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负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两大巨头联手!中国石化、LG化学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
11月4日,韩国化工巨头LG化学4日表示,公司日前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签署了钠离子电池材料联合开发协 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 钠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正、负极材料 ,并计划构建稳定的供应链,提升成本竞争力。具体来看,双方 将面向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储能系统(ESS)及电动汽车(EV)市场 ,推动钠离子电池业务多元化发展,并计划将合作拓展至清洁 能源和高附加值材料等领域。 LG化学副会长辛学喆表示,公司将携手中国石化及时研发下一代电池材料,不断强化契合客户未来战略的业务布局。中国石化董事长 侯启军表示,此次钠离子电池材料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双方的技术与市场竞争力,助力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LG化学和中国石化举行钠离子电池材料联合开发协议签署仪式。 LG化学供图 ESIE 2026 储能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文 | 韩联社 预定展位详情咨询: 曹先生 1 3552 71 21 89 王先生 1 3581 88 55 20 李先生 1 3581 74 16 80 赵先生 1 8210 18 87 71 柏女士 1 8031 45 10 07 相关阅读 韩国电池巨头斩获120GWh储能电池订单 招 ...
国资8亿元入股锂电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29
当前,锂电新一轮扩张周期正在到来,旺盛需求驱动下,锂电供应链格局正在加速重构。 此次引入地方国资和中创新航,标志着中科电气在负极材料领域的产业链协同与资本布局迎来重要升 级。在应对行业周期波动中,这种"国资+产业龙头+材料供应商"的深度绑定模式,正成为一种的常见 行业趋势。 01 从资本纽带到产业链协同 在此之前,中科电气已是中创新航的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通过技术匹配和产能保障,成为中创新航稳 定的供应链伙伴。 10月30日,中科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余新、李爱武夫妇及一致行动人等拟通过 协议转让方式,将所持5.001%股份(3427.82万股)转让给凯博(成都)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凯博投资基金的主要出资方包括四川、成都国资平台及锂电池企业中创新航。本次标的股份协议转让价 格为23.34元/股,转让总价款(含税)共计约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凯博投资基金的重要出资方,已与中科电气签署《全面 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具体来看,双方将共同推进负极材料相关产业化项目的落地,包括但不限于共同谋划优先在四川省内建 设具有竞争力的负极材料生产基地,优先在 ...
碳酸锂日评:存回调空间-20251103
宏源期货· 2025-11-03 23: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碳酸锂供需均强,上游库存压力不大,宏观好转、仓单注销带动价格上行,但产量保持高位,价格上涨后下游补库放缓,动力需求拐点或将至,预计锂价存回调空间,建议空单持有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碳酸锂期货及现货价格 - 2025年10月31日,碳酸锂近月合约收盘价79300元/吨,较昨日降2540元/吨;活跃合约成交量915245手,持仓量510440手,较昨日分别增86128手、降44231手 [3] - 碳酸锂相关现货中,99.5%电池级/国产平均价80550元/吨,较昨日涨550元/吨;99.2%工业零级/国产平均价78350元/吨,较昨日涨550元/吨 [3] 锂矿及其他锂产品价格 - 锂辉石精矿(6%,CIF中国)平均价944美元/吨;锂云母(Li2O:1.5%-2.0%)平均价1380元/吨;磷锂铝石(Li2O:6%-7%)平均价7400元/吨,较昨日降250元/吨 [3] - 金属锂(≥99%,工、电/国产)平均价无变化;氢氧化锂(56.5%电池级CIF中日韩)平均价9.85美元/公斤 [3] - 六氟磷酸锂(99.95%国产)平均价106000元/吨,较昨日涨4500元/吨 [3] 电池材料价格 - 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等电池材料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磷酸铁锂(动力型)平均价35940元/吨,较昨日涨135元/吨 [3] 行业资讯 - 2025年1-6月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246.4GWh,同比增长115.2%,前十大企业均来自中国,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在全球占比超94% [3] - 截至目前,中金在海外已投运的锂电池产能超50GWh,2026 - 2028年将迎来海外产能集中投产期 [3] 多空逻辑 - 10月31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冲高回落,现货市场成交好转但观望情绪仍浓,基差贴水缩小 [3] - 成本端锂辉石粉矿、锂云母价格持平;供应端上周碳酸锂产量下降,主要是锂辉石生产碳酸锂小幅下降 [3] - 下游需求方面,上周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产量上升,10月碳酸锂、锰酸锂排产上升,上周动力电池产量上升 [3] - 终端需求上,9月前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放缓,3C出货量一般,10月储能电池排产增加 [3] - 库存上,注册仓单27621吨(-20),社会库存去库,冶炼厂与下游去库 [3]
璞泰来(603659):负极涂覆业务出货快速增长,固态电池产业化稳步推进
西部证券· 2025-11-03 19:02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3][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8.30亿元,同比增长10.06%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00亿元,同比增长37.25% [2]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42亿元,同比增长6.66%,环比下降3.37% [2]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69.30%,环比增长13.54%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4亿元、30.67亿元、38.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5.2%、32.0%、26.3%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09元、1.44元、1.81元 [3] 负极材料业务 - 2025年前三季度负极材料出货量超10万吨,预计全年出货量约14-15万吨 [2] - 随着新产能投产,2026年负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达到25万吨 [2] - 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和降本增效,经营情况逐步改善 [2] - 安徽紫宸硅碳负极基地首批产能进入试生产,计划年底形成千吨级产能 [2] 涂覆与基膜业务 - 2025年第三季度涂覆加工出货量超过26亿平方米 [3] - 2025年前三季度涂覆加工累计出货量超过73.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56.8% [3] - 预计2025年涂覆加工出货量达到100亿平方米,2026年目标出货130亿平方米 [3] - 2025年前三季度基膜销量10.4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5% [3] - 预计2025年基膜出货15亿平方米,2026年目标出货20-25亿平方米 [3] 新技术与固态电池布局 - 公司硅碳负极材料可以适配固态电池 [2] - 在固态电解质方面,已完成LATP和LLZO的中试,产品离子电导率达10⁻³S/cm [3] - 四川基地已建成年产200吨固态电解质中试产线 [3] - 在干法电极方面,成功推出干法电极整线解决方案,在多辊转移、分段辊压、双钢带辊压三大工艺路线取得阶段性成果 [3] 财务预测与估值指标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8.00亿元、195.52亿元、235.4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1%、32.1%、20.4% [5]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2.6%、32.9%、33.4% [10] - 预计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1.8%、13.8%、15.3% [10]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6.9倍、20.4倍、16.1倍 [5]
国资8亿元入股锂电上市公司!
起点锂电· 2025-11-03 18:30
当前,锂电新一轮扩张周期正在到来,旺盛需求驱动下, 锂电供应链 格局正在加速重构 。 10 月 30 日, 中科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余新、李爱武夫妇及一致行动人等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所持 5.001% 股份( 3427.82 万股)转让给凯博(成都)新能源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凯博投资基金的主要出资方包括四川、成都国资平台及锂电池企业中创新航。本次标的股份协议转让价格为 23.34 元 / 股,转让总价款(含 税)共计约 8 亿元。 此次引入 地方国资和 中创新航,标志着中科电气在负极材料领域的产业链协同与资本布局迎来重要升级。 在应对 行业周期波动 中, 这种 " 国资 + 产业龙头 + 材料供应商 " 的深度绑定模式, 正成为 一种的 常见行业趋势 。 01 从资本纽带到产业链协同 在此之 前, 中科电气 已 是中创新航的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通过技术匹配和产能保障,成为中创新航稳定的供应链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凯博投资基金的重要出资方,已与中科电气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除中科电气外,成都产投还投资了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巴莫科技、德方 ...
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2025)
搜狐财经· 2025-11-03 17:31
报告对全国337个城市中的80个相关城市进行评估,从经济实力、产业基础、要素竞争、绿色水平四大维度构建评估体系,评选出锂电产业特色城市二十 强,宁德、常州、宜宾位居前三。区域布局上呈现东部技术主导、中西部数量领先的特点,东部8个上榜城市以技术优势稳固领先地位,中西部12个上榜城 市依托资源禀赋和政策支持快速发展。 产业布局方面,特色城市形成三类发展模式:依托政策推动的遂宁、枣庄等,通过电价优惠、专项规划等政策实现产业集聚;依托资源的西宁、宜春等,凭 借锂、磷等资源优势构建全产业链;依托技术的宁德、常州等,以龙头企业或产业集群打造核心竞争力。典型城市中,宁德依托宁德时代形成"以点带面"的 产业链生态,2024年锂电产业产值超2500亿元;常州构建"3+2+N"名园名群,动力电池产业完整度达97%;长沙则凭借高校资源和产学研协同机制,以人才 优势支撑产业发展。 今天分享的是:伊维经济研究院:中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2025) 报告共计:28页 中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2025)核心总结 经过30余年发展,中国锂电产业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双轨并行,完成了从技术依赖到全球主导的跨越,形成"区 ...
科达制造20251031
2025-11-03 10:3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 核心观点与论据:整体经营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海外建材板块和锂电材料板块的贡献,陶瓷机械板块因行业周期影响业绩下滑[3] * 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515.6亿元,受益于海外建材板块营收大幅增长和期间费用率的有效控制[2][3] 核心观点与论据:海外建材板块表现 * 第三季度海外建材板块营收21.89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11.5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约5.1亿元(扣除汇兑收益后约4.1亿元)[2][4] * 第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下降约两个百分点至34%,原因包括科特迪瓦和肯尼亚工厂爬坡、天然气价格上涨及玻璃业务利润率较低[2][4] * 前三季度瓷砖销量达1.48亿平米,均价约31.127元/平米,有望年底实现2亿平米目标[2][5] * 预计第四季度毛利率将逐渐恢复,对2026年海外订单持乐观态度,埃及、越南、印尼和土耳其等地新工厂接单量同比增长约17%[4][10] 核心观点与论据:细分业务表现 * 洁具业务逐季改善并实现盈利,毛利率约10%[2][6] * 玻璃业务第三季度销售收入约2.6亿元,销售8.52万吨,产销率提升至94%,晴海晶玻璃销售总量达22.57万吨[2][6] * 陶瓷机械业务前三季度营收38.81亿元,同比略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减少约9,300万元,毛利率下降至23%[2][7] * 陶瓷机械接单量已复苏,预计四季度及明年一、二季度将好转[2][7] 核心观点与论据:市场竞争与战略 * 国内市场面临意大利企业竞争压力,公司倾向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订单[8] * 积极开拓北美墨西哥和南美市场,与全球第二大陶瓷企业瓦莫萨展开设备供应合作[8] * 东非地区大砖需求增长,印度工厂年产500万平米大砖,赞比亚和加纳有计划增加大砖生产线[13] 核心观点与论据:风险与监管事项 *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关税调整对海外建材板块影响不明显,对玻璃销售有一定促进作用[2][9] * 公司存在账外收入资金等违规行为,资金已全部归还,对经营和财务影响较小[4][24] * 证监会及交易所已采取监管措施,调查已结束,不会导致进一步处罚或ST处理[4][25] 其他重要内容:财务与运营细节 * 第三季度汇兑收益约1亿元,全年汇兑亏损预计在1,000万至2,000万元之间[14] * 员工持股计划今年全年费用约1亿出头,明年费用可能略高于今年但不会显著增加[17] * 公司正推进用人民币置换部分海外借款,目标将负债率从50%-55%降至50%左右[18] * 今年净利润分红比例约37%,希望明年提高到40%以上[19] * 海外建材产能利用率高,瓷砖产销率102%,明年瓷砖销量预计在今年2亿平米基础上提升10%至15%[20] * 负极材料业务供不应求,主要供应全球前五的储能电芯厂,重庆基地部分工序委托外协生产[21][22][23]
继续明确看好锂电材料环节
2025-11-03 10:3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锂电材料及锂电池行业,具体包括储能、电动商用车、乘用车等下游应用领域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新能源,以及材料企业如天赐、天际、裕能、富临、上泰中科等 [4][10][11][13] 核心观点与论据:需求侧 * 储能需求显著超预期,国内新能源大省(如内蒙古、新疆、宁夏)在政策引导下项目收益率乐观,如内蒙古储能项目收益率超过10%,预计2025年国内储能增速保持40%-50%,2026年仍保持10%-50%增速 [1][3] * 海外储能市场因缺电问题(如欧洲负电价和断电)和光伏成本下降表现良好,预计2026年海外储能增速可能超过国内,总体判断为50%以上,新兴市场如阿联酋、中东地区需求向上 [1][3] * 电动商用车需求高度景气,2025年销量预计达17-18万台(基于2024年7-8万台基数),主流重卡带电量已达500度左右,预计2026年仍保持70%-100%增长,相当于增加200万辆乘用车 [1][4] * 整体锂电需求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产业链增速超过50%,部分环节达60%-70%,预计2026年整体锂电需求增长超过30% [2][3][9] 核心观点与论据:供给侧 * 锂电行业供给侧经历三年困难期,产能扩张受资金和回报率限制,大量三线及四线电子厂长期亏损,整体扩产意愿较低 [5][9] * 技术持续迭代(如314安时储能产品缺货但生命周期有限,下一代587、628甚至700到1,000安时技术难度高)也降低了大规模扩张意愿 [5] * 行业产能利用率已显著回升,2025年行业利用率回升到70%至80%,在高警惕度和抢装需求背景下,稼动率接近90%,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出现了供不应求状态 [2][5][9] * 未来1-2年供给可控稳健增长,2026年行业扩张幅度预计在15%至20%左右,在需求超预期背景下可能出现产能紧张 [1][5][6][9] 核心观点与论据:价格与盈利展望 * 在供给有限且需求超预期背景下,预计2026年锂电价格将迎来一定程度修复,通过新客户散单和动力电池技术迭代提高盈利能力 [1][7] * 未来四个季度,电子企业平均毛利水平预计将稳定上升,每个季度改善幅度约为两个百分点,带来电池企业报表的显著修复 [1][8] * 六氟磷酸锂市场现状紧张,当前散单价格接近11万元/吨,小客户采购困难,长单价格预计迅速修复到8万元以上,部分客户可能达到10万元 [10] * 磷酸铁锂赛道因储能和商用车快速爆发景气度高,修复1,000元/吨可行,龙头企业通过成本优化可扩大利润空间;负极材料价格已有明显修复 [11] * 隔膜与铜箔市场2026年依然存在供给缺口,尽管因产能过剩历史较久当前涨价情绪不强,但随着缺口扩大价格可能修复,隔膜单位盈利能力已下降90%以上 [12] 其他重要内容 * 乘用车方面,2025年四季度有些需求透支影响,但2026年在供给侧改革及客流量持续提升下行业大势明确向上 [4] * 对2026年锂电材料环节持明确看好态度,重点关注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及负极赛道 [13]
【科达制造(600499.SH)】产能释放推动业绩增长,25Q3现金流改善明显——2025年三季报点评(孙伟风/吴钰洁)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03 07:06
海外建材及负极材料释放产能,推动业绩高增 报告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25年三季报,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126.1/11.5/10.6亿元,同比 +47.2%/+63.5%/+67.0%。25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4.2/4.0/3.6亿元,同比 +43.9%/+62.6%/+53.2%。 点评: 25Q3净利率提升,现金流改善明显 25年1-9月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28.6%/14.5%,同比+1.67/+4.76pcts;年内海外建材提价落地推动公司毛利率 增长,叠加期间费用率的良好管控,使公司净利率也呈增长态势。25Q3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 27.1%/15.7%,同比-2.02/+6.55pcts;汇损下降使公司财务费用率大幅压降,带动净利率提升。25年1-9月公 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3.5%/7.1%/1.5%/2.2%,同比-1.68/-1.04/-2.55/-0.70pcts。25Q3公司销售/管 理/财务/研发费用率为3.6%/8.5%/-1.3%/2.5%,同比-1.04/-0.64/-7.74/+0.01pcts ...
储能全球共振,锂电材料迎景气周期
国盛证券· 2025-11-02 20:45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4] 报告核心观点 - 全球储能需求高速增长,特别是受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配储需求拉动,驱动锂电材料行业进入景气周期 [1][2] - 储能电芯需求旺盛,带动上游材料出现结构性紧缺,酝酿新一轮涨价行情 [1][2] - 报告重点看好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负极等锂电材料领域的投资机会 [8] 全球储能需求分析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同比增长85.7% [1] - 2025年上半年大储电芯头部厂商产能利用率突破80%,部分厂商直逼90% [1] - 英伟达在OCP全球峰会上明确AIDC配储必要性,预计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从2024年的16.5GWh增长至209.4GWh,国内市场从8GWh增长至101.6GWh [2] 锂电材料供需与价格趋势 - 2025年10月电池排产在9月高位上环比增长10%,Top20电池厂排产环比增幅超20%,其中储能电芯占比超过40% [2] - 六氟磷酸锂价格加速上行,截至10月31日散单价格涨至10.75万元/吨,较8月初上涨114%,历史高点曾达59万元/吨 [8] - 2025年1-9月磷酸铁产量228.3万吨,同比增长70.2%,头部厂商因技术壁垒近乎满产,结构性紧缺加剧 [8] - 2025年9月起头部一体化负极大厂普遍满产,订单排至11月中旬,中小厂开工率由55%升至70% [8] 重点投资标的 - 六氟磷酸锂相关标的:多氟多、天际股份、天赐材料 [8] - 磷酸铁锂相关标的: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德方纳米 [8] - 负极材料相关标的:尚太科技、璞泰来、中科电气、贝特瑞 [8]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盈利预测:东阳光(2025E EPS 0.47元,PE 46.15x)、晶泰控股(2025E EPS -0.07元)、道氏技术(2025E EPS 0.82元,PE 29.94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