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新材料

搜索文档
力合科创(002243) - 002243力合科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6
2025-09-16 18:04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以产业实际应用为导向,系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挖掘产业需求并广泛了解科研团队成果 [1] - 提供场地、资金、市场、培训、咨询、创赛等一站式孵化服务,支持全生命周期发展 [1] - 通过培训企业团队、与大企业合作、与区域政府合作、举办科技赛事等方式实现精准供需对接 [1] 投资孵化策略与优势 - 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具备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挖掘和孵化能力 [2] - 拥有丰富科技成果来源,可在同领域筛选更优质技术 [2] - 通过资金支持及长期体系化赋能(资源对接、融资支持、大客户拓展等)降低创业风险 [2] 2025年上半年投资布局 - 完成11个投资项目交割,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领域 [2] - 重点企业包括中科第五纪(具身物理底座通用大脑)、生境科技、乐谱兰斯(智能技术驱动家装/工业设计) [2] 产学研合作进展 - 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6所高校保持紧密合作 [2] - 转化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成果,涉及智能探测与控制微系统、低温等离子体装置等领域 [2] 人工智能领域布局 - 投资孵化零次方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乐谱兰斯(智能工业设计)、中科第五纪(具身物理通用大脑)等企业 [3] - 响应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3]
青港合作启新篇!28个优质海外科创项目在青岛西海岸路演
齐鲁晚报网· 2025-09-15 21:26
作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创新资源丰富、平台优势突出,汇聚中国海 洋大学等17所驻区高校,"国字号"创新平台达88家,人才总量达92万人。新区不断拓宽高层次人才引 进、使用渠道,在全省率先建立"双聘双跨"校企人才共享机制,设立总规模1亿元"高校人才科创成果转 化基金",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香港城市大学作为世界一流名校,高端人才富集,创新能力 突出,去年在新区落地中国香港高校在北方首个创新研究院,为青港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搭建了广阔 的合作平台。 此次项目路演赛涵盖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疗等新区重点布局的产业领 域,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市场前景广阔,与新区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未来,新区将组织市场化基 金、专业招商部门、区属国有企业等与优质项目进行精准对接洽谈,以最大的诚意、最开放的姿态、最 优质的服务,力争让更多创新成果在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共同为新区乃至整个青岛市的创新发展 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9月14日下午,以"英才荟萃举动能 青港合作启新篇"为主题的2025香港城市大学国际高层次人才科技成 果转化项目路演赛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蛤蜊青年磁场 ...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即将启幕,山东组团赴厦门共绘投资新蓝图
齐鲁晚报· 2025-09-06 19:37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于2025年9月8日至11日在福建厦门举行 展区面积约12万平方米 举办70多场投资专题活动和100多场专题路演 [1] - 展会主题为"携手中国 投资未来" 聚焦投资中国 中国投资 国际投资三大板块 [1] 山东展区亮点 - 山东展区以"开放的山东 投资的沃土"为主题 通过形象展与实物展结合方式展示省情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成果 [4] - 现场展品聚焦高端装备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新材料 现代轻工纺织四大产业 [4] - 23家企业包括中国重汽 潍柴动力 山东临工 济南圣泉 龙池牡丹等将携特色产品亮相 [4] - 将发布一批重点对外推介项目 涵盖十强产业和园区 基础设施等领域 [4] 国际合作与对接 - 山东代表团将参与五省市对台营商环境推介 中巴省州经贸合作对接会等专题活动 [5] - 通过一对一洽谈 现场考察等形式与跨国公司高管探讨合作机遇 [5] - 投洽会吸引近百家跨国公司总部及区域高管 超百家欧洲亚洲隐形冠军企业参会 [5] - 英国作为主宾国将组织近200人代表团赴会 [5] 投资平台与金融支持 - "投资中国"专区聚焦新质生产力项目 "中国投资"展区展示对外投资合作 海外综合服务 丝路海运三大专区 [7] - 金融资本专区聚集70多家金融机构 国家开发银行 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将推出专题活动 [7] - 山东自贸试验区 上合示范区等平台在国际合作背景下凸显价值 [7] 山东投资实力 - 山东外贸进出口规模连破3万亿元 实际使用外资稳居全国前列 [8] - 山东将全面展示绿色低碳转型成效 高端产业创新实力和开放平台承载能力 [8]
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股票发起式A:2025年上半年利润497.35万元 净值增长率1.63%
搜狐财经· 2025-09-04 21:43
AI基金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股票发起式A(005037)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基金利润497.35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152元。报告期内, 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63%,截至上半年末,基金规模为3.27亿元。 该基金属于标准股票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先进制造股票。截至9月3日,单位净值为1.298元。基金经理是张凯、李宜璇和杨腾。 截至9月3日,银华新能源新材料量化股票发起式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8.9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8/44;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9.56%, 位于同类可比基金7/44;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9.09%,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5/44;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2.78%,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0/32。 基金管理人在中期报告中表示,展望 2025 年下半年,我们仍然维持之前的观点。我们认为经济周期的回落与经济的新旧更替正在同步发生,我们正处于这 样的进程中,新的产业链条正在逐渐取代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支柱。随着这个进程的深入,经济活动的扩张、收入水平的提升,都将是一个缓慢但 持续的过程。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位图,可以观察该基金与同类 ...
济南高新区:力争今年新认定市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不少于15家
齐鲁晚报网· 2025-09-04 11:52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 - 高新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建设区域性科创高地 [3] - 高标准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和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 加快科研项目落地转化 [3] - 力争2025年新认定市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不少于15家 [3] 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 优化齐鲁软件园和创服中心园区服务功能 完善集成电路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3] - 落实市场准入创新举措和研发补助优惠政策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 [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量子信息领域布局3家概念验证中心 强化早期技术可行性评估与原型开发 [3] -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领域布局8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 [3] - 推进国产高端服务器和高性能通用控制器技术加快产业化应用 [3] - 建立"概念验证—中试孵化—产业化"全链条成果转化机制 [3] 未来产业布局规划 - 积极谋划在空天信息、基因与生物技术等新领域布局成果转化平台 [3] - 加大培育新质生产力 [3]
东方盛虹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预计今年三季度投产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18:03
核心观点 - 公司POE中试项目成功投产且关键技术自主研发 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9.16亿元同比下降16.36% 但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1.24% 扣非归母净利润2.7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6.21%[1] - 公司全面推进"1+N"新能源新材料战略 EVA总产能达90万吨 POE与EVA布局同步推进[2]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已完成20.20亿元增持 并计划再增持5-10亿元[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28.11亿元 同比增长39.14%[1] -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上半年实现营收442.02亿元 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环比均明显改善[1] - 炼化产品中化工产品比例超70% 汽柴油等成品油产出比例不足30%[1] 产业布局 - 1600万吨/年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核心装置保持满负荷运行 产销顺畅[1] - 2套各20万吨/年EVA新装置上半年投产 EVA行业龙头地位稳固[2] - 产品线覆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TG/CHDM/EC/DMC/POSM及多元醇等 延伸炼化垂直一体化产业链[2] 技术研发 - 800吨/年POE中试项目采用自主研发催化剂等关键技术[1] - EVA和POE作为高端聚烯烃材料 应用于光伏/汽车改性塑料/电线电缆等领域[2] 战略规划 - 成立AI事业部 通过深度智能体技术优化生产/供应链/安全环保等环节[2] - 构建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推动石化及新材料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2]
成都都市圈:协同发展加速跑
经济日报· 2025-08-27 06:02
交通互联进展 - 成都与德阳、眉山等6市日开行动车128对 日均运送旅客5.5万人次 发车间隔缩短至10分钟实现"半小时通勤圈" [1] - 轨道交通资阳线通车 从规划到运营历时8年 召开约60次推进会议 为成眉线提供重要参考 [2] - 成德动车班次从2016年每日18趟增至超130趟 发车间隔由90分钟缩短至最短5分钟 跨市公交及城市候机楼日均运输旅客超1.2万人次 [3] - 成资大道作为首条城际快速通道开通3年多 推动资阳临空经济区发展 2025年上半年资阳制造业投资增长23.2% [3] - 预计2027年3条跨市轨道交通线全部开通 成德眉资区域有望成为全国首个中心城市到全部副中心城市均运营市域铁路的都市圈 [3] 产业协同成效 - 成都都市圈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171.78亿元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52.2% 智能手表增长119.2% 锂离子电池增长45.8% [1][6] - 德阳燃气轮机产量同比增长101.6% 发电设备增长51.3% 眉山太阳能电池增长179.8% 液晶显示模组增长24.5% [6] - 资阳铁路机车产量增长130.8% 锂离子电池增长31.9% 中成药增长71.5% [6] - 羽佳模塑为成都6家车企配套 一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1% 正拓展乘用车、商用车配套业务 [5] - 眉山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采用"成都研发小试+眉山中试产业化"模式 已入驻15个中试验证项目 4个项目成功转化落地 [5] 公共服务一体化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德阳医院实现双向转诊 院内制剂调剂使用 检查结果互认 构建11个重点专科医疗矩阵 [7] - 资阳与成都结对共建学校增至137对 年增长率超20% [8] - 眉山实现505项高频事项四市通办 德阳联合推出5条精品文旅线路 三星堆-金沙遗址确定为2028年中国申遗唯一项目 [8] - 同城化医保联网结算政策成效明显 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水平 [7]
杭实集团党建联建机制厚培新质生产力
杭州日报· 2025-08-25 10:55
活动概况 - 杭实集团举办"实创汇·专精特新"党建联建企业赋能对接会 拓展组织覆盖范围并划分视觉智能、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赛道 [1] - 活动围绕杭州重点产业布局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吸收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纳入党建联建成员单位 [1] 成员规模与结构 - 党建联建成员单位由原先20家增至36家 实现新一轮扩容 [1] - 首批吸纳景业智能、华澜微、赛德半导体等20家企业 形成创新集群 [1] - 新增企业包括浙江众合科技、深圳十沣科技、浙江博时新能源等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具有技术颠覆性、要素创新性、产业转型性特征 [1] 产业布局重点 - 低空经济赛道布局"车路云协同+低空+低轨卫星"立体交通系统(浙江众合科技) [1] - 工业仿真软件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深圳十沣科技) [1] - 新能源赛道深耕储能系统研发(浙江博时新能源) [1] 服务体系与机制 - 搭建政策对接、市场开拓、技术协同、融资服务、人才引育"五位一体"服务体系 [2] - 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 联合高校院所和企业探索技术落地、市场协同、资源共享新模式 [2] - 通过杭实集团"实业智投"百亿母基金和"专精特新"专项基金对联建成员进行投资赋能 [2] 战略规划 - 持续深化"党建联建+产业赛道"模式 统筹政策、技术、人才资源破解行业共性难题 [2] - 以"仁和里·杭实智造中心"为核心载体 聚焦企业全周期需求提供政策端、技术端、资本端服务 [2]
助力杭州打造专精特新名城
每日商报· 2025-08-22 07:20
核心观点 - 杭实集团通过"实创汇·专精特新"党建联建机制扩容创新企业生态圈 以党建引领集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力量并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领域 [1][2] 党建联建机制进展 - 党建联建于2023年7月成立 通过深化联建机制以红链牵引实现资源集成赋能企业发展 [1] - 2023年招募首批2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加入红色朋友圈 [1] - 2024年新增视觉智能 低空经济 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赛道 新吸纳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1] - 新成员浙江众合科技为深交所上市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正在低空经济领域开启二次创业 [1] 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 - 杭实集团作为杭州首家世界500强市属国企 致力于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并构建延链补链强链的产业生态共同体 [2] - 集团打造仁和里·杭实智造中心园区 采用楼下生产楼上创新的工业上楼模式 培育目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高地 [2] - 携手国新国同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设立专精特新产业基金 旨在培育更多细分领域单打冠军 [2]
兰州新区获批十三周年:西部崛起的希望新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0 17:06
经济发展成就 - 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增长到448亿元 增长近90倍 [7] - 近三年累计引进项目241个 总投资1109亿元 [5] - 经营主体从不足1000户增长到5万多户 [7] 产业集群建设 - 形成绿色化工和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发展先进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 数据信息 商贸物流和现代农业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5] - 绿色化工产值实现倍数增长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引进行业领军企业 [3] 产业技术突破 - 医用重离子治癌设备订单量稳居世界前列 实现大型医疗设备国产化替代 [3] - 海亮研发团队通过217次工艺迭代攻克3.5微米铜箔延展强度难题 抗拉强度提升至700兆帕 [5] - 2024年铜箔产量达3.67万吨 年产值超30亿元 [5] 城市发展指标 - 实有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长到72万人 增长7.2倍 [7]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3%以上 [5] - 城市绿地率达到35.8% 累计造林绿化21万亩 [7]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新增各类学校20余所 各类医疗机构累计达166家 各类文化场所达91个 [7] - 建成15分钟教育服务圈 15分钟医疗服务圈和10分钟健康服务圈 [7] - 5次获评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