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型车
icon
搜索文档
新手,如何选择一台合适自己的车?
36氪· 2025-06-16 08:50
购车预算规划 - 新手购车需根据个人或家庭6-12个月收入确定预算范围,涵盖裸车价、购置税、保险等一次性费用[4] - 燃油车年均成本约1.4万元(油费7000元+保养2000元+保险5000元),纯电车年均成本约6000元(电费1500元+保养500元+保险4000元)[4][5] - 月薪1万者建议初始预算6-12万元,确保贷款压力可控[5] 用车需求分析 - 城市代步场景优先考虑两厢/小型车,家用场景推荐紧凑型车或SUV,烂路行驶需选择高底盘车型[8] - 长途驾驶需求应关注自适应巡航、座椅通风/加热等舒适性配置[10] - 新手应优先选择小排量发动机+自动挡、自动启停系统或新能源车型以降低操控难度[12] 安全配置优先级 - 主动安全配置需包含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12] - 被动安全配置需满足高强度车身结构、多气囊、安全带预紧功能[12] - 预算有限时应优先保障基础安全配置而非外观设计[14] 购车决策策略 - 避免追求"一步到位",接受动力一般但空间实用的车型[15] - 试驾需测试刹车灵敏度(紧急制动≤38米)、方向盘虚位(≤15°)、隔音水平(60km/h无明显噪音)等硬指标[17] - 至少对比3家4S店,要求拆分"打包价"明细并警惕捆绑销售[18] 品牌风险规避 - 提车需明确时间条款、违约赔偿、赠品型号及库存车限制[20] - 需调研车企背景,警惕价格突然暴跌或增配降价等"背刺"行为[20][21]
中方突然批准稀土出口,释放2个关键信号,既打压对手又稳握筹码
搜狐财经· 2025-06-09 22:32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从去年年底以来,中方已经先后三次对稀土出口进行管控,这一举措直接影响到多国的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乃至军工等行业,尤其是美国。 稀土开采 6月5日,中美元首刚通完电话,特朗普在推特上意味深长地写道:"关于稀土产品的复杂性不应再有任何疑问!" 特朗普 话音未落,中国商务部向美国三大车企发放了稀土临时出口许可证,有效期六个月,这背后藏着什么玄机? 卡脖子游戏:中国打出稀土王牌 这次的政策"松动",实则是中国的一次精心布局,比起一刀切断稀土供应,"可控释放"其实更符合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 新闻报道截图 中国目前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要让对手感受到压力,促使其改变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二是要维护好自身在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两个目标看似存在矛盾,但中国正巧妙地寻找着平衡,回顾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的出台背景,能清晰看到谁才是被卡脖子的一方。 等待出口的稀土 两个月前,为反制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中国在4月份打出了一套精准反制组合拳。 新闻报道截图 这些看似生僻的稀土元素名字,实则是美国军工产业的命脉,钆、铽、钇、镝被广泛用于美军F-47第六代战机的发 ...
美方拟收紧外国公司在美上市 外交部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6-05 16:03
美方拟收紧外国公司在美上市 - 美方拟收紧外国公司在美上市政策 中方回应称美方应恪守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 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2] - 中方强调将采取必要手段 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2] 稀土出口管制 - 中方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是非歧视性的 不针对特定国家 [4] - 日本汽车制造商铃木因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导致零部件采购延误 已暂停在日本生产其主要小型车 [4] 美国限制多国公民入境 - 美国白宫发布公告 宣布全面限制阿富汗、缅甸、伊朗、也门等12个国家的公民入境美国 部分限制布隆迪等7国公民入境 [5] - 中方表示注意到有关报道 认为人员往来是促进国家间交流与合作的基础 [5]
为避免被罚,欧洲车企攒了俩碳排放联盟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0 21:37
欧盟碳排放政策与车企应对策略 - 欧盟自2024年1月1日起大幅降低汽车二氧化碳排放上限,要求车企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至少20%以避免罚款,当前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不足14% [4][5] - 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为93.6克/公里,较2021年下降15%,2030年进一步降至49.5克/公里,奔驰、宝马等大型车制造商面临更高挑战 [5] - 未达标车企将面临每超1克/公里罚款95欧元,行业预估罚款总额可能超过150亿欧元,但环保组织预测实际或低于10亿欧元 [5][7] 碳排放联盟的形成与运作机制 - 特斯拉组建联盟管理"碳排放池",成员包括Stellantis、丰田、福特、马自达、斯巴鲁,通过积分交易降低整体排放平均值 [10][11] - 奔驰联合smart、沃尔沃、极星成立第二联盟,沃尔沃预计通过EX30电动SUV获得3亿欧元积分收入 [18][21] - 联盟允许车企共享排放数据并分摊目标,申请加入需签署保密协议,特斯拉联盟覆盖欧洲30%市场份额 [11][13] 车企动态与战略调整 - Stellantis通过加入特斯拉联盟缓解电动化压力,其欧洲电动车销量需从12%提升至21%,每差1个百分点或面临3亿欧元罚款 [15][17] - 丰田称联盟为"预防措施",因监管目标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协议期限为一年 [17] - 宝马宣称通过15款电动车型和70%减排成果可独立达标,大众与雷诺暂未入盟,后者呼吁欧盟放宽规则 [23][25] 积分交易市场与行业影响 - 特斯拉过去15年通过出售碳排放积分获利数十亿美元,沃尔沃2023年前九个月积分收入占0.3% [7][21] - 行业分析师估算特斯拉联盟积分变现或超10亿欧元,大众和雷诺若未加入可能面临10%息税前利润下行风险 [13][28] - 销售1辆纯电动车可抵消3-4辆燃油车排放,前菲亚特-克莱斯勒曾向特斯拉支付18亿欧元购买积分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