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创投基金

搜索文档
国资基金力挺科技创新 长期耐心资本汇聚成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6-12 04:59
央企基金布局战新产业 - 中国国新设立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和国新创投基金,总规模600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超300个,金额超1200亿元,其中80%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2] - 中国国新投资覆盖9个战新产业,包括现代产业链"链长"项目17个(金额超40亿元)、原创技术策源地项目51个(金额超180亿元)、细分领域头部企业177个(金额超510亿元)[2] - 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等设立诚通科创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2] - 中国石化设立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首期50亿元),专注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投资,为国内最大氢能专项基金[3] 地方国资基金动态 - 中国太保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基金,其中首期1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改革与现代化产业建设[4] -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第二批子基金总规模241.5亿元,拟投资41.5亿元,放大倍数5.82倍[4] - 深圳成立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私募基金,由深圳市引导基金与荣耀等共同出资[4] - 广汽集团在重庆设立1.1亿元智联私募基金,并在苏州新设广祺智行产投基金[4] 容错机制创新 - 广州开发区科技母基金允许种子/天使直投单项目100%亏损,按投资生命周期考核[7] - 深圳南山区设立5亿元战略直投种子/天使基金,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7]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优化激励约束机制以支持硬科技长期投资[7] 行业趋势 - 国资基金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战新产业的核心工具,推动国有资本向战新产业集中[3] - 地方通过引导基金、跨区域合作、"园区+创投"等模式形成资本合力,拓展产业链并创新融资渠道[4][5]
北京300亿母基金诞生
投资界· 2025-06-03 15:38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成立 - 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诚通控股集团牵头组建的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成为首批中央企业创投母基金 [4] - 基金规划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存续期15年,将投向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硬科技赛道 [4][5][6] - 基金采用"央企资本+产业龙头+地方资源"架构,由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设立 [6] 基金投资策略 - 锚定"硬科技"主航道,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领域,采用"股权投资+生态孵化"组合策略 [7] - 重点关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瞄准央企未来3-5年甚至10年以上的核心技术需求,前瞻布局颠覆性技术公司 [8] -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孵化器等合作,构建科创孵化和产业投融资机制,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8][9] 央企创投基金政策背景 - 国务院国资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支持央企设立创投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1] - 央企创投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为培育科技创新企业预留充足时间 [12] - 中国国新也与杭州市政府签约设立国新创投基金,重点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1] 央企创投基金的战略意义 - 央企创投基金可发挥资金实力雄厚、品牌影响力大、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等优势,精准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11] - 推动中央企业打造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产业投融资体系,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12]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 [13]
十载奋进创辉煌,扬帆奋楫再出发——写在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创建十周年之际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13:37
发展历程 -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于2015年5月17日在首届"全球对冲基金西湖峰会"正式挂牌 [1] - 从2007年启动综合整治工程,通过"腾笼换鸟"行动清理低端仓储业,腾出空间发展高端金融产业 [2] - 2009年起结合文创发展大潮建设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14年抓住私募行业发展契机转向私募金融 [4] - 2023年1月全国首只百亿级央企创投母基金国新创投基金落地,首期规模100亿元 [5] 产业现状 - 集聚各类金融企业2300余家,管理规模达1.5万亿元 [5] - 累计税收突破200亿元,连续6年被评为投中榜中国最具特色基金小镇TOP10 [5] - 代表性机构包括敦和资产、永安国富等私募证券机构,国新国同、浙能股权等私募股权机构,凯泰资本、安丰创投等创投机构 [5] - 拥有浙江省金融研究院、深交所浙江基地、国家级投资者教育基地等专业化智库 [5] 产业生态 - 成立杭州产投融服务中心,提供项目路演、商务洽谈、共享办公等综合服务 [7] - 开展"创投股权与创业投资份额报价转让平台"试点,创新基金退出机制 [7] - 设立出入境办事大厅、基金小镇法庭、金融法律服务中心等一站式政务服务 [7] - 吸引超5000名高端金融人才,其中入选市级及以上重点人才及项目250余人 [8] 服务实体经济 - 创新推出"山南投融汇"活动品牌,已举办257期,参与投资机构4643家次,成功撮合融资超20亿元 [11] - 打造1.6万方创投项目产业(科创)园,已有8家优质科创企业落地 [11] - 累计投资实体企业超17900家,扶持企业上市540家 [13] - 投资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新质生产力企业占比超67% [13] - 投资2025年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246家,占比达56% [13]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01-25 11:49
「解码 LP 」系投资界旗下专注 LP 报道公众号,关注各地基金政策,捕捉 LP 最新动态,欢迎关注! 截至周五下午,本周(1月20日-1月24日)LP动态共16起。 这让人不禁想起,去年上海数支百亿规模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先后建立、人工智能大会火爆等 诸多难忘场景。如此一幕,也是全国各地发力人工智能产业的一缕写照。 LP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开始出资了 1月2 0日,总规模1 0 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式发布申报指南,面向全国VC/PE机构伸 出橄榄枝。 这是今年国办一号文件之后首个响应实践的政府投资基金。聚焦推动上海和中国0 - 1原始创 新转化,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申报指南》提到了:长存续期设计、打破注册地限制、设立回 购让利机制等,极具风向标意味。 LP 国新创投基金启航,首期100亿 近日,中国国新联合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在京共同举行国新创投基金合作签约仪式。现 场,1 0 0亿国新创投基金正式启航。 更多出资方也浮出水面——据中国国新介绍,国新创 投基金出资合作单位有中国五矿、中国钢研、中国建材、中国有研、中国电气装备、杭州资 本、兴湘集团等。这是央企联合地方国资的最新举措。 LP 6 0 0亿大基金 ...
国新100亿基金落地杭州
投资界· 2025-01-22 15:43
央企创投基金设立 - 中国国新联合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资设立100亿国新创投基金,重点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存续期限15年 [4][6] - 基金首期规模100亿元,落地杭州,将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 [10] - 出资方包括中国五矿、中国钢研、中国建材、中国有研、中国电气装备、杭州资本、兴湘集团等8家单位 [8][10] 基金投资方向 - 投资赛道围绕央企创新需求,覆盖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未来信息、未来制造和未来健康等重点产业方向 [10] - 通过母子基金放大方式,围绕"国家所需、创新所要、基金所能"进行投资布局,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同时启动 [10] - 基金将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抓紧投资布局一批优质早期硬科技项目 [10] 央企创投行业趋势 - 央企联合地方成立创投基金正成为支持科创的重要力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设立15亿元国兵向新发展基金,中国诚通联合设立300亿元诚通科创投资基金 [12] - 截至2024年12月,已有81家央企设立创投基金,累计出资237笔,投向113只基金,累计出资规模达3826亿元 [12] - 央企创投基金大多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投资 [12] 政策背景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国务院国资委鼓励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9] - 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政策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3] - 政策提出"根据投资策略合理确定风险容忍度"等容错机制,给予基金一定的容忍度 [13]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4-12-14 15:36
上海并购重组行动方案 - 上海发布《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落地重点行业代表性并购案例,加快培育集聚并购基金 [2] - 设立1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并购基金和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并购基金,允许微利、亏损项目通过并购退出 [2] 引导基金动态 - 深圳福田引导基金支持所有在管子基金延长存续期2年,涵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 [3] - 武汉临空港发布200亿元产业基金矩阵,形成"1+2+2"投资架构,聚焦数字网安、陆港枢纽等领域 [8] - 吉林设立10亿元冰雪产业引导投资基金,统筹5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冰雪经济 [34] 产业基金设立 - 中国国新与杭州市政府发起100亿元国新创投基金,存续期15年,重点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4] - 招商资本联合上虞国投设立50亿元产业母基金,聚焦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等赛道 [5][6] - 盐城市设立3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设立3支子基金 [10][11] 专项领域基金 - 全国首支集成电路装备零部件基金在广州成立,聚焦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3] - 安徽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计划,目标2027年建成国内重要产业高地,打造4种代表性整机型号 [35] - 哈尔滨设立4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30][33] 市场化基金运作 - 博原资本二期基金完成首关5亿元,目标规模15亿元,聚焦绿色智能出行和AI工业应用 [18] - 静水湖创投S重组基金完成扩募,引入厦门国升基金,布局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15][16] - 锦波生物出资1亿元参与服贸基金二期,70%投向子基金,30%用于直投 [26] 区域基金布局 - 滕州设立首支20亿元产业引导母基金,采取"区域母基金+子基金"模式 [14] - 宁波设立50亿元强港基金,首期5亿元,支持港产城贸联动和高端船舶建造 [21] - 徐州落地2.05亿元QFLP基金,聚焦智能制造和工业数字化 [19] 子基金招募 - 温州专精特新母基金规模30亿元,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 [27] - 晋创科技创新基金规模5亿元,80%以上投向子基金,面向全国招募GP [28] - 成都高新区发布天使投资子基金第五批次申报指南,深化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