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保碳普惠
icon
搜索文档
数智焕新服务 硬核保障护航
金融时报· 2025-09-12 10:02
公司战略与数字化转型 - 中国太保通过科技能力提升与场景价值转化双轮驱动 实现从风险承担者向风险管理者乃至社会美好生活守护者的战略升级[1] - 公司深耕数智化转型 发挥大数据治理体系优势 通过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拓展数字化劳动力等场景化应用[1] - 中国太保寿险构建多智能体协同支撑体系 推出智能客服经理助理使触达转化率提升1.9倍[1] 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整体赔付时效缩短至0.34天 财险公司理赔服务线上化率超过80%[2] - 中国人寿展台提供保单查询、理赔申请等关键服务流程 实现"手机点一点,服务马上到"的便捷体验[2] - 数字技术与保险服务融合场景在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区随处可见 参会者直观感受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成果[1] 科技金融与创新实践 - 中国人保成立行业首个科技保险中心 构建全链条保险服务体系 上半年科技保险承担保险责任金额达23.85万亿元[2] - 科技保险为6.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保障[2] - 中国人寿康养金融生态圈建设已完成17个养老养生项目布局 提供养老床位数量突破1万张[2] 绿色金融与碳普惠创新 - 中国太保推出国内保险业首个用户低碳减排行为测算和激励平台"太保碳普惠" 与服贸会官方线上打卡活动深度融合[3] - 中国再保展示参与国家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成果 将分享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平台Climate Vision创新产品[3] - 中国太保提供超额碳排放保险保障 以碳配额或碳信用方式对超额碳排放进行赔偿 助力"零碳服贸"实现[5] 风险保障与服务创新 - 中国太保产险为本届服贸会提供总保额达3076亿元的保险保障 预计覆盖40万人[4] - 保障范围包括工程险、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等成熟险种 重点加强工业遗址改造展馆特殊风险保障[4] - 公司组建专项风险工程师团队开展多轮实地风险查勘 重点评估工业遗址建筑结构特性、人流物流动线设计等风险环节[5]
保险业:数智焕新服务 硬核保障护航
金融时报· 2025-09-12 09:41
公司战略与数字化转型 - 中国太保作为服贸会全球合作伙伴和指定保险服务商 第六年护航服贸会 聚焦"数智领航 服贸焕新"主题 通过科技能力提升与场景价值转化双轮驱动 实现从风险承担者向风险管理者及社会美好生活守护者的战略升级[1] - 公司深耕数智化转型 发挥大数据治理体系优势 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 拓展数字化劳动力等场景化应用 旗下寿险公司构建多智能体协同支撑体系 推出智能客服经理助理 使触达转化率提升1.9倍[1] - 数字化转型核心在于对数据生产要素的掌控与运用能力 非简单技术堆砌[1] 数字技术提升服务效率 - 中国人寿展台"智护无界"投屏体验区展示寿险App服务 几分钟内可完成保单查询、理赔申请等关键流程[2]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整体赔付时效缩短至0.34天 财险公司理赔服务线上化率超80%[2] - 数字技术与保险服务融合场景在展会广泛展示 包括太保碳普惠屏扫码互动、手机保险服务体验等[1][2] 科技金融与创新实践 - 中国人保成立行业首个科技保险中心 构建全链条保险服务体系 上半年科技保险承担保险责任金额23.85万亿元 为6.5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保障[2] - 中国人寿深化养老金融服务 在14个城市完成17个养老养生项目布局 提供养老床位数量突破1万张[2] - 中国再保展示气候风险治理成果 将分享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平台Climate Vision及创新产品[3] 绿色金融与碳普惠创新 - 中国太保推出国内保险业首个用户低碳减排行为测算激励平台"太保碳普惠" 与服贸会线上打卡活动深度融合 成为展会打卡首站[3] - 平台通过扫码完成绿色出行碳抵消任务 生成专属碳中和证书 积分可参与环保手工制作[3] - 公司提供超额碳排放保险保障 以碳配额或碳信用方式赔偿灾害事故导致的超额碳排放 助力零碳服贸实现[5] 风险保障与服务体系 - 中国太保产险为本届服贸会提供总保额3076亿元保险保障 预计覆盖40万人[4] - 保障范围包括工程险、财产一切险、公众责任险、活动中断取消险、团体意外险等成熟险种 重点加强工业遗址改造展馆特殊风险保障[4] - 组建专项风险工程师团队 开展多轮实地风险查勘 针对建筑结构特性、人流动线设计、电气系统兼容性、展品陈列风险等环节出具专业报告与防灾建议[4][5]
中国太保亮相2025年服贸会
人民网· 2025-09-10 15:16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通过科技能力提升与场景价值转化双轮驱动 实现从风险承担者向风险管理者及社会美好生活守护者的战略升级[1] - 公司深耕数智化转型 发挥大数据治理体系优势 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 拓展数字劳动力等场景化应用[1] - 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规划 未来五年持续加大投入 搭建企业级人工智能能力体系并推动核心业务流程重塑[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创新推出行业大型活动碳中和+综合保险保障模式 为进博会和服贸会等国家级展会提供碳中和服务解决方案[1] - 开创太保碳普惠平台 通过微信小程序量化用户碳减排量 覆盖绿色出行和绿色办公等十余个场景的低碳行为[2] - 发布百岁人生蓝智伴助老产品 推动养老与科技深度融合 整合康养服务资源与智能技术改善老年群体生活品质[4] 技术应用与风险减量 - 在网络安全领域构建保前评估 保中监测 保后应急的全流程风险减量服务体系 实现从被动赔付向主动风险管理转变[3] - 在农业保险领域融合人工智能和卫星遥感技术 构建承保前风险识别 灾害中预警干预 灾后精准定损的全链条智能防灾减损体系[3] - 运用规则引擎+知识库+大模型技术重构健康险理赔机制 使人效同比提升80% 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并缩短客户等待时间[3] 新兴领域拓展 - 依托卫星遥感和GPS定位实现重大工程全周期动态管理 承保前评估选址风险 建设中监控工程隐患 灾后快速生成损失图谱[4] - 引入DInSAR技术以毫米级精度监测地表形变 服务于城市规划和安全建设[4] - 推出低空经济保险产品包 涵盖航空器综合险和无人机综合险等10余项险种 覆盖科研试飞和应急救援等20多类应用场景[4]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战略 持续拓展空天地一体化等创新模式[5] - 通过数智化手段服务国家战略 保障民生福祉 推动行业革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