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搜索文档
易成新能董事长杜永红荣膺“金牛企业家创新奖”
中证网· 2025-10-31 19:32
公司荣誉与战略 - 易成新能董事长杜永红荣获第二十七届上市公司金牛奖的"金牛企业家创新奖" [1] - 上市公司金牛奖由中国证券报主办,是衡量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 [1] - 公司坚定"高端碳材、新型储能"战略方向,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三大核心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主要运营平台 [2] 业务布局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产业布局涉及河南、青海、辽宁、四川、江苏、浙江、广东、山西等八省十二个地市 [2] - 核心产品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五 [2] - 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60多个终端用户,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完整产业链的炭素生产企业 [2] 产品与产业支柱 - 公司业务以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负极材料、风光电站建设以及配套储能电站等为支柱 [2] - 产业格局以原辅材料及相关产品为依托 [2] - 公司依托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产业链优势 [2]
乌兰察布市铁合金产业:逐“绿”前行 向“新”而兴 走出保护与发展共赢之路
中国环境报· 2025-10-13 12:36
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铁合金产量达1131万吨,占内蒙古自治区总产量72%,占全国总产量31% [7] - 产业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7] - 计划至2025年实现产能超1500万吨、产值超1000亿元,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2] 能效提升与绿色转型 - 单位GDP能耗近四年累计下降16.6% [7] - 能效标杆值以上产能占比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 [7] - 推动25000千伏安以下普通合金矿热炉全部退出,24台特种合金矿热炉全部完成密闭化改造 [10] 污染治理与环境改善 - 累计建成全封闭料棚135万平方米,基本解决物料露天堆放问题 [10] - 各铁合金企业新增收尘除尘设施130余套,粉尘无组织排放基本实现集中收集达标处理 [10] - 2024年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1.6%,优于全国4.4个百分点 [11] 循环经济与碳中和技术 - 吉铁铁合金公司每年利用近6亿立方米电炉尾气,替代天然气生产10万吨石墨电极和17.5万吨甲醇,实现碳捕集与碳中和 [16] - 企业余气全部回收利用,矿热炉余热用于居民清洁供暖,工业废渣转化为岩棉、吸音板等建筑材料 [17] - 内蒙古王远实业通过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实现30%绿电替代,每年节省煤炭6万吨、减少CO2排放16万吨 [17] 能源结构优化与绿电支撑 - 2024年新能源新增并网装机525万千瓦,总规模达1678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60.3% [17] - 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为铁合金产业提供强大绿色能源支撑 [17]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发展 - 新太元新材料公司搭建IT平台推进集团数据共享,运用阿米巴核算体系,实现智能化、可视化管理 [20] - 成立铁合金科技创新研究院,汇聚顶尖科研力量攻关直流炉工艺优化、绿氢冶炼等前沿技术 [21] - 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广泛应用,内蒙古景蕾实业率先应用直流矿热炉冶炼技术建成国内首台大容量直流冶炼锰硅合金矿热炉 [21] 企业研发与标准制定 - 新太实业集团累计拥有实用新型专利103项、发明专利12项 [20] - 吉铁铁合金公司拥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参与全国铁合金行业标准制定 [21] - 研究形成《铁合金产品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等3项地方标准 [21]
易成新能控股股东拟实施战略重组 “资源整合+协同效应”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全景网· 2025-09-29 15:18
控股股东战略重组 - 易成新能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双方实际控制人均为河南省国资委 公司控制权不发生变化 [1] - 重组消息发布后公司股价连续两日涨停 累计涨幅达40% 当前股价报5.88元/股 总市值110.2亿元 [1]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826,039,864股 占比44.0935% 重组事项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1] 重组双方产业优势 -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形成煤焦、尼龙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下辖28家企业 拥有两家上市公司及5家专精特新企业 [2] - 河南能源集团产业覆盖煤炭开采、基础化工、电力等领域 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形成显著互补性 [2] - 重组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协同打通全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公司核心业务地位 - 公司是全球唯一具备完整产业链的特种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企业 产品规格覆盖UHPΦ350mm-Φ800mm [3] - 负极材料业务实现全工序覆盖一体化运营 2025年上半年两个负极材料项目全面投产推动收入大幅增长 青海天蓝实现扭亏为盈 [3] - 动力锂离子电池采用全球领先智能化制造技术 绿能业务前瞻布局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 [3]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公司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 与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深度合作 [4] - 两大集团重组形成"材料+能源"双轮驱动格局 与公司"高端碳材+新型储能"业务定位深度契合 [4][5] - 公司将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助力建设全球领先的功能材料产业集群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