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人寿众恒B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

搜索文档
团体险变“提款机”?交大昂立1694万资金“失踪”之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2:12
核心事件概述 - 交大昂立五名前高管涉嫌通过团体保险违规转移资金1693.7214万元,涉及2016-2019年期间两笔团体险投保及退保操作[2][5] - 公司已向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事报案但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计划提起行政复议[2] 资金操作细节 - 2016年支付天安人寿380万元投保分红型团体年金险,退保后379.24万元进入高管个人账户[7] - 2018年分三次向太保寿险支付1284万元投保万能型团体养老年金险,退保资金分批转入高管账户[8][9] - 两笔交易均缺失关键材料:无薪酬委员会记录、董事会决议、公告披露及合同原件[9] 流程违规证据 - 退保操作仅有付款审批单,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决策程序[5] - 2016年退保文件由前董事长杨国平签字,载明"保费为个人缴纳"但与公司支付事实矛盾[7] - 2018年投保资金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预提,但无相应薪酬审批文件支持[8] 法律定性争议 - 专家指出可能涉及两种情形:管理层侵占公司资产或变相增加薪酬未披露[11] - 若属资产侵占,涉事高管需赔偿公司损失包括保费及利息等[11] - 若属薪酬变通,则涉及信披违规及个人所得税规避问题[11][12] 保险业务合规问题 - 团体险退保金原则上应退回原投保单位账户,转至个人账户需合法授权文件[14] - 保险公司受理退保时应核查账户一致性、决策流程及反洗钱要求[14] - 险企若明知资金性质仍协助操作,可能构成职务侵占共犯[15]
团体险变“提款机”?交大昂立1694万资金“失踪”之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21:04
核心事件概述 - 交大昂立五名前高管涉嫌通过团体保险违规转移资金1693.7214万元,具体操作方式为公司先购买保险,后退保至个人账户 [1][4][6] - 涉及资金包括2016年向天安人寿支付的380万元和2018年向太保寿险支付的1284万元 [3][6] - 公司已向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刑事报案,但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计划提起行政复议 [1] 操作细节 - 2016年投保"祥利团体年金保险(分红型)",被保险人为五名高管及时任董事葛剑秋,退保后379.24万元进入高管个人账户 [5][6] - 2018年投保"太平洋人寿众恒B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万能型)",1284万元分三笔支付,退保后资金分批进入高管个人账户 [6] - 两笔交易均缺失关键材料:无薪酬委员会记录、无董事会决议、无公告披露、无合同审批程序、无保险合同原件 [1][4][7] 合规性问题 - 团体险退保金原则上应退回原投保单位账户,直接转至个人账户缺乏合规依据 [9] - 保险公司在受理团体险退保时应确保账户一致性,变更需提供书面证明并核对决策流程 [9] - 若保险公司明知资金系上市公司公款仍协助转至个人账户,可能被认定为职务侵占共犯 [10] 公司治理问题 - 事件暴露出公司资金收支控制失效、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内审制度效果不佳等问题 [8] - 高管薪酬发放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同意,前高管声称"购保退保是公司给予的薪酬"的说法无依据 [4] - 公司存在信息披露违法嫌疑,未披露该管理层的相关收入 [8]
交大昂立诉前高管最新进展,董事长嵇敏称收到警方不予立案通知,公司已申请行政复议
IPO日报· 2025-07-09 23:45
公司高管涉嫌违规事件 - 交大昂立董事长嵇敏披露五名前高管在2016-2019年间通过公司资金购买团体险后退保至个人账户的行为,涉及金额1693万元[1][8] - 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前高管刑事责任,但收到警方不予立案通知,目前正在申请行政复议并补充新证据[2] - 涉事高管包括原董事长杨国平、副董事长朱敏骏等核心管理层成员[5] 违规操作具体细节 - 2016年10月公司支付380万元购买天安人寿团体年金保险,2017年11月退保后379.24万元退回高管个人账户[6][7] - 2018年分三次支付1284万元购买太平洋人寿团体养老保险,2019年通过减保方式退回高管个人账户[8] - 两笔保险交易均无董事会决议、公告披露及合同审批程序,涉嫌违反公司章程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6][7][11] 事件发现过程 - 2022年11月税务部门要求公司自查2018年保险费支出时发现异常,随后追溯发现2016年同类问题[10] - 公司从两家保险公司获取了完整的交易文件作为证据,包括保费来源声明、退保申请等材料[11] - 独立第三方大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出具报告认定前高管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11][17][18] 公司背景信息 - 交大昂立成立于1997年,2021年上市,主营保健品及老年医疗护理业务[4] - 公司实控人多次变更,2022年8月变更为上海韵简实业及一致行动人,实控人变更为嵇霖[4] - 涉事期间公司由大众交通实际控制,现任管理层认为大众交通也存在类似情况[11] 法律依据 - 北京国枫律所指出前高管行为违反《公司法》关于董事不得侵占公司财产的规定,涉嫌构成《刑法》职务侵占罪[17][18] - 根据公司章程,董事报酬事项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高管薪酬事项需经董事会审议,但相关保险交易未履行审批程序[17]
披露保险退费细节 交大昂立实控人独家回应追责前任高管形式升级原因
经济观察报· 2025-07-01 19:06
核心观点 - 交大昂立五名前高管涉嫌通过公司资金购买团体险再退保至个人账户的方式侵占公司资产,涉及金额达1664万元 [1][2][3] - 公司已从民事追责升级为刑事报案,案件核心聚焦2016年和2018年两份团体险异常操作 [3][5][16] - 操作过程缺乏合规审批流程和披露,退保资金直接流入高管个人账户 [7][12][15][16] 事件背景 - 2024年12月公司公告对杨国平等五名前高管提起刑事报案,指控其损害公司利益 [1] - 涉案高管包括原董事长杨国平、总裁朱敏骏、财务总监娄健颖等核心管理层 [5] - 现任实控人嵇霖2022年8月入主后发现异常,2022年11月税务自查揭发此事 [20] 保险操作细节 2016年天安人寿保单 - 2016年10月投保380万元祥利团体年金保险,被保人为6名高管 [6][9] - 2017年11月退保,109.36万元退至杨国平个人账户,其余资金退至其他高管账户 [11][12][14] - 投保单显示保费来源为"单位交费",个人交费栏均为"0" [9] 2018年太平洋人寿保单 - 2018年分三次投保1284万元众恒B团体养老年金保险 [14] - 2019年1月退保,资金同样退至五名高管个人账户 [15][17] - 两份保单合计涉及资金1664万元 [15] 操作违规证据 - 缺乏董事会决议、薪酬委员会记录、合同审批文件等必要程序 [16] - 公司公告从未披露相关保险事项 [16] - 发现两份矛盾说明文件:既称保费来自"工资扣除",又允许个人领取退保金 [21][22] 法律定性争议 - 现任管理层认定属于"滥用控制权侵占公司资产" [3] - 法律专家指出该操作模式罕见,存在洗钱嫌疑 [22] - 涉事高管未回应采访请求,其现任任职单位拒绝置评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