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模型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鼓励设“模型券” 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07:08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16条政策措施,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1] - 方案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并明确聚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金属制造、先进材料、泛家居、服装箱包、生物医药、食品、玩具等一批细分行业 [1] - 计划发挥市场广阔、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企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1] 具体应用部署与支持 - 将推动制造业企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高价值场景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场景专用小模型,建设示范工厂 [2] - 将分批遴选和认定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标杆,对符合条件的标杆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 [2] - 持续深化制造业数字化“链式改造”路径,推动链主企业建设数智化供应链,基于工业大模型开展协同采购、制造、配送等应用,带动供应链企业智能化改造 [2] -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标准制定,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支持地市对效果突出的平台择优予以资助 [2] 中小企业赋能措施 - 将依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政策,聚焦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等30多个试点行业,推动模型算法在中小企业重点场景落地应用 [3] -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并支持建设核心软件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应用融合人工智能的工业软件 [3] 财政与成本支持方案 - 将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并通过“算力券”、“训力券”等政策工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4] - 2025年广东省财政预算安排1.32亿元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合计安排3家人工智能领域实验室21.96亿元支持基础研究攻关和科研平台建设 [4] - 通过省创新创业基金、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联合地市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产业投资与资本布局 - 广东省属国资国企推进制造业投资五年倍增计划,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5] - 已形成包括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战略性产业促进发展基金在内的先进制造业基金群,累计认缴规模约700亿元,投资项目52个 [5] - 粤科金融集团成立人工智能方向科研机构联盟,签约总规模近30亿元的5支成果转化基金,汇集近120个人工智能项目 [5] - 恒健控股公司加快组建首期规模20亿元、总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围绕产业链展开投资布局 [5]
“三券齐发”:广东为工业AI落地破题
南方都市报· 2025-10-22 21:10
政策核心内容 - 广东省政府发布《广东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从强化关键供给、推动规模化应用、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4个方面提出16条举措 [1] - 方案核心举措为“三券齐发”,即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并通过省市合力发放“算力券”和“训力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1] - 该方案是对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号召的响应,旨在抢占全球产业变革先机 [1] 工业AI应用面临的挑战 - 工业AI规模化应用存在三大障碍:算力成本高企,工业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消耗大量计算资源;优质模型稀缺,通用模型难以适配细分工业场景,定制化开发成本高周期长;技术门槛较高,企业缺乏专业人才和算法能力,存在不敢转、不会转的现象 [2] - 中小企业占市场主体90%以上,在工业AI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尤为突出 [2] - 广东虽拥有庞大产业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但在工业AI规模化应用中同样面临上述挑战 [2] “三券”政策的具体作用与机制 - “模型券”通过补贴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旨在降低技术应用的前期投入和试错风险,激活市场需求 [2] - “算力券”通过省市合力补贴,旨在让中小企业共享算力基础设施红利,破解高端算力资源被少数巨头垄断、中小企业用不上用不起的资源瓶颈 [2] - “训力券”聚焦模型训练环节,支持企业开展定制化训练,将通用模型转化为适配自身生产流程的专属模型,提升AI应用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3] - “三券齐发”代表一种机制创新,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工业AI领域,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并以资源支持倒逼企业主动拥抱变革 [3] 政策宏观意义与行业影响 - 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是行业大势所趋,是广东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的必由之路,将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加速迈进 [3] - 该政策跳出了“大水漫灌”的传统补贴模式,实现了资源的精准配置,保障了政策效能,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 - 这一探索有望为全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3]
广东出台AI赋能制造业行动方案 “三券齐发”支持措施破解企业“用不起、不会用”难题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24
政策核心目标 - 推动制造业数智化改造升级,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1] - 围绕强化关键供给、促进应用推广、构建支撑体系、优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了16条政策措施 [1] 强化工业人工智能关键供给 - 以“百行千模”为牵引,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汽车、机器人等重点行业,支持培育具备跨模态数据处理能力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和场景专用小模型 [2] - 支持建设高质量的行业通识和行业专识数据集,构建生产工艺参数、设备运行数据等工业知识语料库,并将其纳入重点项目支持范围 [2] 创新政策支持工具 - “模型券”“算力券”“训力券”三券齐发,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服务,通过省市合力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2] - 支持工具旨在破解中小企业“用不起、不会用”的难题,通过精准补贴加速AI技术在生产场景的规模化渗透 [2] 推动规模化应用与试点 - 建立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诊断—改造—推广”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地市行”活动,编制应用指引和典型案例集 [3] -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征集遴选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标杆项目 [3] - 推动数智化“链式改造”,提速推进6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3] 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 - 加快构建覆盖技术验证、平台创新、成果转化与要素保障的全链条支撑体系 [4] - 载体建设方面,推动深圳、东莞建设国家级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推动广州、深圳等地市建设具身智能训练场体系,创建人工智能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 [4] - 要素保障上,依托省市专项资金和省级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提供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推出专项融资服务,用好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引进和培育人才 [4]