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之眼 C
搜索文档
辅助驾驶迎来供应链黄金时代,车企需要「六边形战士」
36氪· 2025-05-12 16:42
中阶辅助驾驶市场竞争格局 - 中阶辅助驾驶市场成为行业新蓝海,竞争焦点在于“性能往上卷,价格往下压” [6] - 参与竞争需满足两个核心条件:方案功能需包含高速领航辅助、记忆泊车辅助、城区记忆行车辅助,且全套成本控制在5000元级别 [7][8][9] - 头部玩家已形成共识,竞争本质是供应链和技术共同作用下的化学反应 [10] 技术发展与成本控制 - 技术成熟度提升,中阶辅助驾驶功能在数据、算力、算法作用下已成为被反复验证的产物 [11] - 主机厂将灵魂定义为高阶辅助驾驶,倾向于自研高阶功能,而选择与供应商合作中阶方案,使其趋于标准化 [11] - 供应链降本增效(如传感器、算法、芯片)为中阶方案玩家提供了更多成本控制空间 [13] - 地平线征程6系列芯片通过对算力成本的重新定义,成为比亚迪、博世等主流玩家的首选 [14] - 激光雷达价格下降以及纯视觉方案的应用,进一步助力成本控制 [14] - 拥有全栈能力的供应商是主导成本下探至5000元内的核心角色 [14] 算力配置与性能表现 - 主流玩家按算力分为两派:低算力派(如卓驭、Momenta,32TOPS)和中算力派(多数玩家,80-128TOPS) [17][18] - 实测表明,80-100TOPS的中算力方案在复杂场景(如上下匝道、隧道通行)中表现更优,识别更准确,预判更提前,被喻为“老司机” [20][21][22] - 低算力方案容易出现识别错误,导致错过匝道、违规变道等风险,体验类似“新手司机” [20] - 80-120TOPS被视为中阶辅助驾驶的算力最优解,能更好地平衡性能与用户体验 [24] 供应商核心能力要求 - 车企倾向于选择具备“六边形”能力的全能型供应商,关键维度包括量产经验、平台化与迭代能力、工程化能力、出海能力、财力及性能表现 [25] - 具备软硬件全栈量产经验的供应商(如博世、华为、Momenta、卓驭)更受主机厂青睐,因其方案经过市场验证,可快速复制上车 [26] - 平台化能力至关重要,可实现成本摊薄、加速量产和数据积累,博世、华为、Momenta在此方面各有侧重 [27][28][29][30] - 出海能力成为竞标配置,博世与Momenta是当前具备海外量产经验的主要选择,博世方案计划于2026年一季度在欧洲量产 [33][34][35] - 雄厚财力(如博世、华为)能确保对主营业务的持续坚定投入,而创业公司依赖融资和回款,现金流易受冲击 [36] -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量产经验的供应商(如博世)在中阶方案上能发挥更强性能功力 [37] 博世的战略布局与优势 - 博世作为国际Tier1,将其高阶辅助驾驶经验(如采用QNX航空级操作系统、私有云合规开发)带入中阶市场,成为新的竞争变量 [3][5] - 博世基于地平线征程6E/6M芯片打造的中阶方案(博世纵横辅助驾驶升级版)强调驾驶拟人化,在车道保持、变道、弯道控制上表现丝滑 [22][24] - 博世具备强大的工程化能力和全栈自研平台,能灵活适配主机厂的多样化定制需求,例如提供从3R7V到5R11V的传感器组合 [29][31] - 博世拥有全球化的布局、数据安全合规能力以及应对信息法规的丰富经验,在中国车企出海方面占据头部心智 [34]
比亚迪(002594):2025Q1业绩符合预期,单车盈利趋势良好
招商证券· 2025-04-26 14: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强烈推荐(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业绩符合预期,单车盈利趋势良好,公司龙头优势巩固,产品结构优化,智能化后发制人,开拓海外市场,后续受益于新产品周期,单车盈利有望继续提升 [1][6] 财务数据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102.33亿、12627.91亿、15153.50亿元,同比增长30%、25%、20%;营业利润分别为74.097亿、89.852亿、128.437亿元,同比增长47%、21%、4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205亿、71.851亿、102.821亿元,同比增长47%、21%、43% [3] - 预计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9.48元、23.64元、33.83元,PE分别为19.0、15.7、11.0 [3] 基础数据 - 总股本3039百万股,已上市流通股1162百万股,总市值1127.0十亿元,流通市值431.1十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MRQ)76.8元,ROE(TTM)19.2%,资产负债率70.7%,主要股东为王传福,持股比例17.65% [4] 股价表现 - 1个月、6个月、12个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 2%、18%、81%,相对表现分别为2%、22%、73% [6] 公司亮点 - 单车盈利显著提升,高端市场潜力迸发,一季度比亚迪电子销售收入、盈利分别为368.80亿、6.22亿,剔除后汽车业务收入、盈利分别为1334.80亿、87.46亿元,同比+50.89%、+109.84%;单车营收13.14万元,同比 - 5.58%;单车盈利0.87万元,同比+31.31% [7] - 蝉联销量冠军,强化行业龙头地位,2025年1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100.08万辆,同比+59.8%,为全球纯电动汽车季度销量冠军;腾势、方程豹、仰望品牌总销量5.26万辆,同比+36.5%,占公司总销量5.25% [7] - 海外销量大幅增长,全球化进程再加速,2025Q1乘用车和皮卡海外市场销量超20万台,同比+110%;腾势品牌开拓海外市场,预计4月在欧洲上市;第三艘汽车滚装船启航保障海外业务 [7] - 电动化技术持续突破,加速推动智能化普及,2025Q1研发费用142.23亿元,同比+34.04%,占营收比重达8.33%;电动化领域发布“超级e平台”,实现兆瓦级充电功率;智能化领域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携手大疆发布“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 [7] 财务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 - 预计2025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5024.19亿、6465.45亿、8157.37亿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4310.93亿、4442.08亿、4534.81亿元 [9] - 预计2025 - 2027年负债合计分别为6462.77亿、7414.44亿、8258.3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718.36亿、3315.31亿、4221.96亿元 [9] 现金流量表 - 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30.90亿、1553.57亿、1847.7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14.28亿、 - 714.28亿、 - 714.28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0.54亿、 - 131.56亿、 - 131.56亿元 [10] 利润表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102.33亿、12627.91亿、15153.50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8031.35亿、10039.19亿、11819.73亿元 [1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9.205亿、71.851亿、102.821亿元 [11] 主要财务比率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年成长率分别为30%、25%、20%,营业利润年成长率分别为47%、21%、43%,归母净利润年成长率分别为47%、21%、43% [12] - 预计2025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0.5%、20.5%、22.0%,净利率分别为5.9%、5.7%、6.8% [12] - 预计2025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9.2%、68.0%、65.1%,流动比率分别为0.9、1.0、1.1 [12]
比亚迪:智电领航,破浪前行-20250306
东吴证券· 2025-03-05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56亿美元H股闪电配售彰显全球投资人对其发展前景的看好,以及对中国汽车工业和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认可 [7][8] - 2月销量32万辆,同环比+164%/+7%,出口持续强劲,预计25年销量550万辆,智驾占比80%+,出口翻番至80万辆+ [7][9] - 混份额维持近60%,豹5智驾版上市强化产品力,出口和高端化贡献增量 [7][16] - 2月电池装机同增150%,二代刀片发布在即,预计25年电池实际出货345GWh,同增30% [7][21] - 考虑天神之眼C超预期,上修24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给予25年25x,目标价456元 [7][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344.84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85.50/388.66元,市净率6.45倍,流通A股市值400,861.85百万元,总市值1,003,231.24百万元 [5] - 每股净资产53.44元,资产负债率77.91%,总股本2,909.27百万股,流通A股1,162.46百万股 [6] H股闪电配售 - 25年3月3日盘后,比亚迪配售129,800,000股H股新股,配售价335.2港元/股,此次56亿美元的H股闪电配售是过去十年全球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股权再融资项目等,吸引众多投资者参与,认购订单多倍覆盖 [7][8] 销量情况 - 2月销32.28万辆,同环比+164%/+7%,含海外销6.7万辆;新能源乘用车2月销量31.82万辆,同环比+161.4%/+7.3%;新能源商用车2月产量4913辆,同环比+772.65%/+21.22% [9][13] - 2月插混乘用车销19.3万辆,同环比+189%/+13%,占比60.7%;纯电乘用车销12.5万辆,同环比+128%/-0.4%,占比39.3% [7][16] - 腾势2月销量8513辆,环降27%;仰望销量105辆,环降63%;方程豹销4942辆,环降21% [7][16] - 2月本土销量25.6万辆,同增164%,海外销6.7万辆,同增188%,高端销量1.35万辆,同增76% [7][16] - 预计25年比亚迪销量超550万辆,智驾占比80%+,出口翻番至80万辆+ [7][9][19] 新车规划 - 2025年有多款新车计划上市,包括汉L、唐L、新款秦PLUS DM - i等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车型 [20] 电池装机 - 2月累计装机16.7GWh,同环比 +150%/+8%,25年累计装机32.2GWh,同增79%;预计25年动力自供250GWh,动力外供25GWh,储能70GWh,电池实际出货345GWh,同增30% [7][21]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602,315|730,347|922,935|1,057,73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30,041|40,045|53,009|65,081|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0.33|13.76|18.22|22.37| |P/E(现价&最新摊薄)|33.40|25.05|18.93|15.42| |每股净资产(元)|47.68|61.24|77.81|98.15| |ROIC(%)|17.08|15.52|18.70|20.32| |ROE - 摊薄(%)|21.64|22.46|23.40|22.78| |资产负债率(%)|77.86|75.89|74.27|72.22| [1][24]
比亚迪:智电领航,破浪前行-20250305
东吴证券· 2025-03-05 07: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56亿美元H股闪电配售彰显全球投资人对其发展前景看好,对中国汽车工业立足全球有信心,认可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趋势 [7][8] - 2月销量32万辆同增164%出口强劲,预计25年销量550万辆智驾占比80%+出口翻番至80万辆+ [7][9] - 混份额维持近60%,豹5智驾版上市,出口和高端化贡献增量 [7][16] - 2月电池装机同增150%,二代刀片发布在即,预计25年电池实际出货345GWh同增30% [7][21] - 考虑天神之眼C超预期,上修24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给予25年25x目标价456元 [7][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与基础数据 - 收盘价344.84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85.50/388.66元,市净率6.45倍,流通A股市值400,861.85百万元,总市值1,003,231.24百万元 [5] - 每股净资产53.44元,资产负债率77.91%,总股本2,909.27百万股,流通A股1,162.46百万股 [6] H股配售情况 - 25年3月3日盘后,比亚迪配售129,800,000股H股新股,配售价335.2港元/股,此次56亿美元H股闪电配售是多个规模最大项目,认购订单多倍覆盖 [7][8] 销量情况 - 2月销32.28万辆,同环比+164%/+7%,含海外销6.7万辆,2月发布天神之眼C加配不加价叠加老款促销带动销量环比上升,汉L等车型3 - 4月上市预计销量保持强劲 [9] - 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1.82万辆,同环比+161.4%/+7.3%,产量32.9万辆,同环比+199.53%/+1.67%;新能源商用车2月产量4913辆,同环比+772.65%/+21.22% [13] - 2月插混乘用车销19.3万辆,同环比+189%/+13%,占比60.7%,同环比+5.8/+3.0pct;纯电乘用车销12.5万辆,同环比+128%/-0.4%,占比39.3%,同环比-5.8/-3.0pct [16] - 2月腾势销量8513辆环降27%,仰望销量105辆环降63%,方程豹销4942辆环降21%,豹5智驾版2月上市售价23.98万起 [16] - 2月本土销量25.6万辆同增164%,海外销6.7万辆同增188%,高端销量1.35万辆同增76% [16] - 25年高阶智驾向10万元车型下沉,预计销量超550万辆,智驾占比80%+,出口翻番至80万辆+ [19] 新车规划 - 2025年有多款新车规划,包括汉L、唐L、新款秦PLUS DM - i等不同类型和价格区间车型 [20] 电池情况 - 2月累计装机16.7GWh,同环比 +150%/+8%,二代刀片发布在即续航和快充有望提升,25年累计装机32.2GWh,同增79% [21] - 预计25年动力自供250GWh,动力外供25GWh,储能70GWh,电池实际出货345GWh,同增30% [21] 盈利预测与财务情况 - 上修24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400/530/651亿元,同增33%/32%/23%,对应PE 25/19/15x,给予25年25x,目标价456元 [7][22] - 给出2023A - 2026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重要财务与估值指标预测数据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