、文旅产品需满足"情绪订阅"、跨界融合催生万亿市场 [4] - 技术孤岛、低空安全、签证壁垒是未来主要挑战,需政府、市场、企业协同破局 [4] 技术创新驱动 - AI大模型和低空经济成为行业突破核心引擎:AI已渗透从智能导览到全产业链数字化运营,低空经济通过载人无人机等试点项目打开旅游场景创新空间 [5] - 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业向专业化、生态化、轻量化转型,需通过知识赋能与场景创新突破传统景观供给模式 [7] 跨界融合与生态重构 - "旅游+"模式成为发展重点,文化展览、医疗、科技等领域资源整合将创造无限可能 [8] - 低空经济与AI技术双轮驱动旅游场景创新,医疗、文化、商业等跨界协同为行业提供"破圈"发展思路 [10][12] 消费升级与产品转型 - 旅游业需重点关注游客"意义感"建构与情绪价值满足,以惊喜体验和深度互动重塑消费模式 [7] - 年轻人消费偏好从"功能满足"转向"情绪订阅",文旅产品需成为"灵魂共鸣器" [4] 企业战略与行业展望 - 头部企业通过前瞻布局探索旅游新场景与消费链延伸,两场圆桌对话分别聚焦"场景创新"和"消费链重构" [8][10][12] - 2025年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年,行业需通过跨界融合实现生态重构 [12]
三重变革已至 “旅游+”可期
北京商报· 2025-05-28 00:08
技术升级 - 2025年所有在线旅游平台均接入DeepSeek AI 平均每1-2个月优化或升级AI产品 [6] - 马蜂窝自研AI旅行助手"AI小蚂"将行程规划从17天压缩至几分钟 飞猪"预算管理师"实现一键算账和成单 途牛发布端到端架构"AI助手小牛" [6] - 首旅酒店集团预计未来60%基础运营工作可由"AI数字店长"完成 华住智能前台机器人实现30秒自助入住 人形机器人承担行李搬运和清洁任务 [6][7] - 华住新前台模式将员工培训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60分钟 [7] 场景创新 - 2024-2025年eVTOL开启商业化运营 亿航智能EH216-S获三证 文旅场景成为商业化首站 [8] - 沃飞长空"成渝低空文旅走廊"实现成都至乐山大佛半小时直达 峰飞航空获批长江北岸空中游览航线 [9] - 无人机配送、低空救援、编队表演等应用整合碎片化服务 AR预览景点和无人机定制服务构建智慧旅游新生态 [9] 服务升维 - 2025年航司推出"宠物进客舱"服务 单程票价上千元 海航数据显示社交媒体讨论热度持续攀升 [10] - Z世代85%会为演唱会或电竞赛事专程跨城 产生数倍于门票的综合消费 天津音乐节带动城市热度飙升266% [11] 业态重构 - 酒店业布局新零售业务 华住卖枕头 亚朵开书店 新零售成为行业标配 [12] - 和睦家医疗2025年东南亚、中东及拉美患者显著增长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治病+旅行"跨境需求 [13] 消费链重塑 - Z世代"1元门票带动8元综合消费" 天津音乐节热度266% 南京"1+3"优惠联动景区住宿购物 [14] - 周杰伦三亚演唱会82%观众为跨城观演 238元电竞门票带动2500元住行消费 [14] 未来趋势 - 2025年旅游业面临技术、情感、生态三重变革 AI从工具升级为"智慧副驾" 文旅产品成为"灵魂共鸣器" [16] - 马蜂窝CEO预测18个月后AI技术市场出现拐点 垂直领域"场景化AI"将决定胜负 [16]
山西浑源“旅游+”激活全域文旅新动能
文旅市场表现 - 山西大同跻身全国"五一"假期热度增长最快"网红城市"TOP3和全国热度增长显著客源地TOP5 [1] - 恒山景区接待20 29万人次 同比增长52 96% 创历史新高 [1] - 全市文旅市场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状态 游客总量创新高 [1] 文旅业态创新 - 浑源县打造4大沉浸式体验项目 运用"环幕长卷""飞行影院"等数字技术展示文旅资源 [1] - 推出恒山蛇年玄武主题文创产品 设置特色打卡装置提升游客互动体验 [1] - 与携程集团合作打造悬空寺夜游项目 与华影文旅集团开发恒山、浑源古城、神溪湿地等夜游项目 [1][2] 夜经济发展 - 夜经济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 悬空寺夜游项目已推出 [1] - 梵沙宫艺术博物馆、浑源州署陈列馆举办"文人游园会"等品牌活动 带动文创、餐饮消费 [1] 产业融合与研学线路 - 形成"一核一谷两轴一带"空间格局 以康养创新核为中心 联动中药谷、养生活力轴等区域 [2] - 设计推出中国恒山黄芪康养基地、凉粉文化园等多条精品研学线路 [2] - 连续三年举办恒山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扩大品牌影响力 [2] 特色农产品转型 - "浑源凉粉"通过建设文化产业园、研发沙棘凉粉等创新产品 成功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2] - 2024年获评市级专业镇称号 已有两家凉粉企业获得SC认证 [2]
“旅游+”激发消费新活力(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16 06:47
旅游演艺创新与融合 - 陕西华清宫景区《长恨歌》累计演出6000余场,接待观众1300万人次,票房收入33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100亿元[7] - 江西赣州《长征第一渡》演出460场,观演人数24万,带动研学团接待量单月超1万人[7] - 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每日推出近1000场次演出,包括《三打祝家庄》等实景剧及非遗表演[8][9] 研学旅游深度发展 - 安徽黄山构建覆盖自然科考、红色教育等领域的立体化研学网络,推动从"景点打卡"向"深度育人"转型[10] -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2024年接待260万人次,青少年占比70%,创新课程吸引线上线下100万参与者[10] - 景德镇陶博城国际研学中心研发33门基础课程,承办20余国交流活动,融合陶瓷、历史等多学科[11] 文商旅综合体模式 - 广州正佳广场年流量5000万人次,销售额超60亿元,融合海洋世界、雨林馆等主题景区及节庆活动[12] - 南昌万寿宫街区累计接待游客7400万人次,获国家级文旅称号,举办跨年派对等多元活动[12] - 唐山宴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从餐饮转型为文旅综合体,开发伴手礼品牌实现多产业联动[13] 体育旅游差异化突破 - 新疆阿勒泰建成13家滑雪场232条雪道,举办冰雪赛事并开发直升机滑雪等新产品[14] - 海南万宁通过冲浪赛事获评全国十佳体育旅游目的地,带动村民发展民宿及冲浪产业[14] - 江西武功山举办帐篷节等赛事年吸引50万户外爱好者,深化"旅游+体育+N"融合模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