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动车型
icon
搜索文档
奇瑞销量、营收和利润均创纪录,校招生反加班要反转?
搜狐财经· 2025-08-13 07:45
奇瑞的校招生李某凯成了"全网点赞的勇士"。 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刚定下"周末禁会"的新规之后仅有半个月,就因某部门周末开会被Z世代员工硬刚上了热搜。 据多家官媒报道,8月7日,身为校招生的李某凯因不满周六培训及年中大会安排,直接在邮件里"硬刚"集团领导:"尹董都说了要杜绝把员工时间不当时 间,可以落实!"他还将这封邮件抄送给了部门所有高层,包括集团二把手副董事长,这一举动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不过效果立竿见影,随后该会议便 被取消了。 有奇瑞员工在社交媒体爆料称,奇瑞部分岗位搞"896",周末出勤率99%,仅10元餐补无加班费。公司甚至关打卡记录,下班统一显示5点。每周加班时长 大于20小时,如果不达标,则限制部门招聘。员工爆料称月加班120小时较为普遍,但月薪仅4800元,折算时薪仅16元,这个时薪甚至不如肯德基的小时 工。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强度下,面对没有足够吸引力的薪水,应届生离职率居高不下。 尹同跃此前点名批评未落实"周末禁会"的部门,强调此举是"价值观问题",需严肃整改。他要求领导层以身作则,同时尹同跃提出要求,要缩减会议首先 抓领导,让领导学会开会。管理层要多下现场,少进会场,明确表示周末禁会,周六禁 ...
高傲马斯克:在欧洲正感受比亚迪们的压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6:56
特斯拉在欧洲市场表现 - 5月特斯拉在欧盟新车注册量锐减40.5%至8729辆 [2] - 连续5个月销量下滑 欧洲份额跌至1.2% 法国市场仅售出721辆 [3] - 核心高管离职后 马斯克亲自接手欧美销售业务 [4] 中国车企在欧洲的崛起 - 比亚迪4月纯电车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混动车型同比增速达359% [7] - 5月比亚迪在欧盟和英国注册量同比飙升397% [9] - 中国品牌5月在欧市场份额达5.9% 较去年同期2.9%翻倍 [11] - 上汽1-5月在欧盟注册量增长49.1% 小鹏5月销量增速350% [12] 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 大众/斯特兰蒂斯/雷诺三家占据欧盟55%市场份额 [19] - 中国车企主攻混动车型 吉利/上汽/比亚迪均重点布局该领域 [16] - 特斯拉推出改版Model Y 6月在西班牙销量反弹60.7% [23] 行业格局与挑战 - 欧洲中高端市场仍由奔驰/宝马/雷诺主导 [20] - 中国车企需突破中低端定位 品牌建设和服务网络待完善 [21][23] - 特斯拉拥有高端品牌形象和本土制造基地优势 [22] 注:表格数据因格式混乱未直接引用 主要提取文本中明确表述的百分比变化及销量数字
严林辉:中东油价便宜、充电桩又不够多,混动车才是突破口
凤凰网财经· 2025-07-04 15:56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论坛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 [1] - 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 [1] - 阿联酋阿布扎比哈利法经济区KEZAD GROUP中国区代表&复星创富风险合伙人严林辉出席论坛并参与对谈 [1][3] 新能源汽车出海中东现状 - 中东地区电动车销量不高,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薄弱(充电桩不足)、当地油价便宜(约4.9-5元人民币/升)、中国企业营销宣传力度不足 [3] - 迪拜中心区域充电桩数量有限,经常出现十几辆特斯拉排队等待充电的情况 [3] 中国车企在中东市场机会 - 混动车型被视为突破口,因其兼具智能化能力和燃油使用便利性 [4] - 国内新能源混动车品牌如奇瑞捷途Jetour、长安汽车、吉利等在中东较受欢迎 [4] - 受欢迎车型以中小型SUV为主 [4]
经销商抢搭中国汽车大航海时代的快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8 09:18
中国汽车经销商全球化加速 - 2025年是汽车经销商加大出口业务布局的关键一年 建发汽车获得长安深蓝品牌授权在曼谷建店 物产中大实业与极氪科技合作在霍尔果斯建立汽车出口品牌展示及交付中心 [2] - 国内汽车市场内卷严重 经销商亟需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融入国际竞争成为必然选择 [2] 汽车出口业务现状 - 88%的经销商集团从事汽车出口业务 较2023年增长27% 4成经销商出口量维持在500辆以下 更多经销商迈入千辆大关 [3] - 零公里二手车是海外业务主力 2025年比例较两年前增加13% 多数经销商出口业务占比在10%以下 [3] - 出口市场集中在中东、中亚及非洲 6成以上经销商在这3个地区开展业务 8成以上涉足中东区域 [3] - 电动汽车出口比例显著下降 燃油车出口比例快速上升 混动车型出口比例保持不变 [3] - 出口车型以合资品牌为主 价格在2万~4万美元的车型占多数 传统头部合资品牌占据出口主流 [3] 海外运营模式 - 多数经销商采用与海外当地经销商合作模式 雇佣本土化营销团队 建立海外仓 与本地化汽车服务机构合作 [4] - 部分经销商选择电商平台直销 与当地车企合作 自建直营店等模式 [4] - 平行出口模式仍占绝对比重 30%的经销商已开启针对海外市场的定制化改装出口业务 [4] 海外市场挑战 - 高关税及合规流程推高成本 部分市场存在较高进口关税 叠加车龄限制、环保认证等技术标准门槛 [5] - 货币汇率频繁波动干扰企业收益 采购与销售的货币错配 部分国家外汇管制政策导致收益缩水 [5] - 政策环境复杂多变 临时关税调整及产业保护政策可能冲击业务布局 [5] - 海外市场需求区域分化 非洲及南美市场受经济周期、消费习惯变化影响显著 [5] 本地化发展策略 - 在自由贸易港或区域枢纽设立保税仓、检测整备中心 降低关税冲击 [6] - 建立模块化整备生产线 提前完成适应性改造 构建多元化汇率风险缓冲模式 [6] - 雇佣本土团队 与当地行业协会及政府机构合作 捕捉政策动向 [6] - 依托数据平台分析区域市场需求变化 建立跨区域车源调拨网络 [6] 经销商出海建议 - 7成经销商预计2025年出口业务毛利率低于5% 暂时无海外建店计划 [7] - 大型经销商可选择重资产模式 并购当地经销商或投资海外工厂 [9] - 中型经销商可聚焦区域 与主机厂联合开发定制化车型 [9] - 中小型经销商可采用轻资产模式 与当地经销商共建销售网络 [9] 汽车出口模式 - 整车出口模式 国内工厂组装整车出口 依靠技术、产品力、性价比优势快速切入市场 [10] - KD组装模式 出口汽车散件在国外工厂组装 降低运输及关税成本 避免贸易壁垒 [10] - 海外建厂模式 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 提高产能 提升品牌国际形象 [10] - KD模式将成为未来趋势 规避贸易壁垒 降低关税成本 便于本地化调整 [11]
新手,如何选择一台合适自己的车?
36氪· 2025-06-16 08:50
购车预算规划 - 新手购车需根据个人或家庭6-12个月收入确定预算范围,涵盖裸车价、购置税、保险等一次性费用[4] - 燃油车年均成本约1.4万元(油费7000元+保养2000元+保险5000元),纯电车年均成本约6000元(电费1500元+保养500元+保险4000元)[4][5] - 月薪1万者建议初始预算6-12万元,确保贷款压力可控[5] 用车需求分析 - 城市代步场景优先考虑两厢/小型车,家用场景推荐紧凑型车或SUV,烂路行驶需选择高底盘车型[8] - 长途驾驶需求应关注自适应巡航、座椅通风/加热等舒适性配置[10] - 新手应优先选择小排量发动机+自动挡、自动启停系统或新能源车型以降低操控难度[12] 安全配置优先级 - 主动安全配置需包含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12] - 被动安全配置需满足高强度车身结构、多气囊、安全带预紧功能[12] - 预算有限时应优先保障基础安全配置而非外观设计[14] 购车决策策略 - 避免追求"一步到位",接受动力一般但空间实用的车型[15] - 试驾需测试刹车灵敏度(紧急制动≤38米)、方向盘虚位(≤15°)、隔音水平(60km/h无明显噪音)等硬指标[17] - 至少对比3家4S店,要求拆分"打包价"明细并警惕捆绑销售[18] 品牌风险规避 - 提车需明确时间条款、违约赔偿、赠品型号及库存车限制[20] - 需调研车企背景,警惕价格突然暴跌或增配降价等"背刺"行为[20][21]
本田削减30%电动化投资 战略重心转至混动车型
财经网· 2025-05-21 16:28
战略调整 - 公司将2030年电气化投资从10万亿日元减至7万亿日元,降幅30% [1] - 战略重心转向混合动力车型,目标到2030年使汽车总销量增加360万辆以上,其中混动车销量增加220万辆 [1] - 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将低于此前30%的目标,2027-2030年推出13款新混动车型 [1] 产品与技术 - 将对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及e:HEV混合动力平台进行全面升级,下一代e:HEV车型燃油经济性提升10%以上 [2] - 下一代混合动力系统成本较2018年车型降低50%以上,较2023年车型降低30%以上 [2] - 为大型车单独开发高性能混合动力系统,计划未来几年搭载于新车型 [2]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营业收入21.6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835.8亿日元同比下滑24.5%,营业利润1.21万亿日元同比下滑12.2% [5] - 预计2025财年收入20.3万亿日元同比下降6.4%,营业利润5000亿日元同比下降58.8% [5] - 摩托车业务表现良好,汽车业务销量下滑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 [5] 中国市场 - 2024年中国终端汽车销量85.23万辆同比下滑30.94%,2025年4月销量43,689辆同比下降40.8% [5] - 推出"一口价"促销活动,如CRV车型北京地区终端售价12.59万元起优惠幅度达6万元 [5] - 与中国科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包括Momenta、宁德时代、DeepSeek等 [6] 投资计划 - 推迟加拿大电动车投资项目约两年,原计划投资150亿加元建立电动汽车价值链 [2]
产值6亿元、销售9600台,潍坊奎文民营经济发展正当时
齐鲁晚报网· 2025-05-08 21:43
龙头企业表现 - 潍坊浩泰机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5%,核心零部件产品订单充足 [1] - 一季度产值达61654万元,产量321465件,销售收入45553.59万元 [1] - 公司通过数控机床和自动化流水线提升生产效率,展现智能制造优势 [1] 汽车销售行业 - 山东广潍集团第一季度汽车销售9600台,同比增长10% [2] - 维修台次88100台,同比增长3%,提供四位一体全流程服务 [2] - 数字化升级和标准化建设推动服务体验优化 [2] 区域经济政策 - 奎文区433名服务企业专员包靠770家企业,开展6轮走访 [3] - 发放惠企政策包2000余份,企业诉求满意率和解决率达100% [3] - 通过"优商工坊"政务服务体系五大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3]
特朗普29分48秒就职演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这两条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21 10:14
特朗普就职仪式 - 特朗普于2025年1月20日出任美国第47届总统,宣誓就职仪式在华盛顿国会大厦圆形大厅举行 [4] - 因天气原因仪式移至室内,受邀人员包括特朗普家人、新政府高级官员、前总统及各国领导人,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等出席 [5] - 特朗普演讲时长29分48秒,为1933年以来最长总统就职演讲,提及将推出100多项新政策 [7] 关税政策 - 特朗普明确表示将增加关税,成立外部收入服务部门专门负责关税征收 [10] - 计划对全球进口商品征收10%-20%关税,对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目标减少美国每年超1万亿美元贸易逆差 [10] - 已确定在2025年2月1日前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关税 [10] - 当前中国商品出口美国关税约19%,若新增10%将达30%,远高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水平 [11] - 特朗普认为中美贸易顺差过大,2024年中国对美顺差预计仍达数千亿美元,10%关税可能无法满足其需求 [11] 关税影响机制 - 加征关税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中国企业维持价格则美国消费者承担全部关税;中国企业降价则利润受损并部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 [14] - 无论哪种情况美国政府都能获得关税收入,实际是通过关税将中国企业利润转移给美国 [14] - 特朗普希望通过关税促使中国企业赴美投资 [14] 能源政策 - 特朗普宣布全国能源紧急状态,计划充分利用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降低能源价格并扩大出口 [16] - 将终止拜登政府的绿色能源政策,包括取消纯电车型7500美元税收抵免等补贴 [16] - 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认为该协议要求美国支付资金支持落后国家不合理 [16] - 新政将简化能源生产许可流程,撤销不合理法规,赋予消费者在汽车等产品上的自主选择权 [17] - 政策可能放缓全球纯电车型发展速度,但美国市场特斯拉仍将保持领先地位 [16] 行业影响 - 能源政策转变可能重振美国传统汽车工业,但具体影响尚需观察 [16] - 关税政策将直接影响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需关注后续中美博弈结果 [10][11][14]
大众比丰田少卖200万辆,差在哪儿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6 00:48
丰田与大众2024年全球业绩对比 - 丰田2024年全球销量超过1100万辆,同比增长6.7%,守住行业老大地位 [5] - 丰田在美国市场表现强劲,销量达233.26万辆,同比增长3.7%,其中近半为混动车型 [5] - 丰田在中国市场销量177.6万辆,同比下滑6.9%,占全球销量16% [5] - 大众集团2024年全球销量902.7万辆,同比下降2.3%,位居行业第二 [5] - 大众在中国市场销量292.8万辆,同比下滑9%,占全球销量32.4% [5] 中国市场表现差异 - 丰田在华两大合资企业表现分化:广汽丰田销量77.01万辆(-14.5%),一汽丰田80万辆(持平) [5] - 大众在华合资企业表现:一汽-大众销量165.91万辆(-13%),上汽大众超120万辆(持平) [5] - 大众安徽ID.UNXY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5] - 中国市场对大众全球业务影响显著大于丰田 [5] 新能源战略差异 - 丰田提出到2026年推出10款纯电车型,目标销量150万辆,但实施路径不清晰 [9] - 大众计划2026年在中国推出覆盖多种驱动形式的产品,包括基于CMP平台+CEA架构的纯电车型 [10] - 丰田更注重燃油车和混动技术的平衡,纯电渗透率仅0.1% [13] - 大众在纯电智能赛道投入巨大,2025年将推出奥迪Q6L e-tron等重磅车型 [11] 2025年战略规划 大众集团 - 2025年重点推出两款奥迪量产车型:上汽奥迪AUDI首款车型和奥迪一汽Q6L e-tron [11] - 将亮相ID.与众新车型(与小鹏合作的B级SUV)和基于CMP平台的首款原型车 [11] - 计划发布首款增程车型,具体合资方未披露 [11] - 2030年目标在中国市场实现350万辆销量,占15%市场份额 [11] 丰田汽车 - 更名中国研发基地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增强本土化研发能力 [14] - 给予合资企业更多纯电车型本土化权限 [14] - 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技术 [14] - 坚持工程师文化,注重生产流程优化和成本控制 [13] 管理层与企业文化 - 大众CEO奥博穆媒体曝光率显著高于丰田社长佐藤恒治 [7] - 丰田章男仍对公司决策有决定性影响 [9] - 丰田保持家族企业特色,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紧密 [14] - 大众采取更开放的技术合作模式(如与小鹏合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